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GmCLC-d1/d2基因参与盐胁迫适应过程的生理功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露 黄巧玥 +2 位作者 程聪 刘询 於丙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4-1095,共12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大豆GmCLC-d1/d2基因及其启动子对盐胁迫的响应,并探索其参与植物盐胁迫适应过程的生理机制。[方法]从大豆品种‘Lee68’中克隆了GmCLC-d1/d2基因,分别构建其植株RNA干扰(RNAi)和过表达载体,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转化获...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大豆GmCLC-d1/d2基因及其启动子对盐胁迫的响应,并探索其参与植物盐胁迫适应过程的生理机制。[方法]从大豆品种‘Lee68’中克隆了GmCLC-d1/d2基因,分别构建其植株RNA干扰(RNAi)和过表达载体,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RNAi和过表达大豆发根组合植株,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过表达拟南芥,分析和比较盐胁迫下植株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与转空载大豆发根组合植株相比,盐处理下RNAi-GmCLC-d1/d2植株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根和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根、叶相对电解质渗漏率(REL)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茎、叶Cl^(-)含量明显上升,NO_(3)^(-)含量显著下降,导致根、茎和叶,特别是地上部Cl^(-)/NO_(3)^(-)值显著上升;而发根过表达大豆植株OE-GmCLC-d1/d2的上述指标表现相反,耐盐性有所增强。盐胁迫下过表达GmCLC-d1/d2拟南芥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以及3周龄植株鲜重、叶片RWC及叶绿素含量等均明显优于野生型,地上部REL和MDA含量显著降低,CAT、POD和SOD活性明显增强;根和地上部Cl^(-)含量明显降低,NO_(3)^(-)含量明显上升,导致根和地上部,特别是后者Cl^(-)/NO_(3)^(-)值显著下降。[结论]GmCLC-d1/d2可通过增强盐胁迫下NO_(3)^(-)在发根过表达大豆组合植株或过表达拟南芥化植株根部的吸收以及向地上部的转运和分配,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l^(-)的吸收和转运,以维持植株特别是地上部较低的Cl^(-)/NO_(3)^(-)值,从而增强耐盐性,其中GmCLC-d2基因的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lc-d1/d2基因 大豆发根过表达 过表达拟南芥 Cl^(-)/NO_(3)^(-)值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ACNA2D1基因定位及与相关遗传图谱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建华 杨明生 徐宁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定位猪CACNA2D1基因并分析该基因是否可作为影响猪某些生产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扩增并测定猪CACNA2D1基因的部分序列,运用辐射杂种细胞系对其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结果与相关遗传图谱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将猪cAcNA2D1基因... 【目的】定位猪CACNA2D1基因并分析该基因是否可作为影响猪某些生产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扩增并测定猪CACNA2D1基因的部分序列,运用辐射杂种细胞系对其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结果与相关遗传图谱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将猪cAcNA2D1基因定位在猪9号染色体79.3~86.7cM的位置上,发现在cACNA2D1基因定位区域有3个分别影响母猪发情期排卵数、胴体肩胛重以及10周龄体重的QTL,在定位区域附近有影响猪屠宰24h后肌肉pH值的QTL。【结论】猪CACNA2D1基因可作为猪繁殖性状、胴体性状、生长性状甚至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2d1基因 基因定位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ACNA2D1基因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建华 杨明生 徐宁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79,共4页
CACNA2D1基因定位在猪的第9号染色体上,其位置与影响肉质性状的QTL重叠,可作为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对160头金华×皮特兰资源家系F2猪CACNA2D1基因3′端非翻译区片段进行扩增分型,共产生2种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 CACNA2D1基因定位在猪的第9号染色体上,其位置与影响肉质性状的QTL重叠,可作为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对160头金华×皮特兰资源家系F2猪CACNA2D1基因3′端非翻译区片段进行扩增分型,共产生2种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通过测序发现,在CACNA2D1基因3′端非翻译区(序列DQ981407)有一单核苷酸替换(C→A)。对不同标记基因型与肉质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表明,AA基因型猪大腿肌肉的pH45值、大腿肌肉导电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最小二乘均数比BB基因型分别高0.169,0.26和0.021,差异显著(P<0.05);A等位基因的加性效应分别为0.084 5,0.133 5和0.01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2d1基因 PCR-SSCP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1肾上腺素受体与CYP2D6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承华 杨玉雯 曹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受体与CYP2D6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安徽省皖南地区收集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和代谢酶细胞色素2136(CYP2D6)基因多态性检测,...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受体与CYP2D6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安徽省皖南地区收集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和代谢酶细胞色素2136(CYP2D6)基因多态性检测,将β1-AR 389位携带Arg的118例患者按照CYP2D6基因表型分为弱代谢组(PM组,55例)、中等代谢组(IM组,36例)和强代谢组(EM组,27例),给予相同剂量(100mg/d)美托洛尔,均分2次口服降压治疗,共随访4周,观察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PM、IM、EM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尤以PM组血压和心率降幅最大,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β1肾上腺素受体和CYP2D6基因多态性与美托洛尔降压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Β1肾上腺素受体 CYP2d6 基因多态性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细胞周期素D1基因扩增和过表达及其与c-erbB-2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强 张瑰红 +3 位作者 饶慧蓉 杨枫 官伟宁 王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20-423,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基因和表达的改变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c erbB 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5 9例乳腺癌组织细胞周期素D1基因扩增、mRNA及其蛋白和c erbB 2的表达。结果  2 7例 (4 5 8% )...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基因和表达的改变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c erbB 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5 9例乳腺癌组织细胞周期素D1基因扩增、mRNA及其蛋白和c erbB 2的表达。结果  2 7例 (4 5 8% )细胞周期素D1蛋白过表达 ,其过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细胞周期素D1DNA扩增、mRNA高表达和蛋白过表达三者基本一致 ,与c erbB 2过表达无相关。结论 细胞周期素D1蛋白过表达在乳腺癌频发 ,其基因扩增和转录增加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细胞周期素D1和c erbB 2在乳腺癌中各自发挥独立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因 erbB-2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猛 张立敏 +10 位作者 周正奎 袁峥嵘 黄萌 邓桂馨 刘喜冬 刘利 李姣 高雪 高会江 许尚忠 李俊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60,共11页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上总计发现12个有效SNP位点,其中4个位点Ho、He和PIC值较低属于中低度多态,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10个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位点遗传变异与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显示,位点1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肉色性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2不同基因型个体在大腿肉厚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3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和大腿肉厚几个重要屠宰性状差异显著(P<0.05),在肉色性状达到了差异极显著(P<0.01)。位点3杂合子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其他位点AA为优势基因型。本研究表明,CACNA2D1基因可以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屠宰性状候选基因,尤其是位点3可以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屠宰性状的重要潜在分子标记,从而为中国西门塔尔牛现代育种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门塔尔牛 CACNA2d1基因 SNP芯片技术 屠宰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CACNA2D1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华 杨明生 +1 位作者 母昌考 徐宁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78-1379,共2页
CACNA2D1基因是编码动物L-型钙离子通道2αδ1亚基的基因。有研究表明,CACNA2D1基因可影响钙离子通道钙流的性质,其单核苷酸变异与某些疾病有关。综述了CACNA2D1基因在生物学特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基本功能、表达调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 CACNA2D1基因是编码动物L-型钙离子通道2αδ1亚基的基因。有研究表明,CACNA2D1基因可影响钙离子通道钙流的性质,其单核苷酸变异与某些疾病有关。综述了CACNA2D1基因在生物学特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基本功能、表达调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2d1基因 L-型钙离子通道 α2δ1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CYP2D6、SULT1A1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帅兵 豆妮娜 +3 位作者 王彤 肖芳芳 王前进 郭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210-221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CYP2D6、SULT1A1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疗效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检测CYP2D6(100C>T)、SULT1A1638(G>A)基因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生存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CYP2D6、SULT1A1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疗效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检测CYP2D6(100C>T)、SULT1A1638(G>A)基因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生存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生存差异。结果入组203例患者,CYP2D6(100C>T)CC、CT、TT分别44例(21.67%)、117例(57.64%)、42例(20.69%)。SULT1A1638(G>A)均为GG型,无GA或AA型。CC及CT型患者2年总生存率高于TT型(P=0.013)。CC及CT型患者OS较TT型患者延长(P=0.001)。结论CYP2D6(100C>T)TT型他莫昔芬治疗后总生存较CC、CT型明显下降。SULT1A1638(G>A)未发现等位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他莫昔芬 CYP2d6 SULT1A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NA2D1基因第19内含子的SNP与猪腿臀肌电导率的相关分析
9
作者 李建华 徐宁迎 +1 位作者 吕帮玉 汪殿蓓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0-603,共4页
采用PCR-SSCP检测猪CACNA2D1基因第19外显子和内含子在6个猪群中的DNA多态性,对纯合子个体测序检测,发现在CACNA2D1基因第19内含子中存在1个多态位点(C 2667 T,FJ156361)。χ2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CACNA2D1基因扩增片段基因型在大白猪和... 采用PCR-SSCP检测猪CACNA2D1基因第19外显子和内含子在6个猪群中的DNA多态性,对纯合子个体测序检测,发现在CACNA2D1基因第19内含子中存在1个多态位点(C 2667 T,FJ156361)。χ2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CACNA2D1基因扩增片段基因型在大白猪和皮特兰猪及金华和野猪猪群间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其它猪群间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对金华×皮特兰F2资源家系猪进行该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判定,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猪腿臀肌电导率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TT基因型猪腿臀肌电导率最小二乘均数分别比CC和CT基因型猪大2.58和2.44,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2d1基因 PCR—SSCP 腿臀肌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CACNA2D1基因进化遗传研究
10
作者 李建华 戴余军 +1 位作者 杨明生 母昌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791-10793,10797,共4页
[目的]评估该基因在进化遗传中所受到的选择作用,揭示该基因的结构特征和保守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6种动物CACNA2D1基因编码序列,利用常规生物学软件,对动物CACNA2D1基因进行进化遗传分析... [目的]评估该基因在进化遗传中所受到的选择作用,揭示该基因的结构特征和保守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6种动物CACNA2D1基因编码序列,利用常规生物学软件,对动物CACNA2D1基因进行进化遗传分析。[结果]这6个动物的CACNA2D1基因序列核苷酸组成基本相同,其平均GC含量为42%,偏倚不严重,这6条同源序列的ENC值在50.319-53.624,CACNA2D1基因在密码子的使用上存在轻度偏倚,该基因各同源基因间的同义和非同义替换率之比不同,且变化范围较大,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极为保守且经历了净化选择。[结论]CACNA2D1基因可能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候选基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2d1基因 编码序列 进化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NA2D1基因第14内含子的多态性及其对猪肌肉pH_(45)的影响
11
作者 李建华 吕帮玉 杨明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391-9392,9424,共3页
[目的]检测猪CACNA2D1基因第14内含子的多态性,为猪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条件。[方法]采用PCR-SSCP检测猪CACNA2D1基因第14外显子和内含子在6个猪群中的DNA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猪眼肌和腿臀肌肉pH45的遗传效应。[结果]... [目的]检测猪CACNA2D1基因第14内含子的多态性,为猪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条件。[方法]采用PCR-SSCP检测猪CACNA2D1基因第14外显子和内含子在6个猪群中的DNA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猪眼肌和腿臀肌肉pH45的遗传效应。[结果]猪CACNA2D1基因第14内含子有3种基因型,即AA、AG和GG,在其序列(GenBank接受号:FJ156361)的1 145位碱基存在1个多态位点(G→A)。2χ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这3种基因型在各猪群间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AA基因型金华×皮特兰F2资源家系猪与AG基因型猪在眼肌和腿臀肌肉pH45值上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猪CACNA2D1基因第14内含子的多态性影响猪眼肌和腿臀肌pH45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2d1基因 PCRSSCP pH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R1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和肺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秋丽 曹雪平 +6 位作者 王玉清 闫晓平 王兆芬 李咏雪 王玲 李斌 刘旷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探讨CYP2R1基因rs10741657、rs10766197、rs1993116位点的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和结核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海省某医院174例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20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rs10741657、rs10766... 目的探讨CYP2R1基因rs10741657、rs10766197、rs1993116位点的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和结核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海省某医院174例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20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rs10741657、rs10766197、rs1993116位点并测定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维生素D浓度。结果rs10741657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相关(χ^(2)=6.884,P=0.032),未发现rs10766197、rs1993116多态性与结核病相关。结核病患者中,rs10741657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于AA基因型(P=0.033)和AG基因型(P=0.034),未发现rs10766197、rs1993116位点基因型与维生素D水平相关。结论rs10741657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和结核病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CYP2R1基因 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 易感性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6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党宛玉 段彦龙 +5 位作者 周春菊 金玲 杨菁 黄爽 张梦 李楠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388,共5页
背景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 背景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初诊为淋巴瘤且年龄<18岁,经高通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SH2D1A基因突变的连续住院病例。根据病理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基于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成熟T细胞淋巴瘤合并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先以HLH方案控制病情,确诊后予SMILE方案化疗。化疗2~3个月行中期疗效评估。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超声和PET/CT,化疗结束第1、2年内每3个月评估瘤灶超声、肝功能、LDH和免疫功能。主要结局指标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6例伴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5(4~12)岁。瘤灶累及胃肠道3例,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和多脏器浸润各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2例;病理类型: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高级别成熟B细胞淋巴瘤,1例伴1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1例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5例患儿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指标下降。5例病初全血和血浆EBV-DNA均阴性,其中2例病程中复测全血EBV-DNA上升至≥10^(5)拷贝数/mL;1例病初合并HLH,多次全血EBV-DNA为106拷贝数/mL。6例均提示SH2D1A基因突变,2例完善SAP蛋白检测未见异常;1例染色体异常。3例完成化疗,2例因HLH死亡,1例予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结论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临床少见,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在合适时机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d1A基因突变 儿童淋巴瘤 X连锁淋巴增殖综合征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13d介导猪胎儿成纤维细胞SUV39H1/SUV39H2基因敲降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登峰 王煜 +1 位作者 姚婧 赵建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57-1966,共10页
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13d系统对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EF)中的胚胎发育相关基因SUV39H1/SUV39H2进行RNA水平的敲降,从而在猪上建立CRISPR/Cas13d介导的基因敲降系统。根据SUV39H1、SUV39H2基因的编码序列各设计3个靶向编码链的sgRNAs,并... 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13d系统对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EF)中的胚胎发育相关基因SUV39H1/SUV39H2进行RNA水平的敲降,从而在猪上建立CRISPR/Cas13d介导的基因敲降系统。根据SUV39H1、SUV39H2基因的编码序列各设计3个靶向编码链的sgRNAs,并以单链寡核苷酸的形式合成,退火后与BspQⅠ线性化的sgRNA表达载体进行连接,构建SUV39H1-sgRNA和SUV39H2-sgRNA表达载体,用Sanger软件进行测序;将Cas13d表达载体和靶向SUV39H1/SUV39H2基因的sgRNA载体按照1∶1、1∶2、1∶4、2∶1和4∶1比例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检测细胞转染效率,用半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敲降效率;用半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敲降SUV39H1/SUV39H2基因后,靶基因转录水平及组蛋白H3K9me3水平的变化。测序结果表明,针对2个基因设计的各3条sgRNAs均成功连入载体中;流式细胞术分选结果显示,转染效率约70%;半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sgRNAs均极显著降低了SUV39H1和SUV39H2基因的表达(P<0.01),其中SUV39H1-sgRNA-2和SUV39H2-sgRNA-1均可使SUV39H1和SUV39H2的表达降低50%;Cas13d∶sgRNA为1∶1、1∶2和1∶4组细胞的存活率高于2∶1和4∶1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as13d∶sgRNA为1∶2、1∶4、2∶1和4∶1组敲降效率均显著高于1∶1组(P<0.05),且Cas13d∶sgRNA为1∶2组敲降效率最高(70%)。半定量PCR结果显示,转染SUV39H1-sgRNA-2和SUV39H2-sgRNA-1极显著降低SUV39H1和SUV39H2的表达,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5%~30%(P<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敲降SUV39H1和SUV39H2基因后,组蛋白H3K9me3水平显著降低(P<0.05)。因此,本研究利用CRISPR/Cas13d系统在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成功敲降SUV39H1和SUV39H2,并下调其催化的H3K9me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13d SUV39H1/SUV39H2基因 敲降 猪胎儿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磷脂酶MaPLA1-2D亚型4个基因的克隆与胁迫应答分析
15
作者 郝博文 李瑞卿 +3 位作者 夏宇 尚姝婷 李文强 张敏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7-1116,共10页
磷脂酶(phospholipase)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磷脂水解酶,也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酶。而磷脂酶A1(PLA1)在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鲜见报道。研究从桑树(Morus alba L.)中克隆了磷脂酶PLA1... 磷脂酶(phospholipase)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磷脂水解酶,也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酶。而磷脂酶A1(PLA1)在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鲜见报道。研究从桑树(Morus alba L.)中克隆了磷脂酶PLA1的1个亚型MaPLA1-2D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组织表达、胁迫诱导表达和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桑树PLA1-2D亚型基因包括4个成员,命名为MaPLA1-2D.1~MaPLA1-2D.4。4个基因在桑树根和叶中高水平表达,蛋白亚细胞定位在叶绿体。序列和进化分析表明MaPLA1-2D基因4个成员与拟南芥AtDAD1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序列具有较高相似度且进化关系紧密。MaPLA1-2D基因4个成员的启动子含有多种胁迫应答顺式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胁迫诱导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aPLA1-2D基因表达受干旱和脱落酸处理显著诱导。以上结果说明,MaPLA1-2D基因与拟南芥DAD同源,可能在桑树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磷脂酶A1 MaPLA1-2d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B2基因不同转录本在胃癌和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博文 刘经纬 +1 位作者 孙丽萍 邢承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3,39,共5页
目的探讨DDB2基因不同转录本在胃癌和远端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22对胃癌和远端正常胃组织的总RNA,利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DDB2基因WT和D1转录本的表达。构建DDB2基因WT和D1过表达质粒以及空... 目的探讨DDB2基因不同转录本在胃癌和远端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22对胃癌和远端正常胃组织的总RNA,利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DDB2基因WT和D1转录本的表达。构建DDB2基因WT和D1过表达质粒以及空载体,分别将其转染入胃癌BGC823细胞中。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转染质粒的表达情况、细胞凋亡行为和上皮-间充质转化情况,采用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DDB2基因D1转录本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远端正常胃组织(P<0.01),而WT转录本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体外实验中,WT转录本促进BGC823细胞增殖(P<0.05),而D1转录本抑制BGC823细胞增殖(P<0.01)。2种转录本对胃癌细胞的凋亡行为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无明显影响。结论DDB2基因D1转录本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强,不同转录本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行为产生相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B2基因 WT转录本 d1转录本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B细胞淋巴瘤的T细胞基因CD4 V4突变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祖兰 金亦 +5 位作者 张子康 邵春奎 吴秋良 赵美卿 冯志英 侯景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98-101,共4页
【目的】检测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的CD4V4基因突变情况及其相应病例的Fas/FasL、CD4、bcl 2和CyclinD1蛋白表达特征。【方法】PCR SSCP技术筛选检测 5 6例B细胞淋巴瘤CD4分子的V4外显子突变状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有突变的B细胞淋... 【目的】检测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的CD4V4基因突变情况及其相应病例的Fas/FasL、CD4、bcl 2和CyclinD1蛋白表达特征。【方法】PCR SSCP技术筛选检测 5 6例B细胞淋巴瘤CD4分子的V4外显子突变状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有突变的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L2 6 ,UCHL1,CD3,Fas ,FasL ,bcl 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8例 / 5 6例(14 2 % )T细胞CD4V4外显子有变异。其中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smalllymphocytelymphoma,SLL)和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ymphoblasticlymphoma ,LBL)的Fas,FasL和CD4蛋白均为弱或无表达 ;滤泡性淋巴瘤 (follicularlymphoma ,FL) 3项均强表达 ;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 ,DLBL)和 1例套细胞淋巴瘤 (mantlecelllymphoma ,MCL)Fas和FasL强表达 ,CD4无或弱表达。Fas和FasL双强表达的 4例 ,均有bcl 2和 /或CyclinD1过表达。【结论】B细胞淋巴瘤中CD4V4基因有突变 ,并提示这种突变与细胞死亡和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4/遗传学 突变 FASL蛋白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细胞周期蛋白d1 淋巴瘤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miR395d基因的克隆和过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油菜中的转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芸 李会 +3 位作者 车丽玲 黄思齐 邱承祥 杨志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长度约为21~24个核苷酸,在基因表达、生长发育、细胞周期及环境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表明:植物miRNAs通过转录后以切割的方式对其靶基因的表达起着负调控作用。miR395的靶...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长度约为21~24个核苷酸,在基因表达、生长发育、细胞周期及环境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表明:植物miRNAs通过转录后以切割的方式对其靶基因的表达起着负调控作用。miR395的靶基因分别为ATP硫酸化酶和硫转运体SULTR2;1,两者在硫同化及转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miR395的功能,本研究利用PCR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miR395d前体基因,并与pCAMBIA1304载体连接,构建了miR395d前体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特选4号中,目前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95d前体 ATP硫酸化酶 硫转运体SULTR2 1 过表达载体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在香菇栽培菌种鉴定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海松 陈明杰 +2 位作者 谭琦 尚晓冬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对目前中国 7个主要香菇栽培品种 :苏香、2 6、939、135、9311、申 10和 74 0 2的 2 5srRNA基因中的D1/D2片段进行了DNA序列测定 ,根据DNA序列测定结果对它们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所测定的 7个香菇栽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 对目前中国 7个主要香菇栽培品种 :苏香、2 6、939、135、9311、申 10和 74 0 2的 2 5srRNA基因中的D1/D2片段进行了DNA序列测定 ,根据DNA序列测定结果对它们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所测定的 7个香菇栽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 ,同源性很高。通过聚类分析 ,根据香菇之间的亲缘关系 ,可以将这 7个品种分为 2类 ,即苏香、939和 9311为一类 ,2 6、申 10、135和 74 0 2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s RRNA基因 部分序列比较 香菇 栽培菌种 鉴定 应用 遗传相似性 d1/d2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肿瘤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辉 詹刚 +4 位作者 周骏 杨瑞 李中虎 杨凯 孙炜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进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10例进行临床及随访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55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血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以及生存情况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腹腔镜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G-17、HIF-1α及MACC1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早期,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5.45%vs.20.00%)(P<0.05)。腹腔镜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1%、80.00%、78.18%,开腹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27%、74.55%、70.91%,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治疗的患者生存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改善患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远端胃癌d2根治术 腹腔镜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