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GEO SAR图像的海上区域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1
作者 吴一凡 黄丽佳 +1 位作者 严朝保 张冰尘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3-1733,共11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宽覆盖、高重访、近凝视等成像优势,具备对广域海场景运动目标的长时间监测能力。然而,运动目标在图像中严重偏移且剧烈散焦,对GEO SAR海上区域运动目标检测造成困难,主要包括2个关键问题:(1)超...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宽覆盖、高重访、近凝视等成像优势,具备对广域海场景运动目标的长时间监测能力。然而,运动目标在图像中严重偏移且剧烈散焦,对GEO SAR海上区域运动目标检测造成困难,主要包括2个关键问题:(1)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超慢的星地相对速度会导致运动目标严重散焦;(2)超大幅宽图像、陆海目标混淆增加了运动目标检测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分析了GEO SAR动目标的位置偏移以及相位误差等影响,根据影响特点提出一种面向GEO SAR图像的海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步骤对整幅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和降采样滤波,以提高计算效率、增强信杂比,使运动目标的特征更加突出、在复杂背景中更加显著。该检测方法通过条件扩散检测网络,将预处理后的GEO SAR图像作为条件编码输入,约束检测结果的生成,得到运动目标分割掩码;通过设计密集交互模块,实现分割图与原始数据在潜在空间中的多尺度特征耦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处理的计算复杂度,同时提高图像的信杂比。基于仿真数据,在广域海场景中,所提的动目标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GEO SAR图像中海面区域的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度最优和低阶轨道多项式估计的星载SAR自聚焦方法
2
作者 陈颖 孟大地 +3 位作者 李光祚 黄丽佳 李莹莹 辛煜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8-518,共11页
在对散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进行自聚焦处理时,卫星轨道的平滑特性对于成像处理非常有利。基于该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星载SAR自聚焦方法。首先将卫星轨道在三维空间分别用低阶多项式进行拟合,从而将自聚焦问题转化为对多项式的估... 在对散焦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进行自聚焦处理时,卫星轨道的平滑特性对于成像处理非常有利。基于该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星载SAR自聚焦方法。首先将卫星轨道在三维空间分别用低阶多项式进行拟合,从而将自聚焦问题转化为对多项式的估计问题;然后,选取图像中分散的几个小图像切片,通过最大对比度法得到每个切片中心点的最优距离历程;再根据这几个距离历程调整整景轨道,最终得到能使各切片良好聚焦的轨道估计结果。通过合适的切片选取,可以使整幅图像良好聚焦。仿真实验和实际数据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自聚焦 轨道误差 对比度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 regional all-azimuth observation orbit design for target 3D reconstruction
3
作者 WANG Yanan ZHOU Chaowei +1 位作者 LIU Aifang MAO Q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609-618,共10页
Three-dimensional(3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extends the conventional 2D images into 3D features by several acquisitions in different aspects. Compared with 3D techniques via multiple observations in elevation, ... Three-dimensional(3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extends the conventional 2D images into 3D features by several acquisitions in different aspects. Compared with 3D techniques via multiple observations in elevation, e.g. SAR interferometry(InSAR) and SAR tomography(TomoSAR), holographic SAR can retrieve 3D structure by observations in azimuth. This paper focuses on designing a novel type of orbit to achieve SAR regional all-azimuth observation(AAO) for embedded targets detection and holographic 3D reconstruction. The ground tracks of the AAO orbit separate the earth surface into grids. Target in these grids can be accessed with an azimuth angle span of360°,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flight path of airborne circular SAR(CSAR). Inspired from the successive coverage orbits of optical sensors, several optimizations are made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o ensure favorable grazing angles, the performance of 3D reconstruction, and long-term supervision for SAR sensor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e regional AAO can be completed within five hours. In addition, a second AAO of the same area can be duplicated in two days. Finally, an airborne SAR data process result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AAO in 3D re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orbit design all-azimuth observation(AAO) three-dimensional(3D)reconstruction successive cover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轨道GEOSAR特性分析及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包敏 李亚超 +2 位作者 邢孟道 王万林 李财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3-1041,1064,共10页
建立了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的椭圆轨道模型,对其特殊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椭圆轨道条件下目标的多普勒特性.针对卫星姿态误差对多普勒参数的影响从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推导存在姿态误差情况下的多普勒参... 建立了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的椭圆轨道模型,对其特殊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椭圆轨道条件下目标的多普勒特性.针对卫星姿态误差对多普勒参数的影响从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推导存在姿态误差情况下的多普勒参数表达式,发现在GEOSAR中俯仰角和横滚角对多普勒参数的影响比较大,为了保证成像质量,应尽量提高俯仰角和横滚角的测量精度,并控制它们的扰动.最后针对GEOSAR非线性运动给成像带来的困难,对SPECAN算法、结合运动补偿的RD算法和后向投影算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证明了这3种成像方法在GEOSAR中的可行性.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和成像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同步轨道 多普勒参数 卫星姿态 后向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GEOSAR成像改进的快速BP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财品 张洪太 谭小敏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1,85,共6页
针对原始BP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根据地球同步轨道SAR合成孔径时间长,利于子孔径处理的特点,结合子孔径成像算法和去冗余BP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BP算法,该算法在子孔径内就进行去冗余运算,相当于对一个合成孔径做了2次的子孔径划分,... 针对原始BP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根据地球同步轨道SAR合成孔径时间长,利于子孔径处理的特点,结合子孔径成像算法和去冗余BP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BP算法,该算法在子孔径内就进行去冗余运算,相当于对一个合成孔径做了2次的子孔径划分,综合利用了两者运算速度使算法的速度进一步得到提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极大提高了运算速度,也能实现良好聚焦,使得该算法更好地在工程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快速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GEO SAR远地点的改进SRC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鹏 胡程 +1 位作者 曾涛 刘向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7-310,326,共5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在远地点采用原有的等效直线模型速度和斜视角会出现复数,以及"Stop-and-Go"假设不成立的问题,进行了二次距离压缩算法(SRC)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模型,修正了成像算法中的补偿函数,而且采...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在远地点采用原有的等效直线模型速度和斜视角会出现复数,以及"Stop-and-Go"假设不成立的问题,进行了二次距离压缩算法(SRC)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模型,修正了成像算法中的补偿函数,而且采用高阶近似的方法得到了精确的方位向调频率,改进了方位向压缩函数.结果表明改进的二次距离压缩算法可以在合成孔径时间100s内聚焦远地点40km×40km的场景,且场景边缘点的峰值旁瓣比和积分旁瓣比与理论值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Stop-and-Go”假设 等效直线模型 二次距离压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stolt插值解耦合的GEO SAR成像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欣 黄普明 +1 位作者 王伟伟 杨晓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8-1424,共7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二维频谱形式复杂、二维空变性处理困难等问题,考虑成像参数随距离和方位的空变性,给出了一种利用二维stolt插值解耦合的GEO SAR成像算法,该算法不需要求解GEO SAR复杂的二维频谱,在距离频域和方...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二维频谱形式复杂、二维空变性处理困难等问题,考虑成像参数随距离和方位的空变性,给出了一种利用二维stolt插值解耦合的GEO SAR成像算法,该算法不需要求解GEO SAR复杂的二维频谱,在距离频域和方位时域利用空变斜距的二阶近似模型和二维stolt插值变换校正了距离和方位的耦合;同时,针对二维插值计算量大和复杂度高的问题,采用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UFFT)替代了传统的插值和快速逆傅里叶变换(IFFT)运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补偿回波的二维空变特性,实现GEO SAR聚焦成像,且各成像指标接近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算法 插值 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星机双/多基地SAR系统同步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燕宇 张长耀 王金根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5期353-357,364,共6页
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已成为SAR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在地球静止轨道(GEO)上构建发射站,在空中飞机上配置SAR接收机的星机双基地SAR,是一种新体制的SAR系统。该文对基于地球静止轨道(GEO)的卫星作为发射站平台,飞机作为... 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已成为SAR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在地球静止轨道(GEO)上构建发射站,在空中飞机上配置SAR接收机的星机双基地SAR,是一种新体制的SAR系统。该文对基于地球静止轨道(GEO)的卫星作为发射站平台,飞机作为接收站的星机双基地SAR系统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系统的组成方式,并就星机各自的轨道进行了简述,文章重点对GEO星机双基地SAR系统的同步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初步的构想,并给出了部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静止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双基地sar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LEO双站SAR地面分辨特性及轨道构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跃锟 李真芳 +1 位作者 张金强 姬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6-1001,共6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低轨道卫星接收的新体制双站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earthorbit-low-earth-orbit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LEO BiSAR)具有收发平台轨道差异大、空间大尺度异构等特点,对地面分辨特性和...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低轨道卫星接收的新体制双站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earthorbit-low-earth-orbit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LEO BiSAR)具有收发平台轨道差异大、空间大尺度异构等特点,对地面分辨特性和轨道构型进行了分析。文中从收发平台的空间几何关系出发,深入分析了地面二维分辨率和分辨率方向角等性能,给出在不同观测模式下的构型约束规律,并规划了轨道构型设计方案。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分辨率 轨道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方位时变GEO SAR成像处理新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德鑫 孙造宇 +2 位作者 何峰 余安喜 董臻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5-1071,共7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回波模型的距离空变和方位时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距离-多普勒(RD)和方位向调频尺度变换(CS)的成像算法。首先引入四阶泰勒展开模型解决成像中存在的弯曲轨迹问题,然后对传统RD算法进行改进,...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回波模型的距离空变和方位时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距离-多普勒(RD)和方位向调频尺度变换(CS)的成像算法。首先引入四阶泰勒展开模型解决成像中存在的弯曲轨迹问题,然后对传统RD算法进行改进,补偿距离空变,最后对方位时变进行建模,通过方位向CS补偿方位时变,使GEO SAR能够进行更大场景的成像。结合天基雷达先进仿真系统(SBRAS)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广域高分辨成像 方位时变 方位向调频尺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 SAR非“停走停”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娇 李财品 +1 位作者 谭小敏 史平彦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8-42,共5页
传统合成孔径雷达进行了"停走停"假设,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由于作用距离远、回波时延长,"停走停"假设不再成立。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一种基于迭代的方法计算出了精确的收发斜距,考虑到回波建模的高效性... 传统合成孔径雷达进行了"停走停"假设,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由于作用距离远、回波时延长,"停走停"假设不再成立。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一种基于迭代的方法计算出了精确的收发斜距,考虑到回波建模的高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近似计算,并对GEO SAR"停走停"假设进行了多普勒误差分析和定量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可以真实模拟GEO SAR非"停走停"问题,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停走停”假设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斜距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 SAR天线波束指向定标中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楷初 王宇 +1 位作者 洪峻 邱天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3,共10页
GEO SAR因其超宽测绘带和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导致低轨SAR波束指向定标方法不再适用,进而采取基于多脉冲分时比幅的波束指向定标方法。本文针对该指向定标方法,结合GEO SAR星地几何关系,对卫星姿态变化、三维系统性误差以及波束指向定... GEO SAR因其超宽测绘带和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导致低轨SAR波束指向定标方法不再适用,进而采取基于多脉冲分时比幅的波束指向定标方法。本文针对该指向定标方法,结合GEO SAR星地几何关系,对卫星姿态变化、三维系统性误差以及波束指向定标方法中接收机信噪比和通道增益稳定性引入的指向误差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0.003°的姿态测量误差会引入0.003°的距离向指向误差和0.0033°的方位向指向误差;三维系统性误差是导致天线波束指向变化的主要误差源;当SNR≥35 dB、通道增益稳定性优于1 dB时,GEO SAR波束指向定标方法引入的指向误差小于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sar 波束指向定标 指向误差 三维系统性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姿态导引对Geo-SAR观测特性影响的分析
13
作者 田雨润 禹卫东 熊名男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1期61-69,共9页
卫星姿态导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有的低轨星载SAR系统之中,目的在于减轻接收数据中距离/方位向耦合。该文深入分析了卫星姿态导引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SAR)的多普勒参数、测绘带宽... 卫星姿态导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有的低轨星载SAR系统之中,目的在于减轻接收数据中距离/方位向耦合。该文深入分析了卫星姿态导引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SAR)的多普勒参数、测绘带宽以及距离徙动的影响,对比了Geo-SAR的3种姿态导引方式的效果。通过仿真验证了Geo-SAR进行姿态导引的必要性,表明了基于椭圆轨道的2维导引方法对于Geo-SAR是最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姿态导引 多普勒参数 测绘带 距离徙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 SAR中精确的面目标回波仿真方法
14
作者 常法光 李德鑫 董臻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9-1258,共10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 SAR)具有重返周期短、驻留时间长、观测范围广等优点,在陆地测绘与自然灾害检测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兴趣。现在尚未有可用的GEO ...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 SAR)具有重返周期短、驻留时间长、观测范围广等优点,在陆地测绘与自然灾害检测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兴趣。现在尚未有可用的GEO SAR实测数据,许多提出的成像算法都是以点目标作为验证对象,而在面目标中未必有很好的适用性,并且在将来的观测场景中,研究对象都是面目标。因此,在GEO SAR系统下对于面目标的回波进行仿真,显得很有必要。以点目标回波仿真形式作为基础,针对GEO SAR中数据量大、仿真效率低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插值快速构造场景的方法,并且在回波仿真中考虑了“停-走-停”误差以及方位向窗函数准确设计这两个问题,以确保回波仿真贴切实际情况。还提出两种目标散射强度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成像验证回波仿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插值 回波仿真 面目标 仿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olution analysis of GEO spaceborne-airborne bistatic SAR based on sliding spotlight mode 被引量:1
15
作者 Meng Lian Yicheng Jiang Bin 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352-361,共10页
For 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 mounted on a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 satellite, the track can be curvilinear. Thus, a bistatic SAR system based up on geostationary transmitter and "receive-only... For 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 mounted on a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 satellite, the track can be curvilinear. Thus, a bistatic SAR system based up on geostationary transmitter and "receive-only" SAR system onboard airplanes, namely GEO spaceborne-airborne bistatic(GEO SA-Bi SAR),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bistatic SAR.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eso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sliding spotlight GEO SA-Bi SAR system. Firstly, the common azimuth coverage and coherent accumulated time 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in detail. Then,based on the gradient method, the accurate two dimensional resolution of a GEO SA-Bi SAR system is analytically calculated. Finally, the simulation data show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resolution analys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ding spotlight mode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geo spaceborneairborne bistatic sar(geo SA-Bi sar) two-dimensional re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总体设计与技术创新
16
作者 张庆君 倪崇 +3 位作者 戴超 刘立平 唐治华 舒卫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了解决低轨SAR卫星对观测区域成像幅宽小、重访时间长的问题,研制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其是世界首颗高轨SAR卫星,利用地球同步轨道的轨位优势,对同一地点的重访周期由低轨SAR的天级提升为小时级,幅宽由低轨SAR的百千米级提升为千千米... 为了解决低轨SAR卫星对观测区域成像幅宽小、重访时间长的问题,研制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其是世界首颗高轨SAR卫星,利用地球同步轨道的轨位优势,对同一地点的重访周期由低轨SAR的天级提升为小时级,幅宽由低轨SAR的百千米级提升为千千米级,可为及时、有效实施灾害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围绕高轨微波成像的新体制,解决了高轨微波成像、超大功率星载微波发射、超大口径星载天线、多体大挠性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万瓦级强脉冲高品质电源、载荷与平台一体化高效热管理、高轨星地一体化精密定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快重访、大幅宽、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通过分析在轨测试数据,卫星获取的高轨SAR图像纹理清晰,质量良好,可满足防灾减灾、国土资源勘查等领域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探测四号01星 高轨 合成孔径雷达 大功率 大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洪文 林赟 +2 位作者 谭维贤 王彦平 向茂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3期241-253,共13页
该文介绍了地球同步轨道圆迹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AR,Geo-CSAR)的概念,通过设计同步轨道的轨道参数,可以形成近圆的卫星相对地球轨迹,使SAR载荷的凝视成像模式成为可能,实现对地的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以及真3维信息获... 该文介绍了地球同步轨道圆迹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AR,Geo-CSAR)的概念,通过设计同步轨道的轨道参数,可以形成近圆的卫星相对地球轨迹,使SAR载荷的凝视成像模式成为可能,实现对地的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以及真3维信息获取;研究分析了Geo-CSAR的成像能力,指出其在瞬时覆盖度、连续观测范围及3维精确定位方面,具有现有低轨星载SAR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实现全球不间断覆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军事侦察、灾害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圆迹sar 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 3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轨道SAR参数分析及成像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军 邢孟道 +2 位作者 李亚超 王万林 谭小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1-936,共6页
针对地表信息探测及监控的地面遥感应用场合,利用同步轨道卫星对地观测重复周期短、可实时监控的特点,从概念、原理上对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进行了说明,对其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条带成像模式下对卫星相对运行轨迹和波束覆盖范... 针对地表信息探测及监控的地面遥感应用场合,利用同步轨道卫星对地观测重复周期短、可实时监控的特点,从概念、原理上对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进行了说明,对其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条带成像模式下对卫星相对运行轨迹和波束覆盖范围进行了重点研究,理论上分析和计算了卫星轨道及姿态对雷达成像斜视角及多普勒中心的影响。基于对中国地区地理的监测,设计了一组有效的雷达参数,对此进行了理论仿真,对GEOSAR成像中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和后向投影算法分别进行了对比和说明。通过数据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同步轨道 距离多普勒 后向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源误差对地球同步轨道SAR成像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艳阳 李真芳 +2 位作者 索志勇 李锦伟 保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共6页
频率源相位误差作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的一种时间去相干因素,对不同SAR系统的成像性能影响不同。对于低轨单基SAR系统,频率源相位误差通常可以忽略。而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SAR... 频率源相位误差作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的一种时间去相干因素,对不同SAR系统的成像性能影响不同。对于低轨单基SAR系统,频率源相位误差通常可以忽略。而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SAR系统具有更长的脉冲时延和合成孔径时间,此时频率源相位误差对成像性能的影响将不能被忽略。本文分析了频率源相位误差对GEO SAR系统成像性能的影响,并据此给出了GEO SAR系统对频率源相位特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地球同步轨道 频率源 相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SAR曲线轨迹模型和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包敏 徐刚 +3 位作者 李亚超 邢孟道 保铮 王万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69-1777,共9页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轨道高度高,地球自转对其影响较为严重,其相对地球的运动变得更为复杂,低轨SAR中的直线轨迹模型已不能精确逼近其真实成像几何,基于该模型推导的成像算法也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根据GE...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轨道高度高,地球自转对其影响较为严重,其相对地球的运动变得更为复杂,低轨SAR中的直线轨迹模型已不能精确逼近其真实成像几何,基于该模型推导的成像算法也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根据GEO SAR平台的运动特点,使用高阶逼近模型建立了适用于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的斜距方程,并结合级数反演法,推导出该斜距方程下的二维频谱高阶近似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维频域成像算法并分析了其运算量。该算法所有操作都由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相位点乘完成,具有较高的效率。点目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斜距方程精度较高,该算法能实现GEO SAR全孔径高精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sar) 长合成孔径时间 级数反演 二维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