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4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ecasting and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by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
1
作者 Shiyi Xu and Wei Cen School of Computer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072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S2期86-94,共9页
To generate a test set for a given circuit (including both combinational and sequential circuits), choice of an algorithm within a number of existing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to apply is bound to vary from circuit t... To generate a test set for a given circuit (including both combinational and sequential circuits), choice of an algorithm within a number of existing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to apply is bound to vary from circuit to circuit. In this paper, the genetic algorithms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models of existing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in making such choice more easily. Therefore, we may forecast the testability parameters of a circuit before using the real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 The results also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test generation algorithms.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given to convince the readers of the truth and the usefulness of this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TABILITY genetic Algorithm forecasting EVALUATING Test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et model of bending force for 6-high reversing cold rolling mill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建国 徐小照 +3 位作者 张杰 宋木清 宫贵良 曾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487-1492,共6页
The hydraulic roll-bending device was studied,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odem cold rolling mills to regulate the strip flatness. The loaded roll ga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stri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r... The hydraulic roll-bending device was studied,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odem cold rolling mills to regulate the strip flatness. The loaded roll ga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strip crown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reversing cold rolling proces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deformation model of roll stack system of the 6-high 1 250 mm high crown (HC) reversing cold rolling mill was built by slit beam metho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dratic component of strip crown decreases nearly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ork roll bending force, when the shifting value of intermediate roll is determined by the rolling process. From the first pass to the fifth pass of reversing rolling process, the crown controllability of bending force is gradually weakened. Base 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a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oll-bending force in reversing multi-pass rolling, such as strip width and rolling force, a preset mathematic model of bending force is developed by genetic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ative deviation of flatness criterions in each rolling pass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mean relative deviation of all five passes is decreased from 25.1% to 1.7%. The model can keep good shape in multi-pass reversing cold rolling process with the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rolling mill STRIP bending force mathematic model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ecasting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based on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淑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327-330,共4页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the BP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odel of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were established. Immune...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the BP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odel of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were established.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optimizing the weight from input layer to hidden layer, from hidden layer to output layer, and the threshold value of neuron nodes in hidden and output layers. Finally, training the related data of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from 1980 to 2000 in China, a nonlinear network model between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obtained. The model was adopted to forecasting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from 2001 to 2005, and the average absolute error ratio of forecasting results is 13.521 8%.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neural network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as better forecasting accuracy and stability for forecasting the increasing rate of power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neural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INCREASING RATE FORE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t measurement model of ring's dimensions for vertical hot ring rolling process using neural networks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小凯 华林 +3 位作者 汪晓旋 梅雪松 朱乾浩 戴玉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7-29,共13页
Vertical hot ring rolling(VHRR) proce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ity,time-variation and being susceptible to disturbance.Furthermore,the ring's growth is quite fast within a short time,and the rolled ri... Vertical hot ring rolling(VHRR) proce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ity,time-variation and being susceptible to disturbance.Furthermore,the ring's growth is quite fast within a short time,and the rolled ring's position is asymmetrical.All of these cause that the ring's dimensions cannot be measured directly.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dimensions of ring blanks,the positions of rolls and the ring's inner and outer diameter,the soft measurement model of ring's dimension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A mass of data samples are obtained from VHRR finite element(FE) simulations to train and test the soft measurement NN model,and the model's structure parameters are deduced and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GA).Finally,the soft measurement system of ring's dimensions is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by the VHRR experiments.The ring's dimensions were measured artificially and calculated by the soft measurement N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values of GA-RBFNN model are close to the artificial measurement data.In addition,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of GA-RBFNN mod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BFNN model.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oft measurement NN model has high precision and flexibility.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practical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VHRR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hot ring rolling dimension precision soft measurement mode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reduction us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and routh approxi mations
5
作者 李红星 芦金石 闫红书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3期632-639,共8页
A new method of model reduction combin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GA) with the Routh approxim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a high-order system can be approximated by a low-order model with a time del... A new method of model reduction combin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GA) with the Routh approxim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a high-order system can be approximated by a low-order model with a time delay. The denominator parameters of the reduced-order model are determined by the Routh approximation method, then the numerator parameters and time delay are identified by the GAL. The reduced-order models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will always be stable if the original system is stable and produce a good approximation to the original system in both the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Two numerical example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cornputationally simple and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reduction time delay genetic algorithm Routh approx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STM的桥梁缆索腐蚀钢丝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缪长青 吕悦凯 万春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元数量、窗口大小4个超参数,以预测不同腐蚀特征状态下钢丝的力学性能。将其与传统LSTM和GA-反向传播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A-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在屈服强度与极限强度预测效果方面,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44%~61%、43%~57%、35%~92%。在屈服应变与极限应变预测效果方面,RMSE、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0~46%、7%~49%、12%~229%。所建立的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支持桥梁缆索腐蚀安全性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缆索腐蚀钢丝 力学性能预测 时序预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不析锂充电边界辨析及优化充电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丙香 马仕昌 +2 位作者 陈昕 张旭博 张维戈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0-1973,共14页
开发不析锂的优化充电方法对于缓解电动汽车用户充电焦虑、里程焦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优化充电研究中涉及析锂边界的不同应用形式,但是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尚不明晰,同时缺少易于工程应用的优化充电方法。围绕以上问题,该文进行... 开发不析锂的优化充电方法对于缓解电动汽车用户充电焦虑、里程焦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优化充电研究中涉及析锂边界的不同应用形式,但是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尚不明晰,同时缺少易于工程应用的优化充电方法。围绕以上问题,该文进行了析锂边界不同应用形式的辨析和优化充电研究。首先,搭建包含析锂副反应的高精度电化学模型,在25℃和10℃下验证了仿真精度。其次,利用二分法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获取了不同应用形式的析锂边界,包括析锂电流边界、析锂电压边界和析锂在线边界,辨析了三者间的本质一致性和差异性。最后,基于析锂电压边界和遗传算法,优化得到兼顾充电时间和充电容量的五阶段恒流充电方法,进一步地,提出了四种五阶段恒流恒压充电方法,并分析了恒压阶段对于充电效果的影响。与传统恒流充电对比,所提出的优化充电方法可以大幅缩短充电时间,并最大化充电容量。该文阐明了析锂边界不同应用形式间的异同,提出的充电方法易于实现工程应用,同时为优化充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模型 析锂边界 遗传算法 优化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月用水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星 沈紫菡 +2 位作者 许钦 刘睿佳 蔡晶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基于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月用水量数据分析,选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经过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月用水量模拟。在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过程中,通过多源社会经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采用... 基于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月用水量数据分析,选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经过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月用水量模拟。在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过程中,通过多源社会经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采用平均影响值算法(MIV)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联合方法筛选月用水量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在陕西省月用水量预测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精度,其中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为进一步验证影响因子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采用不同方法筛选影响因子作为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模拟结果表明,MIV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联合方法提高了影响因子的选取精度,能够有效提升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用水量预测 ARIMA模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模型 因子筛选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配电网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
9
作者 陈晓龙 徐颖 李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8-216,共9页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评价指数与阈值触发机制的动态分区方法,以划定后续相序优化的区域范围。建立考虑多类型灵活调节资源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各分区三相不平衡度最小为目标优化相序配置,下层构建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电压优化模型。采用基于云模型改进的遗传算法和Gurobi求解器分别求解上下层模型。基于改进的IEEE 123节点系统和0.38 kV实际配电网台区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三相不平衡 动态分区 双层优化模型 相序优化 云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直流传导电磁泵多目标优化
10
作者 陈观慈 杨进 +2 位作者 张文斌 杨照林 陈永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4-200,共7页
高集成度芯片和电子设备的热障问题已成为制约其集约化发展的瓶颈之一,利用直流传导电磁泵(DC-EMP)驱动液态金属进行传热与散热可以有效解决水冷系统沸点低、热导率低且易发生沸腾相变的问题。为提高DC-EMP的驱动效率,本工作建立了Krig... 高集成度芯片和电子设备的热障问题已成为制约其集约化发展的瓶颈之一,利用直流传导电磁泵(DC-EMP)驱动液态金属进行传热与散热可以有效解决水冷系统沸点低、热导率低且易发生沸腾相变的问题。为提高DC-EMP的驱动效率,本工作建立了Kriging代理模型,以作用区长度L、流道宽度W、流道高度H和输入电流I作为设计变量,压力P和驱动效率η为目标函数,采用NSGA-Ⅱ算法和TOPSIS决策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初始方案和优化结果进行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优化后,DC-EMP在设计工况下的压力和效率均有所提高,相较于初始方案分别提升了32.72%和8.85%;优化后泵内平均磁感应强度增大了约36.58%,分布不均匀性降低了19.36%,流道内流体相对速度分布更均匀,削弱了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MHD)效应对液态金属流动的影响;基于优化结果,在流道内安装与流速方向平行的绝缘板可以有效减小电流在作用区端部的扩散效应,提高作用区内的有效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 直流传导电磁泵 KRIGING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稳态过程的混流泵启动性能优化
11
作者 李伟 杨毅 +2 位作者 李硕 刘明江 齐寒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52,共8页
在ANSYS Workbench的基础上结合OptiSLang优化设计软件,对混流泵启动过程进行优化.利用准稳态理论和全流域模型计算数据,建立了混流泵准稳态启动过程的水力性能响应面替代模型.通过NSGA遗传算法优化内部流动状态,降低启动过程中的涡致... 在ANSYS Workbench的基础上结合OptiSLang优化设计软件,对混流泵启动过程进行优化.利用准稳态理论和全流域模型计算数据,建立了混流泵准稳态启动过程的水力性能响应面替代模型.通过NSGA遗传算法优化内部流动状态,降低启动过程中的涡致能量损失,从而提升混流泵的水力性能.将原始混流泵与优化后混流泵的外特性、叶片压力分布进行对比,并分析混流泵内部涡结构,验证了所提出的准稳态启动过程水力性能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进口安放角α1,α4,α5,叶片出口安放角β1,β2,β3,β4,β5,叶片包角φ和叶片厚度系数θ对混流泵加权平均扬程和加权平均效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对比不同启动时刻下混流泵的叶片压力分布,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混流泵启动中后期的瞬态扬程和启动中期的水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启动过程 响应面模型 NSGA遗传算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
12
作者 刘凡 崔金凤 +1 位作者 吴铭 沈荣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38,共6页
为了提高教师组卷的质量及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自动组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传统的自动组卷算法并未考虑班级整体认知水平,且组卷效率低,组卷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评估。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 为了提高教师组卷的质量及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自动组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传统的自动组卷算法并未考虑班级整体认知水平,且组卷效率低,组卷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评估。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首先借助预训练大模型所具备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微调技术和问答机制进行自动组卷,通过实验选择在7B(7 Billion)参数规模的Qwen大模型上使用Q-LoRA微调进行自动组卷,可以高效率地生成试卷。同时,提出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提升试卷质量,利用Qwen大模型生成的试卷作为初始种群,并且设计组卷适应度计算方法,采用“精英保留”的思想设计遗传算子,改进选择、交叉、变异算子的设计,始终保留种群中最好的个体。实验结果显示,传统遗传算法组卷需要34.586 s,成功率为83%,大模型自动组卷算法则能在8.565 s内完成,但成功率略降至81%。相比之下,该文提出的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的遗传算法自动组卷方法,不仅将组卷效率大幅提升至0.673 s,而且成功率高达100%,完全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这一方法显著优于前述两种算法,展现出在效率和成功率上的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组卷 认知诊断 大语言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动交叉验证的城市需水预测方法
13
作者 董增川 王佳晟 +4 位作者 崔璨 韩亚雷 陈荣豪 杨家亮 王淑云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9,共7页
为提高机器学习算法在城市需水预测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交叉验证的系统化预测方法,包括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需水预测模型构建、结合滚动交叉验证的超参数优化以及模型性能的评估与优选,并以衡阳市为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 为提高机器学习算法在城市需水预测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交叉验证的系统化预测方法,包括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需水预测模型构建、结合滚动交叉验证的超参数优化以及模型性能的评估与优选,并以衡阳市为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的2025年衡阳市需水量与规划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可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用水结构灵活调整指标体系和模型组合,结合滚动交叉验证的超参数优化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更好地满足了真实应用场景的需水预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需水预测 机器学习算法 超参数优化算法 滚动交叉验证 需水预测模型 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的高精度改进双曲正切模型
14
作者 杜恒 吕彦廷 +1 位作者 黄惠 马佰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9,共11页
液压作动器中串联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MFC-MRD)可有效改善液压阀控缸系统的欠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足式机器人、挖掘机等装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MFC-MRD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必然会增加阻尼流道的有效长度,进而增... 液压作动器中串联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MFC-MRD)可有效改善液压阀控缸系统的欠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足式机器人、挖掘机等装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MFC-MRD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必然会增加阻尼流道的有效长度,进而增大系统的阻尼力,导致现有动力学模型无法精确描述MFC-MRD的非线性滞回特征。为改善MFC-MRD的非线性滞回特性,该文基于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分析多级流道结构及非线性滞回曲线特征,对双曲正切曲线进行分割重组,进而提出了符合滞回特性的改进双曲正切模型;在参数辨识过程中,为避免模型参数陷入局部最优和“早熟”,对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进行改进,进而提出了一种三级逐步逼近的选择算子,提高了模型参数的辨识精度,并依据力学实验数据,精确地获得了模型参数与电流的关系。模型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Bouc-Wen模型和数据驱动式模型,该文建立的改进双曲正切模型的精度最高可提高75%,能准确地描述MFC-MRD存在的非线性滞回特性,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 双曲正切曲线 正向运动学模型 改进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响应时间的灌区实时渠系优化配水模型
15
作者 张运鑫 郭邦 +3 位作者 樊煜 高占义 杨芸 刘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4,50,共7页
在实际情况中灌区配水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灌区供水流量的变化以及水流运动时间的大小对配水方案的制定和渠道精准配水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优化渠系配水。考虑到灌区供水流量实时变化以及水流运动时间对配水方案的... 在实际情况中灌区配水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灌区供水流量的变化以及水流运动时间的大小对配水方案的制定和渠道精准配水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优化渠系配水。考虑到灌区供水流量实时变化以及水流运动时间对配水方案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水力响应时间的实时优化配水模型。当供水流量变大或变小时,模型提供2种配水方式:方式1为优先调节流量,再调节配水渠道数量;方式2为增加或减少下级配水渠道的数量。模型以各配水支渠的配水流量、开始配水时间和结束配水时间为决策变量,以配水历时最短和渠道输水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结果表明:2种方式的配水流量均在流量上下限之间,满足配水要求,响应时间的计算提供了更精准的配水时间;方式1可以保证所有渠道不间断配水,但出现了部分渠道配水流量较小的情况,配水历时为128.66 h;方式2中所有渠道均大流量配水,且配水流量大小能保持稳定,配水历时为122.13 h,但部分渠道会中断配水。水力响应时间的灌区实时渠系优化配水模型能够在供水流量变化时提供配水方案,方式1比方式2的配水流量波动大,渠道输水损失大,且配水时间多6.54 h。2种方式都考虑了水力响应时间对配水方案的影响,从而增加配水时间的准确性,可为灌区的配水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系配水 水力响应时间 优化配水模型 遗传算法 实时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绕组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参数优化策略
16
作者 袁野 张永将 +3 位作者 杨帆 叶腾 孙玉坤 周苏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092-6102,I0028,共12页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集成了转矩系统与悬浮系统,两种系统关键性能受众多转子结构参数影响,采用传统多目标优化策略将面临高维设计变量导致的低效优化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敏感分类参数优化策略。该优化策略首先通过Sobol法进行全...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集成了转矩系统与悬浮系统,两种系统关键性能受众多转子结构参数影响,采用传统多目标优化策略将面临高维设计变量导致的低效优化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敏感分类参数优化策略。该优化策略首先通过Sobol法进行全局敏感度分析,挑选出敏感度较高的设计变量;其次,根据敏感参数对关键性能呈现的不同影响规律,定义耦合敏感参数与单系统敏感参数,从而实现对敏感参数的分类降维;进一步,根据敏感程度的不同,将分类后的敏感参数建立相应的代理模型,结合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开展多目标分层优化设计,并通过模糊集合策略,从所得的帕累托前沿中辅助挑选综合性能最佳的解;最后,仿真分析优化前后电机的转矩系统和悬浮系统关键性能,并搭建实验平台对优化后的样机进行性能测试,结果验证了优化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 参数优化 代理模型 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卷盘式喷灌机定喷-行喷混合喷灌模式研究
17
作者 李红 韩世昌 +1 位作者 蒋跃 李玥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21,共9页
针对传统卷盘式喷灌机机动性差、田间适应性不足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兼顾多重性能的自走卷盘式喷灌机,并提出定喷与行喷混合的喷灌模式,喷灌机在定点喷灌后再快速行走并移动到下一个喷灌点;通过单喷头水量分布试验,建... 针对传统卷盘式喷灌机机动性差、田间适应性不足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兼顾多重性能的自走卷盘式喷灌机,并提出定喷与行喷混合的喷灌模式,喷灌机在定点喷灌后再快速行走并移动到下一个喷灌点;通过单喷头水量分布试验,建立了定喷模式下的径向水量分布拟合曲线;根据移动叠加定喷模式水量分布,构建了行喷模式的水量计算模型;基于定喷水量分布和行喷水量计算模型,建立了以喷灌强度、喷灌均匀系数和设计灌水定额下的耗电量为优化目标,以喷灌点间距、相邻行程间距、机组运动速度和喷灌点灌水时间为决策变量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NSGA-I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生成Pareto前沿,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优化结果表明:在额定灌水量45mm条件下,系统压力为0.5MPa,喷灌点间距为1.4倍喷头射程,相邻两次行程间距为1.2倍喷头射程,喷灌点灌水时间为0.7h,机组运动速度为100m/h时,喷灌强度为23.69mm/h,喷灌均匀系数为85.81%,设计灌水定额下的耗电量为12.1W·h/(m^(2)·mm)。对比不同喷灌模式的工作性能,混合喷灌模式作业效率为367.4m^(2)/h,较双喷头模式提高约34%。研究结果可为自走卷盘式喷灌机研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 水量分布 卷盘式喷灌机 定喷-行喷混合模式 水量计算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巡检机器人越障工况下基座旋转关节性能分析
18
作者 李小彭 刘海龙 +1 位作者 樊星 石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0,共9页
影响机器人越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行走臂基座旋转关节.为了提升机器人在越障工况下的行走性能,提出了一种基座旋转关节主动调节方法.首先建立了机器人基座旋转关节的双惯量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线性二次调节器(linearquadraticr... 影响机器人越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行走臂基座旋转关节.为了提升机器人在越障工况下的行走性能,提出了一种基座旋转关节主动调节方法.首先建立了机器人基座旋转关节的双惯量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线性二次调节器(linearquadraticregulator,LQR)控制理论设计了关节控制器.对比发现基座旋转关节性能主要由权系数矩阵Qc与Rc决定,使用遗传算法对关节控制器系数矩阵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对比分析优化效果,找到最佳方案来提升机器人在越障工况下的行走性能.最后进行了多关节双臂巡检机器人的越障实验,结果表明,经优化参数后的关节控制器能更好地控制机器人完成越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巡检机器人 动力学模型 关节控制 遗传算法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耦合启发式算法和数据预处理的无负约束组合风速预测
19
作者 付桐林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9-666,共8页
首先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及极值学习机(ELM)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灰狼算法(GWO)相耦合,构建多个混合模型对中国黄土高原陇东区环县风电场风速进行预测,进而将各混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输入变量,以预测误差平方... 首先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及极值学习机(ELM)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灰狼算法(GWO)相耦合,构建多个混合模型对中国黄土高原陇东区环县风电场风速进行预测,进而将各混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输入变量,以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无负约束的组合模型NNCT,并采用灰狼算法优化组合模型的权重,实现研究区域风电场风速的准确预测。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降低模型选择的风险,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机器学习 灰狼算法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关键参数测量技术研究
20
作者 吴恩启 覃文俊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3,共8页
齿轮在机械传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齿轮参数的精准测量一直是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齿轮参数测量方法。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对齿轮齿廓的关键目标... 齿轮在机械传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齿轮参数的精准测量一直是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齿轮参数测量方法。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对齿轮齿廓的关键目标点进行测量,从渐开线的形成机理出发,建立目标点与齿轮参数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及三坐标测量数据与齿轮理论参数关联的目标函数,采用离散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以确定最优的齿轮参数。通过对不同参数类型的齿轮进行反求实验,验证算法与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具有一般性制造误差的齿轮,而且对于非标齿轮也同样适用,为齿轮制造工艺和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参数反求 离散遗传算法 三坐标测量仪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