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DS GEO卫星的电离层VTEC反演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屹 李剑锋 黄丁发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可以对固定穿刺点总电子含量(TEC)进行连续观测,可为电离层模型精化提供约束,但BDS GEO卫星探测范围包含了20000 km以上的稀薄等离子体,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TEC反演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可以对固定穿刺点总电子含量(TEC)进行连续观测,可为电离层模型精化提供约束,但BDS GEO卫星探测范围包含了20000 km以上的稀薄等离子体,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TEC反演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性能评估方法:利用BDS GEO卫星双频观测数据提取电离层穿刺点处的垂向电子总含量(VTEC);然后分析穿刺点处VTEC变化特性,并与全球电离层图、相邻中圆轨道(MEO)卫星反演VTEC比较;最后以经验电子模型为参考,评估2种卫星探测的等离子体层总电子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GEO-VTEC与全球电离层图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地磁条件下,GEO-VTEC与MEO-VTEC偏差的均方根值接近,最大不超过2.46个总电子含量单位;GEO与MEO卫星探测的等离子体层TEC值接近,20000 km以上的等离子体对于TEC的影响可以忽略。说明GEO-VTEC与常用电离层产品以及MEO-VTEC的性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 电离层探测 全球电离层图(GIM) 地磁风暴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I测量的GEO目标快速轨道恢复
2
作者 黄俊迦 杜兰 +3 位作者 刘泽军 张中凯 周佩元 刘隆迪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连线干涉测量(Connected Element Interferometry,CEI)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被动测角技术,已用于空间目标的跟踪监视.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需要频繁机动以保持轨位或完成其他任务,其机动后的快速轨道恢复能... 连线干涉测量(Connected Element Interferometry,CEI)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被动测角技术,已用于空间目标的跟踪监视.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需要频繁机动以保持轨位或完成其他任务,其机动后的快速轨道恢复能力对于监视预警极为重要.针对基于CEI的GEO短弧定轨和预报,分析了定轨算法的形亏和数亏,在附加先验轨道约束的短弧定轨基础上,提出了轨道半长轴初值的自适应优化方法.利用亚太七号卫星的CEI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了短弧定轨和预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半长轴初值,30min短弧定轨和10min预报的卫星位置分量精度均优于4km,能够满足非合作GEO目标机动后快速轨道恢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非合作目标 CEI 快速轨道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EI的GEO目标滑窗式机动探测方法
3
作者 黄俊迦 杜兰 +3 位作者 刘泽军 张中凯 周佩元 刘隆迪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面跟踪站的监视预警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连线相位干涉测量(CEI)的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滑窗式机动探测方法:立足于CEI的GEO短弧段定轨和预报,基于GEO卫星位保机动的持续小推力和轨道缓慢渐变特性,提出一种针对GEO目标尤... 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面跟踪站的监视预警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连线相位干涉测量(CEI)的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滑窗式机动探测方法:立足于CEI的GEO短弧段定轨和预报,基于GEO卫星位保机动的持续小推力和轨道缓慢渐变特性,提出一种针对GEO目标尤其是非合作GEO目标的滑窗式准实时机动探测方法;并利用亚太七号和中星十号卫星的CEI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机动探测。结果表明,东西机动和南北机动捕获与卫星发动机的点火时刻基本保持一致,机动探测延迟量均小于10 min;能够实现GEO目标的准实时机动告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 连线相位干涉测量(CEI) 滑动窗口 机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广播星历的拟合参数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杜兰 张中凯 +2 位作者 刘利 何峰 黄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1,共6页
基于第一类无奇点要素的拟合参数和5°倾角旋转法,可以实现GEO发播电文与MEO和IGSO的电文一致性,但是没有完全避免数学奇异性。文章从无奇点要素的选取和主要摄动力的影响分析两方面出发,提出了一套16参数的GEO星历表示法。首先,利... 基于第一类无奇点要素的拟合参数和5°倾角旋转法,可以实现GEO发播电文与MEO和IGSO的电文一致性,但是没有完全避免数学奇异性。文章从无奇点要素的选取和主要摄动力的影响分析两方面出发,提出了一套16参数的GEO星历表示法。首先,利用同步要素描述卫星的星下点运动轨迹;其次,摄动参数中顾及了地球引力位田谐项引起的定点漂移。拟合试验表明,2h星历拟合的用户距离误差的均方根优于0.0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星历参数 拟合 无奇点要素 同步要素 摄动 地球静止轨道 导航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导航星广播星历拟合改进算法设计 被引量:31
5
作者 高玉东 郗晓宁 王威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2,共5页
设计了倾角较小的GEO导航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算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常规拟合算法的基础上对位置观测量进行合理的坐标系参考平面旋转,特别是提出针对拟合迭代初值进行相应的坐标变换,从而既可以解决轨道参数拟合的相关性问题,使轨道... 设计了倾角较小的GEO导航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算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常规拟合算法的基础上对位置观测量进行合理的坐标系参考平面旋转,特别是提出针对拟合迭代初值进行相应的坐标变换,从而既可以解决轨道参数拟合的相关性问题,使轨道参数拟合快速收敛,同时又兼顾了用户接收机的计算简便化。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简洁有效,拟合中误差RMS在厘米量级,能够保证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 广播星历参数拟合 小倾角 坐标变换 快速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模型的LEO/MEO/GEO三层卫星网络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洪志国 吴凤鸽 +2 位作者 范植华 李磊 孙富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4-357,共4页
基于Petri网模型方法和仿真方法 ,对一种低轨 /中轨 /同步地球轨 (LEO/MEO/GEO)三层卫星网络进行了性能分析 .首先建立了卫星网络的广义随机Petri网 (GSPN)模型 ,采用SPNP6 .0软件进行了网络性能分析 .然后 ,将分析结果与采用OPNET软件... 基于Petri网模型方法和仿真方法 ,对一种低轨 /中轨 /同步地球轨 (LEO/MEO/GEO)三层卫星网络进行了性能分析 .首先建立了卫星网络的广义随机Petri网 (GSPN)模型 ,采用SPNP6 .0软件进行了网络性能分析 .然后 ,将分析结果与采用OPNET软件对该三层卫星网络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并得出了诸如在高网络负载的情况下三层网络结构的性能优于单层等新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LEO/MEO/geo卫星网络 GSPN模型 性能分析 OP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GEO卫星反射信号的渤海海冰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云 谢向芳 +3 位作者 孟婉婷 杨树瑚 高强 王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3,共7页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提出,其在海冰检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北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角速度较小且仰角变化仅有3°~4°,因此在相同观测地点其镜面反射点的空间位置非常稳定,可以提高特定区域海冰...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提出,其在海冰检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北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角速度较小且仰角变化仅有3°~4°,因此在相同观测地点其镜面反射点的空间位置非常稳定,可以提高特定区域海冰检测的时间分辨率。对在中国渤海湾进行的2次岸基海冰检测实验(2015年1月24日和2016年1月30日至2月4日)进行分析,验证了北斗GEO B1反射信号对沿岸海冰进行长时间连续检测的可行性。第1个实验结果显示海冰密集度与2颗GEO卫星C01和C03的极化比值结果具有相关性;第2个实验结果显示3颗GEO卫星C01、C02和C03检测的海冰极化比值与大气温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C01、C02和C03的极化比值与大气温度的相关值分别为0.61、0.72和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 反射信号 极化比 海冰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的GEO卫星运动学定轨 被引量:5
8
作者 贺凯飞 徐天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112,117,共5页
考虑到GEO卫星实际的运动特点,将常速度模型作为状态方程,用Kalman滤波法对GEO卫星进行运动学定轨。针对无系统误差和有系统误差的情形分别使用单向滤波和双向滤波的方法,其中双向滤波的思想是:先用正向滤波估计系统误差参数,然后将其... 考虑到GEO卫星实际的运动特点,将常速度模型作为状态方程,用Kalman滤波法对GEO卫星进行运动学定轨。针对无系统误差和有系统误差的情形分别使用单向滤波和双向滤波的方法,其中双向滤波的思想是:先用正向滤波估计系统误差参数,然后将其作为初始值进行反向滤波。模拟算例表明:观测值仅含偶然误差时,单向Kalman滤波法定轨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当观测值中含有系统误差时,定轨精度急剧下降,顾及系统误差参数的单向Kalman滤波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利用双向Kalman滤波法可进一步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提高定轨精度。算例还表明Kalman滤波法定轨可较为精确地估计出GEO卫星的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KALMAN滤波 轨道确定 系统误差 双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氢镍蓄电池在轨温度波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百麟 周佐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71,共8页
在某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平台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地简化和假设建立了南蓄电池舱作为热分析计算模型,对影响蓄电池在轨温度波动的机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冬至,西板、对地+Y板和背地+Y板受照外热流的日变化会引起其内表面温度... 在某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平台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地简化和假设建立了南蓄电池舱作为热分析计算模型,对影响蓄电池在轨温度波动的机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冬至,西板、对地+Y板和背地+Y板受照外热流的日变化会引起其内表面温度大幅度波动,通过舱内热辐射又会引起服务舱南板等结构板内表面温度波动,而服务舱南板通过导热将引起安装其上的蓄电池温度波动,这是导致蓄电池温度波动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镍蓄电池 温度波动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通信中利用GEO卫星的双跳下行链路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晖 张钦宇 张乃通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3,70,共8页
利用现有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资源,构建深空通信中深空探测器到GEO卫星、再到地面站的双跳链路系统。在自由空间链路段载波宜采用较高频率以获得链路增益;在GEO卫星到地面站链路段宜采用10GHz左右的卫星通信窗口以规避大气的相关影... 利用现有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资源,构建深空通信中深空探测器到GEO卫星、再到地面站的双跳链路系统。在自由空间链路段载波宜采用较高频率以获得链路增益;在GEO卫星到地面站链路段宜采用10GHz左右的卫星通信窗口以规避大气的相关影响。与传统一跳链路相比,双跳链路系统可以获得更大的信噪比和信道容量,以及更小的误码率。采用现有的GEO地面天线完全能够满足深空通信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码率 信噪比 双跳下行链路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深空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卫星链路丢包区分的TCP Westwood改进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峰 黄国策 康巧燕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63-2766,2770,共5页
在分析TCP Westwood(TCPW)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其应用于同步轨道(GEO)卫星链路时存在的不足,结合Vegas、Veno及LogWestwood+等改进算法的优势,基于预测的下一时刻的网络带宽,把窗口调整与带宽利用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GE... 在分析TCP Westwood(TCPW)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其应用于同步轨道(GEO)卫星链路时存在的不足,结合Vegas、Veno及LogWestwood+等改进算法的优势,基于预测的下一时刻的网络带宽,把窗口调整与带宽利用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GEO卫星链路的基于丢包区分的TCP Westwood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将每个阶段的窗口调整与带宽估计、网络状态紧密联系起来,结合网络状态和带宽估计判断拥塞窗口的合理性,动态地调整拥塞窗口,使拥塞即将发生时,窗口能及时下降到适宜的水平,尽量避免由于拥塞而导致的分组丢失。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TCP westwood在GEO卫星链路中应用时的性能,具有较好的吞吐量、公平性、友好性和较低的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轨道卫星 拥塞控制 TCP Westwood 丢包区分 带宽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u波段CEI的GEO卫星定轨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泽军 杜兰 +1 位作者 张栩晨 黄晓霞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共位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实时监测的精度,提出1种GEO卫星轨道确定方法:利用L型正交双基线Ku频段连续干涉测量(CEI)测量系统进行干涉测量;利用双行轨道根数(TLE)作为先验轨道信息,确定整周模糊度,采用批处理算法获得GEO... 为了进一步提高共位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实时监测的精度,提出1种GEO卫星轨道确定方法:利用L型正交双基线Ku频段连续干涉测量(CEI)测量系统进行干涉测量;利用双行轨道根数(TLE)作为先验轨道信息,确定整周模糊度,采用批处理算法获得GEO卫星的精密轨道。实验结果表明:Ku频段受对流层影响显著,冬季大气较夏季更稳定,信号空间传输路径中的对流层误差基本可以抵消,使得观测数据质量明显好于夏季;夏季的晚间数据质量好于白天;冬季和夏季的内符合精度差别较小,而冬季的外符合精度明显高于夏季;外符合精度变化规律一致,且存在明显的趋势项,表明夏季和冬季观测数据都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线干涉测量 KU波段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轨道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波束GEO卫星的大容量互联网接入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怡 易克初 +1 位作者 于全 孙德春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7-1394,共8页
针对大容量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系统目的关口站距用户远、同步耗时长、下行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多波束GEO卫星的大容量互联网接入系统。所提方案星上进行非再生式信号处理、基带程控交换、闭环同步控制、信令信息处理和信道调... 针对大容量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系统目的关口站距用户远、同步耗时长、下行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多波束GEO卫星的大容量互联网接入系统。所提方案星上进行非再生式信号处理、基带程控交换、闭环同步控制、信令信息处理和信道调度管理以及下行链路采用时分复用传输方式。对于支持大量分散或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应用,业务质量显著改善,且因信道利用率大大提高,实际运行时的用户容量、数据吞吐率也可能更大。仿真结果表明多频-准正交时分复用传输方式的性能更好,且根据我们已进行过的有关单元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实现经验,所提系统现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地球同步轨道移动卫星 多频-时分多址 程控交换 准正交时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GEO卫星网络的多速率多播拥塞控制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波 蔡述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99-1604,共6页
针对GEO卫星网络带宽时延积较大、拥塞控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GEO卫星网络的多速率多播拥塞控制机制MMCCM_GEO.首先,在保证接收端请求速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将GEO卫星网络中的多速率多播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并采用改... 针对GEO卫星网络带宽时延积较大、拥塞控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GEO卫星网络的多速率多播拥塞控制机制MMCCM_GEO.首先,在保证接收端请求速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将GEO卫星网络中的多速率多播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并采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对其求解,得到了最优的接收端请求速率.其次,通过采用代理节点实现反馈信息的汇集与丢失数据的恢复,有效地解决了反馈内暴及数据恢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目前GEO卫星网络中典型的多速率多播拥塞控制机制相比,本文的拥塞控制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降低了GEO卫星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时延,同时也具备了更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网络 多速率多播 拥塞控制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点波束覆盖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彦磊 汪春霆 孙巍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6年第4期83-86,共4页
GEO卫星点波束覆盖范围准确计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求日益迫切,针对GEO卫星点波束覆盖特点,提出点波束平面覆盖和点波束球面覆盖计算方法。点波束平面覆盖计算是将地球看成一个平面利用平面几何公式计算点波束覆盖范围,点波束球面覆盖... GEO卫星点波束覆盖范围准确计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求日益迫切,针对GEO卫星点波束覆盖特点,提出点波束平面覆盖和点波束球面覆盖计算方法。点波束平面覆盖计算是将地球看成一个平面利用平面几何公式计算点波束覆盖范围,点波束球面覆盖计算是将地球看成一个球体利用球面立体几何公式计算点波束覆盖范围。通过仿真、分析与比较,当点波束半功率角θ3d B较小时平面覆盖计算和球面覆盖计算精度都较高,当半功率角θ3d B较大时平面覆盖计算偏差明显增大,球面覆盖计算精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点波束 平面覆盖 球面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同步轨道(GEO)高分辨力对地观测的技术途径(上)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前洋 曲宏松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8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GEO)上实现高分辨力对地观测,具有一系列独特优点,远为其它轨道所不及。然而,对于36000 km的远程高分辨力可见波段观测,要求望远镜必须具备20 m以上口径的主镜。传统的空间相机,如果要有如此大的口径,其总质量将超过... 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GEO)上实现高分辨力对地观测,具有一系列独特优点,远为其它轨道所不及。然而,对于36000 km的远程高分辨力可见波段观测,要求望远镜必须具备20 m以上口径的主镜。传统的空间相机,如果要有如此大的口径,其总质量将超过1000 t,无法发射到GEO上。无支撑薄膜望远镜和大口径衍射望远镜,可以大幅度降低主镜质量面密度,从而降低整个相机系统的总质量,可算是一种极好的技术途径。分步发射与在轨装配,则提供了可供此类观测系统实施从地面转运到GEO的技术手段。基于变换成像原理的傅里叶望远镜,将高分辨力的取得,由增大接收口径转变为加大发射间隔,用大面积回波能量探测加上傅里叶分量重构,取代常见的目标图像直接探测,突破了远程高分辨力观测的致命瓶颈。近完美透镜为突破衍射极限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为超分辨力观测开拓出一片科学的新天地。负折射率材料(左手型材料)可制成完美透镜,而光子晶体是负折射率材料的热门选择之一,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SPP)的光子器件则是其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轨道 高分辨力对地观测 傅里叶望远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同步轨道(GEO)高分辨力对地观测的技术途径(下)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前洋 曲宏松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GEO)上实现高分辨力对地观测,具有一系列独特优点,远为其它轨道所不及。然而,对于36000km的远程高分辨力可见波段观测,要求望远镜必须具备20m以上口径的主镜。传统的空间相机,如果要有如此大的口径,其总质量将超过10... 在地球静止同步轨道(GEO)上实现高分辨力对地观测,具有一系列独特优点,远为其它轨道所不及。然而,对于36000km的远程高分辨力可见波段观测,要求望远镜必须具备20m以上口径的主镜。传统的空间相机,如果要有如此大的口径,其总质量将超过1000t,无法发射到GEO上。无支撑薄膜望远镜和大口径衍射望远镜,可以大幅度降低主镜质量面密度,从而降低整个相机系统的总质量,可算是一种极好的技术途径。分步发射与在轨装配,则提供了可供此类观测系统实施从地面转运到GEO的技术手段。基于变换成像原理的傅里叶望远镜,将高分辨力的取得,由增大接收口径转变为加大发射间隔,用大面积回波能量探测加上傅里叶分量重构,取代常见的目标图像直接探测,突破了远程高分辨力观测的致命瓶颈。近完美透镜为突破衍射极限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为超分辨力观测开拓出一片科学的新天地。负折射率材料(左手型材料)可制成完美透镜,而光子晶体是负折射率材料的热门选择之一,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SPP)的光子器件则是其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轨道 高分辨力对地观测 傅里叶望远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北斗GEO卫星直反信号功率测量偏差分析
18
作者 阮宏梁 洪学宝 +2 位作者 王永宁 汉牟田 杨东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5-831,共7页
针对接收天线方向性造成的北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直反信号功率测量偏差进行研究。给出地基场景下实际天线接收的直反信号及其功率表达式,讨论天线方向性造成的北斗GEO卫星直反信号功率测量相对偏差,设置具体观测场景进行仿真分析。... 针对接收天线方向性造成的北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直反信号功率测量偏差进行研究。给出地基场景下实际天线接收的直反信号及其功率表达式,讨论天线方向性造成的北斗GEO卫星直反信号功率测量相对偏差,设置具体观测场景进行仿真分析。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具体场景和时刻下的北斗GEO卫星直反信号功率测量偏差为固定偏差,由天线对干扰信号的抑制性能、天线架设高度和反射面介电常数共同决定;相对偏差的大小随着天线对干扰信号抑制性能的增强而减小,随着天线架设高度的变化在某一范围内波动,也会随着反射面介电常数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测量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功率测量偏差 天线方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对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景轲 王国祥 +1 位作者 陈海军 冯威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中特有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存在轨道精度低和空间结构变化缓慢的问题,分析GEO卫星对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的影响:基于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算法,采用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观测数据,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中特有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存在轨道精度低和空间结构变化缓慢的问题,分析GEO卫星对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的影响:基于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算法,采用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观测数据,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中圆地球轨道(MEO)+GEO组合和IGSO+MEO组合分别进行基线解算,探讨GEO卫星对BDS中长基线精密定位的卫星几何构型、宽巷模糊度固定效果、窄巷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及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部分GEO卫星宽巷模糊度的小数部分存在系统性偏差,其宽巷模糊度需要5 h左右才能得到90%的固定率;加入GEO卫星后,窄巷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从25缩短到16min,缩短了36%;BDS全星座组合的2h静态解算精度水平方向为2.1 cm,高程方向为3.5 cm;GEO卫星有利于提升BDS中长基线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 中长基线 首次固定时间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大型固面反射器背部高频箱热环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寿秋爽 赵啟伟 周佐新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98,共6页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为了改善天线性能,将一些射频设备直接安装在天线反射器背部,为此需要在反射器背部设置一个高频箱。当反射器口径大且为固面时,高频箱所处的外部热环境非常恶劣,外热流成分复杂。文章分析了高频箱不同外热流成分... 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为了改善天线性能,将一些射频设备直接安装在天线反射器背部,为此需要在反射器背部设置一个高频箱。当反射器口径大且为固面时,高频箱所处的外部热环境非常恶劣,外热流成分复杂。文章分析了高频箱不同外热流成分的影响,包括直接入射太阳光和来自反射器背部的反射光与红外辐射,并通过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影响高频箱外热流的主要因素。仿真结果表明:来自反射器的红外辐射热流影响更大。为减小高频箱外热流,反射器背部多层隔热组件外表面膜的太阳吸收比应尽可能小且稳定,以减小高频箱温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固面反射器 高频箱 外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