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粒径单分散金纳米粒子的水相合成 被引量:31
1
作者 朱梓华 朱涛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66-970,共5页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尺度的金颗粒以其独特的光学、电学性质[1-3]在许多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4-7].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见诸报导.制备简便、单分散性好、粒...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尺度的金颗粒以其独特的光学、电学性质[1-3]在许多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4-7].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见诸报导.制备简便、单分散性好、粒径可控,一直是各种方法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金溶胶 单分散 水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纳米金尺寸的分步晶种生长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新伟 张贵荣 +1 位作者 李永绣 徐柏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65-2569,共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为保护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合成了尺寸为(1.9±0.4)nm的单分散金胶体,再以其作为一级晶种,并分别用抗坏血酸和PVP为还原剂和保护剂,通过改变各步晶种尺寸和氯金酸与晶种的摩尔比分步...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为保护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合成了尺寸为(1.9±0.4)nm的单分散金胶体,再以其作为一级晶种,并分别用抗坏血酸和PVP为还原剂和保护剂,通过改变各步晶种尺寸和氯金酸与晶种的摩尔比分步逐级合成了尺寸为3.2、4.7、6.3、8.0、10.3、14.0nm的系列金纳米颗粒.以LaMer模型为基础,对分步晶种生长过程中影响金胶体产物尺寸分布(单分散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缓慢加入抗坏血酸并降低氯金酸对晶种的相对量对于单分散金纳米颗粒的控制合成有决定性作用.快速加入抗坏血酸会因二次成核而导致金颗粒尺寸分布范围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晶种生长 单分散金纳米颗粒 聚乙烯吡咯烷酮 抗坏血酸 纳米尺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增敏的双酚A二氧化钛凝胶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玲玲 杨绍明 +4 位作者 丁绍卿 尚培玲 杨杰 曹嫱 查文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4-490,共7页
以纳米金(Au NPs)为增敏材料,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结合表面溶胶凝胶法和自组装法,制备了BPA纳米金-Ti O_2凝胶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对Au NPs进行了表征,利用红外光谱仪对Ti O_2凝胶、BPA以及BPA印迹Ti O_2... 以纳米金(Au NPs)为增敏材料,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结合表面溶胶凝胶法和自组装法,制备了BPA纳米金-Ti O_2凝胶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对Au NPs进行了表征,利用红外光谱仪对Ti O_2凝胶、BPA以及BPA印迹Ti O_2凝胶进行表征。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BPA在1.0×10^(-8)~1.0×10^(-5)mol/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检测限为0.6×10^(-8)mol/L,并将该分子印迹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BPA的分析检测,其回收率为97.4%~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溶胶凝胶法 自组装法 分子印迹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溶胶-凝胶包埋纳米金和酶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盐生 王媛 狄俊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3-36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将金纳米粒子和葡萄糖氧化酶一次性固定于硅溶胶-凝胶的网络结构中,制备了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并优化了传感器的制备条件。酶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葡萄糖浓度在0.02~2.0mmol/L范围内和催化电流呈线...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将金纳米粒子和葡萄糖氧化酶一次性固定于硅溶胶-凝胶的网络结构中,制备了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并优化了传感器的制备条件。酶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葡萄糖浓度在0.02~2.0mmol/L范围内和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5mmol/L。酶电极在4℃下贮存100d后对葡萄糖的响应仅下降8%。该酶电极灵敏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溶胶-凝胶 葡萄糖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水溶性金纳米团簇的制备及表征
5
作者 张明 王帅帅 +1 位作者 朱罕 杜明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15-2020,共6页
采用改进的Brust方法,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并以巯基丁二酸(MSA)、氮乙酰基半光胺酸(NAC)作为包裹剂,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的水溶性金纳米团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结果表明,增大硫醇与氯金酸的比例并增加氯金酸的初始浓度,有利于得到... 采用改进的Brust方法,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并以巯基丁二酸(MSA)、氮乙酰基半光胺酸(NAC)作为包裹剂,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的水溶性金纳米团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结果表明,增大硫醇与氯金酸的比例并增加氯金酸的初始浓度,有利于得到尺寸更小的金纳米粒子。当氯金酸的浓度(CAu)为9.3 mmol·L-1,CAu∶CS为1∶30时,得到了直径约为1 nm、标准偏差为0.2nm的Au@MSA纳米团簇。结合紫外(UV)、热重(TG)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 ,可以推测出单分散金纳米簇的化学式为[Au38(MSA Na)26]或[Au39(MSA Na)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团簇 纳米粒子 单分散 巯基丁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修饰的全纳米颗粒自组装SnO_2/TiO_2薄膜及其DSSCs阻挡层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晓青 王宏志 +1 位作者 李耀刚 张青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03-2808,2821,共7页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金盐溶液,制备了晶粒尺寸为5 nm的金溶胶,以静电吸附的方法将Au纳米晶均匀地沉积在FTO玻璃基全纳米颗粒组装的SnO2/TiO2薄膜内,用SEM、EDS、TEM、光电流密度等方法对金修饰的全纳米颗粒组装SnO2/TiO2薄膜(Au-SnO2/TiO2...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金盐溶液,制备了晶粒尺寸为5 nm的金溶胶,以静电吸附的方法将Au纳米晶均匀地沉积在FTO玻璃基全纳米颗粒组装的SnO2/TiO2薄膜内,用SEM、EDS、TEM、光电流密度等方法对金修饰的全纳米颗粒组装SnO2/TiO2薄膜(Au-SnO2/TiO2)进行了表征。金纳米晶修饰后,光电流密度较相同厚度的SnO2/TiO2薄膜提高了128.3%,更加有利于光生电子的迁移。将Au-SnO2/TiO2薄膜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的阻挡层后,发现复合薄膜有效地阻止了导电玻璃基底上光生电子与电解液中I-3的复合,提高了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不同厚度的Au-SnO2/TiO2阻挡层复合薄膜中,含6层Au-SnO2/TiO2复合薄膜阻挡层的DSSCs最终效率为7.12%,较常用的Ti Cl4稀溶液预处理FTO玻璃的工艺(6.06%)提高了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溶胶 全纳米颗粒自组装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阻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发的无机复制及金纳米粒子的原位合成
7
作者 刘淑霞 贺军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3-1318,共6页
以人发为生物模板,用溶胶-凝胶法对人发的表皮结构进行了复制.其中以TEOS和水玻璃为前驱体时头发结构未得到复制,而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得到二氧化钛微米管,微米管的外壁由屋顶瓦状排列的多孔二氧化钛层片组成,类似于头发表皮层结构... 以人发为生物模板,用溶胶-凝胶法对人发的表皮结构进行了复制.其中以TEOS和水玻璃为前驱体时头发结构未得到复制,而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得到二氧化钛微米管,微米管的外壁由屋顶瓦状排列的多孔二氧化钛层片组成,类似于头发表皮层结构.微米管上的纳米孔可以作为纳米反应器原位合成金属纳米粒子.微米管道、纳米孔与贵金属纳米粒子在这个体系中结合起来,因此在催化、吸附与分离等领域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纳米粒子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