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B-silica Method for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from Castanea mollissima and Ginkgo biloba 被引量:7
1
作者 Shen Yongbao Shi Jise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3年第3期10-12,共3页
A new method CTAB-silica for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from the leaves and buds of Castanea mollissima and Ginkgo biloba was tes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ilica-based purification protocol developed by Bo... A new method CTAB-silica for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from the leaves and buds of Castanea mollissima and Ginkgo biloba was tes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ilica-based purification protocol developed by Boom et al. (1990). By modifying the protocol, plant genome DNA could be extracted easily from dormant buds, mature leaves, and other parts of plant.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rified DNA was of high purity and could be analyzed by PCR. Furthermore, this CTAB-silica method took much less time for a successful DNA purification proces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CTAB and SDS). By our method, the suitable DNA can be extracted and purified from over 10 plant samples by one person in an h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CTAB-silica method Castanea mollissima ginkgo bilo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银杏叶多酚固液萃取的传质和PID控制研究
2
作者 徐驰 徐鹤宾 +5 位作者 朱芮 黎静 李丹丹 韩永斌 郑义 陶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32,共13页
本文采用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多酚,通过构建扩散模型,研究了超声和微波场下银杏叶多酚提取的传质机制,进一步建立了关于银杏叶多酚提取过程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结果表明:与摇床振荡提取相比,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均可促... 本文采用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多酚,通过构建扩散模型,研究了超声和微波场下银杏叶多酚提取的传质机制,进一步建立了关于银杏叶多酚提取过程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结果表明:与摇床振荡提取相比,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均可促进银杏叶内多酚的释放,增强银杏叶颗粒内部多酚分子扩散能力。相较超声处理,微波场下多酚提取效率更高,且多酚扩散能力更强,颗粒内外多酚浓度差值更早到达峰值。料液比为1:40 g/mL时,103.7 W/L超声和4800 W/L微波作用下,多酚的De值分别为6.4×10^(-11)m^(2)/s、1.4×10^(-10)~1.7×10^(-10)m^(2)/s,多酚平衡提取量分别为27.492±2.666和28.453±1.115 mg/g。另一方面,与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器相比,基于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两种模糊PID控制器均可较好地对目标多酚提取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具有超调量小、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当微波功率为4800 W/L、料液比为1:20 g/mL时,最佳控制算法为PSO优化的模糊PID,PSO因子为4.1350、0.1100、0.0001,此时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收敛时间最少,为0.5 min左右,且有最小的超调量,为1.12%。该研究为超声和微波辅助银杏叶多酚固液萃取的数字化仿真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萃取 多酚 超声 微波 传质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激活PPARγ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3
作者 王子元 陶惠 +1 位作者 肖映雪 殷志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5,共11页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和作用机制。ApoE-/-小鼠灌胃给予低、高剂量GBE[50、150 mg/(kg·d)],9周后检测小鼠血脂水平,主动脉斑块脂...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和作用机制。ApoE-/-小鼠灌胃给予低、高剂量GBE[50、150 mg/(kg·d)],9周后检测小鼠血脂水平,主动脉斑块脂质沉积情况、坏死核心面积和血管炎症水平。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等公共数据库预测GBE治疗AS的潜在靶点,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寻找其药效发挥的可能机制。在细胞水平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处理THP-1形成泡沫细胞进行实验,使用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蓄积情况,Dil-oxLDL检测泡沫细胞生成,使用RT-qPCR检测胆固醇摄取和外排受体的mRNA变化情况。最后,使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检测GBE对核心靶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GBE可以减少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和坏死核心面积,降低血清脂质和炎症水平。在体外减少巨噬细胞胆固醇摄取、增加胆固醇外排。本研究表明,GBE可以通过增强PPARγ的表达减少泡沫细胞的生成,抑制主动脉胆固醇蓄积和斑块的形成,缓解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动脉粥样硬化 泡沫细胞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沉法降低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工艺研究
4
作者 欧琴 陈敏 何珺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0-504,共5页
采用水溶解冷沉降低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既降低银杏叶提取物产品中银杏酸的含量,又保留了其黄酮、萜内酯有效成分,提高银杏叶提取物安全性。采用水溶解银杏叶提取物,冷沉降低银杏酸,分别对冷沉温度、冷沉时间、是否微滤... 采用水溶解冷沉降低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既降低银杏叶提取物产品中银杏酸的含量,又保留了其黄酮、萜内酯有效成分,提高银杏叶提取物安全性。采用水溶解银杏叶提取物,冷沉降低银杏酸,分别对冷沉温度、冷沉时间、是否微滤对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降低效果进行研究。将银杏叶提取物按料液比1:10加水加热溶解,至料液温度至3℃,冷沉24 h,经0.45μm微滤处理,所得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含量可低于0.20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酸 银杏叶提取物 冷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COPD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5
作者 苏醒 齐红松 陈高瑛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GBE组,每组5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GBE组采用GB...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GBE组,每组5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GBE组采用GBE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所选GBE为舒血宁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GBE组的TNF-α、IL-8、IL-10、IFN-γ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E组的SOD、GSH水平均高于常规组,LDH、NO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GBE组的LC3蛋白、PI3K蛋白、Akt蛋白、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GBE组的FEV_(1)、FVC、PEF、MVV测得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辅助治疗COPD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并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PI3K/Akt/mTOR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银杏叶提取物 巨噬细胞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对秀丽线虫抗氧化和衰老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敏 陈宇 +2 位作者 韩林 肖国生 赵婵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48-155,共8页
该文探究了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对秀丽线虫抗氧化和衰老作用,为银杏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回流提取法获取银杏叶总黄酮成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triple qua... 该文探究了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对秀丽线虫抗氧化和衰老作用,为银杏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回流提取法获取银杏叶总黄酮成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分析提取物中主要黄酮成分组成,然后测定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对秀丽线虫寿命、运动能力、生殖能力、吞咽能力、急性热应激能力、急性氧化应激能力、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脂褐素积累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银杏叶黄酮提取物的平均得率为8.02%,总黄酮平均含量为73.68 mg/g,从提取物中共测出107种黄酮类化合物。500μg/mL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7.48%、71.82%和62.84%。动物实验发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能显著延长秀丽线虫的寿命(P<0.001),增强线虫身体弯曲频率、头部摆动频率和生殖能力(P<0.001),提高线虫的吞咽能力(P<0.001)、急性热应激和急性氧化应激能力(P<0.001),抑制线虫体内ROS和脂褐素的积累(P<0.001)。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对秀丽线虫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值得深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提取物 秀丽线虫 抗氧化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对冷鲜牛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陈建化 王聪 +3 位作者 余群力 张丽 朱潇鹏 韩广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6-53,共8页
为开发具备优质保鲜效果的复合膜,该试验将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leaf extract,GBLE)作为保鲜剂加入到壳聚糖/聚乙烯醇(chitosan/polyvinyl alcohol,CS/PVA)复合膜中,研究不同添加量的GBLE(2%、6%和10%,质量分数)对复合膜性能的影... 为开发具备优质保鲜效果的复合膜,该试验将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leaf extract,GBLE)作为保鲜剂加入到壳聚糖/聚乙烯醇(chitosan/polyvinyl alcohol,CS/PVA)复合膜中,研究不同添加量的GBLE(2%、6%和10%,质量分数)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应用到冷鲜牛肉保鲜中。结果表明,GBLE能显著提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不透明度和抗氧化活性(P<0.05),显著降低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P<0.05)。在12 d的保鲜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GBLE-CS/PVA复合膜组冷鲜牛肉的感官评分更高,且能有效延缓冷鲜牛肉的pH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以及硫代巴比妥酸值的上升。因此,GBLE-CS/PVA复合膜在冷鲜牛肉贮藏保鲜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壳聚糖 聚乙烯醇 银杏叶提取物 牛肉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素调节CXCL12/CXCR4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杰 赵亚孟 吕振木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素(GK)调节趋化因子12(CXCL12)/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结肠癌(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GK(0、2.5、5、10μmol/L)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48 h,MTT法检测HCT116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合适的GK浓... 目的:探讨银杏素(GK)调节趋化因子12(CXCL12)/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结肠癌(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GK(0、2.5、5、10μmol/L)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48 h,MTT法检测HCT116细胞的存活率,筛选合适的GK浓度。将对数生长期的HCT116细胞分为对照组、GK组(5μmol/L GK)、CXCL12过表达重组腺病毒(Ad CXCL12)组、阴性对照(Ad NC)组、Ad CXCL12+CXCR4小干扰RNA(si CXCR4)组、Ad CXCL12+阴性对照(si NC)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MTT及Tunel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变化;q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XCL12、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μmol/L GK处理细胞,其生存率最接近于50%,以此浓度进行后续研究。与对照组相比,GK组细胞增殖率、迁移、侵袭数与CXCL12、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Ad CXCL12逆转了GK对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si CXCR4逆转了Ad CXCL12对HCT116细胞的促进作用。结论:GK通过抑制CXCL12/CXCR4信号通路阻止HCT11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银杏素 CXCL12/CXCR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复合声治疗联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在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李庆宇 陈贺伟 刁玉佩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34-1536,156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复合声治疗联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0例。单一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多元复合声治疗联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0例。单一组患者接受多元复合声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听力损失程度、耳鸣改善情况[耳鸣严重程度分级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心理状态[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结果:联用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THI评分、PSQI、BA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联用组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联用组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多元复合声治疗联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临床疗效好,可以有效降低听力损伤程度,改善患者的耳鸣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促进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声治疗 银杏叶提取物 联合治疗 慢性主观性耳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及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预后评价
10
作者 褚青合 陈煦 +1 位作者 徐鹏冲 王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及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到南阳张仲景医院诊断为血管源性眩晕的患者150例,根据数据统计将这15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1、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及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对血管源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到南阳张仲景医院诊断为血管源性眩晕的患者150例,根据数据统计将这15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1、2、联合组,1组为银杏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2组是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在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数值指标变化。结果三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数值指标对比结果,联合组在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平均压(PAP)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大脑.的动脉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数值指标增长更快,且联合组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速度(RI)的数值指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各项数值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指标比较得出,联合组评分表现.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三组CNS评分指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阶段CNS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不仅能改善血管源性眩晕疾病的发生,也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且治疗预后效果佳,是首选值得推荐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高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 血管源性眩晕 血流动力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王旭 曲艳平 +2 位作者 贺文廷 董浩 范智东 《巴楚医学》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GBE的主要活性成分;从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rugbank疾病数据库中寻找与SAE相关的靶点。获取银杏叶活性成分与SAE交集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GBE的主要活性成分;从GeneCards、OMIM、Disgenet和Drugbank疾病数据库中寻找与SAE相关的靶点。获取银杏叶活性成分与SAE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筛选关键靶点。使用R语言Cluster Profiler软件包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取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01个,确定TOP 5关键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抑癌基因p53(TP53)、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主要富集通路包括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白细胞介素17(IL-17)、TNF、核因子κB(NF-κB)和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NF-槲皮素、TNF-木犀草素、IL6-山奈酚均能稳定结合。结论:GBE可能通过AKT1、TP53、RELA、TNF、IL-6等靶点,调控PI3K/Akt、IL-17、NF-κB及TLR信号通路,发挥治疗SAE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天然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蔡志强 赵希岳 +1 位作者 李亮 李尔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比较 3种天然抗氧化剂 (茶多酚、银杏提取物和竹叶提取物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生物化学发光法 (CuSO4 Vc H2 O2 酵母悬浮液体系化学发光检测法和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鲁米诺体系化学发光检测法 )。结果 :茶多酚 (TP)... 目的 :比较 3种天然抗氧化剂 (茶多酚、银杏提取物和竹叶提取物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生物化学发光法 (CuSO4 Vc H2 O2 酵母悬浮液体系化学发光检测法和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鲁米诺体系化学发光检测法 )。结果 :茶多酚 (TP)、银杏提取物 (EGb)、竹叶提取物 (EBI)均具有清除OH-、O2 -· 自由基的作用。TP、EGb、EBI清除O2 -· 的IC50 分别为 3 0 79,3 4 2 5 ,3 5 93μg/ml。 结论 :3种天然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能力茶多酚最强 ,银杏提取物次之 ,竹叶提取物相对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抗氧化剂 自由基 化学发光 茶多酚 银杏提取物 竹叶提取物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庆萍 陆建锋 +1 位作者 王会平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7,共6页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是近代植物药中被研究开发,用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热点药物之一。研究发现,GBE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涉及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抗炎及抑制神...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是近代植物药中被研究开发,用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热点药物之一。研究发现,GBE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涉及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抗炎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多个方面。文中就银杏叶提取物在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植物提取物/药理学 银杏叶提取物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用于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学国 孔亮 +2 位作者 盛亮洪 厉欣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1,共6页
建立了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分析模式,将质脂体色谱柱和ODS反相色谱柱作为二维分析色谱柱,二者通过一个连有两个0 5mL定量环的八通阀耦联。质脂体色谱柱上的馏分在反相色谱柱上分离后,直接进入紫外 检测器,然后经分流器分流后进... 建立了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分析模式,将质脂体色谱柱和ODS反相色谱柱作为二维分析色谱柱,二者通过一个连有两个0 5mL定量环的八通阀耦联。质脂体色谱柱上的馏分在反相色谱柱上分离后,直接进入紫外 检测器,然后经分流器分流后进入大气压电离质谱。将该体系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组成研究,共检测到至少41个组分,结合紫外 可见光谱和质谱信息,其中13个组分初步鉴定为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槲皮素芸香糖苷、槲皮素、槲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基(1 2) α L 鼠李糖苷、槲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苷、异鼠李素、山柰酚 3 O β D 芸香糖基(1 2) α L 鼠李糖苷、异鼠李素 3 O β D 芸香糖苷、山柰酚 3 O β D 葡萄糖苷、山柰酚和山柰酚 3 O β D 芸香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质谱 银杏叶提取物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冯建军 李雅丽 +2 位作者 侯辰 李立博 张巧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部分损毁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D组、银杏叶提取物(EGb)低剂量组(20mg/kg)和高剂量组(40mg/kg)。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部分损毁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D组、银杏叶提取物(EGb)低剂量组(20mg/kg)和高剂量组(40mg/kg)。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目的变化,以及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 PD模型组大鼠损毁侧黑质致密部(SNc)和腹侧被盖区(VTA)TH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均P<0.05);黑质内MDA含量升高(P<0.01),GSH-PX活力下降(P<0.05)。给予EGb后,随治疗剂量增加,SNc和VTA区DA神经元数目升高(P<0.05);黑质内MDA含量降低,GSH-PX活力增加,以高剂量组改变更为显著(P<0.01;P<0.05);4组之间SOD活力虽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EGb能够抑制脑黑质DA能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对PD模型大鼠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帕金森病 多巴胺神经元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徐芳 李杰 +2 位作者 毛宇 徐小娟 贺建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24-127,共4页
介绍了银杏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其含量、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银杏叶提取物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综合利用进行了阐述,并对研究与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以便为银杏叶提取物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活性成分 保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观察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才锐 孙曙光 +1 位作者 姜德咏 洪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糖尿病NOD小鼠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及视网膜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糖尿病NOD小鼠分为糖尿病组和GBE治疗组。电镜观察0,4,12wk小鼠视网膜病变发展情况,ELISA法检测0,4,12wk视网膜VEGF表达。结果:GBE治疗组视...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糖尿病NOD小鼠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及视网膜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糖尿病NOD小鼠分为糖尿病组和GBE治疗组。电镜观察0,4,12wk小鼠视网膜病变发展情况,ELISA法检测0,4,12wk视网膜VEGF表达。结果:GBE治疗组视网膜内皮细胞、神经节细胞凋亡明显较糖尿病组减轻。GBE治疗组视网膜VEGF表达水平明显较糖尿病组降低(4wk,26±8vs33±7,P<0.05)(12wk,102±7vs165±9pg/mg,P<0.01)。结论:GBE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VEGF表达,并减轻视网膜超微结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小鼠 视网膜 银杏叶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衣条件下银杏缓释微丸体外释放考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施路 李三鸣 +2 位作者 宋红光 刘凯 殷丹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6-180,199,共6页
目的考察不同包衣条件下银杏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设计法。结果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RL30D和EudragitRS30D为包衣材料,质量比为4∶1,包衣增重10 % (w) ,增塑剂的用量为2 0 % (w ) ,无需熟化,可满足2 4h缓释的... 目的考察不同包衣条件下银杏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设计法。结果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RL30D和EudragitRS30D为包衣材料,质量比为4∶1,包衣增重10 % (w) ,增塑剂的用量为2 0 % (w ) ,无需熟化,可满足2 4h缓释的要求。结论包衣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包衣微丸 银杏提取物 丙烯酸树脂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nhnken响应面优化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泡腾片的制备及其质量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京龙 郑丹丹 +3 位作者 张立华 王飞 王占一 楚文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8-292,共5页
为制备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泡腾片剂,本文以崩解时限、pH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泡腾崩解剂配比(碳酸氢钠:柠檬酸)、泡腾崩解剂总质量、聚乙二醇6000用量,并通过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发泡量、总黄酮的含量,... 为制备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泡腾片剂,本文以崩解时限、pH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泡腾崩解剂配比(碳酸氢钠:柠檬酸)、泡腾崩解剂总质量、聚乙二醇6000用量,并通过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发泡量、总黄酮的含量,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泡腾崩解剂最佳配比为1∶1.21,泡腾崩解剂的总量最佳质量分数为46.15%,PEG 6000的最佳质量分数为6.02%。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泡腾片,平均片重(500±21)mg,每片总黄酮含量为(4.80±0.08)mg,崩解时限、pH和发泡量符合药典规定,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呈弱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泡腾片 Box-Benhnken响应面实验 制备工艺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铅镉 被引量:25
20
作者 龚文杰 马建明 邬晨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0-91,共2页
提出了用硝酸消解 ,KI MIBK系统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痕量铅、镉的方法。铅、镉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4 .5 % ,回收率分别在 96 .0 %~ 10 0 .0 %和 97.0 %~ 10 2 0 %之间。
关键词 溶剂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 植物药 银杏叶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