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二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亚微米级YAG:Ce,Gd黄色荧光粉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海鹰 张希艳 +2 位作者 王能利 米晓云 刘全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7,106,共5页
以丙二酸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亚微米级YAG:Ce,Gd黄色荧光粉。采用TG/DSC、XRD研究干凝胶热分解和YAG晶相形成的过程;通过荧光光谱分析了Gd3+的掺杂对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SEM观察粉体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经120... 以丙二酸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亚微米级YAG:Ce,Gd黄色荧光粉。采用TG/DSC、XRD研究干凝胶热分解和YAG晶相形成的过程;通过荧光光谱分析了Gd3+的掺杂对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SEM观察粉体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经1200℃煅烧3h得到的荧光粉,粉体粒径为0.3~1μm,颗粒规则接近球形;随着Gd3+掺杂量的增加,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由525nm红移到5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酸溶胶-凝胶法 YAG:Ce gd荧光粉 白光LED 红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熔剂硼酸对红色荧光粉(Y,Gd)BO_3:Eu^(3+)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娟娟 袁曦明 +3 位作者 李予晋 尚淑娟 庞明 陈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8,共4页
以Y_2O_3、Gd_2O_3、Eu_2O_3和H_3BO_3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PDP用红色荧光粉(Y,Gd)BO_3:Eu^(3+)。着重研究了H_3BO_3作助熔剂对荧光粉(Y,Gd)BO_3:Eu^(3+)结构、发光性能、平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过量的H... 以Y_2O_3、Gd_2O_3、Eu_2O_3和H_3BO_3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PDP用红色荧光粉(Y,Gd)BO_3:Eu^(3+)。着重研究了H_3BO_3作助熔剂对荧光粉(Y,Gd)BO_3:Eu^(3+)结构、发光性能、平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过量的H_3BO_3作助熔剂有利于荧光粉的晶化,能提高荧光粉的相对发光强度,减小荧光粉的平均粒径,同时还能使颗粒变得均匀;H_3BO_3的最佳补偿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 gd)BO_3:Eu^3+荧光粉 H_3BO_3 助熔剂 结构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Gd2O2S:Tb^3+荧光粉 被引量:2
3
作者 兰国华 张金朝 宋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8,共3页
首次用微波法成功制备了Gd2O2S:Tb3+荧光粉,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用光致发射光谱(PL)和X射线激发的发射光谱(XEL)对产物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单一六方结构... 首次用微波法成功制备了Gd2O2S:Tb3+荧光粉,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用光致发射光谱(PL)和X射线激发的发射光谱(XEL)对产物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单一六方结构的Gd2O2S,形貌完整,粒度分布均匀,D50=1.08μm,PL谱和XEL谱均呈现Tb3+的特征发射峰,最强峰为544nm的绿色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2S:Tb^3+荧光粉 微波法 光致发射光谱 X射线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铕钼酸钆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文林 李铁 +3 位作者 陈志 张盈 曾超 杨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红色荧光粉Gd2-xEux(MoO4)3,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分析,讨论了不同掺杂量下合成的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Gd2-xEux(MoO4)3红色荧光粉...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红色荧光粉Gd2-xEux(MoO4)3,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分析,讨论了不同掺杂量下合成的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Gd2-xEux(MoO4)3红色荧光粉的三处激发峰分别位于394,465,534 nm。发射光谱中在589 nm和613 nm处有很强的发射峰,其中最强发射峰位于613 nm左右,与Eu3+的5D0→7F2跃迁对应。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所合成的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强。在三组实验结果中,Gd1.4Eu0.6(MoO4)3(x=0.6)的发光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xEux(MoO4)3荧光粉 共沉淀法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动力学分析合成Gd_2O_2S∶Er的真空烧结过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培培 王飞 杨斌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44,共8页
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TG)和微分热重(DTG)技术研究固相反应法合成稀土掺杂硫氧化物(Gd_2O_2S∶Er)荧光粉的反应动力学,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20K/min。使用不同动力学分析方法对Gd_2O_2S∶Er的主要合成阶段进行动力学研究。用Kis... 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TG)和微分热重(DTG)技术研究固相反应法合成稀土掺杂硫氧化物(Gd_2O_2S∶Er)荧光粉的反应动力学,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20K/min。使用不同动力学分析方法对Gd_2O_2S∶Er的主要合成阶段进行动力学研究。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法计算得到了各合成过程的动力学参数。Coats-Redfern法用于确定最可能的反应机理函数。通过分析TG和DTG曲线,得出常压/真空条件下合成Gd_2O_2S∶Er荧光粉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失水、单质S与Na2CO3反应、Na2Sx与Gd2O3反应。通过计算发现,在真空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较低,表明真空条件有利于Gd_2O_2S∶Er的生成。真空条件下Gd_2O_2S∶Er荧光粉的合成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控制机理,机理函数为g(α)=[-ln(1-α)]n。第二步控制过程的n值为2/3,第三步控制过程的n值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G gd2O2S∶Er荧光粉 动力学 真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