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off situ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neutron field based on dual-task hybrid network architecture
1
作者 Pei Cao Hui Ding +2 位作者 Cheng-Long Cao Zi-Hui Yang Guo-Min Su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25年第1期175-191,共17页
The off situ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neutron field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realizing real-time reactor monitoring.The existing off situ re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neutron field is only applicable to case... The off situ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neutron field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realizing real-time reactor monitoring.The existing off situ re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neutron field is only applicable to cases wherein a single region changes at a specified location of the core.However,when the neutron field changes are complex,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dividual changed regions becomes challenging,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neutron field recon-struction.Therefore,this study proposed a dual-task hybrid network architecture(DTHNet)for off situ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neutron field,which trained the outermost assembly reconstruction task and the core reconstruction task jointly such that the former could assist the latter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neutron field under core complex changes.Furthermore,to explo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core detection signals,this study designed a global-local feature upsampling module that efficiently distributed the ex-core detection signals to each reconstruction unit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reconstruction.Reconstruc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simulation datasets of the CLEAR-I reactor to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location uncertainty of a single region did not exceed nine and the number of multiple changed regions did not exceed five.Further,the reconstructed ARD was within 2%,RD_(max)was maintained within 17.5%,and the number of RD≥10%was maintained within 10.Furthermore,when the noise interference of the ex-core detection signals was within±2%,although the average number of RD≥10%increased to 16,the average ARD was still within in 2%,and the average RD_(max)was within 22%.Collectively,these results show that,theoretically,the DTHNet can accurately and stably reconstruct most of the neutron field under certain complex cor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reactor monitoring Core neutron field reconstruction Dual-task hybrid network architecture global-local feature upsampling modu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融合下移动机器人避障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朱盈盈 燕怒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2期30-32,共3页
避障技术一直是移动机器人研究的焦点与挑战。为了精确检测障碍物信息并使移动机器人采取适当的避障策略,文章通过自主设计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平台,着重研究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环境障碍物感知与自身定位、基于全局导航和局部避障相结合的... 避障技术一直是移动机器人研究的焦点与挑战。为了精确检测障碍物信息并使移动机器人采取适当的避障策略,文章通过自主设计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平台,着重研究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环境障碍物感知与自身定位、基于全局导航和局部避障相结合的算法,进行了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显著提升避障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多传感器系统 全局导航 局部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本土到全球——中国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兴衰启示录
3
作者 施咏 《北方音乐》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粤语流行歌曲突破了方言的限制,以其鲜明的特色在非粤语方言区产生广泛影响。文章对1970-1990年代的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起、发展与衰落的历程进行梳理,探讨其从粤港文化的本土化辐射至全球化的文化意义,以及给予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的... 粤语流行歌曲突破了方言的限制,以其鲜明的特色在非粤语方言区产生广泛影响。文章对1970-1990年代的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起、发展与衰落的历程进行梳理,探讨其从粤港文化的本土化辐射至全球化的文化意义,以及给予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流行歌曲 文化自觉 本土化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体系视域下关于创建地方外事学的思考
4
作者 张建威 刘昊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多维度的国家外交和多层次的地方外事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或缺。经过70余载的上下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地方外事实践,地方外事学呼之欲出,已日趋成为一门逐渐... 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多维度的国家外交和多层次的地方外事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或缺。经过70余载的上下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地方外事实践,地方外事学呼之欲出,已日趋成为一门逐渐成熟、亟待创建的应用型学科。本文从界说与定位、背景与意义、课程与学科建设三大方面对地方外事学的创建进行了初步思考,以期让这一凝结地方外事人心血和学界智慧的学科早日问世,为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复合型、宽口径、应用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撑,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助力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体系 地方外事学 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频移的GNSS转发式欺骗源定位方法
5
作者 王朕 王文益 《现代导航》 2025年第1期25-30,36,共7页
欺骗式干扰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大多数定位欺骗源的方法依赖于多个已知位置且时间同步的静止接收机,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转发式欺骗源方法。该方法只需一个静止接收机,避免了同步时钟和多个接收机间通信... 欺骗式干扰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大多数定位欺骗源的方法依赖于多个已知位置且时间同步的静止接收机,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转发式欺骗源方法。该方法只需一个静止接收机,避免了同步时钟和多个接收机间通信的复杂性。同时接收机位置无需预先确定,仅通过观测欺骗信号,利用卫星的位置、速度及多普勒频移量定位欺骗源。本文推导了新算法的定位原理,并通过数值分析和模拟信号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转发式欺骗干扰 多普勒频移 欺骗源定位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可解释性:知识追踪模型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文阳 杨益慧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5期53-63,共11页
模型的可解释性是评估其实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知识追踪模型普遍存在可解释性差的问题,导致教学决策过程不透明。对此,文章首先介绍了知识追踪的流程,分析了知识追踪模型的可解释性,并根据可解释性方法... 模型的可解释性是评估其实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知识追踪模型普遍存在可解释性差的问题,导致教学决策过程不透明。对此,文章首先介绍了知识追踪的流程,分析了知识追踪模型的可解释性,并根据可解释性方法在模型训练过程中作用的时间,将可解释知识追踪模型分为事前可解释的知识追踪模型和事后可解释的知识追踪模型。随后,文章分别对这两种模型进行再分类,并从优点、缺点两个维度,对不同类型的事前、事后可解释知识追踪模型进行了对比。最后,文章从模型可视化、融入教育规律、多模态数据融合、解释方法探索、可解释性评估等方面,对未来可解释知识追踪模型的教学应用进行了展望。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提升知识追踪模型在教学中的实用性,推动教育数字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追踪 可解释性 全局可解释性 局部可解释性 智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意力引导下的全局池化残差分类网络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文涛 董睿 张晟翀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24,共18页
大部分注意力机制虽然能增强图像特征,但没有考虑局部特征的关联性影响特征整体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局部注意力引导下的全局池化残差分类网络(MSLENet)。MSLENet的基线网络为ResNet34,首先改变首层结构,保留图像重要信息;其... 大部分注意力机制虽然能增强图像特征,但没有考虑局部特征的关联性影响特征整体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局部注意力引导下的全局池化残差分类网络(MSLENet)。MSLENet的基线网络为ResNet34,首先改变首层结构,保留图像重要信息;其次提出多分割局部增强注意力机制(MSLE)模块,MSLE模块将图像整体分割成多个小图像,增强每个小图像的局部特征,通过特征组交互的方式将局部重要特征引导到全局特征中;最后提出池化残差(PR)模块来处理ResNet残差结构丢失信息的问题,提高各层之间的信息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MSLENet通过增强局部特征的关联性,在多个数据集上均有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注意力机制 残差结构 局部特征 全局特征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分支对抗学习和补偿注意力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
8
作者 邸敬 任莉 +2 位作者 刘冀钊 郭文庆 廉敬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521,共12页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图像融合方法依赖卷积提取特征,并未考虑源图像全局特征,融合结果容易产生纹理模糊、对比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分支对抗学习和补偿注意力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生成器网络采用密集块和补偿注意力...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图像融合方法依赖卷积提取特征,并未考虑源图像全局特征,融合结果容易产生纹理模糊、对比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分支对抗学习和补偿注意力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生成器网络采用密集块和补偿注意力机制构建局部-全局三分支提取特征信息。然后,利用通道特征和空间特征变化构建补偿注意力机制提取全局信息,更进一步提取红外目标和可见光细节表征。其次,设计聚焦双对抗鉴别器,以确定融合结果和源图像之间的相似分布。最后,选用公开数据集TNO和RoadScene进行实验并与其他9种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融合方法进行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获得纹理细节更清晰、对比度更好的融合结果,而且客观度量指标优于其他先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局部-全局三分支 局部特征提取 补偿注意力机制 对抗学习 聚焦双对抗鉴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信息提取与重建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网络
9
作者 梁龙学 贺成龙 +1 位作者 吴小所 闫浩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0-2279,2319,共11页
为了将遥感场景图像更好地进行分割,供给下游任务使用,提出多尺度注意力提取与全局信息重建网络.编码器引入多尺度卷积注意力骨干到遥感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中.多尺度卷积注意力能够捕获多尺度信息,给解码器提供更丰富的全局深浅层信息... 为了将遥感场景图像更好地进行分割,供给下游任务使用,提出多尺度注意力提取与全局信息重建网络.编码器引入多尺度卷积注意力骨干到遥感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中.多尺度卷积注意力能够捕获多尺度信息,给解码器提供更丰富的全局深浅层信息.在解码器,设计了全局多分支局部Transformer块.多尺度逐通道条带卷积重建多尺度空间上下文信息,弥补全局分支存在的空间信息割裂,与全局语义上下文信息共同重建全局信息分割图.解码器末端设计极化特征精炼头.通道上利用softmax和sigmoid组合,构建概率分布函数,拟合更好的输出分布,修复浅层中潜在的高分辨率信息损失,指导和融合深层信息,获得精细的空间纹理.实验结果表明,网络实现了很高的精确度,在ISPRS Vaihingen数据集上达到82.9%的平均交并比,在ISPRS Potsdam数据集上达到87.1%的平均交并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TRANSFORMER 多尺度卷积注意力 全局多分支局部注意力 全局信息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体单视图的隐式曲面重建
10
作者 邢燕 牛赛虎 +1 位作者 洪沛霖 檀结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2-648,共7页
基于隐式曲面的三维重建方法在保真度、灵活性和压缩能力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权衡。文章利用隐式曲面网络学习物体形状的三维表面,首先利用视觉几何群(visual geometry group-16,VGG-16)网络从图像中提取全局特征,对建模空间中的每个采样点... 基于隐式曲面的三维重建方法在保真度、灵活性和压缩能力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权衡。文章利用隐式曲面网络学习物体形状的三维表面,首先利用视觉几何群(visual geometry group-16,VGG-16)网络从图像中提取全局特征,对建模空间中的每个采样点从VGG-16网络中获取局部特征;其次对每个采样点利用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进行位置编码得到点特征;然后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分别与点特征串联起来送入2个解码器中,获得隐式场中采样点的符号距离函数(signed distance function,SDF)的大小与符号,并最终得到物体的隐式曲面。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ShapeNet数据集上进行三维对象重建任务,定性和定量评估均优于现有方法,特别是对于具有孔洞和薄结构的复杂拓扑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全局特征 局部特征 深度学习 符号距离函数(S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全局局部特征交互与角动量机制的端到端多目标跟踪算法
11
作者 计忠平 王相威 +3 位作者 何志伟 杜晨杰 金冉 柴本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03-3712,共10页
针对多目标跟踪(MOT)算法性能对于检测准确度和数据关联策略的依赖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端到端算法。在检测方面,首先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提出空间残差特征金字塔模块(SRFPN),以提升特征融合和信息传递的效率。随后,引入全局局部特... 针对多目标跟踪(MOT)算法性能对于检测准确度和数据关联策略的依赖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端到端算法。在检测方面,首先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提出空间残差特征金字塔模块(SRFPN),以提升特征融合和信息传递的效率。随后,引入全局局部特征交互模块(GLFIM)来平衡局部细节和全局上下文信息,增强多尺度特征的专注度,提高模型对目标尺度变化的适应性。在关联方面,引入角动量机制(AMM),充分考虑目标运动方向,以提升连续帧之间目标匹配的精确性。在MOT17和UAVDT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所提跟踪器的检测性能和关联性能均显著提升,并且在目标遮挡、尺度变化和杂乱背景等复杂场景下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特征金字塔网络 全局局部特征交互 角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部全局抑郁特征局部感知力增强和全局-局部语义相关性特征融合的抑郁强度识别
12
作者 孙强 李正 何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9-2263,共15页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多数方法在实现患者抑郁程度自动识别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两大挑战:(1)难以利用深度模型自动地从面部表情有效学习到抑郁强度相关的全局上下文信息,(2)往往忽略抑郁强度相关的全局和局部信息之间的语义一致性。为此,...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多数方法在实现患者抑郁程度自动识别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两大挑战:(1)难以利用深度模型自动地从面部表情有效学习到抑郁强度相关的全局上下文信息,(2)往往忽略抑郁强度相关的全局和局部信息之间的语义一致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全局抑郁特征局部感知力增强和全局-局部语义相关性特征融合(PLEGDF-FGLSCF)的抑郁强度识别深度模型。首先,设计了全局抑郁特征局部感知力增强(PLEGDF)模块,用于提取面部局部区域之间的语义相关性信息,促进不同局部区域与抑郁相关的信息之间的交互,从而增强局部抑郁特征驱动的全局抑郁特征表达力。然后,提出了全局-局部语义相关性特征融合(FGLSCF)模块,用于捕捉全局和局部语义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全局和局部抑郁特征之间的语义一致性描述。最后,在AVEC2013和AVEC2014数据集上,利用PLEGDF-FGLSCF模型获得的识别结果在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指标上的值分别是7.75/5.96和7.49/5.99,优于大多数已有的基准模型,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强度 人脸图像 局部感知力增强 全局和局部特征融合 语义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锚点的快速三维手部关键点检测算法
13
作者 秦晓飞 何文 +2 位作者 班东贤 郭宏宇 于景 《电子科技》 2024年第4期77-86,共10页
在人机协作任务中,手部关键点检测为机械臂提供目标点坐标,A2J(Anchor-to-Joint)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利用锚点进行关键点检测的方法。A2J以深度图为输入,可实现较好的检测效果,但对全局特征获取能力不足。文中设计了全局-局部特征融合模... 在人机协作任务中,手部关键点检测为机械臂提供目标点坐标,A2J(Anchor-to-Joint)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利用锚点进行关键点检测的方法。A2J以深度图为输入,可实现较好的检测效果,但对全局特征获取能力不足。文中设计了全局-局部特征融合模块(Global-Local Feature Fusion,GLFF)对骨干网络浅层和深层的特征进行融合。为了提升检测速度,文中将A2J的骨干网络替换为ShuffleNetv2并对其进行改造,用5×5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3×3深度可分离卷积,增大感受野,有效提升了骨干网络对全局特征的提取能力。文中在锚点权重估计分支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提升了网络对重要锚点的关注度。在主流数据集ICVL和NYU上进行的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A2J,文中所提方法的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0.09 mm和0.15 mm。在GTX1080Ti显卡上实现了151 frame·s^(-1)的检测速率,满足人机协作任务对于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作 三维手部关键点检测 锚点 深度图 全局-局部特征融合 ShuffleNetv2 深度可分离卷积 高效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目标检测与DWA算法的AGV路径
14
作者 李筠 刘虎 +3 位作者 杨海马 王原 徐文成 黄宏欣 《电子科技》 2024年第7期33-42,共10页
针对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叉车处于环境信息未知或环境动态变化情况下的路径规划及导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由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目标检测算法获取目标位置。根据目标位置规划出全局基础路径,再融合DWA(Dyna... 针对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叉车处于环境信息未知或环境动态变化情况下的路径规划及导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由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目标检测算法获取目标位置。根据目标位置规划出全局基础路径,再融合DWA(Dynamic Window Approach)局部动态路径规划算法进行AGV路径规划与导航,使AGV叉车在未知环境或局部环境信息未知的环境中能快速识别目标位置并完成路径规划到达目标位置。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改进前方法,文中所提方法在路径长度、耗费时间以及AGV叉车航向误差方面均有良好表现,路径长度平均减少12%,耗费时间平均减少约5%且AGV航向与目标航向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所提方法提高了AGV叉车在未知环境中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V YOLOv5 DWA算法 全局路径规划 局部路径规划 目标检测 导航 自动导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墙角族语义尺寸链的绑架定位研究
15
作者 蒋林 李云飞 +3 位作者 雷斌 汤勃 刘奇 郭宇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56-2368,共13页
针对目前原始自适应蒙特卡洛定位(Adaptive Monte Carlo Localization,AMCL)在相似环境下绑架检测容易出错且重定位极易失败等问题,提出基于墙角族语义尺寸链的改进AMCL算法.融合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和Gmapping算法构建二维栅格地图,基于... 针对目前原始自适应蒙特卡洛定位(Adaptive Monte Carlo Localization,AMCL)在相似环境下绑架检测容易出错且重定位极易失败等问题,提出基于墙角族语义尺寸链的改进AMCL算法.融合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和Gmapping算法构建二维栅格地图,基于Yolov5获取室内环境的目标检测框和类别信息,结合GrabCut算法和贝叶斯方法构建增量式语义映射地图;通过墙角的凸、凹和墙角相对于机器人的方位角对墙角进行分类,充分发掘语义映射地图中各墙角之间、墙角与室内物体之间的类别和位置关系,构建墙角族语义尺寸链和相应检索表;在定位过程中,基于墙角族语义尺寸链进行全局预定位,提出绑架检测机制进行绑架检测,在检测到绑架事件发生后,基于改进AMCL算法实现定位自恢复.最后,通过真实环境下的绑架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全局定位准确率、全局定位速率、绑架检测准确率和绑架后定位准确率在相似环境下分别提升了42%、214%、88%和72%;在非相似环境下分别提升了44%、152%、12%和92%;在长走廊环境下分别提升了36%、426%、26%和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绑架检测 墙角族语义尺寸链 贝叶斯方法 全局预定位 定位自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度角随机模型的GNSS外辐射源雷达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东凯 谭传瑞 +1 位作者 王峰 李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3-1381,共9页
针对GNSS外辐射源雷达定位时不同卫星对定位的误差贡献不同的问题,提出基于高度角随机模型的定位算法,理论分析目标位置估计量的克拉美罗界和统计特性,并计算卫星位置误差和地面站位置误差对定位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对... 针对GNSS外辐射源雷达定位时不同卫星对定位的误差贡献不同的问题,提出基于高度角随机模型的定位算法,理论分析目标位置估计量的克拉美罗界和统计特性,并计算卫星位置误差和地面站位置误差对定位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对不同GNSS卫星的直射、反射路径的伪距差测量值误差进行了合理分配,定位性能达到了克拉美罗界,且不会因为选星方案的改变而大幅恶化。对地面站位置误差和卫星位置误差的分析表明:地面站位置的标准差小于10 cm、卫星位置的标准差小于1 km时对定位总误差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角随机模型 GNSS 定位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络学习和分级结构一致性机制的不平衡集成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帆 张小恒 +1 位作者 李勇明 王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1-761,共11页
集成方法是不平衡学习方法的重要分支,然而,现有不平衡集成方法均作用于原样本而没考虑样本的结构信息,因此其效能仍然有限.样本的结构信息包括局部和全局结构信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样本包络网络(Deep Instance ... 集成方法是不平衡学习方法的重要分支,然而,现有不平衡集成方法均作用于原样本而没考虑样本的结构信息,因此其效能仍然有限.样本的结构信息包括局部和全局结构信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样本包络网络(Deep Instance Envelope Network,DIEN)和分级结构一致性机制(Hierarchical Structure Consistency Mechanism,HSCM)的不平衡集成学习算法.该算法在考虑局部流形和全局结构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多层样本聚类,生成高质量的多层包络样本,从而实现类平衡化.首先,算法基于样本近邻拼接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设计DIEN来挖掘样本的结构信息,得到深度包络样本.然后,设计局部流形结构度量和全局结构分布度量来构建HSCM用于增强层间样本的分布一致性.接着,将DIEN和HSCM结合起来,构建出优化后的深度样本包络网络——DH(DIEN with HSCM).之后,将基分类器应用于包络样本.最后,设计bagging集成学习机制来融合基分类器的预测结果.文末组织了多组实验,采用了十多个公共数据集和有代表性的相关算法进行验证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AUC(Area Under Curve),F-measure等四个性能指标上显著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学习 包络学习 分级结构一致性机制 局部流形结构度量 全局结构分布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FF-Net:基于人体骨骼点的双流跨级特征融合动作识别网络
18
作者 余翔 连世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1-88,共8页
在基于骨骼的动作识别任务中,骨骼点特征对于动作识别来说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方法存在输入特征不足、特征融合策略粗糙、参数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骨骼点的双流跨级特征融合网络。首先,针对特征输入,用欧氏距离骨架特征(EDSF)和... 在基于骨骼的动作识别任务中,骨骼点特征对于动作识别来说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方法存在输入特征不足、特征融合策略粗糙、参数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骨骼点的双流跨级特征融合网络。首先,针对特征输入,用欧氏距离骨架特征(EDSF)和余弦角度骨架特征(CASF)两种局部关节特征来表征人体骨骼序列,帮助网络识别不同体态和体态相似的人体动作;其次,考虑到部分动作类别的运动轨迹与全局运动的相关性,引入全局运动特征(GMF)弥补局部关节特征在此类动作上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此外,为了加强不同特征之间的信息交互,提出一种跨级特征融合模块(CLFF),对不同特征层、不同属性的动作特征进行特征互补,丰富了网络的特征形式;最后,网络采用一维卷积(Conv1D)进行搭建,减轻了模型的计算负担。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JHMDB身体动作数据集上获得了84.1%的识别准确率,在SHREC手势动作数据集上分别获得了97.4%(粗糙数据集)和95%(精确数据集)的识别准确率,取得了与先进方法相当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骨架特征 运动轨迹 局部关节特征 全局运动特征 跨级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水下井口全钻井过程波激疲劳精细化评估
19
作者 李家仪 刘秀全 +4 位作者 许亮斌 邱娜 畅元江 陈国明 赵苏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0,105,共8页
传统的水下井口波激疲劳评估没有考虑不同钻井阶段水下井口结构组成变化,导致水下井口波激疲劳评估精度有限。为此,提出基于整体-局部交互分析的全钻井过程水下井口波激疲劳损伤精细化评估方法,建立钻井全过程复杂结构水下井口局部精细... 传统的水下井口波激疲劳评估没有考虑不同钻井阶段水下井口结构组成变化,导致水下井口波激疲劳评估精度有限。为此,提出基于整体-局部交互分析的全钻井过程水下井口波激疲劳损伤精细化评估方法,建立钻井全过程复杂结构水下井口局部精细模型及平台-隔水管-水下井口-导管耦合系统整体模型,研究整体模型与局部模型交互机制,并构建整体模型与局部应力传递关系,精细化评估水下井口全钻井过程波激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全钻井过程水下井口结构组成变化对隔水管系统和远离泥线导管处的波激疲劳几乎无影响,但对水下井口局部及泥线附近导管的波激疲劳存在较大影响;钻井第二阶段水下井口波激疲劳损伤最为严重,且水下井口底端始终为疲劳极限位置。所得结论有助于判断钻井过程中水下井口疲劳状态,保证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全钻井过程 整体-局部交互分析 波激疲劳 疲劳损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局部图嵌入的轴承故障诊断
20
作者 宋国珍 李海锋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779,共11页
传统基于图的故障诊断框架通常是利用高维数据某种结构关系构造相似图以揭示样本间的几何结构,造成数据其他结构信息丢失,无法准确提取出表征轴承运行状态的低维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图的无监督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在构造图的过程... 传统基于图的故障诊断框架通常是利用高维数据某种结构关系构造相似图以揭示样本间的几何结构,造成数据其他结构信息丢失,无法准确提取出表征轴承运行状态的低维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图的无监督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在构造图的过程中同时考虑了高维数据的全局和局部结构,称为全局–局部图嵌入,该方法首先利用数据的全局结构信息构造一个无向图。然后,通过构造局部结构信息赋予无向图中边相应的权重,得到一个全局–局部图联合表示凸优化问题,并根据得到权重评估样本间的相似性。最后,通过在低维空间中保持样本间的相似性不变计算低维嵌入结果。相较于单一的图结构表示法,构造的全局–局部联合图充分利用了高维数据固有的全局和局部结构信息。此外,通过保持样本间的相似性能有效提取出高维轴承数据的本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全局–局部图嵌入的特征提取方法较现有的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高维数据 特征提取 全局结构 局部结构 全局–局部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