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PTMC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昌慧 黄志平 +3 位作者 戴慧萍 邱慧芳 何春 唐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6-765,共10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能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淋巴结清扫的PTMC患者202例,根...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能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淋巴结清扫的PTMC患者202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是否并发CLNM分为CLNM组(97例)和非CLNM组(105例)。收集所有PTMC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超声(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采用Sanger测序检测TERT启动子突变。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TMC并发CLNM的影响因素;RStudio4.4.1软件构建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的PTMC并发CLNM列线图模型,用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和C指数评价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和净收益,Hosmer-Lemeshow检验列线图模型的拟合优度;MedCalc22.023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评价超声造影、TERT启动子突变和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PTMC并发CLNM的预测能效。结果经术后病理检查,202例PTMC患者CLNM发生率为48.02%(97/202)。单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病灶数目、纵横比、微钙化、增强时间、增强方式、增强强度、被膜连续性、TERT启动子突变与PTMC并发CLNM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多灶性肿瘤(OR=3.487,95%CI:1.641~7.406,P=0.001)、微钙化(OR=4.484,95%CI:2.113~9.516,P<0.001)、等或高增强(OR=3.187,95%CI:1.460~6.957,P=0.004)、被膜连续性中断(OR=2.201,95%CI:1.051~4.608,P=0.036)、TERT启动子突变阳性(OR=4.460,95%CI:2.132~10.103,P<0.001)为PTMC并发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PTMC并发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列线图模型[Logit(P)=-4.486+1.350×病灶数目+1.399×微钙化+2.124×增强强度+1.524×被膜连续性+2.175×TERT启动子突变]。该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为0.899(95%CI:0.893~0.905),校准曲线走形接近理想曲线,决策曲线高于两条极端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P>0.05。ROC曲线显示,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PTMC并发CLNM曲线下面积为0.899,大于超声造影、TERT启动子突变单独预测的0.857、0.697(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PTMC并发CLNM具有较高的预测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造影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突变 颈部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预测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辐射联合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27过表达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洪帅 林桂淼 +6 位作者 王晓梅 罗琳 杨柳 卞东圆 李沙沙 蒋圣哲 陈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8-1226,共9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末端多肽27(hTERTC27)过表达联合治疗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LDR与常规放疗(CONV-RT)结合的体内抑瘤效应。方法:将pEgr-hTERTC27质粒转染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小鼠LLC肺癌...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末端多肽27(hTERTC27)过表达联合治疗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LDR与常规放疗(CONV-RT)结合的体内抑瘤效应。方法:将pEgr-hTERTC27质粒转染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小鼠LLC肺癌(LLC)细胞,用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C27的A549-C27细胞和LLC-C27细胞。细胞实验分为6组,分别是CONV-RT(A549-Con)、低剂量照射(A549-Low)、C27(A549-C27)、常规剂量联合C27(A549-C27-Con)、低剂量照射联合C27(A549-C27-Low)和对照(A549-Mock)组,其中Low组的辐照剂量仅为Con组的36%。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通过皮下种植建立LLC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动物实验分组同细胞实验;记录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并检测各组肿瘤体积和质量,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邻近肌肉浸润情况。结果:与A549-Mock比较,A549-Con和A549-Low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 <0.01);而且A549-C27-Con和A549-C27-Low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A549-C27组(均P <0.01)。与A549-Mock组比较,A549-Con组和A549-Low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 <0.01);A549-C27、A549-C27-Con和A549-C27-Low组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与未经照射治疗的荷瘤小鼠相比较,CONV-RT及LDR+CONV-RT均可使荷瘤小鼠肿瘤质量显著降低(均P <0.01)。此外,LDR+CONV-RT+C27组肿瘤质量显著减小,局部浸润减少(均P <0.01)。结论:LDR与CONV-RT相结合能够在降低辐射总剂量的同时达到与CONV-RT单独使用相似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抑制效果。而且,LDR与C27多肽有协同抗肿瘤作用,两者同时使用能够使移植瘤局部浸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末端多肽27 基因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和抗氧化剂处理对CmTERT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张丹丹 彭静梅 +1 位作者 黄紫妍 付鸣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9,共7页
该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不同条件和抗氧化剂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YJ端粒酶逆转录酶(C.militaris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CmTERT)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温度(22℃和25℃)有利于菌... 该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不同条件和抗氧化剂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YJ端粒酶逆转录酶(C.militaris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CmTERT)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温度(22℃和25℃)有利于菌株YJ菌丝体生长和Cmtert转录,蓝光抑制Cmtert转录;高温(28、30和33℃)不利于菌株YJ菌丝体生长和Cmtert转录,蓝光促进Cmtert转录;但在30℃时,在菌株YJ菌丝中Cmtert转录水平急剧升高,推测与端粒高温损伤的诱导有关.维生素C(VC)、维生素E(VE)、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白藜芦醇对在菌株YJ中Cmtert转录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在菌株TN中Cmtert转录的影响不明显.因此,若蛹虫草交配型不同,则受抗氧化剂影响的Cmtert转录水平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环境条件 抗氧化剂 端粒酶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反义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仕明 房殿春 +4 位作者 杨金亮 罗元辉 鲁荣 陈兵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34-937,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RT)反义基因治疗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导入SGC-7901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凋亡、细...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RT)反义基因治疗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导入SGC-7901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凋亡、细胞周期、软琼脂中克隆形成率及裸鼠体内成瘤性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获得稳定表达正、反义基因的细胞系7901-S、7901-AS1和7901-AS2。7901-AS1和7901-AS2出现显著生长抑制现象,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增加,异型性减小,G0/G1期细胞增加,S和G2M期细胞减少,增殖指数减小,软琼脂中无克隆形成,裸鼠体内成瘤消失。结论hTRT反义基因治疗可以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部分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分化而非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提示hTRT基因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反义基因治疗 胃癌 端粒酶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调节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活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勇 谢渭芬 +4 位作者 陈伟忠 张新 张兴荣 张忠兵 沈建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研究c myc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启动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DNA质粒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 、猴肾COS 7细胞和NIH3T3细胞 ,孵育 4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相比 ,载有... 目的 :研究c myc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启动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DNA质粒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 、猴肾COS 7细胞和NIH3T3细胞 ,孵育 4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相比 ,载有htert 80 0bp启动子的质粒TERTLuc(80 0 )在肿瘤细胞HepG2 中活性显著增强。外源性转录因子c myc可显著上调htert启动子的表达 ,其激活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人工突变c myc结合位点明显降低htert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c myc可直接激活htert启动子的表达 ,是调节端粒酶活性的重要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 启动子 基因调控 脂质体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灵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田昕 罗颖 +3 位作者 闫永波 隋承光 孟凡东 刘云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6-562,共7页
目的观察蟾蜍灵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线粒体定位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蟾蜍灵作用EC9706细胞,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 目的观察蟾蜍灵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线粒体定位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蟾蜍灵作用EC9706细胞,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Hoechst 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核形态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及多重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TERT亚细胞定位及蛋白表达。结果随作用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蟾蜍灵可显著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P均<0.01)。100 nmol/L蟾蜍灵作用EC9706细胞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逐渐减少,S及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均<0.05);细胞核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凋亡率逐渐增加(P<0.01)。hTERT可表达于EC9706细胞线粒体中,在蟾蜍灵诱导的凋亡过程中,细胞核hTERT的表达减少,而线粒体hTERT的表达则有所增加(P<0.05)。结论蟾蜍灵可抑制EC970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于S及G2/M期。hTERT除细胞核外还定位于线粒体中,并在蟾蜍灵诱导的凋亡过程中由细胞核向线粒体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蟾蜍灵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细胞核 线粒体 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hTER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其对人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祥厦 姚陈 +2 位作者 张辉 王三明 王深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87-2190,共4页
目的构建靶向端粒酶hTERT基因mRNA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探讨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端粒酶hTERT基因特异性shRNA干扰序列,重组pSuper-retro-puro质粒,转染乳腺癌MCF-7和M... 目的构建靶向端粒酶hTERT基因mRNA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探讨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端粒酶hTERT基因特异性shRNA干扰序列,重组pSuper-retro-puro质粒,转染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转染组),设立正常培养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阴性对照组)和pSuper-retro-puro质粒转染的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空白对照组),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ELISA)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MTT实验及琼脂糖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等。结果成功构建pSuper-retro-puro-TERTRNAi#1、#2质粒并转染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系,转染后细胞端粒酶活性较转染前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显示,MCF-7及MDA-MB231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较阴性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表明MCF-7和MDA-MB231转染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RNAi技术特异性干扰hTERT基因mRNA表达可显著下调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可导致细胞增殖能力的减弱,以端粒酶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端粒酶 HTERT RNA干扰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在白血病诊断与分型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祝毓琳 张英 +3 位作者 朱平 杨英 杜金伟 刘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 分析病人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畸变涉及的86种融合基因和临床白血病类型的相关性,探讨常见融合基因筛查法在临床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61例初发或者复发的白血病患者及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骨髓细胞,提取R... 目的: 分析病人白血病细胞染色体畸变涉及的86种融合基因和临床白血病类型的相关性,探讨常见融合基因筛查法在临床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61例初发或者复发的白血病患者及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骨髓细胞,提取RNA,用32条特异性引物逆转录为cDNA,利用白血病29种染色体畸变形成的融合基因的86种mRNA剪接变异体引物,分8管进行多重RT PCR,筛查白血病融合基因。结合临床状态和形态学观察了解融合基因与白血病类型的关系。结果: 白血病中115例(71% )分别检测出10种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包括AML1 /ETO、PML/RARα、PLZF/RARα、dupMLL、MLL/AF6、MLL/AF10、CBFβ/MYH11、BCR/ABL、Hox11、Evi1。其中5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00%检出BCR/ABL; 2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88%检出融合基因,其中21例APL检测出PML/RARα, 1例APL检测出PLZF/RARα; AML1 /ETO阳性的17例急性白血病(AL)16例为FAB M2亚型, 1例为混合型白血病; CBFβ/MYH11阳性的4例AL3例为FAB分型的M4, 1例为M5,属于向粒单细胞系统分化的白血病。16例AL检测出MLL基因异常,其中MLL/AF6白血病均为FAB分型的M5,具有典型的原始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特征。1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5例检测出BCR/ABL。8例MDS病人中2例检测出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诊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PML/RARΑ BCR/ABL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单核细胞白血病 基因筛查法 FAB分型 人白血病细胞 RT-PCR PLZF 染色体畸变 白血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hTRT转染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杨仕明 房殿春 +3 位作者 杨金亮 罗元辉 鲁荣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SGC 790 1胃癌细胞株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导入SGC 790 1胃癌细胞株中 ,从光镜、电镜水平观察转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与未转染细...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SGC 790 1胃癌细胞株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导入SGC 790 1胃癌细胞株中 ,从光镜、电镜水平观察转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与未转染细胞相比 ,光镜下hTRT反义基因转染的SGC 790 1胞体增大 ,胞浆丰富 ,分裂相减少 ,核浆比增大 ,异型性减小 ;透射电镜下反义基因转染细胞细胞器丰富 ,胞浆内出现分泌泡样结构及胞质内微囊 ;扫描电镜下反义基因转染细胞表面微绒毛增多 ,胞体周围可见大量颗粒样物质 ,根据AB/PAS染色结果 ,这些颗粒样物质有可能是其分泌的粘液颗粒。结论 hTRT反义基因有促进SGC 790 1细胞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反义基因 胃癌 HTRT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8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陵 梁光萍 +4 位作者 邹利全 高军 张方征 游斌 熊晓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38(miR-138)对人胃癌SCC-7901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miR-138 RNA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38表达丰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 目的:探讨microRNA-138(miR-138)对人胃癌SCC-7901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miR-138 RNA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38表达丰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周期;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端的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miR-138 RNA后,SGC-7901细胞内miR-138表达丰度升高,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显著抑制,同时hTERT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miR-138可抑制人SC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靶基因hTERT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RNAS 转染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洁 钟鸣 +3 位作者 姜晓宏 王兆元 张波 侯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B)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和bcl_2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或免疫组化方法对AB(分原发、复发和恶变组 )中hTERTmRNA和bcl_2进行检测 ,并与正常口腔黏膜作对照。结果 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在AB中为 94 4 ... 目的 研究成釉细胞瘤 (AB)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和bcl_2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或免疫组化方法对AB(分原发、复发和恶变组 )中hTERTmRNA和bcl_2进行检测 ,并与正常口腔黏膜作对照。结果 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在AB中为 94 4 % ,正常口腔黏膜中为 14 3% (P <0 0 0 1) ;bcl_2蛋白阳性率在AB中为88 0 % ,正常口腔黏膜中为 4 4 4 % (P <0 0 0 1)。从表达趋势看伴随着AB的复发与恶变 ,hTERTmRNA与bcl_2表达均增强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和bcl_2可作为评价AB预后的有效指标。端粒酶的活化和bcl_2表达的增强在AB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BCL-2 成釉细胞瘤 表达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凋亡及其端粒酶hTERT-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章尧 赵燕 陈昌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 60细胞端粒酶亚单位hTERT mRNA表达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As2 O3与HL 60细胞株共培养 48h ,流式细胞术鉴定HL 60细胞凋亡 ;RT PCR法检测HL 60...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 60细胞端粒酶亚单位hTERT mRNA表达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As2 O3与HL 60细胞株共培养 48h ,流式细胞术鉴定HL 60细胞凋亡 ;RT PCR法检测HL 60细胞端粒酶亚单位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在 0 1、1 0和 5 0 μmol·L-13种浓度的As2 O3作用下 ,HL 6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2 2 8%± 0 40 %、2 5 5 %± 0 2 2 %和 47 5 7%± 2 79% ;端粒酶亚单位hTERT mRNA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 73 97%、63 70 %和 2 9 0 4%。细胞凋亡率在 5 0 μmol·L-1与 0 1和 1 0μmol·L-1浓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端粒酶亚单位表达的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As2 O3诱导HL 60细胞凋亡效应与其抑制端粒酶亚单位hTERTmRNA的表达相关。结论 As2 O3对HL 60细胞具有凋亡诱导效应 ,且对其端粒酶亚单位hTERTmRNA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两者均呈现浓度依赖效应。As2 O3可能通过抑制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细胞凋亡 HL-60细胞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华 王欣璐 +4 位作者 杨扬 张剑 汪根树 姜楠 陈规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利用RNAi技术降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其活性,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制备靶向hTERT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 目的利用RNAi技术降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其活性,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制备靶向hTERT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2人肝癌细胞,以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结果成功制备出hTERTsi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重组病毒感染HepG2细胞24、48、72h后端粒酶活性分别下降了23.84%、58.03%和85.01%(P<0.05);感染后24h细胞凋亡率29.05%;MTT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并存在一定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hTERTsiRNA能特异性使hTERT基因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下降,肝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基因治疗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吲哚醌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和端粒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娜 侯琳 +4 位作者 祝兆怡 张金玉 鞠传霞 葛银林 岳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0-684,共5页
目的研究2,3-吲哚醌(2,3-dioxoindoline,IS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和端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SA不同浓度(0、100、200、400μmol·L-1)处理组,采用... 目的研究2,3-吲哚醌(2,3-dioxoindoline,IS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和端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SA不同浓度(0、100、200、400μmol·L-1)处理组,采用Hochest33258荧光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加药后SH-SY5Y bcl-2,bax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00、200、400μmol·L-1ISA处理SH-SY5Y细胞48h后,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的核浓缩、核碎裂形态;bcl-2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减少(P<0.05),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未见变化(P>0.05);hTERT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00、400μmol·L-1ISA处理SH-SY5Y细胞48h,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DNA梯带。结论2,3-吲哚醌可能通过下调bcl-2和hTERT表达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吲哚醌 SH-SY5Y bcl-2 BAX 端粒酶逆转录酶 Hoch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菌素A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及亚单位hTERT的表达并诱导凋亡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咏明 薛克营 +2 位作者 陈艳红 刘隽 黄士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及亚单位hTERT的表达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0 nmol.L-...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及亚单位hTERT的表达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0 nmol.L-1TSA作用后的细胞凋亡情况,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RT-PCR分析端粒酶三个亚单位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曲古菌素A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nex-inV/PI双染色体法检测凋亡显示,600 nmol.L-1TSA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为42.6%。600 nmol.L-1曲古菌素A作用12、24和48 h后,端粒酶活性分别下降为1.95±0.25、1.73±0.12和1.52±0.09。RT-PCR显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下降,而端粒酶RNA模板(hTR)和端粒酶相关蛋白(hTP1)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TSA)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曲古菌素A下调hTERT转录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菌素A 细胞凋亡 端粒酶 端粒酶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箭 张鹏辉 涂植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852-1854,共3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对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肺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透射电镜和DNALadder实验了解A549细胞凋亡的发生;PCR-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实时RT-PCR检测hTERTmRNA表达。结果台盼蓝拒...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对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肺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透射电镜和DNALadder实验了解A549细胞凋亡的发生;PCR-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实时RT-PCR检测hTERTmRNA表达。结果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显示槲皮素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槲皮素处理48h后的IC50为22.5μmol/L。DNA Ladder实验和透射电镜形态学检测显示出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变化,细胞呈现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凋亡表现。经槲皮素处理后肺腺癌A549细胞hTERTmRNA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受抑制。结论槲皮素能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抑制增生与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hTERT基因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破坏端粒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肺腺癌A549细胞 凋亡 端粒酶 HT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腺样囊性癌细胞周期阻滞和端粒酶催化亚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军方 谢伟红 +4 位作者 李新明 陈万涛 孙明磊 方政 孙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4-236,24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苦参有效成分苦参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CC-M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ACC-M细胞进行干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0.25、0.50、0... 目的观察中药苦参有效成分苦参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CC-M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ACC-M细胞进行干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0.25、0.50、0.75、1.00mg·mL-1)苦参碱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周期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苦参碱作用48h后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改变;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hTERT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苦参碱作用后明显抑制ACC-M细胞的增殖,使ACC-M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苦参碱作用后hTERT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苦参碱对ACC-M细胞有明显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同时显著下调hTERT基因表达。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可能与苦参碱下调hTERT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苦参碱 人端粒酶催化亚基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大英 翟为溶 +3 位作者 朱腾方 万大方 凌玉琴 朱虹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端粒酶、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humantelomerasere versetranscriptase)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 ELISA和TRAP 银染法检测人HCC癌内、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用RNA RN...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端粒酶、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humantelomerasere versetranscriptase)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 ELISA和TRAP 银染法检测人HCC癌内、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用RNA RNA原位杂交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hTERTmRNA表达 ,观察二者与肿瘤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hTERTmRNA检出率分别为 81 3% (2 6 /32 )、87 5 % (2 8/32 ) ,远高于这些病例的癌旁肝组织 (1 2 5 % ,1 2 5 % ) ;癌内及癌旁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表达相关。小肝癌和肿瘤分化差者端粒酶、hTERT均呈高表达 ;肿瘤近包膜处、与周边正常组织交错或移行处癌细胞hTERT表达强 ;癌内及癌旁浸润的单核性细胞、癌旁不典型增生区肝细胞及癌栓内的肿瘤细胞hTERTmRNA常为阳性。正常肝组织 4例均为阴性。结论 HCC中端粒酶活性、hTERTmRNA高表达 ,二者密切相关 ;端粒酶、hTERTmRNA活化表达与HCC的发生、演进及肿瘤的侵袭状态相关。癌旁端粒酶活性来自浸润的单核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癌 粒酶活性 HTERT MRNA表达 末端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义hTER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来保 李成荣 +1 位作者 文剑明 张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99-902,共4页
目的构建正、反义hTER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端粒酶的活性调节与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作准备。方法根据已发表在Genebank的hTERT 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两端带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引物,提取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总RNA,进行RT-PCR,... 目的构建正、反义hTER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端粒酶的活性调节与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作准备。方法根据已发表在Genebank的hTERT 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两端带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引物,提取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总RNA,进行RT-PCR,并将扩增产物TA首先克隆至pGEMR-T载体,然后双酶切pGEM-T载体回收目的片段再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并对重组体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PCR扩增片段与预期结果相符,双酶切证实构建的正、反义hTER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克隆成功,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Genebank的hTERT cDNA的部分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正、反义hTER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端粒酶的活性调节与恶性肿瘤基因治疗打下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HTERT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构建 鉴定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基因转染激活人毛乳头细胞端粒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官智 伍津津 +2 位作者 朱堂友 鲁元刚 杨桂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明确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转染能否激活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DPC)的端粒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空载体质粒pIRES2-EGFP和含有hTERT基因的质粒pIRES2-EGFP-hTERT分别导入体外培养的正常人DPC,经G418筛选得到阳... 目的:明确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转染能否激活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DPC)的端粒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空载体质粒pIRES2-EGFP和含有hTERT基因的质粒pIRES2-EGFP-hTERT分别导入体外培养的正常人DPC,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连续传代培养。应用反转录(RT)-PCR法检测hTERTmRNA的表达,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未转染DPC和空载体转染细胞(DPC-EGFP)无hTERTmRNA表达,端粒酶活性为阴性;而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细胞(DPC-hTERT)稳定表达hTERTmRNA,同时端粒酶活性转为阳性。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能够激活体外培养人DPC的端粒酶,为建立永生化细胞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基因 HTERT 端粒酶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