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d-EOB-DTPA增强MRI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Glypican-3阳性表达的价值
1
作者 李尧森 戴慧 +2 位作者 冯蒙蒙 刘原庆 苗焕民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0,58,共8页
目的研究基于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MRI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阳性表达。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 目的研究基于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MRI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阳性表达。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6名HCC患者[GPC3阳性(77例)及阴性(49例)]的临床指标、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乙肝感染情况,乙肝核心抗体、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患者接受了肝切除术或穿刺活检术并且术前1个月内进行了Gd-EOB-DTPA MRI检查。在MRI影像横轴位五个序列[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门脉期(portal venous phase,PVP)、过渡期(transitional phase,TP)、肝胆特异期(hepatobiliary phase,HBP)和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上手动勾画出病灶的三维体积感兴趣区,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特征筛选,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特征降维,构建临床指标、单序列、多序列的逻辑回归模型,将临床指标联合多序列影像组学的特征子集构建综合模型(诺图),对HCC的GPC3阳性表达进行预测。校准曲线对综合模型进行验证,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临床实用性。结果临床指标中AFP和乙肝感染情况与GPC3阳性表达独立相关,临床指标模型在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827(95%CI:0.742~0.913),在测试集的AUC值为0.779(95%CI:0.632~0.925)。磁共振单序列AP、PVP、TP、HBP及T2WI序列模型具有中等的预测性能,各序列在训练集的AUC值分别为0.804(95%CI:0.713~0.894)、0.801(95%CI:0.711~0.892)、0.796(95%CI:0.706~0.887)、0.761(95%CI:0.660~0.863)及0.733(95%CI:0.620~0.845);各序列在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24(95%CI:0.555~0.894)、0.755(95%CI:0.597~0.912)、0.770(95%CI:0.619~0.920)、0.782(95%CI:0.610~0.947)及0.730(95%CI:0.561~0.900)。磁共振多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值0.930(95%CI:0.879~0.981),在测试集的AUC值0.870(95%CI:0.751~0.989)。综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在训练集的AUC值为0.958(95%CI:0.919~0.997),在测试集的AUC值为0.903(95%CI:0.808~0.998),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6.7%。校准曲线表明综合模型GPC3预测与实际状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CA表明综合模型临床实用性良好。结论术前基于临床指标联合多序列MRI影像组学的综合模型可以无创而有效地预测HCC的GPC3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掺杂Sc_(2)W_(3)O_(12):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2
作者 赵炎 王佳旭 +4 位作者 李忠辉 刘长立 赵星胜 周恒为 蒋小康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8,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离子掺杂Sc_(2)W_(3)O_(12)红色荧光粉,并通过Gd^(3+)掺杂降低Sc_(2)W_(3)O_(12)基质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增强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结果显示,Gd^(3+)的掺入并没有改变Sc_(2)W_(3)O_(12)的晶体结构;随着Gd^(3+)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离子掺杂Sc_(2)W_(3)O_(12)红色荧光粉,并通过Gd^(3+)掺杂降低Sc_(2)W_(3)O_(12)基质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增强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结果显示,Gd^(3+)的掺入并没有改变Sc_(2)W_(3)O_(12)的晶体结构;随着Gd^(3+)掺杂浓度的递增,晶格畸变加剧,来源于Eu^(3+)的^(5)D_(0)→^(7)F_(2)(612 nm)发光强度显著增强,Gd^(3+)最佳掺杂浓度为0.25,其发光强度为单掺Eu^(3+)的1.95倍,色坐标为(0.6134,0.3503),与标准红光色坐标(0.670,0.330)较为接近。此外,荧光粉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即当温度达到498 K时,Gd^(3+)离子掺杂浓度为0.25时制备的样品荧光强度与未掺杂Gd^(3+)离子的样品相比得到了提升,是室温下的53%,其激活能为0.1041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c_(2)W_(3)O_(12) 红色荧光粉 gd^(3+)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乳清蛋白粉中神经节苷脂GD3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戈 苗晶 +4 位作者 孙立庆 高珊 徐慧 许瑞敏 李筱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乳清蛋白中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3)的方法。通过试验优化样品的初次提取条件(提取剂比例及用量)和再萃取条件(萃取剂用量)。在样品充分溶解后,用4 mL三氯甲烷-甲醇溶液(V_(三氯甲烷)∶V_(甲醇溶...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乳清蛋白中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3)的方法。通过试验优化样品的初次提取条件(提取剂比例及用量)和再萃取条件(萃取剂用量)。在样品充分溶解后,用4 mL三氯甲烷-甲醇溶液(V_(三氯甲烷)∶V_(甲醇溶液)=1∶2)提取1.0 mL样液,转移合并提取液,加入2.0 mL水进行萃取转移为最佳提取条件。然后分别对质谱与色谱条件(定量扫描模式、色谱柱以及流动相pH)进行优化,选取Syncronis HILIC硅胶色谱柱,以0.01 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pH5.6)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色谱分离后采用母离子监测模式定量测定和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分析。在最佳优化分析条件下,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3质量浓度在0.5~50.0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回收率在87.3%~103.7%,精密度(RSD)为4.16%~8.95%,检出限在0.1 g/kg。该方法可用于乳清蛋白粉中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3 母离子扫描 乳清蛋白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Ce^(3+)对Tb^(3+)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发光敏化作用的影响
4
作者 刘瑞旺 王宏杰 +3 位作者 符博 贾亚男 周建欣 魏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5-1340,共6页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_(2)-B_(2)O_(3)-BaF_(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_(2)O_(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_(2)-B_(2)O_(3)-BaF_(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_(2)O_(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d_(2)O_(3)更精确的最佳掺量范围。此外,文中通过改变气氛制备了Gd/Ce/Tb共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对比研究了Gd^(3+)和Ce^(3+)对Tb^(3+)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氟氧化物玻璃都呈稳定的玻璃态;Gd^(3+)和Ce^(3+)对Tb^(3+)的发光都具有敏化作用,且Gd_(2)O_(3)掺量为7%(摩尔分数,下同)时敏化效果相较于其他掺量最为显著,超出7%则造成猝灭;Ce_(2)O_(3)掺入玻璃后以Ce^(3+)和Ce^(4+)两种价态共存,在还原气氛下掺入相较于空气气氛下掺入更容易保持Ce^(3+)状态,而且Ce^(3+)对Tb^(3+)的发光具有敏化作用,Ce^(4+)会抑制Tb^(3+)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发光特性 gd/Ce/Tb共掺 Ce^(3+)/Ce^(4+)价态 氟氧化物玻璃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色荧光粉K_(5)Gd(MoO_(4))_(4)∶xSm^(3+),yEu^(3+)的发光性能分析
5
作者 李明明 熊飞兵 +5 位作者 杨伟斌 胡正开 白鑫 李婧 林雅晴 黄俊雄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50-2159,共10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新型K5Gd(MoO_(4))_(4)∶xSm^(3+)(x=0~0.10)及K5Gd(MoO_(4))_(4)∶0.04Sm^(3+),yEu^(3+)(y=0.03~0.15)红色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粉激发光谱,以及热猝灭分析系统、稳态-瞬态光谱仪等对荧光粉的光...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新型K5Gd(MoO_(4))_(4)∶xSm^(3+)(x=0~0.10)及K5Gd(MoO_(4))_(4)∶0.04Sm^(3+),yEu^(3+)(y=0.03~0.15)红色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粉激发光谱,以及热猝灭分析系统、稳态-瞬态光谱仪等对荧光粉的光致激发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荧光猝灭性能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掺入Eu^(3+),Sm^(3+)后的K_(5)Gd(MoO_(4))_(4)样品不含杂质相,且晶体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在405 nm紫外光的激发下,K_(5)Gd(MoO_(4))_(4)∶0.04Sm^(3+)和K_(5)Gd(MoO_(4))_(4)∶0.04Sm^(3+),0.12Eu^(3+)可以发射出色坐标为(0.6088,0.3904)和(0.6373,0.3592)的橙红光。在K5Gd(MoO_(4))_(4)∶xSm^(3+)(x=0~0.10)荧光粉样品中,随着Sm^(3+)掺杂浓度的增加,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最佳的掺杂浓度为x=0.04。在K_(5)Gd(MoO_(4))_(4)∶0.04Sm^(3+),yEu^(3+)(y=0.03~0.15)荧光粉样品中,Eu^(3+)的发光强度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且在y=0.12处发生浓度猝灭。当温度达到373 K时,K_(5)Gd(MoO_(4))_(4)∶0.04Sm^(3+)荧光粉样品的发光强度是293 K时的94.69%,K_(5)Gd(MoO_(4))_(4)∶0.04Sm^(3+),0.12Eu^(3+)荧光粉样品的荧光强度是293 K时的76.3%,表明两种荧光粉样品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色坐标图表明随着Eu^(3+)掺杂量的提高,色坐标从橙红色区域向纯红色区域发生微量移动。由此可见,K_(5)Gd(MoO_(4))_(4)∶xSm^(3+)和K_(5)Gd(MoO_(4))_(4)∶0.04Sm^(3+),yEu^(3+)荧光粉样品都具有作为红色荧光粉应用于白光LED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_(5)gd(MoO_(4))_(4)∶xSm^(3+) yEu^(3+) 高温固相法 红色荧光粉 荧光猝灭 色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t Isostatic Pressing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Eu^(3+)-doped(Gd,Lu)_(2)O_(3) Transparent
6
作者 LIU Qiang HE Ningtong +7 位作者 WANG Yanbin HUANG Dong CHEN Yuyang LI Tingsong ZHOU Zhenzhen HU Chen IVANOV Maxim LI Jiang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5-1983,共9页
(Gd,Lu)_(2)O_(3)∶Eu scintillation ceramics have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the high-energy X-ray imaging.Eu0.1Gd0.6Lu1.3O3 nano-powders with pure phase were prepared from the precursor calcined at 1050℃for 4 h by the... (Gd,Lu)_(2)O_(3)∶Eu scintillation ceramics have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the high-energy X-ray imaging.Eu0.1Gd0.6Lu1.3O3 nano-powders with pure phase were prepared from the precursor calcined at 1050℃for 4 h by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Using the synthesized nano-powders as initial material,Eu_(0.1)Gd_(0.6)Lu_(1.3)O_(3)ceramics were fabri-cated by vacuum pre-sinter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2 h and 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at 1750℃for 3 h in ar-gon.The influence of pre-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optical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as investi-gated.The Eu_(0.1)Gd_(0.6)Lu_(1.3)O_(3)ceramics pre-sintered at 1625℃for 2 h combined with HIP post-treatment show the high-est in-line transmittance of 75.2%at 611 nm.The photoluminescence(PL)and X-ray excited luminescence(XEL)spectra of the Eu_(0.1)Gd_(0.6)Lu_(1.3)O_(3)transparent ceramics demonstrate a strong red emission peak at 611 nm due to the^(5)D_(0)→^(7)F_(2) transition of Eu^(3+).The PL,PLE and XEL intensities of the HIP post-treated Eu_(0.1)Gd_(0.6)Lu_(1.3)O_(3)ceramics show a trend of first ascending and then descend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intering temperature.The therm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TSL)curve of the HIP post-treated Eu_(0.1)Gd_(0.6)Lu_(1.3)O_(3)ceramics presents one high peak at 178 K and two peaks with lower intensities at 253 K and 320 K.The peak at 320 K may be related to oxygen vacancies,and the lumines-cence peak at 178 K is related to defects caused by the valence state changes of Eu^(3+)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 Lu)_(2)O_(3)∶Eu transparent ceramics microstructure optical properties hot isostatic pr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Gd_2O_3纳米粉体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姜洪泉 王鹏 +2 位作者 卢丹丹 吴兰英 线恒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8,共6页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和Gd3+(0.5wt%)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采用XRD、BET、XPS、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和表面光电压谱(SPS)等技术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探讨了Gd3+掺杂对...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和Gd3+(0.5wt%)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采用XRD、BET、XPS、紫外-可见漫反射谱(DRS)和表面光电压谱(SPS)等技术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探讨了Gd3+掺杂对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TiO2/Gd2O3纳米粒子对MB溶液的光催化活性提高到纯TiO2的1.5倍。掺杂Gd3+可以强烈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阻碍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高温组织稳定性,改善粉体的表面织构特性;形成光生电子的浅势捕获陷阱,抑制e-/h+复合,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TiO2/Gd2O3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XPS分析结果证实,掺杂Gd3+导致粉体的表面羟基含量降低。由于产生了量子尺寸效应,复合粉体的紫外吸收带边蓝移,光的吸收能力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gd^3+掺杂 光催化活性 环境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和Gd^(3+)掺杂的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及发光性能与发光机理 被引量:8
8
作者 郭楠 郭坤 +1 位作者 盛野 邹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7-375,共9页
以钛酸正丁酯[Ti(OBu)4]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b3+和Gd3+共掺杂的纳米TiO2发光薄膜,并探讨了Gd3+对Tb3+的增敏作用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TG/DTA综合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致发光(PL)... 以钛酸正丁酯[Ti(OBu)4]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b3+和Gd3+共掺杂的纳米TiO2发光薄膜,并探讨了Gd3+对Tb3+的增敏作用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TG/DTA综合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致发光(PL)光谱分别对不同制备条件下的TiO2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薄膜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晶相为锐钛矿相,形成了良好有序的晶体结构,且样品粒径分布均匀,颗粒大小约为15 nm;以230 nm作为激发光,Gd3+的共掺对纳米TiO2发光薄膜中Tb3+的发光有显著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致发光 Tb3+/gd3+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掺杂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霞 孟皓 曹向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47-195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钛酸四丁酯(TBOT)的水解过程中,加入硝酸钆(Gd(NO3)3),得到具有可见光响应活性的Gd3+/TiO2复合材料。应用TEM、XRD、TG-DTA和UV-Vis等手段对纳米TiO2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当Gd3+的掺杂量为0.5%时,Gd3+/TiO2复合材料...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钛酸四丁酯(TBOT)的水解过程中,加入硝酸钆(Gd(NO3)3),得到具有可见光响应活性的Gd3+/TiO2复合材料。应用TEM、XRD、TG-DTA和UV-Vis等手段对纳米TiO2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当Gd3+的掺杂量为0.5%时,Gd3+/TiO2复合材料在550 nm附近产生宽强吸收带。Gd3+进入TiO2晶格中,形成了新的掺杂能级(Eg=1.27 eV)。适量Gd3+掺杂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优于纯TiO2粉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3+掺杂 可见光响应 光催化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Gd^(3+)对硅酸盐发光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祖成奎 陈洁 +1 位作者 陈江 韩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10,共4页
对Nb3 + 激活的硅酸盐发光玻璃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Tb3+ 和Gd3 + 对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b3+ 激活的硅酸盐玻璃在紫外线和X 射线的激发下 ,产生蓝色荧光和较强的绿色荧光 ;随着Tb3+ 离子浓度的增加 ,Tb3 + 离子5D3 能级的能量... 对Nb3 + 激活的硅酸盐发光玻璃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Tb3+ 和Gd3 + 对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b3+ 激活的硅酸盐玻璃在紫外线和X 射线的激发下 ,产生蓝色荧光和较强的绿色荧光 ;随着Tb3+ 离子浓度的增加 ,Tb3 + 离子5D3 能级的能量向5D4 能级转移 ,绿色荧光得到增强 ;Gd3 + 离子通过无辐射能量共振方式对Tb3+ 离子的发光起到了敏化作用 ,加入Gd3+ 进一步提高了T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性能 硅酸盐玻璃 发光玻璃 铽离子 钆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掺杂TiO_2纳米粉体的晶粒尺寸、表面特性和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姜洪泉 王鹏 +1 位作者 卢丹丹 吴兰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194-2200,共7页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BET、XPS、S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光...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BET、XPS、S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光电特性和表面组成等探讨了Gd3+掺杂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适量掺杂Gd3+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Gd3+掺杂量为0·5%(质量),焙烧温度为500℃时,TiO2复合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其锐钛矿含量为100%,平均晶粒粒径为15·55nm,比表面积为12·81m2·g-1.Gd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提高光响应阈值,这三方面均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XPS分析表明,Gd3+掺杂导致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羟基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gd^3+掺杂 晶粒尺寸 表面特性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硅酸钙中Pr^(3+)的4f5d态的光谱特性及Pr^(3+)→Gd^(3+)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4
12
作者 初本莉 刘行仁 +2 位作者 王晓君 张家骅 蒋雪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2-544,共3页
合成了高效发射UV光的CaSiO3 :Pr3 +新型荧光体 ,研究了室温下Pr3 +的 4 f5d态的发射和激发光谱 ,Pr3 +的 4f5d态的最低子能级向 4 f2 组态的3 H4,3 H6和1 G4能级跃迁产生UV发射 ,并不伴随有 4f 4 f能级跃迁的可见光发射。Pr3 +的浓度... 合成了高效发射UV光的CaSiO3 :Pr3 +新型荧光体 ,研究了室温下Pr3 +的 4 f5d态的发射和激发光谱 ,Pr3 +的 4f5d态的最低子能级向 4 f2 组态的3 H4,3 H6和1 G4能级跃迁产生UV发射 ,并不伴随有 4f 4 f能级跃迁的可见光发射。Pr3 +的浓度猝灭是由于辐射和无辐射能量传递造成的 ,同时 ,在CaSiO3 中 ,存在Pr3 +→Gd3 +的能量传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特性 荧光材料 偏硅酸钙 荧光光谱 浓度猝灭 能量传递 镨(Ⅲ)钆(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SrMoO_4:Eu^(3+),Gd^(3+)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关荣锋 李勤勤 孙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9-102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Sr1-x-yMoO4∶Eu3x+,Gd3y+,分别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面电镜(SEM)和荧光光谱(PL)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均为单一纯相四方晶系结构,添加Gd3+(为0.35mol时)使主衍射峰的位置右移了0.35...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Sr1-x-yMoO4∶Eu3x+,Gd3y+,分别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面电镜(SEM)和荧光光谱(PL)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均为单一纯相四方晶系结构,添加Gd3+(为0.35mol时)使主衍射峰的位置右移了0.35°;SEM照片显示:SrMoO4∶Eu3+和SrMoO4∶Eu3+,Gd3+颗粒尺寸分布相对均匀,为类方块状,颗粒大小约为1~3μm;Gd3+和Eu3+的共掺得到的SrMoO4∶Eu3+,Gd3+在616 nm处主发射峰的发光强度约是SrMoO4∶Eu3+的2.09倍;当掺杂x=0.25 mol和y=0.35 mol时,在近紫外光(395 nm)激发下,SrMoO4∶Eu3+,Gd3+得到616 nm处红光发射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SrMoO4∶Eu3+ gd3+ 红色荧光粉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Ce^(3+),Eu^(3+))微晶中稀土离子间的级联能量传递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亚光 施朝淑 +3 位作者 王正 陶冶 王渭 戚泽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47,共5页
本文报道了纳米Gd2 O3∶(Ce3+ ,Eu3 + )的紫外与真空紫外 (UV VUV)激发谱及其选择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这些光谱实验表明 ,除了Gd2 O3 基质与Ce3+ ,Eu3 + 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外 ,还存在着Gd3+ 与Ce3 + 、Eu3 +间的能量传递 ,即存在Gd3+ →... 本文报道了纳米Gd2 O3∶(Ce3+ ,Eu3 + )的紫外与真空紫外 (UV VUV)激发谱及其选择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这些光谱实验表明 ,除了Gd2 O3 基质与Ce3+ ,Eu3 + 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外 ,还存在着Gd3+ 与Ce3 + 、Eu3 +间的能量传递 ,即存在Gd3+ →Ce3+ →Eu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Ce^3+ Eu^3+) UV-VUV 激发谱 稀土发光 级联能量传递 微晶 稀土离子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 Eu纳米荧光体的晶体结构和相变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多多 刘行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4-226,共3页
首次报告Gd2O3Eu纳米荧光体的晶体结构和相变.由X射线衍射检测结果,Gd2O3Eu纳米荧光体存在体心立方和单斜多型结构.和体材料的相变温度1250℃相比,Gd2O3Eu纳米晶由立方到单斜相变温度升高到1300和1... 首次报告Gd2O3Eu纳米荧光体的晶体结构和相变.由X射线衍射检测结果,Gd2O3Eu纳米荧光体存在体心立方和单斜多型结构.和体材料的相变温度1250℃相比,Gd2O3Eu纳米晶由立方到单斜相变温度升高到1300和1350℃之间.这一结果也从Gd2O3Eu纳米荧光体的荧光光谱变化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Eu 纳米荧光体 纳米晶 相变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3+):Gd_3Ga_5O_(12)晶体的室温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本学 赵志伟 +1 位作者 徐军 邓佩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1-585,共5页
用提拉法生长了掺钕的钆镓石榴石 (Nd3 + :GGG)激光晶体。研究了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 ,分析了Nd3 + :GGG晶体4F3 / 2 →4I11/ 2 能级跃迁与 1.0 6 μm附近的荧光谱线之间的关系。吸收系数、发射系数、荧光寿命分别是 4 .32&#... 用提拉法生长了掺钕的钆镓石榴石 (Nd3 + :GGG)激光晶体。研究了室温下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 ,分析了Nd3 + :GGG晶体4F3 / 2 →4I11/ 2 能级跃迁与 1.0 6 μm附近的荧光谱线之间的关系。吸收系数、发射系数、荧光寿命分别是 4 .32× 10 -2 0 cm-2 ,2 .3× 10 -19cm-2 ,2 4 0 μs,比较了Nd3 + ∶GGG和Nd3 + ∶YAG的物理参数 ,实验表明 :Nd3 + ∶GGG较Nd3 + ∶YAG有一系列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拉法 高功率固态激光器 激光晶体 Nd^3+:gd3Ga5O12晶体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量Gd^3+掺杂TiO_2粉体的制备及催化活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旭东 姜承志 苏会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28,43,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700℃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对样品相结构、晶粒尺寸和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的影响,利用相结构与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关系探讨了Gd3+掺杂对纳米...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700℃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对样品相结构、晶粒尺寸和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的影响,利用相结构与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关系探讨了Gd3+掺杂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适量掺杂Gd3+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Gd3+掺杂量为0.2%(质量),TiO2复合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降解率为86%,其金红石相含量为15.4%,平均晶粒粒径为15nm;Gd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和晶格膨胀程度这三方面均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gd3+掺杂 晶粒尺寸 溶胶-凝胶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的掺入对BaTiO_3陶瓷的形貌及相变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琴玉 张进修 厉志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先制备钛酸钡 (BaTiO3 )的纳米粉 ,然后按一定质量比与Gd2 O3 混合 ,烧结成陶瓷。利用XRD、RAMAN技术研究了Gd2 O3 的掺入对BT陶瓷结构的影响。通过SEM、DSC技术分别观察了Gd2 O3 对BT陶瓷颗粒形貌、一级相变的影响。研究表明 :Gd2 ... 通过先制备钛酸钡 (BaTiO3 )的纳米粉 ,然后按一定质量比与Gd2 O3 混合 ,烧结成陶瓷。利用XRD、RAMAN技术研究了Gd2 O3 的掺入对BT陶瓷结构的影响。通过SEM、DSC技术分别观察了Gd2 O3 对BT陶瓷颗粒形貌、一级相变的影响。研究表明 :Gd2 O3 主要存在于晶界 ;由于Gd2 O3 引起的应力的作用 ,Gd2 O3 的对BT的振动模式和一级相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影响最显著的是对BaTi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 BATIO3 掺杂 微结构 相变 表面表貌 钛酸钡陶瓷 氧化钆 物理性能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Eu^(3+)溶胶-凝胶薄膜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顾牡 邱隆清 +2 位作者 刘小林 张睿 徐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90-1194,共5页
以无机稀土氧化物为原料制备了Gd2O3:Eu3+溶胶-凝胶薄膜,通过对不同Eu3+离子掺杂浓度、不同烧结温度薄膜发光强度的研究,得出Gd2O3薄膜中Eu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0%、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00℃下烧结2h;由薄膜和粉末激发谱的比较发现:薄... 以无机稀土氧化物为原料制备了Gd2O3:Eu3+溶胶-凝胶薄膜,通过对不同Eu3+离子掺杂浓度、不同烧结温度薄膜发光强度的研究,得出Gd2O3薄膜中Eu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0%、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00℃下烧结2h;由薄膜和粉末激发谱的比较发现:薄膜中存在着比粉末更有效的能量传递,从而更有利于高能射线激发发光;首次观察到薄膜经过1000℃烧结2h后发光消失,并通过SEM和XRD的实验分析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Eu^3+薄膜 溶胶-凝胶法 发光特性 X射线成像 溶胶-凝胶薄膜 EU^3+离子 gd2O3 发光强度 特性研究 最佳掺杂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发光材料CaAl_2O_4∶Eu^(2+),Gd^(3+)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家桃 冯文林 +2 位作者 曾超 张盈 金叶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5-1318,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Al2O4∶Eu2+,Gd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发光性能的分析,探究Eu2+摩尔分数为3.5%,硼酸质量分数为0.5%,Gd3+摩尔分数分别为2%,3%,4%,5%时样品的发...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Al2O4∶Eu2+,Gd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发光性能的分析,探究Eu2+摩尔分数为3.5%,硼酸质量分数为0.5%,Gd3+摩尔分数分别为2%,3%,4%,5%时样品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地合成了CaAl2O4∶Eu2+,Gd3+粉晶,并且Eu2+和Gd3+的引入并未引起CaAl2O4晶体结构的改变。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谱,且发射光谱的最大峰值位于444 nm左右,属于Eu2+的4f65d→4f7跃迁,所发光为蓝光。蓝色荧光粉CaAl2O4∶3.5%Eu2+,3%Gd3+的发光强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发光材料 CaAl2O4∶Eu2+ g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