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芩连消渴方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
1
作者 王馨禾 张凌睿 徐云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消渴方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采用葛根芩连消渴方治疗,64例)和联合组(采...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消渴方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采用葛根芩连消渴方治疗,64例)和联合组(采用葛根芩连消渴方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6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水平均升高,联合组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IF-1α、VEGF、VEGFR-2表达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消渴方联合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有效下调HIF-1α、VEGF、VEGFR-2的表达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消渴方 加味桃核承气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调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英男 唐静仪 +6 位作者 祝维涵 俞点 徐文君 方锦涛 查皓锐 王峰勇 张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葛根芩连汤是记载于《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具有解表清里、升清止利功效,传统上主要应用于治疗由湿热引起的泄泻或痢疾。鉴于其与现代肠道炎症性疾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在病理机制和主治症状存在诸多共通之处,现代临床实践已广泛运... 葛根芩连汤是记载于《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具有解表清里、升清止利功效,传统上主要应用于治疗由湿热引起的泄泻或痢疾。鉴于其与现代肠道炎症性疾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在病理机制和主治症状存在诸多共通之处,现代临床实践已广泛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此类疾病。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涉及多途径多靶点,包括调节免疫反应、保护肠黏膜屏障、抗氧化应激以及抑制炎症反应等。这些机制的实现与细胞因子间精细且复杂的调控网络密不可分。加之,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促炎症与抑炎型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导致的免疫异常,被认为是影响溃疡性结肠炎进展和预后的关键因素,并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此,研究从细胞因子的角度出发对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综述,分别从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抑炎型细胞因子两个方面深入探讨,旨为葛根芩连汤在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进一步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因子 促炎症细胞因子 抑炎型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及其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的调节 被引量:17
3
作者 龙鑫月 弓艳霞 唐艳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美沙拉嗪组和葛根芩连组,各组50例,美沙拉嗪组患者单纯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葛根芩连组患者在美沙拉嗪组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干预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美沙拉嗪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40/50),葛根芩连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00%(47/50),与美沙拉嗪组比较,葛根芩连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干预4周后,与美沙拉嗪组比较,葛根芩连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L)-6、IL-8、γ-干扰素(IFN-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葛根芩连组患者外周血中CD_(3)^(+)、CD_(4)^(+)以及CD_(4)^(+)/CD_(8)^(+)水平明显升高,而CD_(8)^(+)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且葛根芩连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肠球菌水平相较于美沙拉嗪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4周后,葛根芩连组患者的IBDQ评分和SF-36评分相较于美沙拉嗪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腹胀、消化不良、头晕头痛、乏力、皮疹等,美沙拉嗪组和葛根芩连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00%(5/50)、14.00%(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提高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抑制血清炎症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炎症水平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靶辨证在2型糖尿病肠道湿热证中的运用——葛根芩连汤加云茯苓、生姜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涵 唐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0-72,共3页
糖尿病是国际公认最为常见的慢性内科疾病之一,由其所引发的多种急慢性并发症时刻威胁着患病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取口服、皮下注射药物降糖,效果明确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局限。随着中医理论... 糖尿病是国际公认最为常见的慢性内科疾病之一,由其所引发的多种急慢性并发症时刻威胁着患病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取口服、皮下注射药物降糖,效果明确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局限。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的临床回归,中医药降糖之独特优势日益显现。仝小林院士提出“态靶因果”中医处方策略,对糖尿病进行重新分类、分期、分证,将其病程概括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其中肠道湿热证是热阶段最为典型的证候,患者以大便黏稠、舌苔黄腻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在采用葛根芩连汤调整肠道湿热之偏态的同时,加用云茯苓利湿健脾,生姜辛开苦降,态靶结合,疗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态靶辨证 肠道湿热 仝小林 葛根芩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5
作者 刘莲萱 吴威 +4 位作者 庞琳琳 宋芷琪 史晨旭 杨关林 张会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54,共8页
葛根芩连汤源自《伤寒论》,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药材组成,是医圣张仲景治疗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的经典方剂。目前研究发现,该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及其皂苷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酚酸类等... 葛根芩连汤源自《伤寒论》,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药材组成,是医圣张仲景治疗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的经典方剂。目前研究发现,该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及其皂苷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酚酸类等,其中以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及其皂苷类为主要药效成分。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解热抗菌、抗炎止泻、降糖降脂、解痉等多种功能活性,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多科的诸多疾患,对消化、内分泌、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疗效确切。主要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处方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血清LPO与SC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季 郭玉婷 +2 位作者 郭亮 江海 江学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和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和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LPO与SCD-1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SCD-1用硬脂酰溶血卵磷脂(硬脂酰-LPC)与油酰溶血卵磷脂(油酰-LPC)比值反映,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PO与SCD-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清LPO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SCD-1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2.00%(10/80),观察组为18.75%(15/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68/80)高于对照组(70.00%,56/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可调节血清LPO与SCD-1的表达,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加速肠黏膜愈合,且药物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 愈疡灌肠方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脂质过氧化物 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及对便轮状病毒转阴情况、炎症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海 许青青 林孔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对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对急性胃肠炎患者的疗效及患者便轮状病毒转阴情况、炎症因子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医院在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 目的对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对急性胃肠炎患者的疗效及患者便轮状病毒转阴情况、炎症因子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医院在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68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粪便镜检白细胞复常率[分别为92.65%(63/68),100.00%(68/6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0.88%(55/68),94.12%(6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5 d时便轮状病毒转阴率分别为83.82%(57/68),100.00%(68/68),对照组分别为70.59%(48/68),88.23%(60/68)。研究组治疗3 d、5 d时便轮状病毒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内毒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内毒素、hs-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急性胃肠炎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便轮状病毒转阴率和粪便镜检白细胞复常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 针刺 急性胃肠炎 便轮状病毒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联合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曾微微 麦联任 张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固肠止泻丸,试验组在...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固肠止泻丸,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好转时间及临床症状评分、DAI评分和Baron内镜评分、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试验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好转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DAI评分和Baron内镜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评分和Baron内镜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和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和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试验组升高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葛根芩连汤联合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 固肠止泻丸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IL-1Β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对2型糖尿病临床预后及胰岛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琚枫 黄亚莲 +1 位作者 韩隆元 符茂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入医院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治疗组78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 目的探讨小柴胡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入医院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治疗组78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柴胡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持续治疗8周。在经两组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胰岛功能的相关指标、各种血糖指标水平、中医症候的评分和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1%(61/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2%(7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G)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柴胡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 葛根芩连 2型糖尿病 胰岛功能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葛根芩连汤对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艳玲 向黎莉 +1 位作者 陈鹏飞 朱贤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 分析加味葛根芩连汤对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102例2019年1月—2021年2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 目的 分析加味葛根芩连汤对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102例2019年1月—2021年2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47/51),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39/5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里急后重、口干苦、发热、乏力、腹胀、腹痛、纳呆、腹泻、脓血便、肛门灼热评分及外周血CD_(8)^(+)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外周血CD+3、CD_(4)^(+)、CD_(4)^(+)/CD_(8)^(+)水平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葛根芩连汤可有效改善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症状、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加味葛根芩连 免疫功能 肠黏膜屏障功能 中医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裁减方结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血清IL-6、IL-12、IL-10和TGF-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倬 陈强 +2 位作者 孔斌 康现武 赵士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裁减方结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6、IL-12、IL-10和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0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裁减方结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6、IL-12、IL-10和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0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2 g/次,2次/d,口服两周后,若效果不佳,改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0.25 mg/次,3次/d。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口服,50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葛根芩连裁减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黏膜病变评分变化和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ayo、DAI和Geboe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12、IL-10和TGF-β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肠黏膜病变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ayo、DAI和Geboe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1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IL-10、TGF-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和社会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裁减方结合益生菌能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逆转促炎、抗炎因子失衡状态,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稳定肠道内环境,诱导临床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示整体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裁减方 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疗效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芩连平胃汤加味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脾胃湿热证的疗效及血清P物质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晓勤 张忠晶 +1 位作者 张继生 刘超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芩连平胃汤加味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脾胃湿热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P物质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糜烂型OLP脾胃湿热证病例共计76例,均来源于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接诊的患者,根... 目的探讨芩连平胃汤加味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脾胃湿热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P物质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糜烂型OLP脾胃湿热证病例共计76例,均来源于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接诊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芩连平胃汤加味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评分、脾胃湿热证单项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清P物质和趋化素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与体征计分明显减少(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症状与体征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脾胃湿热证单项症状评分明显减少(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脾胃湿热证单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37/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P物质和趋化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清P物质和趋化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于常规措施的基础上,芩连平胃汤加味治疗糜烂型OLP脾胃湿热证的疗效更优,有利于患者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的改善,以及抑制血清P物质和趋化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芩连平胃 脾胃湿热证 P物质 趋化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冯茹 韩宁 +2 位作者 黄宇峰 董哲 张晓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第9期231-234,I0029,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ROU患者112例,按1∶1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康复新液,观察组予以加味葛根芩连汤,均持续治疗8周... 目的探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ROU患者112例,按1∶1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康复新液,观察组予以加味葛根芩连汤,均持续治疗8周。记录两组疗效、口腔溃疡数量,评估两组溃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7、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水平、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100)]及不良反应。于治疗后随访8周评估复发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溃疡数量低(少)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4、8周后的血清IL-1β、IL-17、IL-10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指标最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4、8周后的CD3^(+)、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8周后观察组CD3^(+)、CD4^(+)水平最高,CD8^(+)水平最低(P<0.05)。随治疗时间的变化,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WHOQOL-100评分逐渐升高,且治疗2、4、6、8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ROU不仅利于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还可提高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 复发性口腔溃疡 疗效 炎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