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n Impact of Gezhouba Hydroproject on Downstream River Course 被引量:5
1
作者 TANG Cong-shengSenior Engineer,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434002, China SONG Shi-jieEngineer,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434002, China WANG Wei-guoSenior Engineer,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434002, China HU Chun-pingSenior Engineer,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Jingzhou 434002, 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6-49,共4页
Gezhouba hydroproject was impounded and put into operation in 1981.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impact on the downstream river course,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of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 Gezhouba hydroproject was impounded and put into operation in 1981.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impact on the downstream river course, Jingjiang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of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has conducted prototype observation on the Yichang-Chenglingji river stretch. On basis of the observed data, the change in river regime and scour-sedimentation evolution and water surface profile below the dam are analys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ouring of downstream river course mainly stretches from Yichang to Ouchikou, mainly occurring in 1980~1987; the scourring mainly takes place in the river channel and the water surface profile drops significantly in dry season,but not quite in high flood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WNSTREAM RIVER channe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RIVER REGIME evolution scour-sediment computation variation of water surface gezhouba hydroproj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坝间河道高含沙水流驱动的下游船闸阀门井水位异常特征分析
2
作者 杨忠勇 李林 +5 位作者 孙诗为 张勇 唐艳平 王紫阳 刘新健 徐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5,92,共8页
葛洲坝船闸充水阀门井与输水廊道进水口水体相连,1993年洪季期间曾发生过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影响船闸设备设施安全等问题。为分析葛洲坝一号船闸充水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的根本原因,基于Mike三维水沙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流量和含沙... 葛洲坝船闸充水阀门井与输水廊道进水口水体相连,1993年洪季期间曾发生过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影响船闸设备设施安全等问题。为分析葛洲坝一号船闸充水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的根本原因,基于Mike三维水沙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流量和含沙量级别下的河道水流和含沙量垂向分布结构特征,进而计算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值与河道水流和含沙量的关系,反演1993年洪季葛洲坝一号船闸两个阀门井出现的水位异常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葛洲坝一号船闸阀门井水位异常超过阈值0.5 m的流量和含沙量条件分别约为(30 000 m^(3)/s, 2.85 kg/m^(3)),(40 000 m^(3)/s, 1.42 kg/m^(3)),(50 000 m^(3)/s, 1.23 kg/m^(3))。受三峡水库及上游梯级水库蓄水拦沙、退耕还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葛洲坝船闸出现高含沙水流导致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0.5 m的可能性极小,但在三峡水库排沙泄洪期间仍应引起重视。研究成果可为葛洲坝一号船闸安全营运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船闸 阀门井 水沙数值模拟 高含沙水流 水位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汛期船舶适航流量研究
3
作者 张明 冯小香 +4 位作者 肖玉华 孟鑫 张义军 曾晓俊 普晓刚 《水道港口》 2024年第3期400-406,共7页
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两坝间航道汛期适航流量标准是大流量时安排船舶过闸计划的依据。在分析两坝间船型现状、枢纽调度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水文资料、数学模型和实船试验成果,对不同水情条件船舶在两坝间河段的航行性能进行综合... 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两坝间航道汛期适航流量标准是大流量时安排船舶过闸计划的依据。在分析两坝间船型现状、枢纽调度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水文资料、数学模型和实船试验成果,对不同水情条件船舶在两坝间河段的航行性能进行综合评估,针对干散货船、液货船和集装箱船提出以满载排水量、主机功率和单位功率装载量为控制因素的适航流量标准。研究结果对两坝间航道的通航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两坝间 适航流量 实船试验 上滩能力 安全航速 非恒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修期三峡-葛洲坝枢纽船舶过闸调度建模与优化
4
作者 梁晓磊 张东美 +1 位作者 张煜 黄凯 《工业工程》 2024年第3期43-53,86,共12页
为解决三峡-葛洲坝枢纽船闸检修期船舶待闸时间过长、通过效率低等问题,根据检修期三峡-葛洲坝枢纽调度要求,建立船闸检修期三峡-葛洲坝枢纽船舶过闸调度模型,将船舶过闸调度问题分解为闸室编排、船闸分配、时间表优化3个子问题。根据... 为解决三峡-葛洲坝枢纽船闸检修期船舶待闸时间过长、通过效率低等问题,根据检修期三峡-葛洲坝枢纽调度要求,建立船闸检修期三峡-葛洲坝枢纽船舶过闸调度模型,将船舶过闸调度问题分解为闸室编排、船闸分配、时间表优化3个子问题。根据模型特性,分别构建Bottom-Left算法、考虑通航均衡的闸次分配算法和基于自适应秃鹰搜索的时间表优化算法对子问题依次进行求解。在检修期船舶过闸调度问题中,根据待闸船舶拥堵情况分为动态调度与静态调度两类场景进行分析。最后,以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的实际历史数据为例,将改进前后秃鹰搜索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一个调度周期内,船舶平均待闸时间可减少3 h左右,平均闸室面积利用率可达75%以上,船舶通过量可提升6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葛洲坝 联合调度 船闸检修期 秃鹰搜索算法优化 闸室编排 船闸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葛洲坝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5
作者 李莎 姜伟 +3 位作者 李博 党莹超 苏巍 戴凌全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为探究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干流葛洲坝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2009-2019年冬季进行渔获物野外调查。结果显示,坝下江段共发现鱼类54种,为5目10科43属,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58.1%;优势种为铜鱼、瓦氏黄颡... 为探究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干流葛洲坝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2009-2019年冬季进行渔获物野外调查。结果显示,坝下江段共发现鱼类54种,为5目10科43属,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58.1%;优势种为铜鱼、瓦氏黄颡鱼、鳜。应用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等多元统计方法将鱼类群落结构分为2009-2013年和2014-2019年2组,相似性分析(ANOSIM)显示,组间差异显著(R=0.875,P<0.05);相似性百分比(SIMPER)表明,引起组间渔获物结构差异的主要贡献者为瓦氏黄颡鱼、铜鱼、圆筒吻鮈、贝氏䱗、鳜,除了圆筒吻鮈外,2013年以后其他鱼类丰度值均增加。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显示,坝下鱼类群落一直处于受干扰状态。2009-2019年葛洲坝坝下鱼类优势种集中,2013年以后的群落结构仅几种鱼占主导地位,优势种丰度上升,主要种的种类减少,多样性指数降低,但种类数稍有增加,鳤、胭脂鱼等多年未见的鱼种重现。研究表明,随着生态调度、增殖放流、十年禁渔等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的日渐成效,坝下鱼类的自然状况会不断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丰度生物量曲线 葛洲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葛洲坝汛期通航流量标准对比及应用分析
6
作者 孟鑫 何远鑫 +1 位作者 肖玉华 罗亮 《水道港口》 2024年第3期393-399,共7页
两坝间航道水域位置特殊,通航条件复杂,近年来先后制定了《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汛期通航流量标准》试运行方案和《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两坝间航道汛期通航流量标准》。为了全面掌握最新执行的《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两坝间... 两坝间航道水域位置特殊,通航条件复杂,近年来先后制定了《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汛期通航流量标准》试运行方案和《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两坝间航道汛期通航流量标准》。为了全面掌握最新执行的《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两坝间航道汛期通航流量标准》实施应用情况和科学评估实施效果,分别从标准对比分析、通航船舶上滩能力计算和通航效率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随机抽取部分不同流量级依据原标准限航但依据现标准能够通航的船舶,开展了航行安全验证;通过构建仿真平台,计算了通航船舶在模拟汛期水情、不同标准下的通航艘次和货物通过量,实现了两坝间通航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旧标准,新标准优化了流量级划分和标准控制因素,通航艘次以及货物通过量总体上可实现进一步提升,且增加的艘次能够正常通航,仿真环境下两坝间实现了14.8%的通过艘次提升和11.6%的货物通过量提升,即新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两坝间整体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坝间 标准对比 通航安全 通航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成组通过大型船闸匹配运行方式与工艺研究
7
作者 齐俊麟 鄢玲祉 +2 位作者 闫晓青 金锋 彭享文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84-88,共5页
针对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建筑物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船舶待闸数量大、时间长的问题,国家正研究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施工期将对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造成较大影响。为了提升施工期葛洲坝... 针对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建筑物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船舶待闸数量大、时间长的问题,国家正研究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施工期将对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造成较大影响。为了提升施工期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开展电动智能工作船牵引船舶成组过闸研究,提出船舶成组通过葛洲坝1#、2#船闸的3种运行方案,并进行理论计算分析,从安全、效率、经济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论证,得出葛洲坝1#、2#船闸双向匹配循环运行方式为较优方案,船舶成组过闸可显著提升船舶进出闸效率,提高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船闸 电动智能工作船 匹配运行 成组过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长江泥沙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琼芳 邹振华 +2 位作者 郭瑾 夏自强 马颖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368,共5页
随着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长江泥沙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变化.为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对长江泥沙特性的影响,以长江万县、宜昌、汉口、大通、白河、仙桃6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葛洲坝及三峡水库关闸蓄水时间划... 随着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长江泥沙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变化.为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对长江泥沙特性的影响,以长江万县、宜昌、汉口、大通、白河、仙桃6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葛洲坝及三峡水库关闸蓄水时间划分研究阶段,利用各站近50 a的日含沙量资料对比分析了各研究阶段长江年、汛期、非汛期、月输沙量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历时的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该研究成果为评价人类活动对长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输沙量 丹江口水库 葛洲坝水库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邹振华 李琼芳 +1 位作者 夏自强 王鸿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2-626,共5页
随着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长江径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为分析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特性的影响,以万县、宜昌、汉口、大通、白河、仙桃6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葛洲坝及三峡水库关闸蓄水... 随着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长江径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为分析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特性的影响,以万县、宜昌、汉口、大通、白河、仙桃6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葛洲坝及三峡水库关闸蓄水时间划分研究时段,利用各站近50 a的日流量资料对比分析了各研究时段长江年、汛期、非汛期、月径流量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水库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与水库库容大小、水库运行方式以及测站与水库的距离远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径流量 丹江口水库 葛洲坝水库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产卵场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与繁殖规模估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陶江平 乔晔 +3 位作者 杨志 常剑波 董方勇 万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3,共7页
采用声学探测的方法,进行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繁殖群体数量的估算。2005~2007年,第1次产卵前的资源量分别为235尾、217尾和203尾;第1次产卵后的资源量分别为157尾、157尾和102尾。采用食卵鱼解剖统计和股分析的方法对中华鲟的... 采用声学探测的方法,进行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繁殖群体数量的估算。2005~2007年,第1次产卵前的资源量分别为235尾、217尾和203尾;第1次产卵后的资源量分别为157尾、157尾和102尾。采用食卵鱼解剖统计和股分析的方法对中华鲟的自然繁殖规模进行估算,其结果为,2005~2007年间中华鲟的产卵量分别为356万粒、119.6万粒和238.6万粒。结合历史相关研究数据,对近10年的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和繁殖规模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1次产卵前的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下降趋势明显,但2002年以来其数量趋于基本稳定,年际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2002年以来,第1次产卵后停留产卵场的中华鲟数量有增加的趋势,而中华鲟的繁殖规模近10年来呈现极其显著性的下降趋势(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 中华鲟 繁殖规模 群体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不同蓄水阶段对其下游泥沙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俊超 李琼芳 +1 位作者 陆国宾 虞美秀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了分析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对长江泥沙特性的影响,选取位于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上游和下游的寸滩和宜昌水文站为研究站点,以葛洲坝及三峡水库建设和运行的不同阶段划分研究时段,利用寸滩、宜昌1954—2012年的长系列日流量和日含沙量资... 为了分析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对长江泥沙特性的影响,选取位于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上游和下游的寸滩和宜昌水文站为研究站点,以葛洲坝及三峡水库建设和运行的不同阶段划分研究时段,利用寸滩、宜昌1954—2012年的长系列日流量和日含沙量资料,从年、月、日3个时间尺度定量分析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上游对下游泥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对其下游年、月、日尺度的泥沙特性影响随水库库容、运行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库容越大,蓄水位越高,影响越显著。研究成果旨在为分析评价大坝的运行对长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葛洲坝水库 三峡水库 泥沙特性 生态系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大坝—葛洲坝江段经济鱼类增殖放流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军红 姜伟 +3 位作者 唐锡良 黄涛 陈磊 高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103,共4页
2010—2012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湖北省水产局等单位在长江三峡大坝—葛洲坝江段实施了鲢、鳙、草鱼等鱼类的增殖放流,并标记了部分放流苗种进行了放流效果评价。三年放流规模分别为103.49万、125万、130万尾,标记放流鱼类总计为4... 2010—2012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湖北省水产局等单位在长江三峡大坝—葛洲坝江段实施了鲢、鳙、草鱼等鱼类的增殖放流,并标记了部分放流苗种进行了放流效果评价。三年放流规模分别为103.49万、125万、130万尾,标记放流鱼类总计为4.66万尾,标记回捕率分别是0.046 5%、0、0.011 4%。通过监测及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每年100万-125万尾的放流规模对鱼类增殖具有一定的效果,2010—2012年7—8月家鱼渔获物的产量分别约为3.0 kg/(船·d)、7.3 kg/(船·d)、4.3 kg/(船·d),较放流前有所提高。同步网箱散养放流家鱼试验的成活率在2010—2012年分别为5%、64%、81%,3年中放流家鱼平均体重最低增加到约1.8倍,最高增加到约7.9倍,说明放流对增加两坝间水域鱼类资源量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坝-葛洲坝江段 经济鱼类 增殖放流 标记放流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食卵鱼资源量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罗佳 姜伟 +4 位作者 陈求稳 刘德富 唐锡良 涂志英 石小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30,共4页
为了解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场食卵鱼的资源量,于2011年8—12月在葛洲坝下游江段,利用三层流刺网张网采集渔获物样品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显示:采集渔获物共有24亚种,分属于3目5科,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 为了解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场食卵鱼的资源量,于2011年8—12月在葛洲坝下游江段,利用三层流刺网张网采集渔获物样品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显示:采集渔获物共有24亚种,分属于3目5科,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共有14种,未发现外来物种。食卯鱼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在所捕获渔获物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捕捞量占总捕捞量的79.31%;在11月份的捕获物中,食卯鱼的捕捞数量足过10月和12月的2~8倍;在中华鲟产卵期间,食卵鱼的日捕获量达到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 中华鲟产卵场 渔获物 食卵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船闸水力学问题综合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邓廷哲 金峰 +1 位作者 彭爱琳 邓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46,共6页
对葛洲坝 3座船闸在接近设计水头 2 7m条件下运行中出现的水力学现象和原、模型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内容包括 :船闸充泄水时上、下游引航道中的流速、流态、涌浪传播 ,闸室充、泄水水力特性 ,阀门段水流空化及声振现象 ,阀门启闭力... 对葛洲坝 3座船闸在接近设计水头 2 7m条件下运行中出现的水力学现象和原、模型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内容包括 :船闸充泄水时上、下游引航道中的流速、流态、涌浪传播 ,闸室充、泄水水力特性 ,阀门段水流空化及声振现象 ,阀门启闭力及阀门振动特性等。对船闸运行和检修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改善措施亦作了介绍。葛洲坝 3座船闸运行 2 0a来的经验证明船闸按静水通航动水冲沙的原则指导设计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设计 水力学 葛洲坝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宜昌河段水文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帆 夏自强 王跃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根据葛洲坝水库蓄水前后宜昌水文站水文实测资料,分析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宜昌河段水位-流量关系、断面形状和水位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洲坝水库蓄水后,宜昌河段水文水力特征变化符合惯性区理论,洪水波运动形式发生变化,坝前... 根据葛洲坝水库蓄水前后宜昌水文站水文实测资料,分析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宜昌河段水位-流量关系、断面形状和水位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洲坝水库蓄水后,宜昌河段水文水力特征变化符合惯性区理论,洪水波运动形式发生变化,坝前水流流速降低,水流挟沙能力和推移力下降,水库淤积现象加重,下泄水流中的含沙量下降,宜昌河段推移质输入减少,下泄水流对河道的冲刷能力增强,原有的冲淤平衡被打破,河床质变粗,断面形状不断变化,宜昌河段河床下切、水流能量增大、流速增大,同流量情况下的水位较天然河道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水利枢纽 宜昌河段 水文水力特性 惯性区特征 水位-流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河段通航水流条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姚仕明 王兴奎 张丙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7,共5页
采用水流数学模型对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日调节条件下两坝间河段的水面比降和流速变化均不影响本河段万吨级船队的航行条件。洪水期间大流量条件下两坝间航道水流条件十分复杂,在葛洲坝... 采用水流数学模型对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日调节条件下两坝间河段的水面比降和流速变化均不影响本河段万吨级船队的航行条件。洪水期间大流量条件下两坝间航道水流条件十分复杂,在葛洲坝坝前水位为66.00 m、流量大于30 000 m3/s时,两坝间的水流条件不能满足现状条件下万吨级船队的通航;随着流量的增加,通航卡口段也随之增加,主要位于水田角、喜滩上下、石牌、偏脑等局部河段。研究成果可为两坝间航线选择与航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段 数值模拟 通航水流条件 万吨级船队 三峡大坝 葛洲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枢纽综合出力系数计算及对调度过程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荣华 魏加华 李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是当前大型水电枢纽研究的重要课题,调度方案的优劣对水电站发电效益影响很大。在进行调度方案建模过程中,出力计算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以往的枢纽优化调度研究中,优化算法的应用研究占绝对的比重,但大都没有对... 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是当前大型水电枢纽研究的重要课题,调度方案的优劣对水电站发电效益影响很大。在进行调度方案建模过程中,出力计算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以往的枢纽优化调度研究中,优化算法的应用研究占绝对的比重,但大都没有对其中建模的细节有过详细的描述,通过对三峡及葛洲坝梯级枢纽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枢纽出力系数的相关关系,以期对建模及求解提供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采用机组出力系数关系式对出力计算进行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枢纽 出力系数 调度模拟 出力计算 粒子群算法 三峡电站 葛洲坝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电厂调度对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明海 郭辉 +2 位作者 邢领航 姜伟 杨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107,共6页
建立中华鲟产卵场三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葛洲坝电厂不同调度情况下产卵场水流条件;分析了葛洲坝下游近坝段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深、近底层流速和两者叠加的区域范围;研究了葛洲坝电厂调度对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影响,并初步提出了中华鲟... 建立中华鲟产卵场三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葛洲坝电厂不同调度情况下产卵场水流条件;分析了葛洲坝下游近坝段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深、近底层流速和两者叠加的区域范围;研究了葛洲坝电厂调度对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影响,并初步提出了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葛洲坝下泄流量在15 000~6 000 m3/s范围变化时,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流区域范围随下泄流量减小相应减小;在下泄流量为6 000 m3/s情况下,若下泄流量全由大江电厂泄流时有利于增大大江尾水区适宜产卵的水流区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 中华鲟 产卵场 调度 水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偏磁对葛洲坝电站主变压器的影响及抑制措施 被引量:6
19
作者 覃国茂 付海涛 肖荣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直流偏磁会导致变压器噪音增大、振动加剧,可能引起变压器局部过热甚至损坏。从与直流系统的联结情况、长江巨大水体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葛洲坝水电站主变压器受直流偏磁影响的可能性,并从磁路结构对三相五柱式变压器的抗偏磁能力进行了... 直流偏磁会导致变压器噪音增大、振动加剧,可能引起变压器局部过热甚至损坏。从与直流系统的联结情况、长江巨大水体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葛洲坝水电站主变压器受直流偏磁影响的可能性,并从磁路结构对三相五柱式变压器的抗偏磁能力进行了论证。论证结果表明,要改善葛洲坝电站2台联络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状况,较为可行的措施是增加直流偏磁反极性补偿装置,向变压器中性点中注入反向直流电流,必要时还可使变压器降低工作点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变压器 影响 抑制措施 葛洲坝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蓄水后宜昌断面枯水位下降趋势及应对策略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立 许文盛 +1 位作者 何小花 韩飞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4,73,共7页
宜昌断面的枯水水位是反映葛洲坝船闸通航条件的特征参数。自葛洲坝修建以来,宜昌断面枯水位明显下降。三峡蓄水以后,宜昌断面的来沙量降低,河床发生冲刷调整,枯水位将发生相应变化。依据实测资料,对三峡蓄水运用初期宜昌至虎牙滩河段... 宜昌断面的枯水水位是反映葛洲坝船闸通航条件的特征参数。自葛洲坝修建以来,宜昌断面枯水位明显下降。三峡蓄水以后,宜昌断面的来沙量降低,河床发生冲刷调整,枯水位将发生相应变化。依据实测资料,对三峡蓄水运用初期宜昌至虎牙滩河段的冲刷特性、宜昌枯水位的变化、影响宜昌断面枯水位的因素以及下降趋势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应对宜昌水位下降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葛洲坝 宜昌断面 枯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