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合成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改红 杜帅 +3 位作者 许航 徐月莹 石栋栋 毛多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了开发热稳定及释香稳定型烟用香料,采用离子液体催化法合成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对合成的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进行热稳定及热裂解分析,并考察其加入卷烟后向主流烟气粒相中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的情况。结果表明:以1... 为了开发热稳定及释香稳定型烟用香料,采用离子液体催化法合成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对合成的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进行热稳定及热裂解分析,并考察其加入卷烟后向主流烟气粒相中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的情况。结果表明:以1-丁基-3-甲基-溴化咪唑鎓为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了4-甲基愈创木酚-2,3,4,6-四-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收率为49.3%;脱去乙酰基,得到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收率为87.3%;热重-微商热重(TG-DTG)分析表明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热稳定性优于4-甲基愈创木酚;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表明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在300、600、900℃的主要裂解产物均为4-甲基愈创木酚;烟丝加香方式和卷烟纸加香方式下烟气中4-甲基愈创木酚的释放量不同,加香效果不同;添加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的加香卷烟燃吸时能释放4-甲基愈创木酚,并且释香更均匀、逐口稳定性更好,效果优于添加4-甲基愈创木酚的;推测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可能是一种释香稳定的香料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4-甲基愈创木酚-β-D-葡萄糖苷 糖苷化 离子液体 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4) mim]BF_(4)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
2
作者 葛月月 徐红梅 +3 位作者 束曼玉 谭鹏振 田杏杏 苑华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803,816,共7页
文章研究不同染毒时间下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s)四氟硼酸化-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盐([C14mim]BF4)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实验设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C_(14)mim]BF_(4)的剂量分别为12.5、25.0、50.0 mg/kg)和空白... 文章研究不同染毒时间下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s)四氟硼酸化-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盐([C14mim]BF4)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实验设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C_(14)mim]BF_(4)的剂量分别为12.5、25.0、50.0 mg/kg)和空白对照组。大鼠经口染毒30、60、90 d后,分别考察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C_(14)mim]BF_(4)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大鼠的体质量先降低后上升,肝脏系数增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水平和AST与ALT活力比值均逐渐上升。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染毒组大鼠的肝脏、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病变。研究表明,[C_(14)mim]BF_(4)亚慢性染毒可造成大鼠肝脏和肾脏的损伤,且该损伤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ILs) 四氟硼酸化-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盐([C_(14)mim]BF_(4)) 大鼠 亚慢性毒性 肝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功能化Fe_(3)O_(4) 比色传感器用于多菌灵的快速检测
3
作者 谷思恬 吴洁 +3 位作者 许刘润姿 刘倩文 杨庆利 侯秀丹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构建一种基于AuPt改性的Fe_(3)O_(4)磁性纳米酶比色传感器,用于多菌灵的可视化、快速、灵敏检测。采用不锈钢网作为比色生物传感器基底,并将适配体附着在SSM表面。通过离子液体的交联,将AuPt纳米颗粒沉积在Fe_(3)O_(4)材料表面,获得了... 构建一种基于AuPt改性的Fe_(3)O_(4)磁性纳米酶比色传感器,用于多菌灵的可视化、快速、灵敏检测。采用不锈钢网作为比色生物传感器基底,并将适配体附着在SSM表面。通过离子液体的交联,将AuPt纳米颗粒沉积在Fe_(3)O_(4)材料表面,获得了具有高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磁性纳米酶。通过多菌灵和cDNA与适配体的竞争作用,分离AuPt@IL@Fe_(3)O_(4)信号探针,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过氧化氢体系,肉眼观察颜色,紫外分光光度计记录652 nm处的吸光度。通过米氏方程,计算得到AuPt@IL@Fe_(3)O_(4)纳米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 max)为6.45×10^(-8) mol/(L·s),米氏常数(K m)为0.36 mmol/L,在优化条件下,多菌灵在5~200 ng/mL范围内与652 nm处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A=0.0032 C+0.0031(r^(2)=0.9983),检出限为2.40 ng/mL。以生姜和苹果为实际样品,测定加标样品中多菌灵的含量,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83.37%~100.32%和93.71%~102.29%。结果表明,构建的离子液体Fe_(3)O_(4)传感器对多菌灵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纳米酶 Fe_(3)O_(4) 离子液体 多菌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ZnO粉体在Glu-BF_4离子液体水溶液中的诱导生长 被引量:2
4
作者 佟拉嘎 任广生 +2 位作者 党晓峰 林世静 荣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39-1946,共8页
以一定浓度谷氨酸-氟硼酸(Glu-BF_4)离子液体水溶液为反应介质,摩尔比为1∶6的二水合醋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在室温下制备前驱体,再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制备了具有绒球形貌的微/纳米ZnO粉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比... 以一定浓度谷氨酸-氟硼酸(Glu-BF_4)离子液体水溶液为反应介质,摩尔比为1∶6的二水合醋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在室温下制备前驱体,再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制备了具有绒球形貌的微/纳米ZnO粉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测试仪、能谱仪、拉曼光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产物形貌、晶型、比表面积、组成和晶面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所得产物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平均粒径20.4 nm,绒球大小1.6~3.0μm,比表面积为28.3 m^2/g,产物纯度较高.当反应物浓度一定,离子液体浓度分别为0.02,0.04,0.08和0.12 mol/L时都得到了类似形貌的微/纳米ZnO粉体,且随着离子液体使用量的增加,绒球尺寸分布更加均一.当离子液体浓度一定,而反应物浓度逐渐下降时,产物形貌发生递变性变化.ZnO晶粒在Glu-BF_4离子液体诱导下首先生成不规则的纳米片,纳米片进一步聚集,在一定反应物浓度范围内生成绒球形貌粉体,反应物浓度较低时只生成绒球的核心部分,而浓度更高时则生成纳米针阵列.通过不同条件下纳米ZnO粉体形貌变化规律,探讨了强碱性条件下Glu-BF_4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微/纳米ZnO粉体的生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氟硼酸离子液体 微波辅助加热 微/纳米ZnO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二甲氨基吡啶类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治明 吴坤 +1 位作者 陈卓 李存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0-563,共4页
以4-二甲氨基吡啶为原料,经烷基化后得到2种吡啶盐中间体,通过阴离子交换法制备了6种吡啶类离子化合物,其中5种为离子液体,用1H NMR、IR、TG、DSC进行分析和表征,同时考察了6种物质的吸水性和溶解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热分解温度均在... 以4-二甲氨基吡啶为原料,经烷基化后得到2种吡啶盐中间体,通过阴离子交换法制备了6种吡啶类离子化合物,其中5种为离子液体,用1H NMR、IR、TG、DSC进行分析和表征,同时考察了6种物质的吸水性和溶解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热分解温度均在300℃以上,置于空气中会微量吸水,极易溶于极性溶剂,不溶或微溶于极性小的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二甲氨基吡啶 离子液体 表征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3,4-二羟基苯甲醛的简便合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长春 卢卫平 金德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4-728,共5页
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醛在离子液体中经溴化、水解一锅法合成3,4-二羟基苯甲醛的简便方法。对羟基苯甲醛首先与离子液体[bmim]Br3进行溴化反应得到3-溴-4-羟基苯甲醛,在对羟基苯甲醛与[bmim]Br3物质的量比1:1,20℃,30 min和无溶剂条件下,单... 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醛在离子液体中经溴化、水解一锅法合成3,4-二羟基苯甲醛的简便方法。对羟基苯甲醛首先与离子液体[bmim]Br3进行溴化反应得到3-溴-4-羟基苯甲醛,在对羟基苯甲醛与[bmim]Br3物质的量比1:1,20℃,30 min和无溶剂条件下,单溴化产物的选择性为99.7%。溴化反应产物不经分离,直接在离子液体[bmim]Br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得到3,4-二羟基苯甲醛,在氢氧化钠用量1.25 mol.(mol对羟基苯甲醛)-1,100℃和2 h条件下,产率84.7%,纯度99.3%。离子液体重复使用6次,3,4-二羟基苯甲醛的产率和纯度无明显降低。该方法简便易行,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选择性好,不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醛 离子液体 [bmim]B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苄基-4-甲基吡啶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电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春萍 刘刚 +3 位作者 胡玉才 孙林 刘川 许济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4-769,共6页
以4-甲基吡啶和苄基溴为原料,采用直接合成法和阴离子交换法分别合成了溴化1-苄基-4-甲基吡啶([BMPy].Br)、1-苄基-4-甲基吡啶四氟硼酸盐([BMPy]BF4)和1-苄基-4-甲基吡啶六氟磷酸盐([BMPy]PF6)3种吡啶盐离子液体;分别对3种离子液体进行... 以4-甲基吡啶和苄基溴为原料,采用直接合成法和阴离子交换法分别合成了溴化1-苄基-4-甲基吡啶([BMPy].Br)、1-苄基-4-甲基吡啶四氟硼酸盐([BMPy]BF4)和1-苄基-4-甲基吡啶六氟磷酸盐([BMPy]PF6)3种吡啶盐离子液体;分别对3种离子液体进行了元素分析、DSC分析、溶解性能和电导性能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3种离子液体的熔点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BMPy]PF6≈[BMPy]BF4>[BMPy]Br。3种离子液体在极性不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性能;在10-5~10-4mol/L的浓度范围内其电导率均随温度的升高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溶剂不同,离子液体的解离-缔合状态不同,电导性能有很大差别;[BMPy]Br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的极限电导率最大,表明其在DMF溶液中离解成阴、阳离子的能力最强;3种离子液体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均符合Arrhenius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盐离子液体 4-甲基吡啶 苄基溴 电导性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2,4,6-三溴苯酚的电化学还原脱卤 被引量:4
8
作者 樊俊丽 吴霞琴 +1 位作者 王荣 曹晓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6-1329,共4页
室温离子液体的许多独特的性质为其在化学分离、电化学传感器、电池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室温离子液体作为有机反应介质,可以克服水溶液电化学窗口较窄的缺点,还可避免或减少造成二次污染的大量有机溶剂。利用离子液体的导电性。
关键词 离子液体 2 4 6-三溴苯酚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还原 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正丁基吡啶盐作催化剂和反应介质合成3,4-二氢嘧啶-2-酮 被引量:6
9
作者 周美云 李毅群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5-438,共4页
采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正丁基吡啶盐([bpy]BF4)作催化剂和反应介质,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尿素进行三组分B iginelli缩合,制备了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产率60%~70%、不需使用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可重... 采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正丁基吡啶盐([bpy]BF4)作催化剂和反应介质,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尿素进行三组分B iginelli缩合,制备了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产率60%~70%、不需使用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对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Biginelli缩合 3 4-二氢嘧啶-2-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支载离子液体液液微萃取测定环境水样中的4-n-壬基酚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艳敏 张祯 +3 位作者 吴向阳 仰榴青 张冬梅 朱晶晶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建立了中空纤维支载离子液体液液微萃取方法,结合HPLC/UV用于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4-n-壬基酚.以l-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C8MIM][PF6])为萃取剂,优化影响萃取效率的萃取剂体积、供体相pH值、离子强度和萃取时间.最佳条件下,... 建立了中空纤维支载离子液体液液微萃取方法,结合HPLC/UV用于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4-n-壬基酚.以l-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C8MIM][PF6])为萃取剂,优化影响萃取效率的萃取剂体积、供体相pH值、离子强度和萃取时间.最佳条件下,即[C8MIM][PF6]为5.0μL,pH=5,盐质量分数5%,萃取时间8 h时,对水体中4-n-壬基酚的富集倍数可达1 129倍,检出限质量浓度为0.05μg·L-1(S/N=3),质量浓度线性范围0.15~100.00μg·L-1(R=0.999 7),地表水加标回收率为80.1%~1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4-n-壬基酚 中空纤维支载液膜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PY]BF_4中4,6-二芳基嘧啶-2(1H)-酮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蕾蕾 苑睿 +2 位作者 林伟 吴翚 宛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8,共7页
在催化量浓盐酸催化下,以离子液体[BPY]BF4为溶剂,以易得的芳香醛、芳香酮、尿素为原料,采用三组份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4,6-二芳基嘧啶-2(1H)-酮类化合物,通过IR,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为这类化合物提供了简便高效的绿色... 在催化量浓盐酸催化下,以离子液体[BPY]BF4为溶剂,以易得的芳香醛、芳香酮、尿素为原料,采用三组份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4,6-二芳基嘧啶-2(1H)-酮类化合物,通过IR,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为这类化合物提供了简便高效的绿色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4 6-二芳基嘧啶-2(1H)-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AP-PEG_(1000)-DIL][BF_4]催化合成4H-苯并吡喃-4-亚磷酸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英磊 杜朝军 史政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3-918,共6页
以水溶性高分子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合成PEG接枝4-二甲氨基吡啶(DMAP)双阳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DMAP-PEG_(1000)-DIL][BF_4]。采用~1HNMR、^(13)CNMR、FTIR、ESI-MS和TGA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在[DMAP-PEG_(1000)-DIL][BF_4]... 以水溶性高分子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合成PEG接枝4-二甲氨基吡啶(DMAP)双阳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DMAP-PEG_(1000)-DIL][BF_4]。采用~1HNMR、^(13)CNMR、FTIR、ESI-MS和TGA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在[DMAP-PEG_(1000)-DIL][BF_4]用量为10%(以水杨醛的物质的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温度为100℃的条件下,不同取代基的水杨醛与丙二腈和亚磷酸三乙酯在水相中反应,制备了一系列4H-苯并吡喃-4-亚磷酸酯化合物,产率为83%~94%。该反应以水为溶剂,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苯并吡喃-4-亚磷酸酯 多组分反应 离子液体 水介质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四氢噻唑-2-硫酮-4-甲酸盐的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斌 罗海燕 +2 位作者 张永红 孙亚栋 刘晨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30-1534,共5页
在室温下将(R)-四氢噻唑-2-硫酮-4-甲酸与氢氧化N-烷基吡啶或氢氧化1,3-二烷基苯并咪唑反应,合成了6种新型手性离子液体;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红外光谱(IR)和电喷雾质谱(ESI-MS)表征;测定了其旋光度和p H值,并对其溶... 在室温下将(R)-四氢噻唑-2-硫酮-4-甲酸与氢氧化N-烷基吡啶或氢氧化1,3-二烷基苯并咪唑反应,合成了6种新型手性离子液体;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红外光谱(IR)和电喷雾质谱(ESI-MS)表征;测定了其旋光度和p H值,并对其溶解性、电导率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6种离子液体均为弱酸性,室温下可溶解于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当其水溶液浓度为1×10-3mol/L时,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50和250℃有2个失重阶段,可能是阴、阳离子分别失重的过程,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四氢噻唑-2-硫酮-4-甲酸 离子液体 溶解性 电导率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1,2,4-三唑-5-酮烷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柴春鹏 李娜 +1 位作者 甘志勇 罗运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29,33,共6页
以N,N-二烷基咪唑(Cx-imi,x=3,4,5,6)为阳离子,3-硝基-1,2,4-三唑-5-酮(NTO)为阴离子合成了4种离子液体,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其结构,并测定了其溶解性、密度、热性能和黏度。结果表明,NTO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在乙腈、N,N... 以N,N-二烷基咪唑(Cx-imi,x=3,4,5,6)为阳离子,3-硝基-1,2,4-三唑-5-酮(NTO)为阴离子合成了4种离子液体,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其结构,并测定了其溶解性、密度、热性能和黏度。结果表明,NTO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在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等介电常数较大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好,密度在1.897g/cm3以上,固相到液相的热转变温度在-34.4℃以下,5%的热失重在220℃左右,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3-硝基-1 2 4-三唑-5-酮 N N-二烷基咪唑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在{[Bmim][BF_(4)]+碱金属盐}金属络合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及溶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兰云 周华健 张亚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5,共10页
为更加经济有效地捕获CO_(2),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制备不同浓度的[Bmim][BF_(4)]+MBF_(4)(M=Li^(+),Na^(+)和K^(+))金属络合离子液体,在压力100~4 000 k Pa,温度30,40,50℃条件下,使用反应釜进行气体吸收试验,测定CO_(2)在... 为更加经济有效地捕获CO_(2),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制备不同浓度的[Bmim][BF_(4)]+MBF_(4)(M=Li^(+),Na^(+)和K^(+))金属络合离子液体,在压力100~4 000 k Pa,温度30,40,50℃条件下,使用反应釜进行气体吸收试验,测定CO_(2)在金属络合离子液体(metal complex ionic liquids,MILs)中的溶解度,并采用密度泛函模拟计算MILs与CO_(2)混合体系的稳定构型的电荷分布、Fukui指数和结合能参数,从微观角度分析MILs吸收CO_(2)机理。结果表明:CO_(2)在MILs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而降低;添加碱金属盐可促进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对CO_(2)的吸收,但当ILs中碱金属盐浓度≥1 mol/L时会抑制CO_(2)吸收;0.010 mol/L的[Bmim][BF_(4)]+KBF_(4)吸收CO_(2)量最高;密度泛函计算结果显示[Bmim][BF_(4)]+KBF_(4)体系的K^(+)体积大,氢键作用力强,且K+在ILs中溶解度小,造成的空间位阻较小,因而拥有更多的自由体积容纳CO_(2)。与纯ILs相比,MILs具有更高的CO_(2)吸收量,在温室气体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收 碱金属盐 [Bmim][BF4]离子液体 金属络合离子液体 密度泛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在2-甲基-4-甲氧基苯胺“一锅法”合成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迎新 李喜英 +1 位作者 方艳艳 张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50-253,26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固载的酸性离子液体N-甲基咪唑丙磺酸硫酸氢盐([HSO3-pmim][HSO4])催化剂,运用FT-IR,TG-DTG和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盐酸用量和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对[HSO3-pmim][HSO4]固载牢度的影...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固载的酸性离子液体N-甲基咪唑丙磺酸硫酸氢盐([HSO3-pmim][HSO4])催化剂,运用FT-IR,TG-DTG和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盐酸用量和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对[HSO3-pmim][HSO4]固载牢度的影响,将其与Pt/C组成双功能催化体系用于邻硝基甲苯加氢重排"一锅法"合成2-甲基-4-甲氧基苯胺(MMA)反应中.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0℃、氢压0.04MPa条件下反应6h,邻硝基甲苯转化率为100%,MMA的选择性为45.23%,催化剂循环使用三次后仍有较高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固载 邻硝基甲苯 2-甲基-4-甲氧基苯胺 加氢 Bamberger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中性化合物杯[4]吡咯
17
作者 马华侨 罗米娜 +2 位作者 邵士俊 刘霞 蒋生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建立了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 IMC l)离子液体为背景电解质,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中性大环化合物八甲基杯[4]吡咯(OMCP)、四环戊基杯[4]吡咯(TPCP)、四环己基杯[4]吡咯(THCP)的方法。根据分离电压的极性和电渗流标记物与被分析物的... 建立了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 IMC l)离子液体为背景电解质,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中性大环化合物八甲基杯[4]吡咯(OMCP)、四环戊基杯[4]吡咯(TPCP)、四环己基杯[4]吡咯(THCP)的方法。根据分离电压的极性和电渗流标记物与被分析物的流出顺序,发现了氢键效应是分离的前提。根据德拜-休克尔理论,由背景电解质离子强度的平方根与有效淌度关系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体系中存在离子对效应。计算了该分离体系中被分析物的各种形态(C4P、C4PC l-、C4PC l-R+)在不同电解质浓度下的摩尔分数。结果表明,C4PC l-为主要成分,并随着背景电解质浓度增加而减少,而C4PC l-R+随着背景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离子液体 非水毛细管电泳 氢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化合物的简便合成
18
作者 刘长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1-894,916,共5页
研究了以α-溴代苯乙酮与芳胺为原料在离子液体[bmim]SCN中一锅法合成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的绿色化学方法。在离子液体[bmim]SCN中,硫氰酸根取代α-溴代苯乙酮中的溴生成α-硫氰酸根苯乙酮,然后在乙酸催化下与芳胺发生加成环化,以81.6... 研究了以α-溴代苯乙酮与芳胺为原料在离子液体[bmim]SCN中一锅法合成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的绿色化学方法。在离子液体[bmim]SCN中,硫氰酸根取代α-溴代苯乙酮中的溴生成α-硫氰酸根苯乙酮,然后在乙酸催化下与芳胺发生加成环化,以81.6%~95.2%的收率得到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α-溴代苯乙酮10 mmol,芳胺11 mmol,[bmim]SCN 10 m L,乙酸10 mmol,室温取代反应2 h,100℃环化反应3h。离子液体[bmim]SCN重复使用10次目标产物收率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基-2-芳基氨基噻唑 离子液体 [bmim]SCN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有机正极材料杯[4]醌在离子液体中的储锂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会民 周文君 +1 位作者 黄苇苇 王丽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01-1706,共6页
选用理论容量高达446 mAh·g^-1的杯[4]醌(calix[4]quinone,C4Q)作为正极材料,研究其储锂性能。由于C4Q在常规有机电解液中的溶解问题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其性能最大化,我们选用Li[TFSI]/[PY13][TFSI]([PY13][TFSI]:1-丙基-1-甲基... 选用理论容量高达446 mAh·g^-1的杯[4]醌(calix[4]quinone,C4Q)作为正极材料,研究其储锂性能。由于C4Q在常规有机电解液中的溶解问题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其性能最大化,我们选用Li[TFSI]/[PY13][TFSI]([PY13][TFSI]:1-丙基-1-甲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离子液体电解液与C4Q进行匹配组装锂离子电池,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其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0.1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为280 mAh·g^-1,10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72%。当电流密度增加至1C时,放电容量仍有154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有机正极 离子液体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颗粒对离子液体润滑减摩及电控增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重阳 王高琦 +3 位作者 韩庆国 冯国玉 王立虎 王守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244,281,共13页
目的提高离子液体在常态环境下的润滑减摩能力及电场条件下的电控增摩响应特性。方法将合成油酸改性后的Fe_(3)O_(4)纳米颗粒分散添加到离子液体中,制备了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基铁磁流体,通过利用自制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模拟测试了... 目的提高离子液体在常态环境下的润滑减摩能力及电场条件下的电控增摩响应特性。方法将合成油酸改性后的Fe_(3)O_(4)纳米颗粒分散添加到离子液体中,制备了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基铁磁流体,通过利用自制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模拟测试了常态环境与电场环境下纯离子液体与离子液体基铁磁流体摩擦因数的变化,同时利用白光干涉仪、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比分析了磨损形貌。结果在常态环境下,Fe_(3)O_(4)纳米颗粒的“滚珠减摩效应”显著提高了离子液体在常态环境中的润滑效果。随着纳米Fe_(3)O_(4)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磨痕逐渐变得光滑平整,剥落和磨粒聚集现象也逐渐消失,尤其是当质量分数为30%时,试样磨痕内部仅有较浅的犁沟和轻微的划痕,此时的摩擦因数也展现出了极低的水平,约为0.04,远低于纯离子液体润滑时的0.085。同时纳米颗粒的“电致沉积效应”增强了离子液体在电场环境中的电控增摩响应能力,当电流强度达到20 A时,对于质量分数为30%的离子液体基铁磁流体,摩擦因数瞬时提高了近1倍,增幅达到了0.039,是相同条件下纯离子液体摩擦因数增长幅度的4倍。结论将合成改性后的Fe_(3)O_(4)纳米颗粒分散添加到离子液体中,成功制备了离子液体基铁磁流体,并且通过调控纳米颗粒含量,显著提高了离子液体的润滑性能和电控增摩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_(3)O_(4) 离子液体 铁磁流体 润滑 载流 电控增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