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ewton/Gauss-Seidel迭代的DGM隐式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伟 张来平 +2 位作者 赫新 贺立新 张涵信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2-796,共5页
在Newton迭代方法的基础上,对高阶精度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 (DGM)的时间隐式格式进行了研究.Newton迭代法的优势在于收敛效率高效,并且定常和非定常问题能够统一处理,对于非定常问题无需引入双时间步策略.为了避免大型矩阵的求逆,采... 在Newton迭代方法的基础上,对高阶精度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 (DGM)的时间隐式格式进行了研究.Newton迭代法的优势在于收敛效率高效,并且定常和非定常问题能够统一处理,对于非定常问题无需引入双时间步策略.为了避免大型矩阵的求逆,采用一步Gauss-Seidel迭代和Matrix-free技术消去残值Jacobi矩阵的上、下三角矩阵,从而只需计算和存储对角(块)矩阵.对角(块)矩阵采用数值方法计算.空间离散采用Taylor基,其优势在于对于任意形状的网格,基函数的形式是一致的,有利于在混合网格上推广.利用该方法,数值模拟了Bump绕流和NACA0012翼型绕流.计算结果表明,与显式的Runge-Kutta时间格式相比,隐式格式所需的迭代步数和CPU时间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少,计算效率能够提高1~2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Galerkin有限元 Taylor基函数 NEWTON gauss-seidel迭代 时间隐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uss-Seidel迭代算法的块式数据检测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志强 黄国策 叶向阳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块式数据检测技术能克服短波信道的时变性,能对数据信号进行有效检测。在Gauss-Seidel迭代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于块式数据线性数据检测器(BLE)的优化设计方案,使得信道估值与数据检测使用相同的设备来完成,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复杂... 块式数据检测技术能克服短波信道的时变性,能对数据信号进行有效检测。在Gauss-Seidel迭代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于块式数据线性数据检测器(BLE)的优化设计方案,使得信道估值与数据检测使用相同的设备来完成,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BLE的性能优于传统BLE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式数据传输 gauss-seidel迭代算法 短波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Toeplitz方程组的快速块Gauss-Seidel迭代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月华 刘成志 刘仲云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研究块Toeplitz方程组的块Gauss-Seidel迭代算法.我们首先讨论了块三角Toeplitz矩阵的一些性质,然后给出了求解块三角Toeplitz矩阵逆的快速算法,由此而得到了求解块Toeplitz方程组的快速块Gauss-Seidel迭代算法,最后证明了当系数矩... 本文研究块Toeplitz方程组的块Gauss-Seidel迭代算法.我们首先讨论了块三角Toeplitz矩阵的一些性质,然后给出了求解块三角Toeplitz矩阵逆的快速算法,由此而得到了求解块Toeplitz方程组的快速块Gauss-Seidel迭代算法,最后证明了当系数矩阵为对称正定和H-矩阵时该方法都收敛.数值例子验证了方法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Toeplitz gauss-seidel迭代 快速算法对称正定H-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VM的二重网格并行Gauss-Seidel迭代算法
4
作者 周晓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41-142,145,共3页
为了克服分组Gauss-Seidel迭代算法迭代次数较多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PVM平台下的二重网格并行Gauss-Seidel迭代算法,并编程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分组Gauss-Seidel迭代算法优越。
关键词 二重网格 分组gauss-seidel迭代 并行算法 有限元 P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cobi、Gauss-Seidel迭代收敛的准则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唏娟 常福清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50-56,共7页
本文维广了文献[1]的两个主要结果,同时给出了Jacobi、Gauss-Scidel迭代收放的新判定准则,也给出了块Jacobi、Gauss-scidel迭代收敛的几则新的判定准则。
关键词 JACOBI gauss-seidel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实际导航性能评估方法
6
作者 钟伦珑 袁旭 +1 位作者 董巧丽 王崇赓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4,212,共10页
针对传统实际导航性能(ANP)迭代评估方法准确性和快速性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ANP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ANP评估的数学模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滤波理论,在位置估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基础上,建立位置估计... 针对传统实际导航性能(ANP)迭代评估方法准确性和快速性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勒让德-二分迭代的ANP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ANP评估的数学模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滤波理论,在位置估计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基础上,建立位置估计误差的二维概率密度函数,将组合导航的ANP评估建模成置信域表征参数求解问题。然后,应用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法减小每次迭代的运算量,同时结合二分迭代快速收缩搜索区间,减小方法迭代次数,避免动态积分区间带来的求积节点数选取困难问题,在保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快速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复化Simpson公式的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在相同准确性要求下,将平均计算时间由15.69 ms减少到1.09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组合导航 实际导航性能 高斯勒让德 二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与设计序列迭代方法的三维声子晶体拓扑优化及参数分析
7
作者 王燕 朱奕筱 +1 位作者 吴圣川 亢战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4,共8页
在常规的声子晶体拓扑优化中,内层的多波矢特征值分析和外层的单胞布局设计变量寻优构成双层嵌套问题,两个层次嵌套式迭代求解导致三维拓扑优化设计面临计算量剧增的难题。为提高优化设计的效率,将用于结构固有频率优化问题的分析与设... 在常规的声子晶体拓扑优化中,内层的多波矢特征值分析和外层的单胞布局设计变量寻优构成双层嵌套问题,两个层次嵌套式迭代求解导致三维拓扑优化设计面临计算量剧增的难题。为提高优化设计的效率,将用于结构固有频率优化问题的分析与设计序列迭代的思想拓展至三维声波声子晶体的拓扑优化,通过将内层特征值问题转化为单次逆迭代获得拓扑优化中间结果对应的逐次近似能带结构,并根据优化结果进行参数化建模以研究三维声子晶体拓扑优化解的带隙特性。通过参数化扫掠,给出了不同参数下的相对带隙和带隙上下界。进一步总结了不同参数对声子晶体带隙的影响,为三维声波声子晶体构型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声波声子晶体 拓扑优化 分析与设计序列方法 参数化建模 相对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区间隧道空气温度与围岩土体蓄放热量随年限演化特性的迭代求解
8
作者 王丽慧 赖德清 +3 位作者 左沪 陈薪浩 张腾 王宏丹 《暖通空调》 2025年第3期153-158,85,共7页
基于CHAMPS-BES软件,提出了一种耦合区间隧道热平衡模型与围岩土体温度场的迭代求解方案。该方案通过多次迭代求解,得到了区间隧道空气温度、围岩土体温度场及蓄放热量随年限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迭代次数增加,隧道空气温度的精... 基于CHAMPS-BES软件,提出了一种耦合区间隧道热平衡模型与围岩土体温度场的迭代求解方案。该方案通过多次迭代求解,得到了区间隧道空气温度、围岩土体温度场及蓄放热量随年限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迭代次数增加,隧道空气温度的精度逐步提高,体现了该方案的准确性。针对上海某典型车站区间隧道的研究发现:围岩土体温度、围岩壁面温度、隧道空气温度随运营年限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距区间隧道壁面不同距离围岩土体温度在运营初期、中期和远期最高分别可达33.11、34.16、36.03℃,最低分别为12.67、15.33、17.00℃,除远期最低温度的位置位于距离壁面50.0 m土体处,其余均位于距离壁面0.1 m土体处;围岩壁面温度在运营初期、中期和远期最高分别可达33.27、34.28、36.24℃,最低分别为12.63、15.06、18.87℃;区间隧道空气温度在运营初期、中期和远期最高分别可达35.36、36.31、38.21℃,最低分别为11.86、14.01、18.17℃;围岩土体以蓄热为主,蓄热总量随年限不断增加,在每年的9月达到最大值425922 MJ,在每年的2月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区间隧道 空气温度 围岩土体 蓄放热 求解 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高平顺多约束自适应迭代优化方法研究
9
作者 李阳腾龙 王平 +3 位作者 岑敏仪 何庆 张同刚 闫广峰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8,共8页
轨道的高平顺性是确保高速列车平稳、安全运行的关键。目前,轨道不平顺状态调整方案制定的主要方式是采用随机软件,以人工手动调整为主,依据剩余偏差反馈的轨道平顺性效果修正调整方案。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受人为因素影响,难以获取... 轨道的高平顺性是确保高速列车平稳、安全运行的关键。目前,轨道不平顺状态调整方案制定的主要方式是采用随机软件,以人工手动调整为主,依据剩余偏差反馈的轨道平顺性效果修正调整方案。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受人为因素影响,难以获取客观最优的精调方案。提出无砟轨道高平顺多约束自适应迭代优化方法,以预设长度的钢轨分段为基本单元,逐点滑动分段区间求解待调整钢轨的扣件优化调整量,并基于整体轨道不平顺评价迭代修正约束界值,根据迭代终止判定和最佳次数判定条件获取全局最优的钢轨扣件调整量。该方法可高效、准确、自动化实现复杂约束条件下轨道高平顺及其最优调整量的双重目标,解决轨道几何状态调整方案制定费时费力、调整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研究成果可对高速铁路轨道竣工测量和运维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静检系统 轨道不平顺 寻优 高平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迭代的条纹投影运动三维测量技术
10
作者 刘芳玲 赵爽 +4 位作者 李政德 周哲海 凌帅帅 昝慧新 胡国庆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条纹投影三维感知技术因其精度高、设备简单和点云稠密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物体检测和三维测量中。然而,当测量动态物体时,由于物体在条纹投影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会引入未知的相移,进而产生运动误差。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优化的算... 条纹投影三维感知技术因其精度高、设备简单和点云稠密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物体检测和三维测量中。然而,当测量动态物体时,由于物体在条纹投影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会引入未知的相移,进而产生运动误差。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优化的算法减小运动误差。首先通过分布直方图表征运动误差的水平,在一个大区间内对运动偏移量进行粗定位。然后,找到误差值最小的两个区间,并针对小区域进行细化,以确定精确的偏移量。实验结果表明,当运动速度为4.67 mm/s时,提出的方法相较于误差补偿之前提高了8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投影 运动误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迭代学习与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多源扰动抑制
11
作者 冯煜焜 姚文熙 李武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7,250,共9页
由于电机本体、驱动电路及机械连接等多环节因素影响,传统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下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运行时易出现较大的转速波动。首先,建立多源性力矩扰动模型与分析转速波动机理,将扰动分为与机械角相关的周期性干扰与非周... 由于电机本体、驱动电路及机械连接等多环节因素影响,传统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下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运行时易出现较大的转速波动。首先,建立多源性力矩扰动模型与分析转速波动机理,将扰动分为与机械角相关的周期性干扰与非周期低频干扰两部分;然后,提出一种结合迭代学习控制与扰动观测器的扰动抑制策略,利用控制误差对周期性扰动进行在线学习,利用反馈状态量结合学习信息对低频非周期扰动进行观测,将两部分结果共同补偿到电磁力矩,实现对多源性扰动的抑制;最后,在给出所提控制器结构基础上,分析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收敛性,给出控制器主要参数设计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整体动态性能相近,在稳态时相较于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将转速波动抑制到1/4以下,相较于传统抑振策略整体转速波动在1/2以下,在负载力矩突变时相较于PI控制速度变化在1/2以下,证明所提算法在多源性扰动抑制方面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多源性扰动 学习控制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12
作者 陈涛 李晓娟 +1 位作者 刘建璇 王立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5,147,共12页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精确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融合的控制方法。首先,为保证跟踪误差的收敛速度,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设计采用饱和函数趋近律的非奇异快速终端...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精确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融合的控制方法。首先,为保证跟踪误差的收敛速度,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设计采用饱和函数趋近律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其次,为进一步提高轨迹跟踪精度,设计误差迭代学习控制器,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收敛性分析。最后,在Simulink软件中搭建所提方法的控制系统,进行迭代控制与对比控制仿真实验,并同步开展机械臂跟踪控制真机实验。结果表明:在迭代实验中,关节最大平均稳态误差提升了72%;在对比实验中,与比例微分(PD)型迭代学习控制和PD型线性滑模控制相比,最大平均稳态误差分别提升了97%、51%,最大响应调整时间分别减少70%、50%;在真机实验中,机械臂跟踪误差稳定在[-0.05,0.05] rad区间内。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解决机械臂轨迹跟踪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学习控制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A估计的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
13
作者 徐希鑫 赵化良 +2 位作者 刘志红 张开业 孙琪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件,依据稀疏率和阵元数将孔径自适应分区,以阵列峰值旁瓣和孔径为约束,由双层嵌套循环迭代优化阵列麦克风数量和位置,获得更低的阵列峰值旁瓣电平。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该方法获得的49.5λ孔径、23%稀疏率的稀疏阵列峰值旁瓣电平为-21.59 dB,主瓣宽度为1.03°,角度分辨率为1°,估计误差小于0.01。与其他方法对比,峰值旁瓣低1 d B,优化效率提升50%,由此可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稀疏线阵 波达方向估计 傅里叶变换 旁瓣阈值 旁瓣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牛顿迭代的CWLS时频差无源定位方法
14
作者 王政 余建宇 +1 位作者 解佳龙 石砚文 《火控雷达技术》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针对动目标时差频差无源定位问题以及高斯牛顿迭代法在使用不准初始值进行迭代时会出现结果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牛顿迭代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CWLS)时差频差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把求解非线性时差频差定位方程问题转化为二次规... 针对动目标时差频差无源定位问题以及高斯牛顿迭代法在使用不准初始值进行迭代时会出现结果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牛顿迭代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CWLS)时差频差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把求解非线性时差频差定位方程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然后重新构造约束条件方程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求极值思想求解出目标定位初始解,然后将初始解代入构建的目标位置和速度高斯牛顿迭代方程进行迭代优化。通过计算机仿真在近远场条件下分别对比了所提方法和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two-stage weighted least squares,TSWLS)等方法的定位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对近场目标和远场目标均有着较好的定位效果,其适应高噪声环境能力强、定位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时差频差无源定位 拉格朗日乘子 高斯牛顿 约束加权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大失准角迭代快速初始对准算法
15
作者 吉云飞 杨丽 赵博辉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为了提升惯性测量装置初始对准的快速性,提出一种通用大失准角迭代快速初始对准算法。设计了正向滤波、回溯滤波、一步跟踪的循环迭代工作流程,并系统阐述了其迭代周期、反馈机制的设计方法。所提算法实现了免粗对准工作流程的同时,充... 为了提升惯性测量装置初始对准的快速性,提出一种通用大失准角迭代快速初始对准算法。设计了正向滤波、回溯滤波、一步跟踪的循环迭代工作流程,并系统阐述了其迭代周期、反馈机制的设计方法。所提算法实现了免粗对准工作流程的同时,充分考虑工程实际,相较于传统存储对准算法具有显著的实时性优势,保证了对准与后续导航的时序连续要求。经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所提算法具备大失准角状态下120 s内完成高精度初始对准的能力,相较于传统回溯对准算法,其180 s自对准性能于静态环境下提升了68%,摇摆环境下提升了31%,有效兼容了系统对准的快速性和高精度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对准 大失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质动态迭代的锅炉效率实时计算方法
16
作者 陈斌 朱伟 +4 位作者 温小豪 姚伟良 李峰 谢小康 董瑀非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58,373,共6页
“双碳”政策要求电厂锅炉运行朝着更稳定、高效化方向发展,锅炉效率是衡量锅炉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常用的正平衡、反平衡计算方法以及一些软测量模型计算都因煤质化验的延时性等问题导致所得锅炉效率的代表性与准时性较差,无法提... “双碳”政策要求电厂锅炉运行朝着更稳定、高效化方向发展,锅炉效率是衡量锅炉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常用的正平衡、反平衡计算方法以及一些软测量模型计算都因煤质化验的延时性等问题导致所得锅炉效率的代表性与准时性较差,无法提供准确有效的锅炉调整参考依据。结合反平衡锅炉效率与正平衡锅炉效率计算方法,基于锅炉入炉煤煤质动态更新迭代对入炉煤煤质进行动态修正,能有效改善锅炉效率实时计算结果准确性和时效性较差的问题。经过不同锅炉效率计算方法的比较验证,基于锅炉入炉煤煤质动态更新迭代的锅炉效率实时计算结果相比普通锅炉效率实时计算方法更贴近现场锅炉效率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效率 动态 实时计算 煤质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岩相模型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在LB油田古近系陆相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徐超 李黎 +2 位作者 王要森 汪生好 刘振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针对LB油田古近系地层D、E层组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岩相模型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首先根据先验地质认识、测井曲线及岩石物理分析结果,确定了研究区的岩性并划分岩相;其次在常规低频模型... 针对LB油田古近系地层D、E层组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岩相模型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首先根据先验地质认识、测井曲线及岩石物理分析结果,确定了研究区的岩性并划分岩相;其次在常规低频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岩相约束的低频模型;然后构建模型约束反演方程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求解弹性参数,再结合贝叶斯理论将弹性参数转换为物性参数;最后利用物性参数预测结果更新低频模型,并重复以上反演过程,最终得到高分辨率弹性参数反演结果。该方法在LB油田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较传统反演方法分辨率更高,且与测井曲线吻合程度较好,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反演方法以地震数据为驱动,在少井或无井、储层横向变化快的储层预测中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趋势 岩相模型 反演 岩石物理 岩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
18
作者 王涛 张佳辉 +3 位作者 孟丽岩 浩杰敦 郑欢 贺林慈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9,共10页
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采用了固定的模型进行恢复力修正,存在模型不够精准导致迭代轮次增加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迭代所有轮次的恢复力修正值与每轮迭代物理子结构的真实... 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采用了固定的模型进行恢复力修正,存在模型不够精准导致迭代轮次增加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迭代所有轮次的恢复力修正值与每轮迭代物理子结构的真实恢复力搭建自适应模型进行迭代恢复力修正,提高了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以单层框架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为例,分析了不同的权重分配系数与初始模型参数对于迭代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自振周期的结构分别验证,分析结构自振周期对该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权重分配系数和模型参数对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有较大影响;在权重分配系数为0.025,初始模型参数为0.80时,迭代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远高于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在不同的单层框架结构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远优于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对于自振周期小于1.0 s的结构,该方法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试验 自适应模型参数 权重分配 力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波变换的快速迭代阈值三维地震数据重构方法及应用
19
作者 董烈乾 汪长辉 +3 位作者 安学勇 徐学峰 张陆宾 王云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压缩感知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在相同成本下提高地震数据空间采样密度,提升成像质量。该技术的关键在于缺失地震数据的重构恢复。基于稀疏域约束反演的重构方法具有重构精度高的优势,但是计算效率低,限制了其在工业界的应用。基于此,文中优... 压缩感知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在相同成本下提高地震数据空间采样密度,提升成像质量。该技术的关键在于缺失地震数据的重构恢复。基于稀疏域约束反演的重构方法具有重构精度高的优势,但是计算效率低,限制了其在工业界的应用。基于此,文中优化了常规稀疏域约束反演的重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波变换的快速迭代阈值三维地震数据重构方法,并进行了工业化数据处理。三维曲波变换具有优良信号稀疏表征特性,计算冗余度很高。实际处理中采用对地震数据分块再并行计算三维曲波变换系数的策略,提高了计算效率;在重构算法上设计了一种快速迭代阈值算法,相较于常规迭代阈值优化算法,提高了求解重构问题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最后应用压缩感知采集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重构缺失的数据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数据的重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三维曲波变换 稀疏域反演 快速阈值 数据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C型涤纶的染色工艺
20
作者 张晨 唐孝明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0,53,共5页
采用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对迭代C型涤纶纤维进行染色,并与常规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纤维进行对比。探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染色助剂对迭代C型涤纶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研究了迭代C型涤纶阳离子染料染色动力学,并测试了迭代C型... 采用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对迭代C型涤纶纤维进行染色,并与常规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纤维进行对比。探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H、染色助剂对迭代C型涤纶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研究了迭代C型涤纶阳离子染料染色动力学,并测试了迭代C型涤纶纤维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对迭代C型涤纶的染色性能优于分散染料,迭代C型涤纶对染色温度的依赖性低于普通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迭代C型涤纶纤维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70~80℃,保温时间30 min,pH为4~6,阳离子缓染剂1227浓度0.001 mol/L。经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染色的迭代C型涤纶纤维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涤纶 阳离子染料 分散染料 染色 染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