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媒体用户参与算法风险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孟玺 李庆霜 霍帆帆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5,共17页
[目的/意义]探讨社交媒体用户参与算法风险治理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我国算法风险治理效果,完善多元共治的算法治理体系。[方法/过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框架,整合社会认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根据2 313份问卷调查数据开展... [目的/意义]探讨社交媒体用户参与算法风险治理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我国算法风险治理效果,完善多元共治的算法治理体系。[方法/过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框架,整合社会认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根据2 313份问卷调查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总效应模型中,算法素养、政府规制与平台算法责任正向显著影响用户参与治理意愿,政府规制是影响最大的刺激因素。加入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中介变量后,算法素养、平台算法责任通过感知收益与感知风险的部分中介作用对用户参与治理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政府规制通过感知收益与感知风险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用户参与治理意愿产生间接影响。研究发现,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比感知风险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完善我国算法风险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激励用户参与以实现算法风险多元协同共治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素养 政府规制 平台算法责任 用户参与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店老板到平台打工者的异化——农村小微零售商营销实践的平台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旖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平台化对农村小微零售商的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农村小微零售商接入数字平台成为平台互补者,采用人情营销、本地化营销、平台适应与自我调适等策略增加经济收益。看似灵活自由的平台零工体制实则压缩了实体经营收益,农村零售户虽有“... 平台化对农村小微零售商的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农村小微零售商接入数字平台成为平台互补者,采用人情营销、本地化营销、平台适应与自我调适等策略增加经济收益。看似灵活自由的平台零工体制实则压缩了实体经营收益,农村零售户虽有“做自己的老板”之名,实则异化为受平台牵制的“打工者”。农村女性在家庭数字化经营活动中的深入参与体现出平台劳动“家庭主妇化”的特点。数字平台的治理应以公共价值为中心更好地服务农村商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化 农村零售 数字劳动 数字营销 平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玉桃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0,共9页
面对数字时代劳动形态变革带来的新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与实践不断发展。作为基础性问题,用工关系性质的认定成为争议焦点。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平台用工关系性质认定模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适用存在困难... 面对数字时代劳动形态变革带来的新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与实践不断发展。作为基础性问题,用工关系性质的认定成为争议焦点。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平台用工关系性质认定模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适用存在困难、平台算法控制隐蔽严密、用工形态松散不利于集体协商谈判等问题。应进一步明晰平台用工关系认定规则、健全劳动保障法律规范体系、完善平台治理规则促进科技向善、构建平台用工协同共治格局,系统性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用工关系 劳动者权益 劳动立法创新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短视频的发展乱象与协同治理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小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6,共10页
数智时代,移动短视频日益嵌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数字文明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文化乱象。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短视频的媒介属性、算法推荐技术、平台监管方式、草根文化的固有缺陷以及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群体心... 数智时代,移动短视频日益嵌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数字文明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文化乱象。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短视频的媒介属性、算法推荐技术、平台监管方式、草根文化的固有缺陷以及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群体心态等。对短视频平台的治理,可从“术”与“道”两个层面推进,在强化规范、透明的制度管理的同时,将主流价值观嵌入技术创新的过程,提升平台主体的参与和共治能力,实现从“管控思维”向“协同共治”的转变,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移动短视频 文化乱象 平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医疗情境下四方主体隐私行为的交互机理及演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光 吴晗逸 刘雯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智慧医疗情境下隐私行为研究在博弈主体、模型参数等方面的不足,探寻患者、医疗机构、智慧医疗平台和政府四方主体之间的隐私行为交互机理与演化趋势。[方法/过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患者、医疗机构、智慧医疗平...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智慧医疗情境下隐私行为研究在博弈主体、模型参数等方面的不足,探寻患者、医疗机构、智慧医疗平台和政府四方主体之间的隐私行为交互机理与演化趋势。[方法/过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患者、医疗机构、智慧医疗平台和政府四方博弈模型。根据不同参数调节下各方行为策略的收益、成本、损失等计算收益矩阵,求解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考虑不同因素对主体行为策略及系统稳定状态的影响。[结果/结论]患者的隐私披露行为与披露隐私后获得的服务收益密切相关,医疗机构的隐私保护投入成本和隐私泄露概率对其隐私保护行为有显著影响,智慧医疗平台的政府奖惩、罚款收益和投入成本是影响其严格管理行为的关键因素,政府的监管行为与奖惩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应用本文模型和方法,可以动态调整隐私保护机制,明确各方职责,推动智慧医疗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 演化博弈 隐私行为 患者 医疗机构 智慧医疗平台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数据治理体系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文泓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9,177,共10页
[目的/意义]研究新加坡数据治理实践,旨在探讨数据治理体系的组成内容及其实践策略,进一步推进数据治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对新加坡的案例分析,可发现其数据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第一,建构理念显示发展中的数据赋能... [目的/意义]研究新加坡数据治理实践,旨在探讨数据治理体系的组成内容及其实践策略,进一步推进数据治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对新加坡的案例分析,可发现其数据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第一,建构理念显示发展中的数据赋能观,有待系统完备数据治理环境。第二,战略规划关联于国家发展大局,亦需独立部署体系化规划。第三,规则设计凸显个人数据保护,尚待扩充多元数据维度。同时,基础数据平台建设相对完备,尚需联动社会数据构建数据空间。最后,组织保障凸显多主体参与和能力培育并举,亦待充分深化协作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立足我国实际,提出启示性策略:一是在数据要素导向下建设数据治理环境。二是数据战略规划构建要求兼具开放关联与定向设计的要求。三是多形式规则体系的完备强调重点管理活动的提挈。四是由数据空间引领平台工具一体化建设。五是由国家数据局引领数据主体能力全面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数据战略 数据规则 数据平台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数字政务服务中公民合作生产行为实现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向玉琼 蒋亚琴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9,M0005,共17页
政民合作是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前提,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构建这一合作关系的重要路径。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案例分析发现,数字政务服务供给全过程都存在公民合作生产行为,这是政府通过“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推动公... 政民合作是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前提,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构建这一合作关系的重要路径。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案例分析发现,数字政务服务供给全过程都存在公民合作生产行为,这是政府通过“制度赋权—平台增能”推动公民行为“动力—能力”演化的结果。在数字政务服务设计、提供与评价等服务供给的不同情境中,出现了数据留痕型、数据应用型、体验反馈型等3种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模式。不同模式下公民的行为动力与行为能力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同,并在主体范围、行为方式、资源投入、行为价值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是制度赋权与平台增能互构的结果。制度赋权为公民行为注入了外源动力,塑造出公民参与数字政务服务供给的不同场境,而与之相适配的服务平台设定了公民行为的能力要求,并影响公民行为的内生动力,由此实现公民合作生产行为“动力—能力”的内部转化。公民合作生产行为打破了专业生产范式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单向度的“供给—消费”关系,是对数字政务服务领域中主体合作关系的完善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民合作 数字政务服务供给 公民合作生产行为 制度赋权 平台增能 动力—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变创业如何促进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与治理?——基于海尔卡奥斯的案例研究
8
作者 李志刚 王娜 +2 位作者 张越 刘振 刘志文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0,共15页
随着海尔、华为等大量企业通过裂变创业的方式构建卡奥斯、华为云平台等外部数字平台,各类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然而,现有研究对裂变创业在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关注不足。因此,基于资源依赖... 随着海尔、华为等大量企业通过裂变创业的方式构建卡奥斯、华为云平台等外部数字平台,各类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然而,现有研究对裂变创业在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关注不足。因此,基于资源依赖的理论视角,利用“动因—行为—结果”分析框架,选用海尔及其裂变的卡奥斯作为核心研究对象,阐明裂变创业驱动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与治理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在内部平台阶段,母体企业驱动内部孵化,利用寄生依赖关系搭建了内部数字平台;在由内转外阶段,母体企业驱动数字平台外部化,利用附生依赖关系推动了数字平台企业成立;在外部平台阶段,数字平台企业分化产生多个行业子平台,利用赋生依赖关系构建了数字平台生态;在生态系统阶段,母体企业与数字平台通过共生依赖关系促进生态归核化,推动生态系统治理。通过阐明裂变创业情境下数字平台继承母体企业的资源依赖,拓展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与治理研究,为企业主动利用裂变创业实现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持续演化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创业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构建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中台的高校数据服务设计与开发方法
9
作者 刘宇 何海涛 +1 位作者 关伟豪 戴园园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14-217,共4页
当前高校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着数据场景设计不够深入、数据价值提取能力不足和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服务应用设计架构等重要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结合数据中台在数据处理方面的高效能力和微服务架构的高度灵活性与敏捷性,提出一套... 当前高校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着数据场景设计不够深入、数据价值提取能力不足和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服务应用设计架构等重要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结合数据中台在数据处理方面的高效能力和微服务架构的高度灵活性与敏捷性,提出一套系统化的数据服务设计流程与开发方案。首先,概述所采用的数据中台体系和微服务架构;其次,详细讨论数据服务支撑体系的设计;最后,以中山大学的数据服务建设实践为例,通过一系列数据应用场景的建设表明该方案不仅能显著提高服务的数据处理和响应效率,还可以增强数据在多样化校园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和价值传递,为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台 微服务 数据治理 数据仓库 数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视角下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治理路径
10
作者 叶明 朱佳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100,共15页
从权力视角审视平台经营者垄断,平台经营者垄断的本质为平台权力。平台经营者凭借数据、平台、资本和技术方面的内在机制,依赖公权力让渡与缺位、私权利依赖与服从的外生机制,不断获取和巩固平台权力。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产生源于平... 从权力视角审视平台经营者垄断,平台经营者垄断的本质为平台权力。平台经营者凭借数据、平台、资本和技术方面的内在机制,依赖公权力让渡与缺位、私权利依赖与服从的外生机制,不断获取和巩固平台权力。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产生源于平台权力的滥用,平台权力的弥散性、“准公共性”和不透明性导致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扩大化、复杂化和模糊化。对于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治理,传统二元结构下的治理范式存在主体单一、对象不清、手段落后等实然困局,因而需在三元结构下实现“公权力-平台权力-私权利”的动态平衡。遵循此治理范式,应重塑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治理路径,在治理主体方面,以多元协同共治抑制垄断风险的扩大化;在治理对象方面,以分级分类治理对平台权力分级和垄断行为分类,应对垄断风险的复杂化;在治理手段方面,以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并举化解垄断风险的模糊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权力 平台经营者 垄断风险 平台治理 准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私法一体化视野下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完善
11
作者 杨清望 王海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7,共14页
探讨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完善,旨在回应数字时代法律义务基础和义务内容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设定存在理论基础研究不深入、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分散且缺乏协调性、义务内容缺乏差异性等问题,需要通过设定公私法一体化... 探讨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完善,旨在回应数字时代法律义务基础和义务内容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设定存在理论基础研究不深入、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分散且缺乏协调性、义务内容缺乏差异性等问题,需要通过设定公私法一体化义务予以消解。设定上述义务应以共同善义务观为基本遵循,坚持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公私二重性,从义务规则体系、义务内容、义务类型化等方面予以完善。具言之,应以“基础法—领域法—特别法”体系优化网络平台义务规则体系;搭建个体民事权利和基本权利保护义务、公共利益保护义务和共同体秩序维护义务的多层级义务框架;根据网络平台地位的不同,设定平台的一般化义务和特别化义务;借助转介条款并明确网络平台第三方监管义务的范围以消解公私法义务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治理 网络平台法律义务 公私法一体化 共同善义务观 基本权利保护义务 转介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设计的平台信息操纵及其效应研究——以热搜榜为例
12
作者 李桂华 闵芝菲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而后以某平台热搜榜基于“标识”设计的信息操纵为对象,引入用以拟合社交网络扩散行为的LIM模型,采用非参数方法建模,证明不合规标识个案存在热度异常现象,多个案对比分析证明热度异常是不合规标识影响所致,验证信息操纵效果。[结论/发现]验证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的存在,对预期趋势和实际结果的进一步模型拟合表明操纵的后续效应,对比实验分析说明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可能是平台话题热度异常背后的原因所在。[创新/价值]梳理信息操纵概念及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分析信息操纵策略及其效应,提供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影响用户行为的实证依据,为推进负责任平台建设、政府网络治理、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操纵 LIM模型 交互设计 平台治理 网络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治理模式:框架构建与未来展望
13
作者 汪旭晖 段怡杰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93,共17页
面对复杂的新型社会责任问题,现有研究未能具体、系统地构建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模式。全面梳理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研究脉络,厘清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内涵,探讨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失灵的原因,能够... 面对复杂的新型社会责任问题,现有研究未能具体、系统地构建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模式。全面梳理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研究脉络,厘清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内涵,探讨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失灵的原因,能够为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面对平台企业治理制度不健全、平台用户监管乏力、平台技术管控缺位等问题,需要构建包含制度治理、组织治理、技术治理三个层面的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三维治理模式,推动制度治理系统化、组织治理多元化、技术治理智能化。未来,还应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三维治理模式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三维治理模式,从而不断优化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企业 社会责任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社会救助服务:实践形态与运作机制
14
作者 李静 段昆昆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93,共11页
社会救助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分层分类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经由救助信息数字化转型和救助主体平台化整合,平台型社会救助服务已初步形成以后台数据集成为救助服务信息基础、以主体整合和资源配置形塑中台运作机制、以前台界面... 社会救助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分层分类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经由救助信息数字化转型和救助主体平台化整合,平台型社会救助服务已初步形成以后台数据集成为救助服务信息基础、以主体整合和资源配置形塑中台运作机制、以前台界面变革推动救助服务流程再造的实践形态。基于组织与技术互构视角,以J区社会救助服务联盟为例,对平台型社会救助服务的实践形态进行探究,可发现其运作机制包括:以多维评估实现救助服务需求瞄准,以平台化组织整合实现救助服务主体协同,以服务清单生成和精准匹配实现救助服务内容供给,以平台赋能推动救助关系重构。平台型社会救助服务作为基层救助服务的创新形式,通过数智赋能和组织重构促进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救助资源高效整合及救助服务供给创新,促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形成,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救助 社会救助 分层分类 平台治理 智慧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边界及其生成逻辑——基于“要素—机制—目标”框架的案例比较分析
15
作者 陈世香 牛一凡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6,171,172,共16页
数字技术驱动是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但也时常面临“失灵”乃至“增负”的困局。多种效果状态显示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性存在一定限度和临界,厘清其有效边界及其生成逻辑有助于回应技术与治理系统的适配性问... 数字技术驱动是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但也时常面临“失灵”乃至“增负”的困局。多种效果状态显示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性存在一定限度和临界,厘清其有效边界及其生成逻辑有助于回应技术与治理系统的适配性问题。为此,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引入要素视角,构建“要素—机制—目标”分析框架,选取数字技术包容度差异较大的直播与智慧平台实践个案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类技术均在有限范围内推动基层治理的过程及结果朝向现代化目标演进,且在治理空间结构重塑、行动主体激活增能和过程优化等方面表现出耦合差异,数字技术要素与治理系统要素间的差异化适配成为解释数字技术有效边界生成逻辑的合适机制。研究通过明晰数字技术有效边界的生成逻辑,为理解技术赋能治理的有限性提供理论解释,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中的数字技术适配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基层治理现代化 城市社区治理 技术赋能 直播 智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
16
作者 吴伟伟 林俊洁 刘业鑫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4,共15页
协同创新平台是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的有效载体,知识流动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平台进行有效治理,保障知识流动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协同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平台是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的有效载体,知识流动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平台进行有效治理,保障知识流动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首先,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流动过程,明确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进而构建出理论模型。最后,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影响知识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借助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协同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对知识流动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均对协同创新平台知识流动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关系治理机制的作用更强,而同时使用两类治理机制更加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流动。进一步发现强契约-强关系的治理机制组合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失效和初始知识势差的情境下,都能够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流动。本文能够为我国协同创新平台政策制定和完善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平台 治理机制 知识流动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公益平台监管权的生成逻辑与均衡治理
17
作者 邓国胜 柳正坤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5,共10页
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正推动公益慈善生态发生结构性变革。公益平台作为公益价值创造的重要载体,在提升慈善效能的同时衍生出新的监管权责。当前,公益平台的监管权责面临法理基础与规制路径的双重挑战,其根源在于平台兼具市场私主体与公... 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正推动公益慈善生态发生结构性变革。公益平台作为公益价值创造的重要载体,在提升慈善效能的同时衍生出新的监管权责。当前,公益平台的监管权责面临法理基础与规制路径的双重挑战,其根源在于平台兼具市场私主体与公共治理者的双重属性,而现行法律体系尚无法有效回应。从社会需求、行政默认与法律授权等层面,系统证成数字公益平台监管权生成的必然性与正当性,揭示其混合权力属性对传统权力结构的冲击,剖析“赋权加责”模式下产生权责失衡困境。为实现均衡治理,提出构建“分类监管—能力共建—协同制衡”的立体化规制路径,以实现公益平台监管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运行,为构建数字时代的公益治理新范式提供制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公益平台 监管权 生成逻辑 均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合规建设嵌入平台用工治理场域的理论证成与实践路径
18
作者 陈永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1,共12页
我国现有的平台用工治理规则因无法适应具有动态创新性和动态灵活性特征的平台用工模式,难以有效保障平台从业者的劳动权利。将企业合规中的规理解为独立于法律的“社会之规”和“个体之规”,并将企业合规建设嵌入平台用工治理场域,有... 我国现有的平台用工治理规则因无法适应具有动态创新性和动态灵活性特征的平台用工模式,难以有效保障平台从业者的劳动权利。将企业合规中的规理解为独立于法律的“社会之规”和“个体之规”,并将企业合规建设嵌入平台用工治理场域,有助于促进法与规相互融通、相互促进,从而得以弥补平台用工治理规则的不足。将企业合规建设嵌入平台用工治理场域,不仅契合了平台用工审慎监管理念和从业者劳动权利柔性保护原则,而且符合“发包制”平台用工治理模式的内在逻辑。平台企业用工合规建设的思路为:一方面从法律内部视角构建强制用工合规制度、劳动监察和解制度、宽大司法处理制度,提升平台企业用工合规建设的动力;另一方面从法律外部角度对平台企业的用工体系进行合规化构建,为平台企业用工合规建设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规建设 平台用工治理 社会之规 个体之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主体责任在顺风车监管中的认定
19
作者 蒋红珍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9,共13页
立足外部监管视角,平台是否需要为用户的行政违法责任认定承担主体责任是值得讨论的议题。以交通领域的平台经济为例,顺风车有别于网约车监管的属地性和便宜性导向,引发共享经济价值目标的偏移和执法实践的困境。作为公报案例的“曾海... 立足外部监管视角,平台是否需要为用户的行政违法责任认定承担主体责任是值得讨论的议题。以交通领域的平台经济为例,顺风车有别于网约车监管的属地性和便宜性导向,引发共享经济价值目标的偏移和执法实践的困境。作为公报案例的“曾海波案”试图为小客车合乘的行为定性、规范适用和责任追究机制提供参考,并通过信息服务和合乘服务主体的叠加、用户基于对政府平台监管的信任加持等理由,凸显合乘平台作为“承运人”对于承担外部监管关系中用户行政违法的主体责任。作为共享经济典型模式的顺风车监管,未来面临着监管规则和救济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平台责任 顺风车 共享经济 承运人责任 曾海波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据开放与城市创新——来自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线的经验证据
20
作者 李北伟 朱婧祎 季忠洋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共12页
政府数据开放是推进数字中国战略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为切入点构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数据开放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对城... 政府数据开放是推进数字中国战略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线为切入点构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数据开放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对城市创新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政府数据开放通过集聚科技人才、激发创业活力和优化营商环境,在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3个层面上赋能城市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在数字政策环境、数字金融环境和数字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中,政府数据开放的创新驱动效应更加明显;拓展性分析显示,政府数据开放质量维度中的开放数据质量和平台建设质量均正向影响城市创新。鉴于此,政府应该积极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关注政府数据开放对不同地区的异质性影响,以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开放共享的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城市创新 数据要素 政府数据开放平台 科技人才 创业活力 营商环境 开放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