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平视角下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金辉 黄海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115,共9页
区域入住率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使用情况,从空间视角探究区域入住率特征及可达性影响机理是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不同出行方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利用Dagum基尼... 区域入住率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使用情况,从空间视角探究区域入住率特征及可达性影响机理是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不同出行方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探究入住率的公平性及其差异来源,并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量化分析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步行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影响最为显著,且呈现西北到东南逐级递减的空间异质性;(2)养老机构入住率存在明显不平衡性,区域间差异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是总体不平衡性的主要来源;(3)地铁、驾车和公交车的可达性呈现以渝中区为核心的空间聚集特征,而步行可达性则呈点状分散特征。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先识别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的区域,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空间可达性 入住率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Works ICM的旧城区内涝避难场所可达性评估与选址研究
2
作者 肖曼 焦胜 +2 位作者 范世玉 牛彦合 卢洁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对旧城区造成了巨大损失,考虑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建设密集的特点,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安全转移受灾群众,提升旧城区应急管理能力。以长沙市旧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区,采用InfoWorks ICM雨洪模型,评估了内涝风... 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对旧城区造成了巨大损失,考虑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建设密集的特点,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安全转移受灾群众,提升旧城区应急管理能力。以长沙市旧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区,采用InfoWorks ICM雨洪模型,评估了内涝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受灾小区位置和转移人数,根据不同避难场所类型计算其容纳能力,考虑道路积水对通行性的影响,将高风险道路设置为禁止通行并重构道路拓扑结构;其次,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现状避难场所可达性,结合内涝风险筛选一批候选避难场所,建立以避难场所数量最少和避难距离最短为目标的P中值选址模型;最后根据可达性分析比较验证研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百年一遇极端降雨下,研究区内涝淹没风险整体较高;现状内涝避难场所数量少、空间均衡不足,其可达性呈现从中部向外逐渐降低的空间特征;研究确立了10处避难场所的位置,优化后的布局方案可达性达标的小区提升了17.83%,减少了24.03%的显性盲点小区。研究结果可为旧城区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场所可达性 内涝风险 InfoWorks ICM模型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P中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动态时空可达性的三级医疗服务公平评估——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3
作者 周鹏飞 石飞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7-104,共8页
促进医疗公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作为评估公平的重要维度,现有医疗可达性研究对时间维度的考量不足。文章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德API获取小汽车和公共交通2种方式在5个研究时刻的实时出行时间,考虑门诊开放状态建立高... 促进医疗公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作为评估公平的重要维度,现有医疗可达性研究对时间维度的考量不足。文章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德API获取小汽车和公共交通2种方式在5个研究时刻的实时出行时间,考虑门诊开放状态建立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计算时空可达性,采用基尼系数、可达性差异指数和双变量局部莫兰指数评估医疗公平的不同维度。结果表明:①采用小汽车就医区域间公平差距较小但对交通拥堵较为敏感,采用公共交通就医对医院可用性更为敏感;②不同模式可达性空间格局存在差异:小汽车方式下呈现圈层扩散分布,而公共交通方式下呈现“中心+组团”并沿轨道交通线路轴向扩张;③基于时空可达性的医疗公平在研究时刻内动态变化,医院全部开放的平峰时段可达性与公平性最佳。文章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医疗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包容城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空可达性 医疗公平 三级医院 多出行模式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导向下航空医疗救援可达性测度研究
4
作者 卢红奇 张小敏 +2 位作者 刘晓宇 刘正 刘彦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9-197,共9页
为满足特殊疾病患者的医疗救援需求,以河南省为例分析航空医疗救援的可达性,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分层比例缩放-动态分配模型测算院前医疗救援及院间转运需求情况下的可达范围,进而提出提升航空医疗救援可达性的优化对策。研究结果... 为满足特殊疾病患者的医疗救援需求,以河南省为例分析航空医疗救援的可达性,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分层比例缩放-动态分配模型测算院前医疗救援及院间转运需求情况下的可达范围,进而提出提升航空医疗救援可达性的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航空医疗救援起降点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显著且呈现集聚性;河南省15 min院前航空医疗救援可达性整体较低,焦作、三门峡、鹤壁可达性较高,郑州、安阳次之,开封、许昌、濮阳、济源最低,存在明显供需失衡,且地形和人口密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随着飞行时间增加,航空医疗转运可达范围扩大,45 min后不可达区域集中在周口、三门峡、濮阳、信阳、商丘等城市部分区域;河南省航空医疗救援效率与国家相关要求仍有差距,应从优化起降点布局、构建分级航空医疗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强化跨区域协作及探索新型救援模式等方面扩大服务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省域航空医疗救援网络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医疗救援 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医疗转运 院前医疗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和Ga2SFCA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鹏 孙艳玲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69,共7页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数据,采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以居住区为评价单元,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搜索半径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及敏感性分析,探讨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街...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数据,采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以居住区为评价单元,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搜索半径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及敏感性分析,探讨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街道尺度绿地公园可达性和人口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水平较低,14.5%的居民无法在15 min内抵达公园绿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不均衡,西南部西青区和南开区绿地公园面积和人均面积远高于其他区域,不同居住小区间可达性差别较大;随着搜索半径的增大,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有改善的趋势,将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由15 min增大到30 min后,可达性为一般及以上的居民人口比例由30.69%提升至65.34%;搜索半径越大,可达性值域的变化幅度会变小,公园绿地服务的可达性差异降低;高人口密度-高可达性聚类和低人口密度-高可达性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南部的12个街道,高人口密度-低可达性和低人口密度-低可达性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心中部北部的21个街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高斯型两步移动搜寻法(Ga2SFCA) 天津市中心城区 人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西南山地乡村居民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6
作者 徐苗 廖箐 谢卓铭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近年来,乡村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但不同地区乡村居民在获得医疗机会、就医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疗设施布局不合理问题仍存在。医疗设施可达性作为衡量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近年来,乡村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但不同地区乡村居民在获得医疗机会、就医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疗设施布局不合理问题仍存在。医疗设施可达性作为衡量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和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针对传统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aussian-Based 2SFCA)对于山地乡村地区医疗资源可达性在供给与需求思考不足的问题,将其进行改进,从而更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可达性。研究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分析乡村医疗设施供需情况,引介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设施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进行K聚类分析,揭示乡村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各类医疗设施的可达性数值综合层面上的高可达性区域主要是由于临近医疗资源高供给能力的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所贡献的,而村级医疗设施对综合可达性空间差异影响较小;第二,山地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配置存在医疗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匹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村级医疗设施;第三,区域可达性水平与交通通达性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受人口需求(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医疗设施供给服务能力及分布的影响更大。最后针对不同可达性区域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为西南山地乡村地区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提供了一套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乡村地区 医疗设施 空间可达性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重庆市九龙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尺度的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爱华 谌丽 +1 位作者 朱海勇 陈思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62-1669,共8页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灾民安置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应急防灾能力与效果。基于社区尺度、入口供给、分段阈值,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和反向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研究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灾民安置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应急防灾能力与效果。基于社区尺度、入口供给、分段阈值,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和反向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研究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与拥挤度,并结合服务面积比、服务人口比、服务人口缺口等指标评价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结果表明,对避难场所可达性好的社区连片存在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及其临近区域,呈蘑菇形分布,东城区全域可享受避难服务;对避难场所不具可达性的社区主要存在于中心城区边缘地带,但西城、海淀相邻地区也有部分社区对避难场所不具可达性。中心城区避难场所的拥挤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城区避难场所拥挤度均值为16.17,避难服务竞争激烈。总体上,北京中心城区的避难场所布局上仍然存在不均衡性,不能完全满足城区居民的避难需求。建议合理利用已有绿地、学校、广场等资源规划建设新的避难场所,或改扩建已有避难场所,以满足更多居民的避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避难场所 可达性 拥挤度 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 社区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评价——基于时间成本的两步移动搜索法 被引量:74
8
作者 许昕 赵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共11页
精确地评价养老服务设施空间的可达性是进行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近年来,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迅速,然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致使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依旧不能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服... 精确地评价养老服务设施空间的可达性是进行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近年来,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迅速,然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致使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依旧不能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本文运用Arc GIS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在对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OD成本矩阵计算了人口重心到养老设施的出行时间,据此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了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重点对1h单一有效服务阈值和按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划分的三级有效服务阈值两种情况下的可达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总体分布呈现中心凝聚—外围分散的特征;空间热点分布呈现蔓延扩散和非均衡扩散混合模式,出现"跨江发展"和"郊县发展"的空间形态。(2)不同性质类型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公办公营养老服务设施呈现"多核心"布局模式,公办民营呈现"双核心"模式,民办民营呈现"单核心"模式,敬老院呈现"均匀式"布局态势。(3)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呈现中心城区可达床位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主城区北高南低,郊区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1h单一有效服务阈值评价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老化 养老设施 人口老龄化 聚焦 供需矛盾 社会建设 人口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基”原则下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洁 吴健平 +1 位作者 郭珮珺 姚申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科学评价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是判断其服务区域差异和优化其空间配置的重要前提.考虑到上海市养老机构须在"保基"原则的政策影响下提供服务,本文通过引入幂函数型距离衰减函数、按机构规模设置三级服务半径、加入行政区... 科学评价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是判断其服务区域差异和优化其空间配置的重要前提.考虑到上海市养老机构须在"保基"原则的政策影响下提供服务,本文通过引入幂函数型距离衰减函数、按机构规模设置三级服务半径、加入行政区匹配对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改进,并基于供需点之间的实际驾车距离计算上海市各乡镇(街道)的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远不及2020年规划要求,每千人拥有达35张床位的乡镇(街道)机构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对比分析考虑和不考虑行政区匹配两种情景下的服务可达性,结果发现:为养老机构服务设置行政区壁垒后大部分乡镇(街道)的养老机构服务可达性有所下降;老年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区可达性下降情况最为显著;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养老机构服务的城郊差异,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服务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城郊差异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住分布与轨道交通网络的耦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小云 张学宇 +2 位作者 施澄 刘钰倩 丁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43,共9页
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在功能上的协同发展,基于多源数据利用空间联立方程解析职住空间结构形态与轨道交通网络的空间交互关系。采用职住自足性指数测度职住平衡,并提出基于实际路网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2SFCA)法计... 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在功能上的协同发展,基于多源数据利用空间联立方程解析职住空间结构形态与轨道交通网络的空间交互关系。采用职住自足性指数测度职住平衡,并提出基于实际路网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2SFCA)法计算轨道交通可达性;利用空间联立方程揭示了职住平衡与轨道交通可达性的空间交互效应;引入局部空间自相关探讨了西安市职住空间和轨道交通网络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基于实际路网距离的高斯2SFCA法能够更合理地评价轨道交通可达性;区域职住平衡和轨道交通可达性存在互馈作用;两者自身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向交互空间溢出效应;从局部耦合效应来看,强化西安市主城区北部和西南部的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职住空间交互作用的规律,可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职住平衡 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空间联立方程 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公园绿地空间利用格局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毅 周晓丹 刘向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5,共9页
公园绿地等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关乎民生健康和空间公平等重大社会议题,合理衡量地理区位、邻里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影响将有助于反映当前存在的资源配置及其社会公平问题。基于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本研究以沈阳... 公园绿地等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关乎民生健康和空间公平等重大社会议题,合理衡量地理区位、邻里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影响将有助于反映当前存在的资源配置及其社会公平问题。基于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本研究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将传统指标与新兴数据结合从步行可达性、绿地占有量和悦跑活力指数3个角度评价公园绿地的空间利用水平,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和社会特征3个方面探究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空间利用格局方面,公园绿地的步行可达空间分布存在空间分异性,核心城区内沿轴带分布,外围则围绕点状聚集,仅有50.02%的居民可在15min步行内到达公园绿地;绿地占有量呈现3组团镶嵌分布格局,虽然绿地分布广泛,但有67.59%的区域处人均绿地占有量低;在悦跑指数上,居民的选择以优质的浑河生态廊道为主,公园绿地为辅,城郊的高校与大型公园的利用率相对较高。(2)影响机制方面,区位特征与社会特征对绿地占有量和步行可达性有明显影响,邻里特征对于步行可达性和悦跑指数有较强的解释力。由此可知,3个角度的空间利用格局是局部有交集、整体不重合的关系,所以对交集内和交集外的地区应根据交通、人口、经济和设施配置等影响因素的空间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空间公平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可达性时空演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战强 吴月婵 秦日成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5-958,共1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高速增长,公园供给与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但公园布局均衡性在城市人口和居住空间动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尚未得到足够地关注。本研究通过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热点分析法,分析2010和2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高速增长,公园供给与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但公园布局均衡性在城市人口和居住空间动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尚未得到足够地关注。本研究通过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热点分析法,分析2010和2020年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可达性的时空演变格局。研究发现:1)2010—2020年,广州公园可达性平均值提高,可达性改善的社区集中在环城高速内老城区及城市重点开发建设区域;随着出行范围扩大,公园供给盲区减少,在公交出行方式下,社区基本实现了15 min公园可达。2)在步行、骑行和公交3种出行方式下,公园可达性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珠江沿岸;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环城高速外的外围城区。经十年城市化建设后,热点区域减少;冷点区域扩大,低值集聚趋势显著。3)在城市规划政策、政府引导下,公园有序建设与人口流动综合形成公园空间分布公平区和不公平区,不公平区内有待适度布局公园、优化公园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 可达性 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热点分析 广州市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耦合特征分析 ——以七星关区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丹丽 孙建伟 +3 位作者 刘艳 罗静 赵宇鸾 张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7-344,共8页
为探究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单元,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了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空间分异特征,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及其两两之间的耦合... 为探究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单元,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了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空间分异特征,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及其两两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结果表明:(1)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整体呈“大散居、小聚居”特征,其生活空间圈层结构突出,生产空间南北差异显著,生态空间则较为零散;(2)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功能呈现4种耦合度类型,5种耦合协调度类型,耦合协调状态服从“核心—边缘”模式;(3)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功能两两之间耦合协调状态呈现较强中心城区指向,其中生产—生态空间耦合协调状态较好,生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较差。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水平有待提升,需科学规划乡村“三生”空间,促进喀斯特山区乡村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三生”空间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 耦合协调模型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交通数据支持下的医疗服务时空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皓 乔庆华 +3 位作者 李艳红 陈国岭 刘佳 甘霖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针对现有城市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方法未考虑就医偏好,导致测算结果与居民实际感受相差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时间和距离成本偏好的医疗服务时空可达性分析方法,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充分利... 针对现有城市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方法未考虑就医偏好,导致测算结果与居民实际感受相差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时间和距离成本偏好的医疗服务时空可达性分析方法,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充分利用交通路况,兼顾了交通距离和通行时间对就医选择的影响,距离偏好在新方法中作用显著。该方法一方面可以体现不同时刻可达性差异,另一方面又强调了居民就医的时间和距离成本偏好,相比单一的时间或距离成本更具优势,分析结果更符合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 时空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高德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谈抗肿瘤药配备机构的空间可达性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赐然 潘杰 +4 位作者 毛宗福 刘韵绪 王瑞 罗银 崔丹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5-64,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武汉市中心城区国谈抗肿瘤药配备机构的空间可达性水平,为优化药物供应与配置提供经验证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基于高斯衰减函数的两步移动搜索法(2-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评估研究区域内各个需...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武汉市中心城区国谈抗肿瘤药配备机构的空间可达性水平,为优化药物供应与配置提供经验证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基于高斯衰减函数的两步移动搜索法(2-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评估研究区域内各个需求单元在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下的国谈抗肿瘤药配备机构的可达性,同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识别需求单元可达性的分布态势和分类模式。结果:在驾车或公交出行的情况下,武汉市中心城区各需求单元的配药定点机构的可达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江汉区、汉阳区等可达性水平较高且均衡,而青山区和洪山区可达性水平较低且内部存在明显分层。此外,各需求单元呈现显著正相关空间分布,区域内高值集聚与分区内部分化现象并存。结论:武汉市中心城区配药机构可达性整体较高,但存在从核心城区向边缘城区递减的趋势;多数辖区的可达性良好且较为均衡,但少数辖区的可达性较差且存在明显的内部等级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谈抗肿瘤药 配备机构 空间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西宁市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志远 丁逸尘 +1 位作者 杨喜平 吴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4-1756,共13页
预测并分析老年人公园绿地资源可获取性对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有效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有关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更具“适老性”,基于西宁市带有年龄标识信息的手机位置数据,识别并预测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 预测并分析老年人公园绿地资源可获取性对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有效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有关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更具“适老性”,基于西宁市带有年龄标识信息的手机位置数据,识别并预测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研究及预测。结果表明:(1)2018—2028年老年人数显著增加,且老年人数变化量呈现中心城区及远郊区较低、近郊区高的环状分布特征。(2)10 a间,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总体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可达性水平总体下降。(3)2018—2028年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相对变化量较大,步行和公交30 min条件下,约87%的空间单元的公园绿地可达性降低超过70%。研究结果补充了高空间精度下城市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的不足,提供了面向老龄化发展需求的城市未来公园绿地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公园绿地 手机数据 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游憩空间可达性评价及规划响应——以桂林市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樊亚明 田丽莹 陈昭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生态游憩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对旅游城市尤为重要。文章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桂林市170个生态游憩空间的可达性进行量化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居民需求视角下的桂林市生态游憩空间整体可达性较好,其中旅游休闲... 生态游憩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对旅游城市尤为重要。文章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桂林市170个生态游憩空间的可达性进行量化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居民需求视角下的桂林市生态游憩空间整体可达性较好,其中旅游休闲类、风景游赏类生态游憩空间可达性整体较高,城市公园类生态游憩空间可达性整体较低;主客共享视角下的桂林市生态游憩空间整体可达性均大幅下降;桂林市生态游憩空间供需差异明显,城区范围内的城市公园类生态游憩空间可达性较高而县域范围内的较低。同时,文章根据评价结果并基于供需协同视角探讨了满足居民游憩需求、旅游发展需求及便捷可达要求的城市生态游憩空间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游憩空间 可达性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供需协同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公平的农村小学布局优化研究——以贵州省黄平县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维妮 杨柳 +1 位作者 孙建伟 潘伯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42,155,共6页
基于空间公平性思想,对农村小学布局进行优化。针对农村小学入学距离不超过2 km的要求,从空间公平角度将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OD成本矩阵分别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相结合,测算得到贵州省黄平县农村小学服务能力和居民点至学校的空间... 基于空间公平性思想,对农村小学布局进行优化。针对农村小学入学距离不超过2 km的要求,从空间公平角度将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OD成本矩阵分别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相结合,测算得到贵州省黄平县农村小学服务能力和居民点至学校的空间可达性,并得到各农村小学服务范围。结果显示:黄平县农村小学布局中存在人均建筑面积不达标、用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用地服务半径较大的问题。提出3种优化方法:1)对服务范围重叠且服务能力值低于6.1580的学校优化合并;2)对所处地区可达性低于4.9563且服务能力值低于6.1580的学校保留调整;3)对农村小学生密度高于320.2117的地区新建学校,以此来实现农村小学布局空间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公平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农村小学 布局优化 贵州省 黄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艳霞 蔡祖亮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目的】为探索老年人对公园绿地需求的独特性和存在问题,分析老年人口布局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响应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外环内城区2010和2020年的老年人口数据以及相关城市公园绿地数据,运用综合老龄化指数(CAI)和改进... 【目的】为探索老年人对公园绿地需求的独特性和存在问题,分析老年人口布局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响应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外环内城区2010和2020年的老年人口数据以及相关城市公园绿地数据,运用综合老龄化指数(CAI)和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Ga2SFCA)法对不同出行方式下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区域内街道人口老龄化加深现象明显,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扩散趋势;2)区域内社区公园绿地的供给总量有所增长,但老年人人均供给量依旧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3)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与人口老龄化在空间变化上并不匹配,区域东南侧街道的公园绿地供给缺乏较为严重。【结论】进一步提出增加社区公园绿地、优化存量绿地、完善交通网络等具体措施,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时空变化 城市公园绿地 老龄化 可达性 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