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guidance of electromagnetic and elastic waves via glide symmetry phoxonic crystal waveguides
1
作者 雷林霖 何灵娟 +2 位作者 廖清华 刘文兴 于天宝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3-368,共6页
A phoxonic crystal waveguide with the glide symmetry is designed,in which both electromagnetic and elastic waves can propagate along the glide plane at the same time.Due to the glide symmetry,the bands of the phoxonic... A phoxonic crystal waveguide with the glide symmetry is designed,in which both electromagnetic and elastic waves can propagate along the glide plane at the same time.Due to the glide symmetry,the bands of the phoxonic crystal super-cell degenerate in pairs at the boundary of the Brillouin zone.This is the so-called band-sticking effect and it causes the appearance of gapless guided-modes.By adjus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glide dislocation the edge bandgaps,the bandgap of the guided-modes at the boundary of the Brillouin zone,can be further adjusted.The photonic and phononic guided-modes can then possess only one mode for a certain frequency with relatively low group velocities,achieving single-mode guided-bands with relatively flat dispersion relationship.In addition,there exists acousto-optic interaction in the cavity constructed by the glide plane.The proposed waveguide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design of novel optomechanical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xonic crystals glide symmetry WAVEGUIDE acousto-optic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de Scope视频喉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锁北 阮溦 +1 位作者 杨东林 徐军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评价Glide Scope视频喉镜应用于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胸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Glide Scope视频喉镜(GSVL)组、Macintosh直接喉镜(MDLS)组,每组25例。分别观察Glide Scope视频喉镜... 目的评价Glide Scope视频喉镜应用于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胸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Glide Scope视频喉镜(GSVL)组、Macintosh直接喉镜(MDLS)组,每组25例。分别观察Glide Scope视频喉镜和Macintosh型直接喉镜插左侧双腔支气管的到位情况、插管所用时间、气管损伤情况。结果 GSVL组25例均一次插入左主支气管,MDLS组2例旋转错位,4例反向错位,19例一次插入左主支气管,成功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GSVL组较MDLS组的气管插管时间平均延长14s,GSVL组气管损伤发生率低于MDLS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G1ide Scope视频喉镜用于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时更容易暴露声门,插管成功率较高,且气管损伤小,但不能缩短插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插管 glide SCOPE视频喉镜 MACINTOSH直接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de软件在机车活塞环组中的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杰 赵文鑫 《内燃机配件》 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
本文利用AVL公司Glide软件在280机车用活塞环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活塞环外圆面型线、弹力及闭口间隙等参数,分析其对活塞环组动力学性能(窜气量、环间压力及油膜厚度等)及机油消耗的影响并进行比较,为活塞环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glide软件 外圆面型线 弹力 闭口间隙 动力学性能 机油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IDE软件的发动机活塞型线设计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树青 郭金宝 +2 位作者 郑洪国 王亮 韩立国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09年第6期25-28,共4页
本文讲述了AVL GLIDE软件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并以某83a活塞的型线设计开发为例,介绍了基于GLIDE软件的活塞型线及其他动力性能参数的优化过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GLIDE软件可有效的模拟活塞运动过程,进行活塞动力学的计... 本文讲述了AVL GLIDE软件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并以某83a活塞的型线设计开发为例,介绍了基于GLIDE软件的活塞型线及其他动力性能参数的优化过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GLIDE软件可有效的模拟活塞运动过程,进行活塞动力学的计算,对于活塞的设计及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型线 gl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lide软件 优化设计活塞摩擦副组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树青 刘世英 《山东内燃机》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结合发动机改进优化课题 ,对目前发动机摩擦副设计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详述了活塞及其摩擦副优化设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综合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 (CAE)、Glide软件、发动机零部件温度场试验及经验设计等方法 ,建... 本文结合发动机改进优化课题 ,对目前发动机摩擦副设计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详述了活塞及其摩擦副优化设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综合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 (CAE)、Glide软件、发动机零部件温度场试验及经验设计等方法 ,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活塞设计开发体系 ,进行优化设计 ,再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活塞单项试验 ,进行试验验证 ,最后根据试验情况进行设计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有限元 漏气量 机油耗 glide软件 优化设计 发动机 活塞摩擦副组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 ON GLIDE BULLET TO INCREASE RANGE
6
作者 Chen Shaosong Wu Pin Zhao Runxiang(College of Power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P.R.China)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1年第z1期39-42,共4页
This paper mainly calculates,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kinds of bullets, one has wing, and the other has no wing.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ift force of the glide bu... This paper mainly calculates,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kinds of bullets, one has wing, and the other has no wing.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ift force of the glide bullet with wing is much bigger than that has no wing, and it reached the aim to increase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de BULLET WING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Constrained On-board Guidance Technology forPowered Glide Vehicle
7
作者 Huang Rong Wei Changzhu +1 位作者 Liu Yanbin Lu Yupi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7年第2期125-133,共9页
To make full use of expanded maneuverability and increased range,adaptive constrained on-board guidance technology is the key capability for a glide vehicle with a double-pulse rocket engine,especially under the requi... To make full use of expanded maneuverability and increased range,adaptive constrained on-board guidance technology is the key capability for a glide vehicle with a double-pulse rocket engine,especially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red target changing and on-line reconfigurable control and guidance.Based on the rapid footprint analysis,whether the new target is within the current footprint area is firstly judged.If not,the rocket engine ignites by the logic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optimal flight range by the method of hp-adaptive 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hp-GPM).Then,an on-board trajectory generation method based on powered quasi-equilibrium glide condition(QEGC)an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method is used to guide the vehicle to the new target.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uidance method consisted of powered on-board trajectory generation,LQR trajectory tracking,footprint calculation,and ignition time determination is indicated by some simulation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nstrained on-board guidance double-pulse rocket engine hp-adaptive 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 powered quasi-equilibrium glide condition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trajectory 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后缘变弯对炮射滑翔增程弹气动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李钊 张龙 +1 位作者 杨广珺 王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增加炮射滑翔增程弹性能的核心是提高弹丸气动性能,在已有变后掠角结构的增程基础上,通过引入后缘无缝连续变弯技术,可减轻翼面气流分离,在不引起整体尺寸额外增加的前提下提高滑翔阶段的弹体升阻比,改善气动性能,增加滑翔航程。研究弹... 增加炮射滑翔增程弹性能的核心是提高弹丸气动性能,在已有变后掠角结构的增程基础上,通过引入后缘无缝连续变弯技术,可减轻翼面气流分离,在不引起整体尺寸额外增加的前提下提高滑翔阶段的弹体升阻比,改善气动性能,增加滑翔航程。研究弹翼后缘弯度变化对弹药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后缘连续变形弹翼为对象,引入一方程S-A湍流模型封闭N-S方程并求解,分别完成具有±5°后缘偏角翼型的气动性能计算,对其在不同雷诺数下的升阻力系数、力矩系数等气动性能进行分析。数值计算表明:滑翔增程弹的弹翼从80%弦长处位置产生5°正偏转时,翼型升力系数提高可达16%以上,俯仰力矩有利于弹体稳定性能提高;后缘正偏转弹翼在流场动态发展过程中均可产生稳定升力,平均升阻比相比原始弹翼提高80%以上,滑翔距离增加7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射滑翔弹 翼型后缘变弯 气动特性 滑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自适应末制导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柳骏 李雅轩 刘新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4,共10页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末制导段存在的动力学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以及传统强化学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制导方法。将标称条件下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末制导问题转化为最优控制问题,并根据序列凸优化算法...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末制导段存在的动力学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以及传统强化学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制导方法。将标称条件下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末制导问题转化为最优控制问题,并根据序列凸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状态-控制对的数据集:基于监督学习对数据集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神经网络制导模型:引入气动参数偏差、控制响应延迟系数不确定性以及状态测量噪声等干扰,通过飞行器与当前环境的大量交互,基于强化学习进一步优化神经网络制导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新提出的制导方法与监督学习制导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与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 监督学习 强化学习 自适应末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滑翔段在线制导
10
作者 魏昊 蔡光斌 +3 位作者 凡永华 徐慧 王晶 周卓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滑翔段制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鲸鱼算法的在线制导策略。考虑其约束模型与交班条件,建立了过程约束与终端约束模型。为缩短轨迹生成时间,减少算法计算量,设计了一种能自动满足终端高度、路径角、航程...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滑翔段制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鲸鱼算法的在线制导策略。考虑其约束模型与交班条件,建立了过程约束与终端约束模型。为缩短轨迹生成时间,减少算法计算量,设计了一种能自动满足终端高度、路径角、航程约束的高度-剩余航程飞行剖面。基于阻力系数为常值的前提下,推导了满足航程约束的速度数值解。利用上述模型,设计了一种三参数寻优模型,实现对终端条件的控制。为优化过程约束,提出结合鲸鱼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鲸鱼算法,克服了粒子群算法易早熟收敛的缺点,提高了求解效率,满足了飞行过程中热流率最小的目标。而后通过将航迹分段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中间点的在线制导方法,对纵向剖面进行在线更新,从而满足终端约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高效率的求解最优飞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再入滑翔段 在线制导 改进的鲸鱼算法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减速熄火条件下滑动弧等离子体对火焰演化的影响
11
作者 侯豪豪 陈一 +5 位作者 屈美娇 吴云 胡长淮 许书英 王宇 陈威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飞行器在空中大机动和急加减速时,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油气比骤变,某些瞬间会跨越油气比极限,导致稳焰困难,面临熄火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在燃烧室头部施加滑动弧放电激励,通过等离子体助燃技术改善燃烧室减速熄火特性,基于单头部... 飞行器在空中大机动和急加减速时,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油气比骤变,某些瞬间会跨越油气比极限,导致稳焰困难,面临熄火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在燃烧室头部施加滑动弧放电激励,通过等离子体助燃技术改善燃烧室减速熄火特性,基于单头部模型燃烧室,研究了不同减油速率下滑动弧等离子体对火焰演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加等离子体助燃能降低脱体火焰距离,将火焰维持在头部附近,以及抑制火焰的衰减速率。在减油速率为8 g/s^(2)条件下,施加等离子体助燃后,脱体火焰距离从63.1 mm缩短至24.8 mm;在燃烧室临近熄火状态下,施加等离子体助燃后火焰质心会向燃烧室头部方向移动,在减油速率为8 g/s^(2)条件下,施加等离子体助燃后火焰质心向燃烧室头部方向移动41.7 mm;另一方面,减油速率为2 g/s^(2)时,施加等离子体助燃使得火焰最大衰减速率降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 等离子体助燃 滑动弧等离子体 减速熄火 火焰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姿态估计的滑翔类制导炸弹目标的未来点预测方法
12
作者 王宝宝 辛斌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7,共5页
滑翔类制导炸弹已经成为要地防空面临的重要威胁,如何精准预测该类型目标轨迹及未来点是现代防空火控解算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姿态估计的滑翔类制导炸弹目标未来点预测方法。首先,在目标现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推算出目标姿态坐标系... 滑翔类制导炸弹已经成为要地防空面临的重要威胁,如何精准预测该类型目标轨迹及未来点是现代防空火控解算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姿态估计的滑翔类制导炸弹目标未来点预测方法。首先,在目标现在点估计的基础上,推算出目标姿态坐标系,并在姿态坐标系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目标机动平面;然后,在机动平面内建立阻力、升力可迭代的动力学微分方程;最后,将机动平面内获取的预测点转换到状态估计坐标系获取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对目标未来点的预测精度提高了37.2%~65.5%,对滑翔类制导炸弹目标的轨迹预测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类制导炸弹 容积卡尔曼滤波 姿态坐标系 目标机动平面 未来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滑翔飞行器黑障区雷达探测策略研究
13
作者 张强 程忠健 张振标 《火控雷达技术》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等离子鞘套引起的“黒障”问题是各国航航空航天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滑翔飞行器在临近空间高速飞行,产生“等离子鞘套”效应,严重影响地面监测装备对目标的外弹道测量、控制。本文研究了等离子鞘套产生的原因,分析对雷达检测产生的影响,... 等离子鞘套引起的“黒障”问题是各国航航空航天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滑翔飞行器在临近空间高速飞行,产生“等离子鞘套”效应,严重影响地面监测装备对目标的外弹道测量、控制。本文研究了等离子鞘套产生的原因,分析对雷达检测产生的影响,设计采用常规跟踪波形驻留+PD脉冲串驻留交替波形的跟踪策略,并通过典型场景应用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滑翔飞行器 黑障 雷达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滑移温度CO_(2)非共沸工质余热回收热泵热水系统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涛 吴嘉峰 +2 位作者 刘剑 张小松 李明霞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通过热泵技术将生产/生活中的低品位余热提质增效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其中,非共沸工质能够实现热泵循环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匹配,实现余热资源的深度利用。基于水源热泵热水实验台对基于大滑移温度的CO_(2)/R1234yf、CO_(2)/R290、CO_(2)/... 通过热泵技术将生产/生活中的低品位余热提质增效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其中,非共沸工质能够实现热泵循环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匹配,实现余热资源的深度利用。基于水源热泵热水实验台对基于大滑移温度的CO_(2)/R1234yf、CO_(2)/R290、CO_(2)/R600a和CO_(2)/R32非共沸工质进行实验分析,并以R290工质作为对照,研究蒸发器与冷凝器同时满足大温差情况下的热泵性能表现。结果表明:非共沸工质充注量主要影响循环过冷度,进而影响系统COP,当CO_(2)/R1234yf的质量分数为15%/85%时,循环存在最优充注量,在实验工况(热源进水温度25℃,出水温度5℃;热汇进水温度15℃,出水温度45℃)下最优充注量对应的COP为7.66。同时,在实验工况下,相较于R290单工质,CO_(2)/R290工质对最优COP提升了75.2%,对应q v(单位容积制热量)提升了107.7%;CO_(2)/R1234yf工质对最优COP提升了27.7%,对应q v提升了92.0%;CO_(2)/R32工质对最优COP提升了15.0%;而CO_(2)/R600a工质对最优COP仅提升1.7%,应用潜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余热回收 非共沸混合物 滑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区在线预测的GPI中制导协同拦截策略
15
作者 王鹏 赵石磊 陈万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63-3476,共14页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翔目标防御中存在目标机动能力强、机动意图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达区在线预测的滑翔段拦截器(GPI)中制导协同拦截策略。基于滑翔弹道解析解给出针对目标横程机动的可达区在线预测方法。利用多项式拟合和...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翔目标防御中存在目标机动能力强、机动意图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达区在线预测的滑翔段拦截器(GPI)中制导协同拦截策略。基于滑翔弹道解析解给出针对目标横程机动的可达区在线预测方法。利用多项式拟合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给出GPI标控弹道的纵程可达区在线预测方法,并利用弹道解析解进一步给出拦截弹的横程可达区在线预测方法。通过对目标和拦截弹可达区在线预测,引入多弹协同思想,实现拦截弹可达区对目标可达区的覆盖,完成协同拦截策略的设计。拦截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协同拦截策略可有效应对目标的倾侧反转机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段拦截器 滑翔机动解析解 可达区在线预测 协同拦截策略 可达区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伪谱法的助推-补能跳跃滑翔轨迹优化方法
16
作者 雍恩米 魏桐 +2 位作者 刘深深 陈琦 余婧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3-902,共10页
针对大气层边缘补能-跳跃滑翔运动,建立了一种助推-补能跳跃滑翔全程空间运动模型以及补能滑翔段无量纲运动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的动态分段串行优化策略,可对助推段俯仰程序角、补能-跳跃滑翔段飞行攻角、倾侧角以及补能时... 针对大气层边缘补能-跳跃滑翔运动,建立了一种助推-补能跳跃滑翔全程空间运动模型以及补能滑翔段无量纲运动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的动态分段串行优化策略,可对助推段俯仰程序角、补能-跳跃滑翔段飞行攻角、倾侧角以及补能时刻等轨迹控制变量进行求解,实现含连续/离散控制变量的轨迹优化一体化设计。分别对助推-补能跳跃滑翔和助推-拟平衡滑翔轨迹优化开展仿真,验证了针对补能-跳跃滑翔轨迹的分段串行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相同助推规模和飞行器质量条件下,补能跳跃轨迹相较拟平衡滑翔轨迹在增大飞行时间、航程和机动过载能力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能-跳跃滑翔 GAUSS伪谱法 轨迹优化 拟平衡滑翔 突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协同避障轨迹规划研究
17
作者 徐小平 刘宣廷 +3 位作者 安凯 杨文沅 沈林成 孙瑞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2-3755,共14页
建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和考虑复杂多约束条件的协同轨迹规划模型,着重考虑对雷达探测区、火力场覆盖区等禁飞区的避障和弹群内避碰问题,构造安全距离函数对禁飞区避障和弹群内避碰约束进行描述,采用自适应hp-Radau伪谱法将... 建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和考虑复杂多约束条件的协同轨迹规划模型,着重考虑对雷达探测区、火力场覆盖区等禁飞区的避障和弹群内避碰问题,构造安全距离函数对禁飞区避障和弹群内避碰约束进行描述,采用自适应hp-Radau伪谱法将上述多约束条件下的复杂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提出协同避障轨迹规划流程,针对某通用大气飞行器(common aero vehicle,CAV)开展“异地出发,同时到达”的协同避障轨迹规划仿真,并进一步探究禁飞区位置和协同飞行时间对最优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协同避障轨迹规划方法有效处理了各种复杂约束条件,得到了满足各类约束条件和性能指标要求的多飞行器协同飞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 协同避障 轨迹规划 hp-Radau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滑翔器声通机椭圆导流罩减阻性能分析
18
作者 吴娜 马程议 +1 位作者 李灿 孙秀军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64-272,共9页
针对波浪滑翔器声通机载荷减阻问题,设计水声通信机导流罩,并采用流体力学软件分析确定其设计参数;在直航状态下,仿真得到椭圆导流罩最优轴长比;然后在虚拟锚泊状态下优化其前缘长度;最后通过海上试验验证仿真可靠性。结果表明:相比于... 针对波浪滑翔器声通机载荷减阻问题,设计水声通信机导流罩,并采用流体力学软件分析确定其设计参数;在直航状态下,仿真得到椭圆导流罩最优轴长比;然后在虚拟锚泊状态下优化其前缘长度;最后通过海上试验验证仿真可靠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圆柱形外形,本文提出的导流罩的截面轴长比为3时,导流罩具有最佳减阻效果;在直线和虚拟锚泊运动时分别减阻82.2%和54%。该研究可为低速(雷诺数为3×10^(5))水声通信机导流罩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滑翔器 水声通信机 形状优化 减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国外高超声速领域发展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军燕 袁秋月 廖龙文 《航天电子对抗》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高超声速武器将使未来战争的样式产生深刻的变化,是当前装备科技领域博弈的焦点之一。对2023年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等世界主要国家在高超声速领域的重要发展动向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态势。最后,对国外高超声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滑翔导弹 巡航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翔增程制导炮弹弹道特性分析与设计
20
作者 吴彦锐 李智孟 +2 位作者 邓鹖 张淼 宗琪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0-205,共6页
滑翔增程制导炮弹与普通的舰炮相比,精度高,射程远,成本低,能够在对岸进行火力支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家军队急需发展以应对现代化作战的重要制导武器。针对滑翔增程制导炮弹初始发射条件的选取和发动机点火时刻的设计,采用遍历性... 滑翔增程制导炮弹与普通的舰炮相比,精度高,射程远,成本低,能够在对岸进行火力支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家军队急需发展以应对现代化作战的重要制导武器。针对滑翔增程制导炮弹初始发射条件的选取和发动机点火时刻的设计,采用遍历性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最优发射条件和发动机点火时刻。以此为基础,采用最大最大升阻比法设计了增程弹道,仿真结果表明,以最大升阻比为原则的方案弹道结合选取适当的初始发射条件和发动机点火时刻,能够有效提高滑翔增程制导炮弹的射程,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和作战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翔增程 弹道特性分析 最大升阻比 方案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