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不同部位中黄酮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稳宏 王锋 +4 位作者 李多伟 韩枫 郭莹娟 金汤 高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7-189,共3页
采用有机溶剂索氏提取法进行提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对银杏叶、银杏果梗、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黄酮成分含量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比研究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检测结果,得出准确... 采用有机溶剂索氏提取法进行提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对银杏叶、银杏果梗、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黄酮成分含量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比研究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检测结果,得出准确高效的银杏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发现银杏黄酮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结果普遍高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而HPLC法相对干扰较小,重现性好,更能反映其内在质量,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银杏黄酮 含量分布规律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不同部位含量的分布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丽雅 李稳宏 +3 位作者 韩枫 王锋 李多伟 李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27,272,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不同部位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有机溶剂索氏提取法,利用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对几种银杏叶、银杏外种皮、银杏果梗中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含量测定,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 目的研究银杏不同部位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有机溶剂索氏提取法,利用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对几种银杏叶、银杏外种皮、银杏果梗中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含量测定,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叶中质量分数为1.9%左右,在银杏梗中的质量分数为0.5%-0.7%,在外种皮中的质量分数为0.1%-0.8%。结论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是理想的提取原料;银杏叶梗和外种皮中含较少量的黄酮,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角度考虑,同样可作为提取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总黄酮 索氏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银杏外种皮中黄酮类物质工艺条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稳宏 王锋 +2 位作者 李多伟 高丽雅 韩枫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获得银杏外种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从外种皮中提取黄酮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结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提取过程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时间30 m in,乙醇浓度70%(体积分数),固液配比8... 目的获得银杏外种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从外种皮中提取黄酮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结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提取过程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时间30 m in,乙醇浓度70%(体积分数),固液配比8 mL/g。其中,乙醇浓度对提取过程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外种皮 超声提取 工艺条件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黄酮测定时水解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赖宇红 童惠贞 +2 位作者 冼彦芳 朱焕容 余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寻找水解率高、耐用性好的银杏黄酮测定的水解条件。方法:在预防氧化降解反应方面,比较不同保护措施的效果;在充分的保护措施下考察不同的加热方式、盐酸浓度、甲醇浓度、加热时间等水解条件。结果:预防氧化降解的发生能有效提高... 目的:寻找水解率高、耐用性好的银杏黄酮测定的水解条件。方法:在预防氧化降解反应方面,比较不同保护措施的效果;在充分的保护措施下考察不同的加热方式、盐酸浓度、甲醇浓度、加热时间等水解条件。结果:预防氧化降解的发生能有效提高水解液的稳定性,并使密封加热在优选的条件下,测得量比回流加热水解高10%以上。结论:溶剂脱气、充氮气排除接触供试液的空气中的氧、避光等可有效防止氧化降解反应的发生;水解方式采用密封加热优于回流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黄酮醇苷 槲皮素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红威 邵菊芳 +1 位作者 李庆 王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以胚为外植体,通过固体培养,研究了培养基,激素和光照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继代培养中激1素和活性炭对愈伤组织生长和产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的最佳条件为DCR培养基+1.0mg/L2,4-D+0.5mg/LBA+完全暗条件培养。继... 以胚为外植体,通过固体培养,研究了培养基,激素和光照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继代培养中激1素和活性炭对愈伤组织生长和产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的最佳条件为DCR培养基+1.0mg/L2,4-D+0.5mg/LBA+完全暗条件培养。继代培养过程中既能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又使黄酮含量最高的处理为0.3mg/LBA+2.0mg/L2,4-D,活性炭抑制愈伤组织生长但能促进黄酮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条件 银杏 愈伤组织 黄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银杏叶总黄酮含量分布高光谱图像检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石吉勇 邹小波 +2 位作者 张德涛 陈正伟 赵杰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2-245,33,共5页
利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技术研究了总黄酮含量在不同颜色(绿色、黄绿色、黄色)银杏叶片上的二维分布规律。采集120片银杏叶在近红外波段(900—1700nm)下的高光谱图像信息,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银杏叶片的总黄酮含量;计算高光谱图... 利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技术研究了总黄酮含量在不同颜色(绿色、黄绿色、黄色)银杏叶片上的二维分布规律。采集120片银杏叶在近红外波段(900—1700nm)下的高光谱图像信息,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银杏叶片的总黄酮含量;计算高光谱图像中不同波段下的平均灰度作为银杏叶对应的光谱信息,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黄酮含量校正模型(R=0.9307);逐一提取待测银杏叶高光谱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在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并将其代入黄酮含量校正模型以计算出各个像素点处对应的黄酮含量,从而绘制总黄酮含量在整个银杏叶片上的二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总黄酮含量随着绿色、黄绿色、黄色而呈现出递增趋势,且总黄酮含量高的区域主要位于叶片的边缘,总黄酮含量低的区域主要位于叶柄附近。研究为揭示有机组分在农产品、食品中的分布规律提供了枯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总黄酮 含量检测 高光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秋季叶色参数及色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燕龙 车晓雨 +2 位作者 刘煜光 李雅男 李彦慧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为探讨秋色叶树种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特性,于2012年10,11月份叶片转色期,对银杏叶片中的色素含量及叶色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下降不显著,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类胡萝卜素和花色... 为探讨秋色叶树种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的特性,于2012年10,11月份叶片转色期,对银杏叶片中的色素含量及叶色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下降不显著,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略有上升,但变化趋势较平缓;花色素苷含量则显著上升。在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银杏叶色变黄与叶绿素总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绝对含量的变化关系不大,花色素苷含量和叶色变黄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充分说明了花色素苷含量与叶绿素含量间的相互作用是秋季银杏叶色变黄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色转色期 叶色参数 色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辐照对银杏果仁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朱佳廷 谢宗传 +7 位作者 邢小黑 赵永富 李正魁 张卫东 吴雷 金捷 何旭 田金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275,共4页
本文对高剂量辐照后银杏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以及感官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银杏经高剂量 ( 1 0~ 50kGy)辐照后粗脂肪含量、1 7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可溶性总糖提高了 1 7%和 84% ,碳水化合物提高了 6 6%~2 ... 本文对高剂量辐照后银杏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以及感官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银杏经高剂量 ( 1 0~ 50kGy)辐照后粗脂肪含量、1 7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可溶性总糖提高了 1 7%和 84% ,碳水化合物提高了 6 6%~2 5 3 % ;维生素C含量减少了 2 7 7%~ 50 3 % ;色泽、硬度和气味随剂量增加明显减弱。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辐照 银杏 果仁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统建 曹福亮 +1 位作者 汪贵斌 袁翠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0,共3页
采用醇提法对银杏树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分别为:枝桠材中含0.035 mg/g左右,主干材中含0.018 mg/g... 采用醇提法对银杏树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分别为:枝桠材中含0.035 mg/g左右,主干材中含0.018 mg/g左右,根材中含0.014 mg/g左右;枝桠皮中含0.41 mg/g左右,主干皮中含0.26 mg/g左右,根皮中含0.12 mg/g左右,苗木中含0.12 mg/g左右。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木材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差异,从根部到枝桠再到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黄酮类化合物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银杏园密度与定干高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姜岳忠 王开芳 +4 位作者 刘元铅 吴德军 陈宝泉 刘维国 王华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0-294,共5页
利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3种密度与4种定干高度对叶用银杏Gingobiloba枝梢生长量、叶片产量及叶片主要有效药用成分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密度与定干能明显改善林冠光照条件,促进枝条萌发和枝条生长,增加单株... 利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3种密度与4种定干高度对叶用银杏Gingobiloba枝梢生长量、叶片产量及叶片主要有效药用成分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密度与定干能明显改善林冠光照条件,促进枝条萌发和枝条生长,增加单株叶片数、叶面积和叶产量,在采叶园的经营初期,较大密度(60~40cm×20cm)仍能获得较高的叶片产量;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随定干高度的降低而增加;在不影响产叶量的前提下,定干高度宜适当降低,可采用离地30~50cm截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用林 密度 定干高度 内含物含量 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红威 邵菊芳 +2 位作者 陶秀祥 李庆 王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82-487,共6页
为了探讨激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以银杏优良品种"佛手"无菌苗的叶片和根段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5种不同激素配比和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及长期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激素配比都能诱导... 为了探讨激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以银杏优良品种"佛手"无菌苗的叶片和根段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5种不同激素配比和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及长期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激素配比都能诱导两种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完全黑暗培养条件不利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NAA和KT及2,4-D和KT两种激素组合分别有利于叶片和根愈伤组织诱导。在激素配比为3.0mg/L2,4-D+5.0mg/LKT中生长的两种愈伤组织鲜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NAA和KT组合适合愈伤组织长期继代保存,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培养基为NAA1.0mg/L+KT1.0mg/L,根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则为NAA1.0mg/L+KT1.0mg/L,分别在这两种激素组合下继代的愈伤组织始终为绿色,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愈伤组织 继代培养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种核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新忠 王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88,共5页
采用不同加载方向、含水率和载荷类型,通过压缩试验对银杏种核进行了力学特性研究。相同含水率下种核在各个方向上的破碎力不同,在宽度方向上最小,在厚度方向上最大。含水率对种核的压缩破碎影响很大,种核含水率越高核壳与果仁的间隙越... 采用不同加载方向、含水率和载荷类型,通过压缩试验对银杏种核进行了力学特性研究。相同含水率下种核在各个方向上的破碎力不同,在宽度方向上最小,在厚度方向上最大。含水率对种核的压缩破碎影响很大,种核含水率越高核壳与果仁的间隙越小,所需破碎力越小,但果仁允许变形量较大。试验表明,含水率27.66%的银杏在厚度方向的破碎力为(135.82±24.48)N,当控制压缩头到果仁的移动距离在(2.4±0.5)mm,且不超过果仁允许的变形量2.23mm时可以得到完整的果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种核 力学特性 含水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试管苗的雌雄鉴别与调控 被引量:5
13
作者 温银元 王玉国 +2 位作者 尹美强 赵娟 王计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调控银杏试管苗的性别分化,通过SOD、POD及酯酶同工酶和ATP含量对银杏的雌雄株进行早期鉴别。结果表明:银杏雌雄株间SOD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ATP含量不存在差异,POD同工酶谱带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可作为银杏...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调控银杏试管苗的性别分化,通过SOD、POD及酯酶同工酶和ATP含量对银杏的雌雄株进行早期鉴别。结果表明:银杏雌雄株间SOD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ATP含量不存在差异,POD同工酶谱带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可作为银杏试管苗性别鉴定的指标。离体培养时,试管苗在90d时性别已分化;赤霉素和乙烯利可改变银杏试管苗雌雄株数的比例,且与激素的浓度有关,当GA3浓度为10mg.L-1时,雄株的比例最大,为86.67%,乙烯利在浓度为5 mg.L-1时雌株比例最大,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试管苗 性别调控 同工酶 ATP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Ⅰ)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宗德 邱业先 +1 位作者 揭二龙 杨光耀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11-513,共3页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从江西各地引种到江西农业大学的银杏其叶不同季节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季节含量也有差异,以10月份为最高。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大小年结果植株叶片的营养元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漆小雪 韦霄 +1 位作者 蒋运生 李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5-329,共5页
对银杏大、小年结果植株的不同部位的水分及N、P、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变化进行监测,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在银杏的年生长周期内,大年结果植株体内比小年结果植株体内含有较足够的水分及N、P、K等矿质营养元素,能稳而均匀地供应... 对银杏大、小年结果植株的不同部位的水分及N、P、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变化进行监测,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在银杏的年生长周期内,大年结果植株体内比小年结果植株体内含有较足够的水分及N、P、K等矿质营养元素,能稳而均匀地供应植株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大年结果植株果叶的N、P营养元素的年平均含量高于一年生和二年生营养叶,而小年结果植株的果叶的N、P营养元素的年平均含量高于一年生营养叶,低于二年生营养叶;大、小年的一年生营养叶的N,二年生营养叶的水分和果叶的P及种子硬核期前后果叶的K含量及P/N,K/N比差异显著。因此,可采取科学的水肥管理方法,在大年过后,落叶以前,及时补充种子所消耗和带走的营养物质,维持植株体内的养分平衡,恢复树势,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大、小年 水分及N、P、K营养元素含量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枯病对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逯岩 杨巨仙 +3 位作者 秦小舒 曹福亮 谢嗣荣 郁万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8-425,共8页
以江苏省东台国有林场健康银杏树和感染叶枯病银杏树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片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期从生理代谢角度认识和评价银杏叶枯病病害。结果显示,以健康银杏树健康叶(JSJY)为对照,叶枯病银杏树病害叶(BSBY)叶绿素含量、叶绿... 以江苏省东台国有林场健康银杏树和感染叶枯病银杏树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片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期从生理代谢角度认识和评价银杏叶枯病病害。结果显示,以健康银杏树健康叶(JSJY)为对照,叶枯病银杏树病害叶(BSBY)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显著降低(P<0.05),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BSBY与叶枯病银杏树健康叶(BSJY)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与JSJY和BSJY相比,BSBY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降低了18.78%和13.93%(P>0.05)。由此可见,银杏叶枯病会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抑制叶片光合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害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而降低叶片的品质,危害银杏树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枯病 银杏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生理特性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不同类型枝条叶片萜内酯含量年周期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小花 廖咏玲 +2 位作者 许锋 程水源 王燕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了了解不同时期银杏不同枝型叶片萜内酯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银杏雄叶丛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长枝和雌短枝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枝型按照银杏叶的总萜内酯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 为了了解不同时期银杏不同枝型叶片萜内酯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银杏雄叶丛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长枝和雌短枝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枝型按照银杏叶的总萜内酯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雌长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外,其它枝型总萜内酯含量均在9月初达到1年中的最大值;GA是所测4种萜内酯中含量最丰富的,不同枝型按照GA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雄长枝、雌叶丛枝、雌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GA含量在10月初到达含量的高峰外,其它均在9月初达到高峰;GB、GC和BB含量低,变化规律较一致,落叶前含量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内酯 银杏叶 枝型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SCM和SEM鉴定银杏花粉的倍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金新 孙宇涵 +3 位作者 胡君艳 王亚茹 丁泊元 李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4,共4页
以经秋水仙碱诱导获得的银杏大花粉为材料,以未经处理的正常银杏花粉为对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2种花粉表面形态,并分析对比其细胞内的DNA相对荧光量与银杏大花粉核内染色体倍性关系,为正确检出银杏二倍... 以经秋水仙碱诱导获得的银杏大花粉为材料,以未经处理的正常银杏花粉为对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2种花粉表面形态,并分析对比其细胞内的DNA相对荧光量与银杏大花粉核内染色体倍性关系,为正确检出银杏二倍体花粉奠定重要工作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用于花粉粒的倍性鉴定科学准确,所需试验样本少,实用性强,在植物花粉倍性鉴定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银杏 花粉粒 DNA含量 倍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雌树长枝不同叶位叶萜内酯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廖咏玲 程水源 +1 位作者 许锋 王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7-52,共6页
为研究不同叶位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雌树长枝不同叶位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银杏叶的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白果内酯B(BB)和总萜内酯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 为研究不同叶位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雌树长枝不同叶位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银杏叶的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白果内酯B(BB)和总萜内酯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先上升到达最高峰后迅速下降;对BB而言,在最高峰(8月18日)时,顶部叶含量显著高于中部叶和基部叶;对GA、GB、GC和总萜而言,在含量最高峰(9月18日)时基部叶含量高于中部叶和顶部叶。说明不同叶位对银杏叶萜内酯含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萜内酯含量 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 叶位 长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R6号和“施丰乐”溶液浸根对银杏生长、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茜 李吉跃 齐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5-59,共5页
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银杏幼苗生长、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在移栽前分别用10mg/L的GGR6号和“施丰乐”溶液进行浸根处理,研究幼苗的生长、光合特性、生物量各指标.结果表明:两种处理都能有效增加银杏幼苗的光合... 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银杏幼苗生长、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在移栽前分别用10mg/L的GGR6号和“施丰乐”溶液进行浸根处理,研究幼苗的生长、光合特性、生物量各指标.结果表明:两种处理都能有效增加银杏幼苗的光合能力(净光合速率较对照高18.10%~26.5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高2.69%~10.85%),促进生物量积累(较对照高23.62%~175.97%),其中“施丰乐”的作用大于GGR6号,这对干旱地区提高苗木成活率和增强抗旱性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施丰乐” GGR6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叶绿素含量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