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电网DG消纳与源荷匹配的定量分析
1
作者 肖峻 潘安鹏 +2 位作者 贺国伟 梁海深 王康丽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61,共8页
源荷匹配是配电网分布式电源(DG)消纳的关键因素,为此基于数学推导揭示了DG消纳与源荷匹配的定量关系。根据开环运行特点定义了配电网的整体与局部关系,前者指整个配电网,后者指变电站低压母线与联络开关间的供电区域。从数学上推导了... 源荷匹配是配电网分布式电源(DG)消纳的关键因素,为此基于数学推导揭示了DG消纳与源荷匹配的定量关系。根据开环运行特点定义了配电网的整体与局部关系,前者指整个配电网,后者指变电站低压母线与联络开关间的供电区域。从数学上推导了源荷匹配度整体与局部间的定量关系、消纳率整体与局部间的定量关系以及源荷匹配度与消纳率间的定量关系;并得到考虑网络约束后,馈线反向潮流不过载是源荷匹配度与消纳率间的定量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为将上述理论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从规划方面提出了对电网公司的建议措施。通过算例验证了定量关系的准确性以及所提规划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源荷匹配 DG消纳 整体与局部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cal-Global-VIT细粒度分类算法的蝴蝶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祥 李小林 +4 位作者 王荣 张元孜 陈淑武 张飞萍 黄世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1261,共11页
【目的】准确鉴别蝴蝶种类,动态观测蝴蝶群落多样性变化对生境质量评估、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蝴蝶识别方法仅依靠整体特征,忽略了局部特征导致识别生态图像能力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Local-Global-VIT细... 【目的】准确鉴别蝴蝶种类,动态观测蝴蝶群落多样性变化对生境质量评估、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蝴蝶识别方法仅依靠整体特征,忽略了局部特征导致识别生态图像能力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Local-Global-VIT细粒度分类算法的蝴蝶识别方法。【方法】本研究以5科200种共计25 279张蝴蝶图像为识别对象,采用多种数据增强方法扩充图像数据;通过视觉Transformer(vision transformer, VIT)层级结构及自注意力机制逐层选择局部令牌并保留至最后一层学习蝴蝶局部判别部位信息;聚合高层全局令牌消除复杂背景干扰;通过对比损失拉大类间距提高区分度。除此之外,使用合理的学习率调整策略和迁移学习方法,优化了模型收敛过程,在不增加参数量的情况下提高了性能。【结果】Local-Global-VIT算法在大规模细粒度公开数据集Butterfly-200上识别准确率达91.20%,较改进前提升了1.15%,比最优的一般害虫识别算法EfficientNet_b0和细粒度分类算法TransFG准确率分别高了1.83%和0.64%,F1分值分别提高了1.89%和0.88%。【结论】Local-Global-VIT算法以细粒度识别方式有效解决了蝴蝶类内差异大、类间差异小的分类难题,能准确地识别蝴蝶种类,有助于高效评估生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图像识别 细粒度分类 vision transformer 局部令牌选择 全局令牌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后景分割的图像情感分析
3
作者 高玮军 刘书君 孙子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3,共8页
图像是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对其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细节分析,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针对图像模态开展情感分析工作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图像情感分析的主要环节依次为:情感特征提取、情感空间的选择... 图像是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对其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细节分析,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针对图像模态开展情感分析工作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图像情感分析的主要环节依次为:情感特征提取、情感空间的选择、特征融合和情感识别分类。现有的大部分图像情感分析工作以图像整体为单位进行输入,未能充分发挥图像中局部特征的情感作用。如果不能对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作出区分,当图像出现清晰度不高、背景噪声较多等问题时,图像的全局特征就会变得较为敏感,特征提取和识别工作将会受到严重干扰,对情感分析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针对目前图像情感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前后景分割的图像情感分析方法。该方法以YOLOv5为框架,引入ConvNeXt模块和AFF模块,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和注意力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图像情感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于包含更多情感信息和语义信息的场景更为适用,性能也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情感分析 前后景分割 特征融合 YOLOv5 局部特征 全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4A AGRI资料在对流尺度数值预报云初始化中的作用及对降水预报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彭菊香 谢元富 +1 位作者 康兆萍 王阳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9-296,共18页
针对2020年7月1~8日梅雨期暴雨过程,利用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云分析系统融合三维雷达反射率因子和FY-4A AGRI资料的可见光、水汽、红外通道辐射数据,获取云的三维分布,并将云场内的水凝物引入初始场热启动中尺... 针对2020年7月1~8日梅雨期暴雨过程,利用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云分析系统融合三维雷达反射率因子和FY-4A AGRI资料的可见光、水汽、红外通道辐射数据,获取云的三维分布,并将云场内的水凝物引入初始场热启动中尺度预报模式,通过比较融合卫星资料前后两种方案云分析产品和降水预报的异同,重点分析融合FY-4A AGRI资料对分析场和预报场的影响。通过两种方案云产品与MODIS反演云产品的对比可发现,融合FY-4A AGRI资料能明显修正分析场的云顶高度,改善云量的水平分布,减少虚假云区。通过两种方案分析的水凝物与ERA5逐时水凝物的对比发现,融合卫星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云冰和云水混合比的峰值,有效剔除水凝物的虚假中心。通过两种方案预报降水与实况降水的对比发现,24 h累计降水的ETS和偏差评分均表明融合卫星资料对24 h降水预报有改进作用;逐时预报降水的FSS评分表明融合FY-4A AGRI资料能明显改善模式积分1 h的降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4A AGRI卫星数据 分析 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LAPS) 云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obal/Local法的螺栓连接结构静强度渐进破坏 被引量:12
5
作者 江金锋 张颖 孙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8-321,共4页
为了研究螺栓连接结构静强度渐进破坏特点,应用Global/Local有限元分析技术,分两级建立了螺栓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带EWK断裂子程序的材料/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螺栓连接结构的断裂部位位于螺栓孔边缘,当加载到... 为了研究螺栓连接结构静强度渐进破坏特点,应用Global/Local有限元分析技术,分两级建立了螺栓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带EWK断裂子程序的材料/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螺栓连接结构的断裂部位位于螺栓孔边缘,当加载到最大载荷的42%时开始出现破坏单元,在加载到最大载荷的48%之前裂纹扩展是一个稳态的过程,之后便迅速扩展直至整体结构失效。Global/Local分析技术提高了整个过程的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local分析 EWK断裂判据 非线性有限元 螺栓连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电流应力的本征规律分析及其优化控制
6
作者 张来勇 涂春鸣 +2 位作者 肖凡 刘贝 陈燕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977-3993,共17页
为了在功率传输或电压波动下实现双有源桥变换器连续且实时的应力优化控制,对其模式间规律以及模式内的优化控制变量间规律进行研究至关重要。现阶段的研究仍还存在应力优化控制变量函数表达式推导复杂等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运用遗传... 为了在功率传输或电压波动下实现双有源桥变换器连续且实时的应力优化控制,对其模式间规律以及模式内的优化控制变量间规律进行研究至关重要。现阶段的研究仍还存在应力优化控制变量函数表达式推导复杂等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应力优化,解析出各个模式的优化变量间规律。基于此,采用三角函数极坐标法推导出相应优化控制变量函数表达式。首先,利用图形分析法从十二种工作模式中筛选出四种局部最优模式,这四种模式在不同功率区间内具备应力或有效值较低的特征;其次,对四种模式进行应力优化并对比分析优化结果,解析出这四种模式在不同功率段下优化变量间的规律;再次,基于此规律运用三角函数极坐标法推导出电流应力函数表达式及其优化控制变量函数表达式;最后,通过对比这四种模式在全功率区间的电流应力,选择各功率段上的最优模式和最优控制变量,从而实现全局应力优化控制。仿真和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优化控制策略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应力优化 局部最优工作模式 全局最优工作模式 三角函数极 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旭阳 王常瑞 +1 位作者 张金峰 邢梦怡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3,共10页
挖掘不同模态内信息和模态间信息有助于提升多模态情感分析的性能,本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首先,利用VGG-16网络将多模态数据映射到全局特征空间;同时,利用Swin Transformer网络将多模态数据映... 挖掘不同模态内信息和模态间信息有助于提升多模态情感分析的性能,本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首先,利用VGG-16网络将多模态数据映射到全局特征空间;同时,利用Swin Transformer网络将多模态数据映射到局部特征空间;其次,构造模态内自注意力和模态间交叉注意力特征;然后,设计一种跨模态交叉注意力融合模块实现不同模态内和模态间特征的深度融合,提升多模态特征表达的可靠性;最后,通过Softmax获得最终预测结果。在2个开源数据集CMU-MOSI和CMU-MSOEI上进行测试,本文模型在七分类任务上获得45.9%和54.1%的准确率,相比当前MCGMF模型,提升了0.66%和2.46%,综合性能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多模态 跨模态交叉注意力 自注意力 局部和全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RS和Local PLS算法的堆肥关键参数实时动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圆萍 沈广辉 +3 位作者 廖科科 吴亚蓝 韩鲁佳 杨增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95-202,共8页
为对不同堆肥工艺堆肥全过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动态分析,该研究以牛粪便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规模化槽式和膜覆盖好氧堆肥,采集堆肥全过程样本,分析了2种堆肥技术堆肥全过程中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并结合Local ... 为对不同堆肥工艺堆肥全过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动态分析,该研究以牛粪便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规模化槽式和膜覆盖好氧堆肥,采集堆肥全过程样本,分析了2种堆肥技术堆肥全过程中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并结合Local PLS算法建立了2种堆肥技术堆肥全过程中上述参数的通用速测模型,得出以下结果:1)2种主要工艺关键参数数值及变化规律均不同,且在整个堆肥过程中有显著性变化(P<0.05);2)所建立的Local PLS模型的RPD(Ratio of Prediction to Deviation)为4.47,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为3.37%,可达到很好的预测效果;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的R_P^2分别为0.74和0.77,RPD大于1.5,RSD小于10%,模型可用于定量预测;近红外预测值与实测值随堆肥时间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实现规模化堆肥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实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堆肥 算法 过程分析 槽式堆肥 膜覆盖堆肥 关键参数 local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野精细分析下的弱监督目标定位算法
9
作者 张英俊 贾聪聪 谢斌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0-1756,共7页
针对多尺度目标定位精度较差,难以捕获完整目标边界的问题,设计一种多视野精细分析模块并融入通道与空间注意力机制抑制背景噪声的干扰,获取多尺度目标的高分辨率特征。利用随机特征选取模块获取特征图随机位置的组合,聚合多个位置图获... 针对多尺度目标定位精度较差,难以捕获完整目标边界的问题,设计一种多视野精细分析模块并融入通道与空间注意力机制抑制背景噪声的干扰,获取多尺度目标的高分辨率特征。利用随机特征选取模块获取特征图随机位置的组合,聚合多个位置图获取最具辨别性的位置及其它位置的信息,融合浅层生成的类激活图与聚合类激活图获取细粒度位置信息,捕获完整的目标边界。与现有的弱监督定位方法相比,在解决多尺度目标定位效果差和局部最优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监督学习 目标定位 多尺度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全局平均池化 类激活图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全局特征引导的图文多级关系分析与挖掘方法
10
作者 王海荣 郭瑞萍 +1 位作者 徐玺 周北京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6-455,共10页
具有语义相关性的文本、图像数据往往具有互补性,可以从不同角度增强语义理解,因此,图文语义关系挖掘是图文数据得以充分利用的关键。为解决图文数据深层语义关系挖掘不充分、检索阶段预测不精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局部-全局特征引... 具有语义相关性的文本、图像数据往往具有互补性,可以从不同角度增强语义理解,因此,图文语义关系挖掘是图文数据得以充分利用的关键。为解决图文数据深层语义关系挖掘不充分、检索阶段预测不精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局部-全局特征引导的多级关系分析与挖掘方法。采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建模图像关系,构建图像引导的文本注意力模块,挖掘图像区域和全局文本间的细粒度关系,融合局部-全局特征有效增强图文数据的语义关系。为验证本文方法,在Flickr30K、MSCOCO-1K和MSCOCO-3K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与VSM、SGRAF等13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方法中以文索图的召回率平均提升了0.62%,以图索文的召回率平均提高了0.5%,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关系挖掘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局部-全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ture extension and matching for mobile robot global localiza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Peng Wang Qibin Zhang Zonghai Ch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840-846,共7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ndoor global localization method by extending and matching features.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environment is partitioned into convex subdivisions. Local extended maps of the subdivisions a...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ndoor global localization method by extending and matching features.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environment is partitioned into convex subdivisions. Local extended maps of the subdivisions are then built by exten- ding features to constitute the local extended map set. While the robot is moving in the environment, the local extended map of the current local environment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matched with the local extended map set. Therefore, global localization in an indoor environment can be achieved by integrating the position and ori- entation matching rates.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experimental result a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global loc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ture extension global localization feature match-ing mobile rob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lobal-loc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hybrid composite-to-metal bolted connections used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被引量:2
12
作者 LIANG K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225-1232,共8页
Efficient bolted joint desig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designing the minimum weight aerospace structures, since structural failures usually occur at connections and interface. A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study of three-d... Efficient bolted joint desig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designing the minimum weight aerospace structures, since structural failures usually occur at connections and interface. A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study of three-dimensional(3D) stress variations is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for a large-scale structure where hundreds of bolts can be present. In this work, the hybrid composite-to-metal bolted connections used in the upper stage of European Ariane 5ME rocket are analyzed using the global-local finite element(FE) approach which involves an approximate analysis of the whole structure followed b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 significantly smaller region of interest. We calculate the Tsai-Wu failure index and the margin of safety using the stresses obtained from ABAQUS. We find that the composite part of a hybrid bolted connection is prone to failure compared to the metal part. We determine the bolt preload based on the clamp-up load calculated using a maximum preload to make the composite part safe. We conclude that the unsuitable bolt preload may cause the failure of the composite part due to the high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olt. The global-local analysis provides an efficient computational tool for enhancing 3D stress analysis in the highly loaded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TED CONNECTION global-local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failure BOLT PRELO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土高度下超大直径钢波纹管拱涵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同辉 周锐 +1 位作者 荣向波 宋宇飞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9-747,共9页
施工阶段的填土高度对超大直径钢波纹管拱涵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为保障超大直径钢波纹管拱涵的施工安全,建立12个超大直径钢波纹管拱涵的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其自重与土压力、自重与车辆荷载共同作用下整体结构的变形与所受应力... 施工阶段的填土高度对超大直径钢波纹管拱涵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为保障超大直径钢波纹管拱涵的施工安全,建立12个超大直径钢波纹管拱涵的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其自重与土压力、自重与车辆荷载共同作用下整体结构的变形与所受应力.建立直径8.79 m第1号波纹管和直径11.00 m第6号波纹管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这两种直径拱涵在不同施工阶段填土高度下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填土高度增加到7 m,第1号波纹管的竖向位移与应力不断增加,第6号波纹管的位移与应力先减后增,管顶与管底的水平位移很小,但竖向位移很大;在自重与土应力作用下,土体和波纹管的最大竖向位移分别为67.16 mm和39.28 mm,波纹管的最大拉力与压力分别为13.95 MPa和2.95 MPa;在自重与车辆作用下,波纹管的最大竖向位移为10.37 mm,最大拉力与压力分别为26.65 MPa和0.47 MPa.以上结果均满足拱涵结构的变形与受力要求,对于不同填土高度下较大的结构竖向变形,建议提高底层土体的压实度.研究成果对超大直径钢波纹管涵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超大直径波纹管拱涵 整体与局部结构模型 施工阶段 变形与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under static loading and earthquake wave condition
14
作者 CHEN Peng-fei JIANG Quan +3 位作者 LIU Jian LI Shao-jun CHEN Tao HE Ben-gu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826-2843,共18页
Underground energy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deep underground energy storage and other projects involve the global stability of multiple interconnected cavern groups und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dynamic disturbances.An ... Underground energy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deep underground energy storage and other projects involve the global stability of multiple interconnected cavern groups und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dynamic disturbances.An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underground caverns based on static overload and dynamic overload was proposed.Firstly,the global failure criterion for caverns was defined based on its band connection of plastic-strain between multi-caverns.Then,overloading calculation of the boundary geostress and seismic intensity on the caverns model was carried out,and the critical unstable state of multi-caverns can be identified,if the plastic-strain band appeared between caverns during these overloading processes.Thus,the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for the multi-caverns under static loading and earthquake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overloading coefficient.Practical analysis for the Yingliangbao(YLB)hydraulic caverns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obtain the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caverns under static and dynamic earthquake conditions,but also identify the caverns’high-risk zone of local instability through localized plastic strain of surrounding rock.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layout design and seismic optimization of underground cavern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caverns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static-dynamic overload local in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洪山 王惠东 +5 位作者 刘婧萱 杨伟新 李忠航 林诗雨 余洋 吕廷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9,共11页
针对传统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缺乏对设备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考虑导致重建后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GAN聚合网络的电力设备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基于移位卷积设计电力设备局部特征提... 针对传统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缺乏对设备局部纹理特征和全局温度分布的考虑导致重建后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GAN聚合网络的电力设备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基于移位卷积设计电力设备局部特征提取模块,在不增加参数情况下扩展卷积的感受野,提取电力设备局部纹理及其周围不同空间维度特征的信息。然后,引入全局特征提取模块,通过深度卷积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捕捉图像不同区域间温度分布的关联性。最后,采用UNet编解码器网络融合各层局部特征和全局表示,生成清晰自然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和视觉信息保真度(visual information fidelity,VIF)三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同时它具有良好的主观视觉效果,泛化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局部纹理特征 全局温度分布 Transformer-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对比分析
16
作者 杨公德 陈宇翔 王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12,共10页
为揭示信号注入法中不同信号类型及其频率幅值对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精度和控制性能的影响,对方波、梯形波、三角波和正弦波4种信号注入法进行了仿真及实验对比分析。首先,根据注入信号特点将方波和梯形波归为局部恒定信号,将三角波和... 为揭示信号注入法中不同信号类型及其频率幅值对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精度和控制性能的影响,对方波、梯形波、三角波和正弦波4种信号注入法进行了仿真及实验对比分析。首先,根据注入信号特点将方波和梯形波归为局部恒定信号,将三角波和正弦波归为全局时变信号,并基于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构建两类信号注入法的参数辨识模型。其次,仿真分析两类注入信号频率和幅值对待辨识参数的辨识结果影响,综合考虑各待辨识参数的辨识精度,合理选取注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4种信号注入法的参数辨识结果,并评估系统控制性能。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参数辨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局部恒定信号注入的参数辨识精度高于全局时变信号注入的参数辨识精度,但前者对系统控制性能影响大于后者对系统控制性能影响,其中梯形波注入具有最高的辨识精度,三角波注入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信号注入法 局部恒定信号 全局时变信号 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变分图自编码器与局部-全局图网络的认知负荷脑电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天彤 郑妍琪 +2 位作者 魏韬 戴亚康 邹凌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9-1857,共9页
针对认知负荷识别模型存在过于依赖手动特征提取、忽视脑电图(EEG)信号的空间信息和无法有效学习图结构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变分图自编码器(VGAE)与局部-全局图网络(VLGGNet)的认知负荷EEG识别模型。该模型由时间学习模块和图形学... 针对认知负荷识别模型存在过于依赖手动特征提取、忽视脑电图(EEG)信号的空间信息和无法有效学习图结构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变分图自编码器(VGAE)与局部-全局图网络(VLGGNet)的认知负荷EEG识别模型。该模型由时间学习模块和图形学习模块这2个部分组成。首先,使用时间学习模块通过多尺度时间卷积捕捉EEG信号的动态频率表示,并通过空间与通道重建卷积(SCConv)和1×1卷积核级联模块融合多尺度卷积提取的特征;其次,使用图形学习模块将EEG数据定义为局部-全局图,其中,局部图特征提取层将节点属性聚合到一个低维向量,全局图特征提取层通过VGAE重构图结构;最后,对全局图和节点特征向量执行轻量化图卷积操作,由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通过嵌套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心算任务(MAT)数据集上,相较于次优的局部-全局图网络(LGGNet),VLGGNet的平均准确率(mAcc)和平均F1分数(mF1)分别提升了4.07和3.86个百分点;在同时任务EEG工作量(STEW)数据集上,相较于表现最好的多尺度时空卷积神经网络(TSception),VLGGNet的mAcc与TSception相同,mF1仅降低了0.01个百分点。可见VLGGNet提高了认知负荷分类的性能,也验证了前额叶和额叶区域与认知负荷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 脑电信号 多尺度时间卷积 变分图自编码器 局部-全局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特征强化与感知的视觉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虎升 刘正琪 +1 位作者 刘艳杰 王文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0,共11页
多数基于Transformer的目标跟踪模型提取的目标局部空间特征信息有限且时间特征利用不足,显著影响了目标跟踪模型在处理目标遮挡、形变或尺度变化等复杂场景下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时空特征强化与感知的视觉目标跟踪方法(visual object... 多数基于Transformer的目标跟踪模型提取的目标局部空间特征信息有限且时间特征利用不足,显著影响了目标跟踪模型在处理目标遮挡、形变或尺度变化等复杂场景下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时空特征强化与感知的视觉目标跟踪方法(visual object tracking method with spatial-temporal feature enhancement and perception,STFEP)。一方面,该方法使用Transformer进行搜索区域与时间上下文特征的提取与融合,以得到全局特征信息,通过设计的局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目标的局部特征信息,并与目标的全局特征信息相关联,进一步强化目标的特征表示。另一方面,提出了时空特征感知机制,对不同时刻的特征信息进行可靠性和必要性分析,构建动态模板以感知更丰富的时空信息,使模型适应目标及场景的复杂变化。在TrackingNet、GOT-10k、LaSOT、UAV123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鲁棒的对目标进行跟踪,并在GOT-10k数据集上取得了最优的结果,AO、SR 0.5以及SR 0.75分别达到了73.7%、83.8%、7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目标跟踪 时空特征强化 全局-局部信息关联 时空特征感知 动态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的无参数的填充打洞函数法
19
作者 袁柳洋 汤梦瑶 迟晓妮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0,共7页
自填充函数算法被提出以来,参数被视为制约算法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构造无参数的填充函数显得极为重要。为了提高算法效率,本文构造了一类新的无参数的填充打洞函数,分析并讨论了该函数的性质。基于新的填充打洞函数,提出了一个新的全... 自填充函数算法被提出以来,参数被视为制约算法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构造无参数的填充函数显得极为重要。为了提高算法效率,本文构造了一类新的无参数的填充打洞函数,分析并讨论了该函数的性质。基于新的填充打洞函数,提出了一个新的全局优化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数值实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函数法 打洞函数法 全局优化算法 局部极小点 全局极小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点云理解的双邻域图卷积方法
20
作者 李宗民 徐畅 +2 位作者 白云 鲜世洋 戎光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889,共11页
针对现有方法对局部点云结构建模时空间跨度有限以及传统特征聚合方法造成一定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双邻域图卷积网络(DNGCN).在原始点云中增加角度先验,以增强对点云局部几何结构的理解,捕捉局部细节.对原始邻域进行扩展,在局域内设计... 针对现有方法对局部点云结构建模时空间跨度有限以及传统特征聚合方法造成一定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双邻域图卷积网络(DNGCN).在原始点云中增加角度先验,以增强对点云局部几何结构的理解,捕捉局部细节.对原始邻域进行扩展,在局域内设计双邻域图卷积,通过集成高斯自适应聚合,在提取较大感受野范围内显著特征的同时,充分保留原始邻域信息.通过局部-全局信息交互来增大局部点的空间跨度,捕获远距离依赖关系.本文方法在分类数据集ModelNet40和ScanObjectNN上分别取得了94.1%、89.6%的总体精度,与其他先进算法相比有显著提升,较DGCNN分别提升了1.2%、11.5%.在部件分割数据集ShapeNetPart和语义分割数据集ScanNetv2、S3DIS上均获得优秀的性能,平均交并比分别为86.7%、74.9%和69.8%.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特征 图卷积网络 几何增强 局部全局交互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