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度和P_(2)O_(5)含量对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结晶行为影响研究
1
作者 曹祚君 辛文彬 +3 位作者 邓永春 姜银举 张婧 赵付恒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2,29,共9页
为了更好地选择性富集含稀土渣中的稀土,对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进行熔化-冷却实验,通过XRD、SEM-EDS、EPMA等手段研究了碱度(CaO/SiO_(2)质量比)和P_(2)O_(5)含量(质量分数)对该渣系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 为了更好地选择性富集含稀土渣中的稀土,对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进行熔化-冷却实验,通过XRD、SEM-EDS、EPMA等手段研究了碱度(CaO/SiO_(2)质量比)和P_(2)O_(5)含量(质量分数)对该渣系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P_(2)O_(5)含量不变时,随着碱度由0.86增加至1.20,渣系中的析出相由单一的富稀土相转变为富稀土相和钙铝黄长石相(Ca_(2)Al_(2)SiO_(7))两种物相共存;但碱度为1.20时,10%P_(2)O_(5)对Ca_(2)Al_(2)SiO_(7)相的析出具有抑制作用。另外,随着碱度的增加,富稀土相的面积分数和晶粒尺寸也随之增大,且其稀土含量变化不大。当碱度不变时,随着P_(2)O_(5)质量分数由0增加至10%,富稀土相的面积分数和平均晶体尺寸增大,但其稀土含量相对降低。综合考虑结晶相纯度和稀土富集程度,在较低碱度(R≤1.00)下加入5%~10%P_(2)O_(5)对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中的稀土富集和后续分离提取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 碱度 P_(2)o_(5) 结晶行为 富稀土相 稀土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Al_(2)O_(3)-TiO_(2)-Ni5Al复合涂层的性能及应用
2
作者 胡林荣 所彭帮 +4 位作者 龙金 张凤梅 滕李虎 吴迪 朱春丽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4,共7页
以Al_(2)O_(3)-3%TiO_(2)粉末和Ni5Al粉末为原料,通过在Al_(2)O_(3)-3%TiO_(2)粉末中混合不同质量比为0、20%、40%、60%的Ni5Al粉末,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高温合金GH4169基体表面制备了Al_(2)O_(3)-TiO_(2)-Ni5Al复合涂层,对涂层的显微... 以Al_(2)O_(3)-3%TiO_(2)粉末和Ni5Al粉末为原料,通过在Al_(2)O_(3)-3%TiO_(2)粉末中混合不同质量比为0、20%、40%、60%的Ni5Al粉末,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高温合金GH4169基体表面制备了Al_(2)O_(3)-TiO_(2)-Ni5Al复合涂层,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结合强度、显微硬度、表面状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Ni5Al成分的变化对Al_(2)O_(3)-TiO_(2)-Ni5Al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对涂层做出了性能优化并在某航空发动机封严篦齿上进行了工程化应用。结果表明:随着Ni5Al含量的增加,Ni5Al呈层片状均匀弥散分布于Al_(2)O_(3)-TiO_(2)-Ni5Al复合涂层中,且涂层孔径逐渐增大;Ni5Al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Al_(2)O_(3)-TiO_(2)-Ni5Al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表面粗糙度,同时降低涂层的显微硬度,涂层表面颜色由灰蓝色逐渐向金属灰色转变;增加粘接层Ni5Al可以提高Al_(2)O_(3)-TiO_(2)-Ni5Al复合涂层与封严篦齿的结合强度及涂层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Tio_(2)-Ni5al 显微组织 结合强度 显微硬度 封严篦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Y_(3)Al_(5)O_(12)/Al_(2)O_(3)陶瓷涂层的CMAS腐蚀抗力
3
作者 李捷 罗志新 +3 位作者 崔阳 张广珩 孙鲁超 王京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1-680,I0001,I0002,共12页
探索能够有效抵抗1300℃及以上温度钙镁铝硅酸盐(Calcium-Magnesium-Aluminum-Silicate,CMAS)腐蚀的新材料是近年来先进航空发动机用环境障涂层研究的重点任务。本工作围绕具有超强CMAS腐蚀抗力的YAG(Y_(3)Al_(5)O_(12))/Al_(2)O_(3)体... 探索能够有效抵抗1300℃及以上温度钙镁铝硅酸盐(Calcium-Magnesium-Aluminum-Silicate,CMAS)腐蚀的新材料是近年来先进航空发动机用环境障涂层研究的重点任务。本工作围绕具有超强CMAS腐蚀抗力的YAG(Y_(3)Al_(5)O_(12))/Al_(2)O_(3)体系,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tmospheric Plasma Spraying,APS)技术制备了具有共晶成分的YAG/Al_(2)O_(3)涂层。通过在1100、1300和1500℃对制备态涂层进行热处理,获得了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YAG/Al_(2)O_(3)涂层。利用不同表征手段研究了YAG/Al_(2)O_(3)涂层抵抗1300℃CMAS腐蚀的性能及微观结构对涂层腐蚀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经不同温度热处理的YAG/Al_(2)O_(3)涂层与CMAS的反应产物均为石榴石结构固溶体、CaAl_(2)Si_(2)O_(8)和Ca_(2)MgSi_(2)O_(7)。腐蚀机制研究发现,1100℃热处理YAG/Al_(2)O_(3)涂层与CMAS反应界面的近连续分布石榴石固溶体层可有效阻隔CMAS腐蚀元素的扩散;1500℃热处理YAG/Al_(2)O_(3)涂层晶粒尺寸的增加及晶界数量的减少可降低涂层材料在CMAS中的溶解速率,二者均可通过影响腐蚀过程中的离子传输速率而影响各生成物的竞争析出,进而提升涂层的CMAS腐蚀抗力。本工作为YAG/Al_(2)O_(3)涂层热处理工艺优化提供了借鉴,并为通过微观结构优化调控YAG/Al_(2)O_(3)涂层的CMAS腐蚀抗力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Y_(3)al_(5)o_(12))/al_(2)o_(3) 大气等离子喷涂 环境障涂层 CMAS腐蚀抗力 晶界腐蚀 热处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3+)∶GdLu_(2)Al_(5)O_(12)/Al_(2)O_(3)共晶微结构及其发光性能
4
作者 邹征刚 刘振 +3 位作者 龚国亮 孙益坚 温和瑞 钟玖平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63-1970,共8页
稀土共晶闪烁体是通过定向凝固晶体生长技术,将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相制备成具有射线探测功能的共晶材料,其中含有激活离子的闪烁体相的折射率高于基质相。在高能射线辐照下,闪烁体相将入射高能射线转换成荧光,然后,荧光在闪烁体相和基... 稀土共晶闪烁体是通过定向凝固晶体生长技术,将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相制备成具有射线探测功能的共晶材料,其中含有激活离子的闪烁体相的折射率高于基质相。在高能射线辐照下,闪烁体相将入射高能射线转换成荧光,然后,荧光在闪烁体相和基底相的界面以全反射的形式实现定向输出,从而有效提高辐射探测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本工作采用微下降法成功生长得到∅3 mm×117.0 mm的1.0%(原子数分数)Ce∶GdLu_(2)Al_(5)O_(12)/Al_(2)O_(3)闪烁共晶样品。通过切割抛光加工得到∅3 mm×2.0 mm的共晶薄片,并将该共晶薄片进行微观结构、能谱分析和荧光性能等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共晶样品由Ce∶GdLuAG和Al_(2)O_(3)两晶相构成,微观结构呈现出“中国结”结构,并在生长方向呈现出一定的有序排列。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该共晶材料存在Gd^(3+)-Ce^(3+)间的能量传递,具有典型的Ce 3+辐射跃迁,其中双宽峰发射峰最强位于560 nm。此外,根据生长速率对共晶样品发射峰强、峰位以及荧光寿命影响,优化出最佳下拉生长速率为4.0 m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 CE掺杂 微下降法 gdlu_(2)al_(5)o_(12)/al_(2)o_(3) 闪烁晶体 晶体生长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容器凝固制备Ce^(3+)∶Y_(3)Al_(5)O_(12)-Al_(2)O_(3)纳米荧光陶瓷及其在激光照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少尉 张英 +1 位作者 郭永昶 李建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0-1519,共10页
蓝光激光二极管激发荧光材料获得高亮度光源技术逐渐成为大功率照明和显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激光照明与显示的研究涉及发光材料、光学工程、机械结构和电路设计等多学科领域,其中光学设计和荧光转换材料与器件属于核心技术,由于较高... 蓝光激光二极管激发荧光材料获得高亮度光源技术逐渐成为大功率照明和显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激光照明与显示的研究涉及发光材料、光学工程、机械结构和电路设计等多学科领域,其中光学设计和荧光转换材料与器件属于核心技术,由于较高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无容器凝固技术快速、低成本制备Ce^(3+)∶Y_(3)Al_(5)O_(12)-Al_(2)O_(3)(Ce^(3+)∶AY26)基荧光纳米陶瓷,通过调控Ce^(3+)掺杂浓度优化其发光性能,0.5%Ce3+∶AY26获得了高内量子效率(87.4%);过量的Al_(2)O_(3)做为第二相能够起到散射中心作用,提高激光激发的转换效率和光束均匀性,并且Al2O3具有高热导率,制备的Ce^(3+)∶AY26基荧光纳米陶瓷的内量子效率在温度升到200℃时,仍保持室温下的95%。通过透射式激光照明测试系统,对比研究了厚度为1.5 mm荧光纳米陶瓷片和半径为1.5 mm半球形荧光纳米陶瓷在高功率密度蓝光激光辐照下的光色性能,实现了174 lm·W_(-1)的流明效率。利用无容器凝固技术制备半球形荧光纳米陶瓷,有望从材料制备方法的角度简化透射式激光照明模组的光学结构设计,未来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容器凝固 Ce^(3+)∶Y_(3)al_(5)o_(12)-al_(2)o_(3) 荧光纳米陶瓷 激光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持续时间对P_(2)O_(5)-Al_(2)O_(3)异相复合玻璃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钦塨 赵高凌 韩高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0-176,共7页
近年来,分相玻璃以其独特的结构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结合气动雾化加料和机械搅拌,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纳米SiO_(2)-Na_(2)O高硅玻璃颗粒增强的P_(2)O_(5)-Al_(2)O_(3)玻璃。通过改变复合持续时间,研究了玻璃... 近年来,分相玻璃以其独特的结构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结合气动雾化加料和机械搅拌,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纳米SiO_(2)-Na_(2)O高硅玻璃颗粒增强的P_(2)O_(5)-Al_(2)O_(3)玻璃。通过改变复合持续时间,研究了玻璃的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相复合玻璃的杨氏模量高于P_(2)O_(5)-Al_(2)O_(3)玻璃,并且随着复合持续时间由10 s增大到8 min,玻璃的杨氏模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复合持续时间为6 min时,杨氏模量达到最大值80.7 GPa。相比于P_(2)O_(5)-Al_(2)O_(3)玻璃,杨氏模量提高了18%。引入SiO_(2)-Na_(2)O高硅玻璃颗粒不仅能够在基体玻璃中形成第二相,而且会改变P_(2)O_(5)-Al_(2)O_(3)玻璃的结构。随着复合持续时间由10 s增大到6 min,异相复合玻璃网络中磷的配位数逐渐增大,并且玻璃网络中的非桥氧数量逐渐减少,网络交联度逐渐增加。而复合持续时间超过8 min,则不利于网络交联度的增加。异相复合玻璃的开发为耐损伤玻璃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相复合玻璃 P_(2)o_(5)-al_(2)o_(3)玻璃 杨氏模量 复合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lCl_(4)/γ-Al_(2)O_(3)@ZSM-5核壳复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歧化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鸿坤 程永兵 +3 位作者 沈蒙莎 李素颖 徐文媛 陈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04-2208,2214,共6页
用水热合成法,以ZSM-5分子筛(Si/Al=150)为壳,对γ-Al_(2)O_(3)表面进行修饰,构筑γ-Al_(2)O_(3)@ZSM-5核壳载体;通过高温浸渍负载法,将NaAlCl_(4)负载在γ-Al_(2)O_(3)@ZSM-5核壳载体表面。研究NaAlCl_(4)负载比例、AlCl_(3)溶液的浸... 用水热合成法,以ZSM-5分子筛(Si/Al=150)为壳,对γ-Al_(2)O_(3)表面进行修饰,构筑γ-Al_(2)O_(3)@ZSM-5核壳载体;通过高温浸渍负载法,将NaAlCl_(4)负载在γ-Al_(2)O_(3)@ZSM-5核壳载体表面。研究NaAlCl_(4)负载比例、AlCl_(3)溶液的浸渍时间及催化剂的用量对一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二氯硅烷歧化制备二甲基二氯硅烷反应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0℃时,复盐负载比例为8%,AlCl_(3)浸渍时间3 h,催化剂用量0.6 g时,催化性能最好,二甲基二氯硅烷的产率为6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氯硅烷 NaalCl_(4)/γ-al_(2)o_(3)@ZSM-5 核壳 甲基二氯硅烷 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Al_(2)O_(3)-SiO_(2)-P_(2)O_(5)玻璃的结构和析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明忠 刘红刚 +3 位作者 钟波 许银生 李继忠 陆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5-301,共7页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不同(Al_(2)O_(3)+P_(2)O_(5))含量的碱铝硅酸盐玻璃,通过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研究了其结构特征和析晶性能。发现随着(Al_(2)O_(3)+P_(2)O_(5))含量减少,玻璃中Na_(2)O含量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从68...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不同(Al_(2)O_(3)+P_(2)O_(5))含量的碱铝硅酸盐玻璃,通过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研究了其结构特征和析晶性能。发现随着(Al_(2)O_(3)+P_(2)O_(5))含量减少,玻璃中Na_(2)O含量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从685℃降低到622℃,当减少至摩尔分数为22%时,出现析晶峰且起始析晶温度降低。拉曼光谱表明Q_(P)^(4)对应的拉曼峰强度变低且逐渐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说明Na_(2)O作为网络修饰体使硅酸盐玻璃结构逐步解聚,玻璃的析晶能力逐渐增强。结果表明:当(Al_(2)O_(3)+P_(2)O_(5))摩尔分数为22%时热处理后的样品存在晶型转变,700℃热处理时以NaAlSiO_(4)霞石晶体为主,900℃时转变为以Na_(6.8)Al_(6.3)Si_(9.7)O_(32)霞石晶体为主。当(Al_(2)O_(3)+P_(2)O_(5))的摩尔分数为21%和20%时,热处理后的样品能稳定析出Na_(3)PO_(4)和Na_(6.8)Al_(6.3)Si_(9.7)O_(32)晶体。热处理后的样品析出了耐酸侵蚀性较差的富磷相和Na_(3)PO_(4)晶体,导致化学稳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o-al_(2)o_(3)-Sio_(2)-P_(2)o_(5)玻璃 微晶玻璃 铝硅酸盐玻璃 盖板玻璃 析晶 熔融-淬冷法 霞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γ-Al_(2)O_(3)质量比对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性能影响
9
作者 宋绍彤 吕忠武 +6 位作者 姜增琨 李阳 吴培 张雅琳 张然 陈金洋 鞠雅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29-238,共10页
通过调变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催化剂。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红外光谱(IR)和吡啶红外光谱(Py-... 通过调变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催化剂。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红外光谱(IR)和吡啶红外光谱(Py-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以乌鲁木齐石化醚后C_(5)掺杂液化石油气(LPG)为原料对催化剂异构化/芳构化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的调变可以改变催化剂的酸性质及孔结构性质。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1.0MPa、反应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100、LPG进量4.4g/h的条件下,ZnLa/ZSM-5/γ-Al_(2)O_(3)-1异构化/芳构化产物与反应原料相比,烯烃体积分数降低27.49%、异构烷烃体积分数增加15.87%、芳烃体积分数增加3.97%,辛烷值损失3.38个单位,产品收率高达89.90%,实现了异构化/芳构化大幅降烯烃保辛烷值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γ-al_(2)o_(3) 质量比 FCC轻汽油 异构化/芳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_(2)O_(5)-Al_(2)O_(3)-MgO-Na_(2)O-CaO-SiO_(2)体系相平衡研究
10
作者 陈昌 任国兴 +2 位作者 韩文生 冉孟杰 陈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63,共9页
为揭示Nb_(2)O_(5)-Al_(2)O_(3)-MgO-Na_(2)O-CaO-SiO_(2)多元含铌炉渣体系中的铌矿物的定向结晶规律,采用高温相平衡—冷淬—SEM-EDS/XRD/EMPA试验方法,考察了温度、钙硅比(CaO/SiO_(2))、Nb_(2)O_(5)含量等因素对炉渣相平衡关系的影响... 为揭示Nb_(2)O_(5)-Al_(2)O_(3)-MgO-Na_(2)O-CaO-SiO_(2)多元含铌炉渣体系中的铌矿物的定向结晶规律,采用高温相平衡—冷淬—SEM-EDS/XRD/EMPA试验方法,考察了温度、钙硅比(CaO/SiO_(2))、Nb_(2)O_(5)含量等因素对炉渣相平衡关系的影响,并构建了含铌矿物结晶析出的优势相图。结果表明:铌的结晶矿物主要有三种,分别为Ca_(2)Nb_(2)O_(7)、Ca_((14-x))Nb_((2+x))Si_(8)O_((35+1.5x))和3CaO·MgO·Nb_(2)O_(5);铌先富集于液相,相较于脉石组分,含铌固相为后析出相;CaO/SiO_(2)增加会使含铌固相优势区间发生从Ca_(2)Nb_(2)O_(7)相到Ca_((14-x))Nb_((2+x))Si_(8)O_((35+1.5x))相、再到3CaO·MgO·Nb_(2)O_(5)相的转变。Ca_(2)Nb_(2)O_(7)相的优势析晶区间为:温度1050~1200℃,C/S=0.8~1.2。Nb_(2)O_(5)在Ca_((14-x))Nb_((2+x))Si_(8)O_((35+1.5x))相中的嵌布质量浓度在18.5%~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资源 相平衡 矿相转化 Nb_(2)o_(5)-al_(2)o_(3)-Mgo-Na_(2)o-Cao-S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石固态电解质材料Li_(6.4)Al_(0.2)La_(3)Zr_(2)O_(12)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裴子博 贺子建 刘亚飞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7-342,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得Al掺杂的固态电解质材料Li_(6.4)Al_(0.2)La_(3)Zr_(2)O_(12)(LALZ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交流阻抗谱等检测手段表征了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不同烧结方式对材料的结构、微...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得Al掺杂的固态电解质材料Li_(6.4)Al_(0.2)La_(3)Zr_(2)O_(12)(LALZ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交流阻抗谱等检测手段表征了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不同烧结方式对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固相反应过程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料加热到425℃时开始生成立方相LALZO,更高温度下立方相LALZO经由Li_(0.5)Al_(0.5)La_(2)O_(4)和Li_(2)ZrO_(3)等中间相转化生成;425℃预反应后再经1000℃烧结可得到纯的立方相LALZO;与聚环氧乙烷(PEO)组成复合固态电解质时,该材料在30℃下离子电导率可达3.61×10^(-5)S/cm,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Li_(6.4)al_(0.2)La_(3)Zr_(2)o_(12) al掺杂 固相反应过程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lCl4/γ-Al_(2)O_(3)@ZSM-5空心微球核壳复盐催化剂的制备及歧化性能研究
12
作者 沈蒙莎 程永兵 +5 位作者 黄鸿坤 徐雨 樊俊杰 徐文媛 陈曦 廖梦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104,112,共6页
利用浸渍法将复盐NaAlCl_(4)负载在空心微球表面,对比不同硅铝摩尔比下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NaAlCl_(4)负载质量分数(4%、8%、12%、16%)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利用XRD、BET、SEM、TEM、FT-IR、ED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 利用浸渍法将复盐NaAlCl_(4)负载在空心微球表面,对比不同硅铝摩尔比下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NaAlCl_(4)负载质量分数(4%、8%、12%、16%)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利用XRD、BET、SEM、TEM、FT-IR、ED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硅铝摩尔比为150、反应温度为200℃、复盐负载质量分数为8%、催化剂质量为0.7 g时,催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lCl_(4)/γ-al_(2)o_(3)@ZSM-5 空心微球 核壳复盐催化剂 二甲基二氯硅烷 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aAlCl_(4)/ZSM-5@γ-Al_(2)O_(3)空心微球核壳复盐催化剂提高歧化效率
13
作者 沈蒙莎 黄鸿坤 +2 位作者 程永兵 李素颖 徐文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γ-Al_(2)O_(3)空心微球载体,再使用浸渍法将复盐NaAlCl_(4)负载在空心微球表面,将不同浸渍时间下的载体进行对比,结合温度变化,综合研究不同NaAlCl_(4)负载比例(4%、8%、12%、16%)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通过一...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γ-Al_(2)O_(3)空心微球载体,再使用浸渍法将复盐NaAlCl_(4)负载在空心微球表面,将不同浸渍时间下的载体进行对比,结合温度变化,综合研究不同NaAlCl_(4)负载比例(4%、8%、12%、16%)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通过一系列表征辅助,结果表明在浸渍时间为2 h,反应温度200℃时,复盐负载比例为8%,催化剂用量0.7 g的情况下催化性能最好,为7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γ-al_(2)o_(3)空心微球 核壳复盐催化剂 歧化 浸渍法 水热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掺杂Mo-12Si-8.5B合金在25~600℃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华荣 尹果 +3 位作者 杨洪宇 郭源君 颜建辉 陈芳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4-892,共9页
本文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Mo-12Si-8.5B和Mo-12Si-8.5B-10%Ag这2种合金,通过高温真空摩擦磨损试验仪测试了2种合金与Al_(2)O_(3)摩擦副在25~600℃间的干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Mo-12Si-8.5B合金相比,在25~600℃区间Mo-12Si-8.5B... 本文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Mo-12Si-8.5B和Mo-12Si-8.5B-10%Ag这2种合金,通过高温真空摩擦磨损试验仪测试了2种合金与Al_(2)O_(3)摩擦副在25~600℃间的干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Mo-12Si-8.5B合金相比,在25~600℃区间Mo-12Si-8.5B-10%Ag合金表现出更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在600℃时,Mo-12Si-8.5B-10%Ag合金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可达到最小值,其值分别为0.41和1.14×10^(-5)mm^(3)/(N·m),此时Mo-12Si-8.5B-10%Ag合金的干摩擦性能表现最佳,这与Mo-12Si-8.5B-10%Ag合金磨损表面的MoO_(3)、SiO_(2)和Ag_(2)MoO_(4)等润滑相的存在及Ag在25~600℃范围内起到的润滑效果有关.此外,在25~200℃区间,Mo-12Si-8.5B-10%Ag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和剥层磨损,在400~600℃范围内,则以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12Si-8.5B-10%Ag合金 al_(2)o_(3) 中低温 干摩擦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分子筛硅铝比对TiO_(2)/ZSM-5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张丹 赵振涛 +3 位作者 王宁 尚润梅 邢锦娟 李君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48,共9页
为了研究ZSM-5分子筛中硅铝物质的量比变化对TiO_(2)/ZSM-5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5种不同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并以此为载体通过浸渍-煅烧法制备了TiO_(2)/ZSM-5复合材料。对制备材料的物化性能以及光电学性能进行了分... 为了研究ZSM-5分子筛中硅铝物质的量比变化对TiO_(2)/ZSM-5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5种不同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并以此为载体通过浸渍-煅烧法制备了TiO_(2)/ZSM-5复合材料。对制备材料的物化性能以及光电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光催化实验中的活性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ZSM-5分子筛中硅铝物质的量比为120时,制备的TiO_(2)/ZSM-5复合材料吸附性较好,负载TiO_(2)后光响应程度最高,光生电子(e^(-))和空穴(h^(+))复合率低且电阻最小,紫外光照100 min时罗丹明B(Rh-B)的降解率为99.6%,TOC去除率为60.4%。同时,实验发现羟基自由基(·O_(2)^(-))是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比 光催化 Tio_(2)/ZSM-5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对锂铝硅微晶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郑伟宏 王启东 +3 位作者 高子鹏 张浩 袁坚 田培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1307,共7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Na_(2)O含量的透明锂铝硅微晶玻璃,通过DSC、XRD、FE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Na_(2)O含量对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O的引入能显著降低玻璃的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抑制LiAlSi_(4)O_(10)晶相的析出。但...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Na_(2)O含量的透明锂铝硅微晶玻璃,通过DSC、XRD、FE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Na_(2)O含量对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O的引入能显著降低玻璃的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抑制LiAlSi_(4)O_(10)晶相的析出。但Na_(2)O的引入促使微晶玻璃中析出Li_(2)Si_(2)O_(5)新相,并且随着Na_(2)O引入量的增加,Li_(2)Si_(2)O_(5)转变为主晶相。由于晶体尺寸均为纳米级,主晶相的转变对透过率影响较小,微晶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均高于85%。主晶相的转变有效增强了微晶玻璃的机械性能,其弯曲强度由300 MPa提升至331 MPa。Na_(2)O的引入有效增强了Na-K交换,Na_(2)O含量为4%(质量分数)的Li 2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在410℃的KNO_(3)熔盐中交换6 h后,维氏硬度由7.108 GPa提升至7.403 GPa,弯曲强度由331 MPa提升至4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o LialSi_(4)o_(10) Li_(2)Si_(2)o_(5) Li_(2)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 主晶相转变 Na-K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铝硅透明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志钢 袁坚 +4 位作者 杜晓欧 郑伟宏 张茂森 薛瑞锋 史连莹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19-3825,共7页
本文利用经典方程(Johnson-Mehl-Avrami)分析了非化学计量的锂铝硅Li_(2)O-Al_(2)O_(3)-SiO_(2)-ZrO_(2)-P_(2)O_(5)透明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采用DSC、XRD和SEM研究了晶化温度对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起始析晶温度下L... 本文利用经典方程(Johnson-Mehl-Avrami)分析了非化学计量的锂铝硅Li_(2)O-Al_(2)O_(3)-SiO_(2)-ZrO_(2)-P_(2)O_(5)透明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采用DSC、XRD和SEM研究了晶化温度对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起始析晶温度下Li_(2)Si_(2)O_(5)和Li_(2)SiO_(3)析出,随晶化温度的升高,主晶相转变为LiAlSi_(4)O_(10),Li _(2)SiO_(3)晶相消失,晶体尺寸变小,在550 nm处微晶玻璃透过率由89.3%升高到90.6%;利用Kissinger方法计算出的Li_(2)Si_(2)O_(5)和LiAlSi_(4)O_(10)的析晶活化能分别为349.5 kJ/mol和184.2 kJ/mol,平均晶体生长指数分别为3.05和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o-al_(2)o_(3)-Sio_(2)-Zro_(2)-P_(2)o_(5) 透明微晶玻璃 析晶动力学 析晶行为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CD辐射探测器串扰校正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日峰 胡小龙 +3 位作者 唐杰 谢东洋 刘瑜川 安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5-1113,共9页
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闪烁体与科学级CCD图像传感器耦合的高分辨辐射探测器,对提高Micro-CT等高分辨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信噪比、图像质量等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新型闪烁体如Gd_(3)Al_(2)Ga_(3)O_(12)等发光传输的各向同... 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闪烁体与科学级CCD图像传感器耦合的高分辨辐射探测器,对提高Micro-CT等高分辨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信噪比、图像质量等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新型闪烁体如Gd_(3)Al_(2)Ga_(3)O_(12)等发光传输的各向同性特性,给μm尺寸的CCD像元带来了严重的串扰噪声,导致辐射探测器系统空间分辨率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差甚远。本文理论分析了高分辨率CCD辐射探测器串扰产生的物理机理,提出了利用蒙特卡罗EGSnrc仿真和Zemax光学仿真工具理论计算探测器系统像元间的串扰率函数(CTF),再以CTF为卷积核,通过Lucy-Richardson反卷积运算对实际投影数据进行串扰校正,用双丝型像质计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校正探测器串扰噪声,对改善探测器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和提高空间分辨率等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探测器 Gd_(3)al_(2)Ga_(3)o_(12)闪烁体 CCD图像传感器 探测器串扰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钪铝石榴石单晶缺陷的微观形貌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贝贝 刘文鹏 +4 位作者 任浩 张传成 刘海莲 邹勇 丁守军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51-1857,共7页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2%Dy^(3+)和1%Tb^(3+)(原子数分数)共掺的钆钪铝石榴石激光晶体(Gd_(3)Sc_(2)Al_(3)O_(12),GSAG)。研究了晶体(111)晶面的腐蚀缺陷形貌并对缺陷形成机理进行了解释,讨论了晶体缺陷的特征形貌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表...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2%Dy^(3+)和1%Tb^(3+)(原子数分数)共掺的钆钪铝石榴石激光晶体(Gd_(3)Sc_(2)Al_(3)O_(12),GSAG)。研究了晶体(111)晶面的腐蚀缺陷形貌并对缺陷形成机理进行了解释,讨论了晶体缺陷的特征形貌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表征并计算了晶体(111)晶面的维氏硬度和莫氏硬度,在0.2 kgf载荷和10 s保荷时间条件下,晶体(111)面的维氏硬度为1267 kg/mm^(2),对应的莫氏硬度为7.3。研究结果对揭示混晶石榴石晶体中缺陷的成因和探索高品质晶体生长与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钪铝石榴石晶体 提拉法 激光晶体 共掺 缺陷形貌 维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