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取向硅钢热轧板中纤维织构及Goss织构的形成和演变 被引量:2
1
作者 邹翔 刘清友 仇圣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6-472,共7页
在热轧过程中,取向硅钢热轧板形成了不均匀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梯度,其中热轧板表层和次表层中的Goss织构对取向硅钢的磁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热轧板微观组织和织构沿厚度方向的形成和演变,特别是Goss织构的形成,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 在热轧过程中,取向硅钢热轧板形成了不均匀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梯度,其中热轧板表层和次表层中的Goss织构对取向硅钢的磁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热轧板微观组织和织构沿厚度方向的形成和演变,特别是Goss织构的形成,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为了研究热轧板组织和织构的形成及其演变,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EBSD)观察了热轧板不同厚度层(表层、次表层和中心层)组织,研究了热轧板组织形貌沿厚度方向的演变,并使用XRD测量了热轧板各厚度层(从表层s=1到中心层s=0)的宏观织构。结果表明,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热轧板表层s=1形成了大量等轴晶粒(晶粒长宽比为1.0~1.5)和具有一定随机性的织构。表层以下,随着剪切力从表层向中心层逐渐减小,等轴晶粒(晶粒长宽比为1.0~1.5)占比逐渐降低,再结晶晶粒的晶粒长宽比沿着厚度方向逐渐增大,再结晶晶粒形状倾向于沿轧向延伸和呈不规则状。最后,在中心层s=0中,一些大尺寸再结晶晶粒的晶粒长宽比可以达到3.0~6.5。在压缩力和沿厚度方向逐渐减小的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下,热轧板次表层s=0.5~0.9形成由众多特定取向组成的纤维织构,而中心层s=0~0.4形成典型的α纤维织构,纤维织构中的一些典型的特定位向包括{100}〈011〉、{112}〈111〉、{110}〈112〉、{213}〈364〉、{441}〈104〉和{110}〈100〉Goss。热轧板次表层s=0.5~0.9中的纤维织构沿厚度方向逐渐演变,并且在次表层s=0.5中有稳定的Goss织构形成。然而,次表层s=0.5中形成的高强度的Goss织构,而次表层中形成的Goss织构只是纤维织构的一小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热轧板 纤维织构 goss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规格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过程中Goss织构演变的Monte Carlo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光 陈新 +5 位作者 卢理成 信冬群 孟利 王浩 程灵 杨富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15,332,共4页
通过EBSD实验获取了薄规格取向硅钢(0.18mm厚)初次再结晶样品表面晶粒组织的取向数据,并以此构建模拟的初始组织。采用Potts模型Monte Carlo方法对薄规格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样品的二次再结晶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表面能对Goss织构... 通过EBSD实验获取了薄规格取向硅钢(0.18mm厚)初次再结晶样品表面晶粒组织的取向数据,并以此构建模拟的初始组织。采用Potts模型Monte Carlo方法对薄规格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样品的二次再结晶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表面能对Goss织构演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Goss取向晶粒与相邻晶粒的表面能差是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的重要驱动力;表面能差存在一个临界值(约12%),只有当表面能差大于此临界值时才会发生表面能驱动Goss取向晶粒的异常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规格 取向硅钢 Monte CARLO模拟 goss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ss取向铁素体钢中形变孪晶的产生行为研究
3
作者 邹先硕 贾涓 +4 位作者 吴硕 宋新莉 范丽霞 刘升 刘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Goss取向铁素体钢在不同冷轧压下率(10%~34%)下形变孪晶的演变行为。结果显示,在冷轧压下率为10%的样品中观察到了形变孪晶,孪生面为{112},孪生方向为〈111〉,孪晶晶界为Σ3晶界(〈111〉60°),...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Goss取向铁素体钢在不同冷轧压下率(10%~34%)下形变孪晶的演变行为。结果显示,在冷轧压下率为10%的样品中观察到了形变孪晶,孪生面为{112},孪生方向为〈111〉,孪晶晶界为Σ3晶界(〈111〉60°),形变孪晶在变形初始阶段的取向为{114}〈221〉。随着冷轧压下率从10%增大至17%,Goss晶粒逐渐向{221}〈114〉取向转变,形变孪晶逐渐向{001}〈110〉取向转变。当冷轧压下率从17%继续增大至34%时,形变孪晶的取向保持{001}〈110〉,孪晶与基体逐渐偏离理论取向差关系,即孪晶界取向差角逐渐偏离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孪晶 晶粒取向 BCC 取向硅钢 goss织构 冷轧压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与磁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何承绪 涂蕴超 +5 位作者 孟利 杨富尧 刘洋 马光 韩钰 陈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7-1031,共5页
本工作旨在探讨超薄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与磁性能的关系,并从加工工艺角度揭示如何减少不利于磁性能的组织和织构的产生。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两种磁性能不同的商业超薄取向硅钢带材的显微组织和织构进... 本工作旨在探讨超薄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与磁性能的关系,并从加工工艺角度揭示如何减少不利于磁性能的组织和织构的产生。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两种磁性能不同的商业超薄取向硅钢带材的显微组织和织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二者组织、织构差异均比较明显。磁性能差的带材样品的组织尺寸不一,均匀性较差,η线织构(〈100〉//RD)所占比例偏低,非η线取向晶粒所占比例高且晶粒尺寸大,其取向特征主要表现为{210}〈001〉、{411}〈148〉及{111}〈110〉。这些不利组织的产生可能与轧制、退火工艺控制不当有关。因此,晶粒尺寸及η线取向晶粒所占比例的不同是造成两种带材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高性能取向硅钢超薄带材制备过程中,应精准控制轧制、退火制度等相关工艺,以避免非η线取向晶粒形成、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取向硅钢 磁性能 组织 η线织构 goss织构 晶粒尺寸 轧制 退火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规格取向硅钢中晶粒取向和尺寸对Goss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承绪 杨富尧 +5 位作者 孟利 刘洋 高洁 马光 韩钰 陈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610,共5页
利用EBSD技术统计了薄规格取向硅钢片中初次再结晶和二次再结晶前期组织中{411}〈148〉、{111}〈112〉、{100}〈025〉取向晶粒尺寸分布,分析了三种不同取向的晶粒对Goss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次再结晶组织中不同的取向晶粒对... 利用EBSD技术统计了薄规格取向硅钢片中初次再结晶和二次再结晶前期组织中{411}〈148〉、{111}〈112〉、{100}〈025〉取向晶粒尺寸分布,分析了三种不同取向的晶粒对Goss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次再结晶组织中不同的取向晶粒对应的平均晶粒尺寸(d)存在差异,{411}〈148〉取向晶粒的平均尺寸最大,其次为{100}〈025〉取向晶粒,{111}〈112〉取向晶粒的平均尺寸最小。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的过程中优先吞噬{111}〈112〉取向晶粒,其次是{411}〈148〉取向晶粒,最后是近{100}〈025〉取向晶粒和近黄铜取向晶粒。{111}〈112〉、{411}〈148〉取向晶粒对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二次再结晶的前期。因此,可以推断取向硅钢中最终残留的"岛晶"可能来源于近黄铜取向晶粒或近{100}〈025〉取向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规格取向硅钢 晶粒取向 晶粒尺寸 异常长大 goss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抑制剂取向硅钢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向睿 罗海文 刘和平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8-280,291,共4页
概述了无抑制剂法生产取向电工钢的特性及其用途;总结无抑制剂生产取向电工钢的原理及工艺方案.重点讨论了成分方案,即元素对磁性能的影响和最终高温退火方案对二次再结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抑制剂取向硅钢化学成分范围没有普通取... 概述了无抑制剂法生产取向电工钢的特性及其用途;总结无抑制剂生产取向电工钢的原理及工艺方案.重点讨论了成分方案,即元素对磁性能的影响和最终高温退火方案对二次再结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抑制剂取向硅钢化学成分范围没有普通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严格,提高了成材率;最终高温退火决定了二次再结晶的好坏,从而最终决定成品磁性能,最佳的高温退火温度在850~9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抑制剂 二次再结晶 goss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浴退火过程中取向硅钢超薄带的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娇 贾涓 +1 位作者 黄咸波 宋新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5,共7页
以取向硅钢成品板为原料,采用冷轧和一次再结晶法制备了0.08 mm厚的取向硅钢超薄带,退火方式为780℃下的盐浴退火。借助EBSD技术和磁性能测试,研究了退火过程中不同保温时间下取向硅钢退火板中织构的演变规律及磁性能变化。结果显示,冷... 以取向硅钢成品板为原料,采用冷轧和一次再结晶法制备了0.08 mm厚的取向硅钢超薄带,退火方式为780℃下的盐浴退火。借助EBSD技术和磁性能测试,研究了退火过程中不同保温时间下取向硅钢退火板中织构的演变规律及磁性能变化。结果显示,冷轧过程中,Goss织构逐渐转变为{111}<112>织构;退火过程中,Goss晶粒优先在变形严重区域和轧板表面处形核,随保温时间的延长,Goss织构和η线织构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当退火条件为780℃×210 s时,取向硅钢退火板中Goss织构和η线织构的体积百分含量达到极大值,分别为76.92%和93.10%,此时其磁性能最佳,B_(8)为1.85 T,P_(1.5/400)为23.74 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超薄带 盐浴退火 再结晶 goss织构 η线织构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