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水固相法皂荚多糖胶羧甲基化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彦涛 张威伟 +3 位作者 章伟岸 王堃 孙达峰 蒋建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0,共6页
以氯乙酸(MAC)为醚化试剂,NaOH为碱化试剂,采用微水固相法对皂荚多糖胶(GSG)进行羧甲基化改性,比较了不同NaOH加入量对羧甲基化皂荚多糖胶(CMGSG)取代度、相对分子质量和黏度的影响,并研究了CMGSG对生活污水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当n(G... 以氯乙酸(MAC)为醚化试剂,NaOH为碱化试剂,采用微水固相法对皂荚多糖胶(GSG)进行羧甲基化改性,比较了不同NaOH加入量对羧甲基化皂荚多糖胶(CMGSG)取代度、相对分子质量和黏度的影响,并研究了CMGSG对生活污水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当n(GSG)∶n(NaOH)∶n(MAC)1∶1∶1,60℃下反应12 h时,CMGSG取代度(Ds)0.16,相对分子质量1.385×10~6,此改性多糖胶液用于处理人工模拟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絮凝能力,处理后的污水的最小浊度为20.2 NTU。微水固相法羧甲基化改性可以在无溶剂体系和较少反应试剂条件下达到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多糖胶 羧甲基化 微水固相改性 絮凝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水固相法氧化改性皂荚多糖胶 被引量:5
2
作者 章伟岸 段久芳 +2 位作者 孙达峰 张卫明 蒋建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8,共5页
采用微水固相法氧化改性皂荚多糖胶(GSG),以H2O2为氧化剂,制备氧化皂荚多糖胶(OGSG)。通过凝胶渗透谱(GPC)和黏度计检测器等的分析,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H2O2对OGSG的取代度(DS)、相对分子质量、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氧化试剂H2O2浓... 采用微水固相法氧化改性皂荚多糖胶(GSG),以H2O2为氧化剂,制备氧化皂荚多糖胶(OGSG)。通过凝胶渗透谱(GPC)和黏度计检测器等的分析,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H2O2对OGSG的取代度(DS)、相对分子质量、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氧化试剂H2O2浓度的增大,氧化皂荚多糖胶的取代度和多分散性呈增加趋势,特性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呈下降趋势。皂荚多糖胶20 g,30%H2O218 g,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65℃,在上述较佳反应条件下,取代度达到1.22。微水固相法氧化改性可以在使用较少反应试剂条件下达到较好氧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多糖胶 微水固相 氧化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皂角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健胜 刘沛松 +1 位作者 赵干卿 杨风岭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1,共3页
以皂角种子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和热水处理对皂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处理和双氧水处理都能显著提高皂角种子发芽率,使皂角种子发芽率均达到4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发芽率(10%),其中硫酸处理效果优于双氧水处... 以皂角种子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和热水处理对皂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处理和双氧水处理都能显著提高皂角种子发芽率,使皂角种子发芽率均达到4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发芽率(10%),其中硫酸处理效果优于双氧水处理。同时,化学试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皂角种子发芽率影响也较大,综合比较表明,皂角种子经60%硫酸处理45 min效果最好,其发芽率达到92%。另外,热水处理对皂角种子发芽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化学试剂处理后再进行热水处理对提高皂角种子的发芽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种子 化学试剂处理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和盐分交互胁迫对紫荆、皂角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赵银河 祝钰 +3 位作者 孙明高 孙方行 于振群 孔红岭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本研究以皂角(Gleditsia Sinensis Lam)、小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的一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水分和盐分交互胁迫下保护酶系统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冉上升的趋势,活性都高... 本研究以皂角(Gleditsia Sinensis Lam)、小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的一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水分和盐分交互胁迫下保护酶系统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冉上升的趋势,活性都高于正常水平下的酶的活性。丙二醛含量增加和相对电导率升高,均高于正常水平下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胁迫 皂角 紫荆 干旱 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皂角与猪牙皂的形态结构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建军 马静潇 +2 位作者 尚星晨 张光田 许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70,共4页
为对大皂角与猪牙皂的形态结构与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荚果外部形态和结构指标,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和HPLC法测定粗皂苷和刺囊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大皂角与猪牙皂大、小果的荚果长、宽、厚、质量、长宽比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 为对大皂角与猪牙皂的形态结构与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荚果外部形态和结构指标,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和HPLC法测定粗皂苷和刺囊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大皂角与猪牙皂大、小果的荚果长、宽、厚、质量、长宽比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大皂角荚果长宽积为最大,与猪牙皂小果差异极显著,与猪牙皂大果差异显著;大皂角与猪牙皂大、小果孔纹细胞壁厚且明显,可见气孔,但大皂角与猪牙皂大果具有栅状细胞,具有种子且石细胞数众多,与猪牙皂小果显著差异。大皂角、猪牙皂小果、猪牙皂大果的粗皂苷含量分别为37.40%、46.70%、35.15%,刺囊酸含量分别为0.37%、0.11%、0.27%,大皂角与猪牙皂大小果的粗皂苷和刺囊酸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大皂角与猪牙皂形态结构及成分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 大皂角 猪牙皂 形态结构 粗皂苷 刺囊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荚种子发芽期间酶活及多糖结构与流变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裴滢莹 徐伟 +3 位作者 裴昕斐然 段久芳 陈殿松 蒋建新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分别在25和35℃下模拟皂荚种子发芽过程,对比研究不同发芽时间下皂荚胚芽子叶和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及皂荚半乳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单糖含量和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25℃时皂荚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在3.45~... 分别在25和35℃下模拟皂荚种子发芽过程,对比研究不同发芽时间下皂荚胚芽子叶和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及皂荚半乳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单糖含量和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25℃时皂荚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在3.45~5.78 U/g上下波动(发芽第2~8天)后迅速增加至86.12 U/g(发芽第14天),35℃时皂荚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在3.31~9.24 U/g之间上下波动。皂荚胚芽子叶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大多高于内胚乳内α-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种子发芽前期,较高发芽温度(35℃)更有利于半乳甘露聚糖的降解。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皂荚半乳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和表观黏度逐渐降低,25℃下溶液在第12天从假塑性流体转变为牛顿流体;皂荚半乳甘露聚糖中甘露糖和半乳糖的含量逐渐降低,甘露糖与半乳糖质量比值(M/G值)逐渐增加,35℃发芽第14天M/G值达到最大值为3.31,有望成为价格昂贵的刺槐豆胶半乳甘露聚糖的替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半乳甘露聚糖 种子发芽 Α-D-半乳糖苷酶 分子质量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大学北校区皂角幽木虱的鉴定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京 王剑峰 +2 位作者 于丹 朱海 薛豹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67-70,共4页
皂角幽木虱[Euphalerus robinae(Shinzi)]是为害皂荚树(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在沈阳大学北校区内的皂荚树上已发现大量的成虫、卵及若虫,对树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影响了师生的生活。因此,对皂角幽木虱进行形... 皂角幽木虱[Euphalerus robinae(Shinzi)]是为害皂荚树(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在沈阳大学北校区内的皂荚树上已发现大量的成虫、卵及若虫,对树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影响了师生的生活。因此,对皂角幽木虱进行形态鉴定,根据其发生规律做好皂角幽木虱的防治工作是提供良好绿化环境的关键。简述了皂角幽木虱的形态、生活史、发生原因、为害症状及程度,并提出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幽木虱[Euphalerus robinae(Shinzi)] 皂荚树(gleditsia sinensis Lam.) 沈阳大学 鉴定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