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喀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耦合特征分析 ——以七星关区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杨丹丽
孙建伟
+3 位作者
刘艳
罗静
赵宇鸾
张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7-344,共8页
为探究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单元,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了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空间分异特征,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及其两两之间的耦合...
为探究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单元,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了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空间分异特征,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及其两两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结果表明:(1)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整体呈“大散居、小聚居”特征,其生活空间圈层结构突出,生产空间南北差异显著,生态空间则较为零散;(2)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功能呈现4种耦合度类型,5种耦合协调度类型,耦合协调状态服从“核心—边缘”模式;(3)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功能两两之间耦合协调状态呈现较强中心城区指向,其中生产—生态空间耦合协调状态较好,生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较差。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水平有待提升,需科学规划乡村“三生”空间,促进喀斯特山区乡村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三生”空间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
耦合协调模型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耦合特征分析 ——以七星关区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杨丹丽
孙建伟
刘艳
罗静
赵宇鸾
张继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7-34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1031,41901201,41871182)
贵州师范大学资助博士科研项目(GZNUD[2018]21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项目(黔科合基础[2017]1120)。
文摘
为探究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单元,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了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空间分异特征,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及其两两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结果表明:(1)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整体呈“大散居、小聚居”特征,其生活空间圈层结构突出,生产空间南北差异显著,生态空间则较为零散;(2)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功能呈现4种耦合度类型,5种耦合协调度类型,耦合协调状态服从“核心—边缘”模式;(3)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功能两两之间耦合协调状态呈现较强中心城区指向,其中生产—生态空间耦合协调状态较好,生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较差。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水平有待提升,需科学规划乡村“三生”空间,促进喀斯特山区乡村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三生”空间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
耦合协调模型
喀斯特山区
Keywords
rural settlement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space
Gaussian based 2-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2
sfca
)
metho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karst mountainous
area
s
分类号
K901.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喀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耦合特征分析 ——以七星关区为例
杨丹丽
孙建伟
刘艳
罗静
赵宇鸾
张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