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3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向投影的zero-shot learning目标分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鹏 庹红娅 +2 位作者 乔凌峰 王洁欣 敬忠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91-3294,共4页
Zero-shot learning(ZSL)是针对没有训练样本的类别进行分类的问题。传统回归方法的核心是将视觉特征投影到语义空间,没有充分利用视觉特征自身包含的样本信息,同时训练计算量大。提出基于反向投影的ZSL目标分类方法,将类别原型投影到... Zero-shot learning(ZSL)是针对没有训练样本的类别进行分类的问题。传统回归方法的核心是将视觉特征投影到语义空间,没有充分利用视觉特征自身包含的样本信息,同时训练计算量大。提出基于反向投影的ZSL目标分类方法,将类别原型投影到视觉空间,利用视觉特征的语义性学习出映射函数,参数优化过程仅通过解析解就可以获得。在两个基准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反向投影方法分类结果较传统回归方法和其他现有方法有大幅提升,并且训练时间大大减少,可以更好地推广到未知类别的分类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o-shot learning 目标分类 反向投影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 multi-model general predictiv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for semi-batch reactor with multiple reac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BO Cui-mei YANG Lei +2 位作者 HUANG Qing-qing LI Jun GAO Fu-r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613-2623,共11页
Batch to batch temperature control of a semi-batch chemical reactor with heating/cooling system wa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Without extensive modeling investigations, a two-dimensional(2D) general predictive iterativ... Batch to batch temperature control of a semi-batch chemical reactor with heating/cooling system wa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Without extensive modeling investigations, a two-dimensional(2D) general predictiv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2D-MGPILC) strategy based on the multi-model with time-varying weights was introduced for optimizing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desired temperature profile. This strategy was modeled based on an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 algorithm for a 2D system and designed in the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 framework. Firstly, a multi-model structure with time-varying weights wa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complex operation of a general semi-batch reactor. Secondly, the 2 D-MGPILC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simultaneousl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long the time and batch axes. Finally, simulation for the controller design of a semi-batch reactor with multiple reactions was involv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could be achieved despite of the repetitive or non-repetitive disturb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 system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generAL PREDICTIVE CONTROL semi-batch RE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模型的Q-learning二分类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尚志刚 徐若灏 +2 位作者 乔康加 杨莉芳 李蒙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26-3329,3333,共5页
对于二分类问题,基于判别模型的分类器一般都是寻找一条最优判决边界,容易受到数据波动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模型的Q-learning二分类算法(BGQ-learning),将状态和动作分开编码,得到对应各类的判决函数,增加了决策空间的... 对于二分类问题,基于判别模型的分类器一般都是寻找一条最优判决边界,容易受到数据波动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模型的Q-learning二分类算法(BGQ-learning),将状态和动作分开编码,得到对应各类的判决函数,增加了决策空间的灵活性,同时在求解参数时,采用最小二乘时序差分(TD)算法和半梯度下降法的组合优化方法,加速了参数的收敛速度。设计实验对比了BGQ-learning算法与三种经典分类器以及一种新颖的分类器的分类性能,在UCI数据库七个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有着优良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分类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learning 生成模型 二分类 最小二乘时序差分算法 半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Generalized Computing Systems 被引量:3
4
作者 Min, Yao Jianhua, Lu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8年第3期39-43,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kin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t system-generalized computing system (GCS for short), and introduces its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implement problem and learning problem.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lized computing generalized computing systems generalized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SNet:Military time-sensitive targets stealth network via real-time mask generation
5
作者 Siyu Wang Xiaogang Yang +4 位作者 Ruitao Lu Zhengjie Zhu Fangjia Lian Qing-ge Li Jiwei F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01-612,共12页
The automatic stealth task of military time-sensitive target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national military security and mastering battlefield dynamics in military applications.We propose a novel Military Time... The automatic stealth task of military time-sensitive target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national military security and mastering battlefield dynamics in military applications.We propose a novel Military Time-sensitive Targets Stealth Network via Real-time Mask Generation(MTTSNet).According to our knowledge,this is the first technology to automatically remove military targets in real-time from videos.The critical steps of MTTSNet are as follows:First,we designed a real-time mask generat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encoder-decoder framework,combined with the domain expansion structure,to effectively extract mask images.Specifically,the ASPP structure in the encoder could achieve advanced semantic feature fusion.The decoder stacked high-dimensional information with low-dimensional information to obtain an effective mask layer.Subsequently,the domain expansion module guided the adaptive expansion of mask images.Second,a context adversarial generation network based on gated convolution was constructed to achieve background restoration of mask positions in the original image.In addition,our method worked in an end-to-end manner.A particular semantic segmentation dataset for military time-sensitive targets has been constructed,called the Military Time-sensitive Target Masking Dataset(MTMD).The MTMD dataset experiment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that this method could create a mask that completely occludes the target and that the target could be hidden in real time using this mask.We demonstrated the concealment performance of our proposed method by comparing it to a number of well-known and highly optimized bas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Military application Targets stealth network Mask genera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沉浸式学习:机理、模式与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闫寒冰 杨淑婷 +1 位作者 余淑珍 陈怡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1,共8页
沉浸式学习环境为新质人才的培养打造了优质学习空间,但受限于技术成本高、教育理论缺位、学习适用性低等因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较为有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造性生成、逻辑性表达、复杂交互理解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赋能潜力。文章... 沉浸式学习环境为新质人才的培养打造了优质学习空间,但受限于技术成本高、教育理论缺位、学习适用性低等因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较为有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造性生成、逻辑性表达、复杂交互理解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赋能潜力。文章首先在梳理沉浸式学习环境内涵与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沉浸式学习环境中的垂直应用机理模型,通过情境分解、模型提炼和内容创生,实现学习路径规划、多模态资源生成、学习情境创设、个性化互动、学习者画像构建等功能。其次,从实践角度提出依托沉浸式学习环境的有效学习模式,包括锚定目标、了解现状、课程学习、情境练习、动态监测五个环节。最后,结合“知心慧语”智能陪练系统论证垂直应用机理和学习模式的可操作性,旨在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垂直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沉浸式学习 垂直机理 学习模式 应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探究智创: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新模式 被引量:5
7
作者 魏非 杨可欣 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以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为取向的,显著体现协同、探究特征的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并阐释了该模式的定义、核心要素和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模式应用中的提问和对话、任务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实施要素提出操作建议,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质询”环节,强调以思想引领和讨论启发为要领的提问和对话流程。研究最后从增强人机协同能力、应用解释式人工智能和整合场景小模型等角度提出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发展的未来图景。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可促进学习者在开放、互动环境中探索问题、生成知识和创新实践,实现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可更好地回应新质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模式 协同探究 对话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 被引量:8
8
作者 叶俊民 尹兴翰 +2 位作者 于爽 刘清堂 罗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在数据处理、分析和生成方面的出色表现,为解决学习分析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素养不足、技术可信性不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意义深远。然而,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在数据处理、分析和生成方面的出色表现,为解决学习分析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素养不足、技术可信性不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意义深远。然而,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尚不清晰。因此,研究首先从“术用”与“器用”的双重角度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值内涵。其次,从确立目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智慧应用四个主要方面构建并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实践框架,以为学习分析实践提供参考。最后,立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现状,研究认为未来应该关注智能素养培育,以转向人智协同的学习分析范式;注重多种技术兼容,以促进分析变革培养的创新发展;重视分析伦理规范,以推动可信学习分析生态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分析 价值内涵 实践框架 发展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提问:大学生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协同学习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珊云 沈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8,共15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给传统的学习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学生如何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学习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探索的问题。本研究在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引入GAI,对学生与GAI的话语类型、提问水平、提...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给传统的学习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学生如何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学习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探索的问题。本研究在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引入GAI,对学生与GAI的话语类型、提问水平、提问策略以及自我报告进行编码分析,探究了大学课堂中学生如何与GAI进行协同学习。研究发现,在学生与GAI的对话中,学生是对话的发起主体,单个对话构成的对话单元居多,持续性的讨论较少。学生话语主要以初始提问、拓展提问和改述提问为主,评价和继续指令话语较少。同时学生提问的认知水平较低,以知识水平、理解水平提问为主,提问策略单一,较少使用角色提问、材料提问、方案提问等策略。在不同任务阶段、不同使用经验的学生与GAI的对话存在差异性,在任务后期人智之间展开更高频、更持续的互动对话,且提问认知水平更高、提问策略使用更熟练。使用GAI经验越丰富的学生产生更多的高认知水平对话。在呈现出不同话语特征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对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引入GAI整体上持积极态度但有所分化。学生普遍认为,GAI能够积极地辅助学习,具有回应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信息价值、处理多类任务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技术局限,引发对学生主体、学习评价和教育生态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提供提问训练、丰富提问场景、加强回答反思三个方面为进一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成性人工智能提供了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对话 提问 项目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PBL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瑜 张其亮 王丽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2,共7页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知识迁移与能力建构。教学实施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案例生成、任务优化、逻辑验证与反馈迭代等智能支持。通过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在学习参与度、协作能力、主动性、专业归属感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的适应性与创造力得到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明显提高。该教学模式为工科教学智能化改革提供了可行路径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项目式学习 人机协同 电气工程 创新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智慧学习环境:从要素改进到生态重构 被引量:15
11
作者 武法提 夏志文 高姝睿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3,共10页
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数据孤岛、模型局限、资源定型、工具繁杂、服务僵硬、场景割裂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形态,给智慧学习环境的升级与变革带了新的机遇。研究以生... 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数据孤岛、模型局限、资源定型、工具繁杂、服务僵硬、场景割裂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形态,给智慧学习环境的升级与变革带了新的机遇。研究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动力引擎升级了三层六要素的智慧学习环境理论模型,认为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数据要素由低质化转向高效化、模型要素由判别式转向生成式、资源要素由表象化转向语义化、工具要素由分布式转向集成化、服务要素由预定义转向自适应、场景要素由边缘化转向中心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明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可通过重构人才培养理念、知识与课程观、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教育评价体系及教育治理模式变革智慧学习环境生态。研究深入剖析了智慧学习环境的内部要素改进与外部生态重构,为塑造智慧学习环境新形态提供理论研究支撑与实践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环境 生成式人工智能 要素改进 生态重构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悟空的毫毛:正在重塑学习技术系统的多智能体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小清 郝祥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9,共14页
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加速了教育的数智化跃迁进程,那些赋能教育的技术角色,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演进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本文首先追溯了赋能教育的类智能体百年发展历程,剖析教学机器演变到智能学伴的数智化轨迹,及其扮演的多种虚拟角... 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加速了教育的数智化跃迁进程,那些赋能教育的技术角色,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演进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本文首先追溯了赋能教育的类智能体百年发展历程,剖析教学机器演变到智能学伴的数智化轨迹,及其扮演的多种虚拟角色;基于此,重点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智能体新发展,探讨智能体在教育实践中从单一走向多元,以多重分身代理学习中的角色,为未来教育创造无限可能的新趋势;最后,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之下教育智能体从独立走向协同的模式转变,以及对学习系统的重塑,希望激发更多关于未来教育的前瞻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类智能体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多智能体 学习技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理论逻辑、法律风险和治理路径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清望 唐乾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3,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中展现出赋能潜力,推动了课程学习、科研、论文写作及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创新。从理论逻辑出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通过个体知识构建与社会互动的双重驱动,优化知识生成与共享模式;依托学习...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研究生教育中展现出赋能潜力,推动了课程学习、科研、论文写作及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创新。从理论逻辑出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通过个体知识构建与社会互动的双重驱动,优化知识生成与共享模式;依托学习分析理论,提升了数据驱动的学习行为监测与动态优化能力;结合个性化学习理论,支持精准化学习路径优化,提升教育效率与公平性。然而,这些技术应用也带来了诸多法律风险,如数据隐私保护与个性化数据采集的冲突,知识产权归属不明与生成内容权属的矛盾,责任主体不清与法律责任划分困境,以及技术介入下学术诚信的挑战。为规避这些风险,应通过授权控制和数据最小化保障隐私;在知识产权治理中明确生成内容的权属规则;建立多主体责任分配机制,划定法律边界,并通过加强学术诚信机制与伦理框架维护教育秩序,以平衡技术创新与法律规范,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研究生教育 个性化学习 数据隐私 知识产权 学术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降雨量修正的台风灾害下输电杆塔数据机理联合故障概率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慧 徐海峰 +3 位作者 王少华 谷山强 王振国 苏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4-1662,共9页
针对以往研究往往侧重台风或暴雨等单一灾害下的输电杆塔故障,忽视了台风灾害携带暴雨共同威胁输电杆塔安全。为此建立含降雨量修正的台风灾害下输电杆塔数据机理联合故障概率预测模型,以准确预测台风与暴雨复合作用下输电杆塔故障概率... 针对以往研究往往侧重台风或暴雨等单一灾害下的输电杆塔故障,忽视了台风灾害携带暴雨共同威胁输电杆塔安全。为此建立含降雨量修正的台风灾害下输电杆塔数据机理联合故障概率预测模型,以准确预测台风与暴雨复合作用下输电杆塔故障概率。首先,在数据驱动部分,通过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解决数据量不足、数据信息不均衡等问题,并以支持向量回归、岭回归、随机森林、K近邻、极端随机树及自适应提升算法等6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输电杆塔故障概率。其次,在机理驱动部分,考虑降雨量对输电杆塔的影响,通过降雨雨压模型,计算降雨修正系数修正输电杆塔的故障概率。最后,以2022年登陆浙江省舟山市的台风“梅花”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算例表明所提模型与实际情况更为相符,可精准地预测输电杆塔故障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降雨 输电杆塔 机器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故障概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与迁移学习的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渝红 何其多 +5 位作者 郑宗生 周旭 马欢 程定一 赵康 周辰予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解决样本不平衡导致的暂态电压稳定判别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以及实现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与迁移学习的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方法。考虑暂态电压稳定样本类型,利用CGAN定向扩增暂态电压样本集,解决... 为解决样本不平衡导致的暂态电压稳定判别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以及实现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与迁移学习的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方法。考虑暂态电压稳定样本类型,利用CGAN定向扩增暂态电压样本集,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从而提升暂态电压稳定判别准确性;考虑到CGAN生成器与暂态电压时序预测模型具有相似的学习任务,将CGAN生成器模型迁移至暂态电压时序预测模型,结合工程判据实现暂态电压稳定超前判别,并进一步提升暂态电压稳定判别准确性。在CEPRI-VC暂态电压稳定分析系统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稳定超前判别 迁移学习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GAN和迁移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旺身 冀科伟 +1 位作者 杜应军 韦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3,148,共5页
针对实际设备运行中轴承故障样本往往比较匮乏,传统的人工智能算法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情况故障诊断需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成对抗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迁移学习提出了一种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机械故障时所采集的原始数据... 针对实际设备运行中轴承故障样本往往比较匮乏,传统的人工智能算法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情况故障诊断需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成对抗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迁移学习提出了一种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机械故障时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与大量源域数据通过生成对抗网络中得到大量与原始数据相似的新样本数据,然后从新样本数据中学习特征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并通过样本的分布相应的调节神经网络的结构,最后,将部分原始故障数据输入已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得到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传统的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在诊断准确率上分别提高了28.10%和24.42%,能够为实际制造中轴承故障诊断任务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 样本生成 迁移学习 生成式对抗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监督的两阶段广义小样本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立娟 张子晨 张广勇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81,共12页
深度学习技术在目标检测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优异的性能建立在大量精确标注的数据集之上。在样本稀缺的特定领域,如国防海上安全和医学等领域,获取具有标注的数据尤为困难。因此,小样本目标检测领域因其能够应对样本稀疏性所带来的... 深度学习技术在目标检测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优异的性能建立在大量精确标注的数据集之上。在样本稀缺的特定领域,如国防海上安全和医学等领域,获取具有标注的数据尤为困难。因此,小样本目标检测领域因其能够应对样本稀疏性所带来的挑战而得到学术界的广泛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目标是得到能够从极其有限的样本中提取知识并实现高效目标检测的算法框架。然而,由于新类样本的稀缺性,其与基类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分布差异,导致了小样本目标检测任务的准确度受限。此外,在对模型应用新类进行微调的过程中,由于新类与基类的不重叠性,模型学习新类的特征知识的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梯度更新,导致基类的特征知识被遗忘的问题,从而降低模型的整体性能。针对新类别样本稀缺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自监督学习策略。自监督学习,无须依赖标注信息,便于构建代理任务以进行模型训练,是缓解小样本目标检测样本稀缺问题的有效方案。为了避免模型在学习新类特征知识后出现基类灾难性遗忘的问题,本文将自监督学习与两阶段的目标检测器相结合。通过在类别域应用潜在特征来表示各个类别的特征信息,通过动态更新策略在学习新类别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特征,并借助检测框域构建良好的代理任务提升回归框的精准度。本研究在PASCAL VOC数据集和MS COCO数据集上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新类性能方面还是总体性能方面,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相较于其他多个小样本目标检测模型均展现出更加优越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监督学习 小样本目标检测 广义小样本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新境况下的学习路向与教育新可能:对DeepSeek的教育学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维智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8,共9页
DeepSeek以其代码开源与高性价比的特点,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其在技术层面的创新与理念层面的开放,有力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民主化进路,也因此催生了知识生产普及化、在地化与个性化的新境况。但机器能生产... DeepSeek以其代码开源与高性价比的特点,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其在技术层面的创新与理念层面的开放,有力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民主化进路,也因此催生了知识生产普及化、在地化与个性化的新境况。但机器能生产知识并不意味着作为使用者的人能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人如何进行知识学习仍然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机器知识生产的繁荣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人类知识学习境况的改善。面对新的知识生产境况,人类需要将知识学习视作知识再生产的过程,在人机交互中实现知识意义的个人化生产,在社会交流与实践中补充知识学习的社会性意义。新的知识生产境况在给教育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教育打开了诸多可能。教育的培养目标将从知识传承者转向知识生产者,教育将从关注知识到关注智能,并重点发展一种“技术教育”;同时,教育的边界将进一步拓展,一种作为社会实践内在结构组成的“大教育”具备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生成式人工智能 知识生产 知识学习 教育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社区理论发展的知识图谱和研究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文光 贾维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探究社区理论是在线与混合学习领域中具有深刻影响的国际学术成果,其核心贡献是为合作建构主义学习体验提供了一个连贯的框架和基础。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结合大语言模型标注,对1992年至2024年间与探究社区理论相关的735篇文献进行了系... 探究社区理论是在线与混合学习领域中具有深刻影响的国际学术成果,其核心贡献是为合作建构主义学习体验提供了一个连贯的框架和基础。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结合大语言模型标注,对1992年至2024年间与探究社区理论相关的735篇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探究社区研究发展的知识图谱呈现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1992-2009)、稳定增长阶段(2010-2014)、震荡发展阶段(2015-2020)、爆发阶段(2021-2024)。研究梳理了该理论框架的起源、核心内容、各阶段的重要成果、研究的分歧,并着重对探究社区的研究趋势,即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否作为高质量教育体验的构成要素存在?以及如何发挥其在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培养方面的学术研究潜能?由此分析了探究社区理论对于积极面对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挑战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社区 系统综述 批判性思维 混合学习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的多任务图像生成RL-GAN模型
20
作者 叶学义 石悦 +2 位作者 韩卓 李文杰 王浩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2,73,共7页
为了将GAN扩展到多任务模式并构建高性能模型,将强化学习(RL)代理与GAN结合,构建多任务图像生成RL-GAN模型,并通过更换RL代理训练算法、设置更合理的AC网络损失函数及替换网络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旨在提升模型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 为了将GAN扩展到多任务模式并构建高性能模型,将强化学习(RL)代理与GAN结合,构建多任务图像生成RL-GAN模型,并通过更换RL代理训练算法、设置更合理的AC网络损失函数及替换网络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旨在提升模型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多任务图像修复实验中,所提模型的生成结果均满足视觉需求,且与当前多任务模式的主流方法--多GAN叠加相比,RL-GAN模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图像处理速度以及更高的输出质量,且引入RL代理后模型的精度与效率也更优,优化后的模型多任务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任务图像生成 强化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