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rget intention prediction of air combat based on Mog-GRU-D network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1
作者 CHEN Jun SUN Xiang +1 位作者 XUE Zhe ZHANG Xiny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4期972-984,共13页
High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of air combat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arget intention prediction.Current interpolation methods for data pre-processing and wrangling have limitations in capturing interrelations... High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of air combat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arget intention prediction.Current interpolation methods for data pre-processing and wrangling have limitations in capturing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intricate variable patterns.Accordingly,this study proposes a Mogrifier gate recurrent unit-D(Mog-GRU-D)model to address the com-bat target intention prediction issue under the incomplete infor-mation condition.The proposed model directly processes miss-ing data while reducing the independence between inputs and output states.A total of 1200 samples from twelve continuous moments are captured through the combat simulation system,each of which consists of seven dimensional features.To bench-mark the experiment,a missing valued dataset has been gener-ated by randomly removing 20%of the original data.Extensiv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obtains the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 with an accuracy of 73.25%when dealing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This study provides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for the principle of target interactive mecha-nism,highlighting the model’s effectiveness in potential air war-fare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tion predicti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te recurrent unit(gru) Mogrifier interac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可解释性的智能岩性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婷婷 王振豪 +2 位作者 赵万春 蔡萌 史晓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题,引入了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曲线重构方法,为后续的岩性识别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其次,利用小波包自适应阈值方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噪声对岩性识别的影响;然后,采用Optuna框架确定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建立了高效的岩性识别模型;最后,利用SHAP可解释性方法对XGBoost模型进行归因分析,揭示了不同特征对于岩性识别的贡献度,提升了模型的可解释性。结果表明,Optuna-XGBoost模型综合岩性识别准确率为79.91%,分别高于支持向量机(SVM)、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三种神经网络模型24.89%、12.45%、6.33%。基于Optuna-XGBoost模型的SHAP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XGBoost 超参数优化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T-GRU的高渗透率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会家 滕杰 +1 位作者 冯铃 肖懂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41,共11页
无功优化在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潮流分布以及整个配电网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分布式并网以及负荷的多样化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无功补偿方式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在当下复杂电网背景下已经... 无功优化在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潮流分布以及整个配电网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分布式并网以及负荷的多样化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无功补偿方式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在当下复杂电网背景下已经无法满足低成本–高质量的供电要求。针对以上情况,该文采用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s,GAT)结合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对配电网的无功做出优化决策,基于GAT-GRU网络,把握节点间相关性特征的同时获取配电网特征时间依赖性。依据决策,通过无功调节设备与智能柔性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协同,以解决配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最后,利用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AT-GRU网络在电压控制、网络损耗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在无功优化中的有效性与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配电网 图注意力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分布式能源 智能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CNN-BiGRU的PEMFC性能衰退预测
4
作者 陈贵升 刘强 许杨松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1-840,共10页
针对PEMFC性能预测领域中存在的预测精度不足和泛化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鲸鱼优化算法(WOA)、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PEMFC输出性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PEMFC输出性能影... 针对PEMFC性能预测领域中存在的预测精度不足和泛化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鲸鱼优化算法(WOA)、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PEMFC输出性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PEMFC输出性能影响显著的特征,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然后,结合CNN的特征提取能力和BiGRU在处理双向时间依赖性数据上的优势建立CNNBiGRU模型,并通过WOA优化其超参数进一步提升预测的准确性。最后,与传统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集占比为60%时,模型在三种不同工况PEMFC老化数据集上的RMSE分别为0.0017、0.0014和0.0110,证明CNN-BiGRU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以及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FC 性能衰退 鲸鱼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压能量分析与CNN-GRU-MHA的锂电池SOH估计方法
5
作者 汪晓璐 赵筛筛 张朝龙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41,共9页
精确有效的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估计方法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重点。针对实测噪声导致难以准确估计锂电池SOH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压能量分析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 精确有效的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估计方法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重点。针对实测噪声导致难以准确估计锂电池SOH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压能量分析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ed attention,MHA)的锂电池SOH估计方法。首先,分析恒流充电阶段电池能量与电压关系,绘制等压能量曲线;其次,提取等压能量曲线的峰值作为健康因子,表征锂电池SOH退化特性;最后,采用CNN提取健康因子深层特征,构建基于GRU-MHA方法的锂电池SOH估计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实测噪声,SOH估计误差小于1%。同时,比较试验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SOH估计 等压能量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O优化VMD和TCN-BiGRU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6
作者 逯静 张燕茹 王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1,共11页
针对风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稳、波动性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风力发电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白鲸优化算法(BWO)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时序卷积网络(TC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联合构建的短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由于... 针对风力发电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稳、波动性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风力发电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白鲸优化算法(BWO)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时序卷积网络(TC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联合构建的短期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由于风电功率受多方面气象因素的共同影响,采用随机森林(RF)方法来确定气象因素特征的重要性,对特征进行排序并提取出最优的特征。其次,利用VMD将原始功率数据由不平稳序列分解成较平稳的子序列,为解决VMD的两个参数即模态数和惩罚因子难以人工确定的问题,使用BWO对VMD的参数进行寻优,利用优化后的VMD对非平稳电力信号进行有效分解。然后,将分解后的各平稳子序列加上提取出的最优特征进行TCN-BiGRU组合模型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值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结果。以中国的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为例,通过多种单一模型与组合模型对所提出的预测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BWO优化VMD和TCN-BiGRU联合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及平均百分比误差的指标精度均比其他模型有所提高。本文方法在风电功率预测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随机森林 时序卷积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白鲸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注意力机制的CNN-GRU模型在风电机组异常状态预警中的应用
7
作者 马良玉 胡景琛 +1 位作者 段晓冲 黄日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3,共10页
针对风电机组长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导致故障频发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及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异常工况预警方法.利用快速密度峰值聚类和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对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中的异常数据进行清洗... 针对风电机组长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导致故障频发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及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异常工况预警方法.利用快速密度峰值聚类和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对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中的异常数据进行清洗,结合机理分析及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对特征重要性的评估确定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进而采用具有注意力机制的CNN-GRU模型建立风电机组正常运行工况的性能预测模型.以该预测模型为基础,利用时移滑动窗口构建风电机组状态评价指标,并结合统计学中的区间估计法确定预警阈值,最终实现机组异常工况预警.应用某风电机组真实历史故障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对异常状态进行提前识别和预警,有利于运维人员及时处理故障,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故障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NN-BiGRU-Attention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8
作者 李科 潘庭龙 许德智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8,共9页
为解决电力负荷关键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注意力机制(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Attention,MSCNN-BiGRU-Attention)的组合模型... 为解决电力负荷关键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注意力机制(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Attention,MSCNN-BiGRU-Attention)的组合模型进行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首先,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电力负荷数据集的相关性,筛选出相关性较高的特征,构建电力负荷数据集;其次,将数据输入到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SCNN),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多尺度的时序提取;然后,将提取后的时序特征输入到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神经网络进行时序预测,并通过注意力(Attention)机制对时序特征进行过滤和筛选;最后,通过全连接层整合输出预测值。以澳大利亚某地区3年的多维电力负荷数据作为数据集,并设置5种对照组模型。同时选用国内南方某地区2年的多维电力负荷数据作为模型验证数据集。结果表明,相较其他模型,MSCNN-BiGRU-Attention组合模型能够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有效解决区域级电力负荷关键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预测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Spearman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RU双分支信息协同增强的长尾推荐模型
9
作者 钱忠胜 肖双龙 +2 位作者 朱辉 王晓闻 刘金平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6-489,共14页
长尾现象在序列推荐系统中长期存在,包括长尾用户和长尾项目两个方面。虽然现有许多研究缓解了序列推荐系统中的长尾问题,但大部分只是单方面地关注长尾用户或长尾项目。然而,长尾用户和长尾项目问题常常同时存在,只考虑其中一方会导致... 长尾现象在序列推荐系统中长期存在,包括长尾用户和长尾项目两个方面。虽然现有许多研究缓解了序列推荐系统中的长尾问题,但大部分只是单方面地关注长尾用户或长尾项目。然而,长尾用户和长尾项目问题常常同时存在,只考虑其中一方会导致另一方性能不佳,且未关注到长尾用户、长尾项目各自的信息匮乏问题。提出一种利用GRU双分支信息协同增强的长尾推荐模型(long-tail recommendation model utilizing gated recurrent unit dualbranch information collaboration enhancement,LT-GRU),从用户与项目两个方面共同缓解长尾问题,并通过协同增强的方式丰富长尾信息。该模型由长尾用户和长尾项目双分支组成,每个分支分别负责各自的信息处理,并相互训练以充实另一方的信息。同时,引入一种偏好机制,通过演算用户与项目的影响因子,以动态调整用户偏好与项目热度,进一步缓解长尾推荐中信息不足问题。在Amazon系列的6个真实数据集上与6种经典模型进行实验对比,相较于长尾推荐模型中最优的结果,所提模型LT-GRU在HR与NDCG两个指标上分别平均提高2.49%、3.80%。这表明,在不牺牲头部用户和热门项目推荐性能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了长尾用户和长尾项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长尾推荐 信息协同增强 门控循环单元(g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NN-GRU和Transformer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10
作者 黄迎春 邢秀祺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7,共7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对系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数据集类别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卷积门控循环单元(CNN-GRU)和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Transformer)的网络入侵检测...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对系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数据集类别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卷积门控循环单元(CNN-GRU)和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Transformer)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CGT(CNN-GRU Transformer),该方法针对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只考虑时序特征而忽略空间特征且参数较多的特点优化入侵检测技术,融合过-欠采样与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平衡处理模型NBW(Neighbourhood-cleaning-rule borderline-SMOTE WGAN)对数据集进行平衡处理。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在NSL-KDD数据集上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入侵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卷积门控循环单元 数据平衡处理 领域清理规则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rial target threat assessment based on gated recurrent unit and self-attention mechanism 被引量:3
11
作者 CHEN Chen QUAN Wei SHAO Zhu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61-373,共13页
Aerial threat assessment is a crucial link in modern air combat, whose result counts a great deal for commanders to make decision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that the existing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difficulties ... Aerial threat assessment is a crucial link in modern air combat, whose result counts a great deal for commanders to make decision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that the existing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difficulties in dealing with high dimensional time series target data, a threat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self-attention mechanism and gated recurrent unit(SAGRU) is proposed. Firstly, a threat feature system including air combat situations and capability features is established. Moreover, a data augmentation process based on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 is applied to extract more valuable information from time series situation features. Furthermore, aiming to captur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battlefield evolution, a bidirectional GRU and SA mechanisms are designed for enhanced features.Subsequently, after the concatenation of the processed air combat situation and capability features, the target threat level will be predicted by fully connected neural layers and the softmax classifier. Finally, in order to validate this model, an air combat dataset generated by a combat simula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 for model training and testing. The comparison experiments show the proposed model has structural rationality and can perform threat assessment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ly than the other existing model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get threat assessment gated recurrent unit(gru) self-attention(SA)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BERT-CNN-GRU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雅洲 刘万平 黄东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8,共11页
针对现有检测方法对短域名检测性能普遍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BERT-CNN-GRU结合注意力机制的检测方法。通过BERT提取域名的有效特征和字符间组成逻辑,根据并行的融合简化注意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GRU... 针对现有检测方法对短域名检测性能普遍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BERT-CNN-GRU结合注意力机制的检测方法。通过BERT提取域名的有效特征和字符间组成逻辑,根据并行的融合简化注意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GRU)提取域名深度特征。CNN使用n-gram排布的方式提取不同层次的域名信息,并采用批标准化(BN)对卷积结果进行优化。GRU能够更好地获取前后域名的组成差异,多头注意力机制在捕获域名内部的组成关系方面表现出色。将并行检测网络输出的结果进行拼接,最大限度地发挥两种网络的优势,并采用局部损失函数聚焦域名分类问题,提高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二分类上达到了最优效果,在短域名多分类数据集上15分类的加权F1值达到了86.21%,比BiLSTM-Seq-Attention模型提高了0.88百分点,在UMUDGA数据集上50分类的加权F1值达到了85.51%,比BiLSTM-Seq-Attention模型提高了0.45百分点。此外,该模型对变体域名和单词域名生成算法(DGA)检测性能较好,具有处理域名数据分布不平衡的能力和更广泛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短域名 BERT预训练 批标准化 注意力机制 门控循环单元 并行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GRU-Attention模型的管道直饮水月供水量预测
13
作者 刘颖 刘治学 +5 位作者 郭广丰 刘保卫 杜帅帅 王鹏渊 张新田 赵继然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4,共9页
管道直饮水月供水量的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变化、节假日效应以及用户数量变动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水量序列呈现出复杂性、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的特点。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并优化其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 管道直饮水月供水量的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变化、节假日效应以及用户数量变动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水量序列呈现出复杂性、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的特点。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并优化其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LSTM-GRU-Attention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确定最优超参数,并将外部因素如气温等与历史月供水量数据一起作为输入时间序列,借助Attention机制,模型能够对输入序列中的不同时间步进行加权处理,从而更准确地捕捉供水量的波峰和波谷值。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LSTM、GRU及LSTM-GRU模型相比,LSTM-GRU-Attention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有显著提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达到了6.89%,较其他3种模型分别降低了7.74%、6.29%和5.23%,同时收敛速度更快。LSTM-GRU-Attention模型在高效预测管道直饮水月供水量方面展现了显著的效果,有助于直饮水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降低运营成本及提升管理水平,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直饮水 月供水量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LSTM-gru-Attenti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RF协同的GRU网络滚动轴承退化趋势预测
14
作者 张霞 梁海波 +4 位作者 高原 万夫 李泉昌 仇芝 缐傲航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0,共9页
针对旋转机械设备的滚动轴承退化趋势预测依赖于先验知识、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协同的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网络的滚动轴承退化趋... 针对旋转机械设备的滚动轴承退化趋势预测依赖于先验知识、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协同的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网络的滚动轴承退化趋势预测方法。首先,优选基于多元统计的高维特征并利用PCA进行聚类降维,构建滚动轴承健康指标;其次,以构建的健康指标为基准,引入RF模型拟合滚动轴承性能退化曲线;最后,建立基于PCA-RF协同的GRU网络滚动轴承退化趋势预测模型,完成滚动轴承状态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计算的健康指标能够有效反映滚动轴承退化状态,时间趋势性达到0.9991;基于PCA-RF协同的GRU模型能准确地实现滚动轴承退化趋势预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最大单步和多步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84和0.0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退化趋势预测 主成分分析 随机森林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健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NN-MSA-BiGRU的轴承故障诊断
15
作者 王雪纯 李想 杨随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34-4542,共9页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模型对特征提取不全面,单一模型稳定性和泛化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模型,从空间和时序层面实现特征提取。该模型采用原始一维振动信号作为输入,使用不同尺...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模型对特征提取不全面,单一模型稳定性和泛化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模型,从空间和时序层面实现特征提取。该模型采用原始一维振动信号作为输入,使用不同尺寸卷积核的卷积网络捕获多尺度信息。引入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根据输入的不同部分动态调整输出权值,忽略冗杂信息并对所提取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将融合后的特征输入至BiGRU(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s)网络,通过双向信息融合机制,对来自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的信息进行挖掘,捕捉输入序列不同部分间的依赖关系。最后,通过Softmax分类实现轴承故障诊断。在3种轴承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指标表现优异,具有良好的泛化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BOA-TCN-GRU的分布式光伏出力异常检测方法
16
作者 彭昱 符琛 +2 位作者 郭昕 黄守道 苏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389-5401,共13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点多面广、集中式光伏的异常检测技术难以在分布式光伏系统中应用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和贝叶斯优化算法(BOA)优化时间卷积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TCN-GRU)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异常检测方法。... 针对分布式光伏点多面广、集中式光伏的异常检测技术难以在分布式光伏系统中应用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和贝叶斯优化算法(BOA)优化时间卷积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TCN-GRU)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异常值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佳特征;其次,为了降低天气波动性对光伏出力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权重的FCM-Frechet算法对数据进行两阶段相似日集群划分,将其划分为晴朗、多云和阴雨相似日;然后,为了提高不同相似日下光伏常态出力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BOA优化的TCN-GRU网络模型;最后,采用实际光伏电站进行案例分析,利用设定的规则进行异常判断。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相较于CNN-LSTM和Transformer-BiLSTM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1.24和3.92个百分点,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分布式光伏异常检测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异常检测 时间卷积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相似日聚类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GRU的润叶过程片烟水分集成预测方法
17
作者 张雷 任国峰 +8 位作者 洪斌斌 邹泉 郑红艳 赵云川 徐大勇 堵劲松 李银华 苏子淇 熊开胜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共8页
润叶过程中出口烟叶的水分是重要质量指标,然而润叶过程具有多变量、非线性、非平稳等特点,给水分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s, G... 润叶过程中出口烟叶的水分是重要质量指标,然而润叶过程具有多变量、非线性、非平稳等特点,给水分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s, GRU)的集成预测方法。首先,利用VMD对烟叶水分含量进行分解,得到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然后,针对不同尺度的模态分量,建立相应的GRU网络以提取多尺度特征。同时,设计并行GRU网络提取过程变量与烟叶水分之间的复杂时序依赖关系。最后,将所有GRU网络的输出隐藏状态进行拼接,并通过全连接层进行进一步特征提取和水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某复烤厂实际生产数据集上,VMD-GRU的预测结果较传统预测方法提高了平均40%的预测准确率,特别是在多步预测上精度优势明显,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水分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润叶过程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GRU模型的煤泥浮选智能控制研究
18
作者 窦治衡 王然风 +3 位作者 秦新凯 柴宇青 李品钰 刘舒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168,共8页
由于浮选过程机理复杂,难以满足先进过程控制的需求,基于系统辨识方法进行建模,并针对传统辨识方法拟合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与门控循环单元(GRU)(WOA-GRU)的系统辨识模型。该模型利用GRU有效应对浮选过程中存... 由于浮选过程机理复杂,难以满足先进过程控制的需求,基于系统辨识方法进行建模,并针对传统辨识方法拟合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与门控循环单元(GRU)(WOA-GRU)的系统辨识模型。该模型利用GRU有效应对浮选过程中存在的时滞特性,通过WOA对GRU网络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辨识精度。考虑到现有选煤厂普遍使用单输入单输出的PID控制器,难以应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将模型预测控制(MPC)引入实际生产现场,以更好地解决浮选过程中多变量耦合问题。基于代池坝选煤厂的生产数据,分别对WOA-GRU和NARX 2种辨识模型进行了MPC仿真,结果表明,WOA-GRU模型的拟合精度较NARX模型高51.84%,引入MPC后,WOA-GRU模型可将灰分波动控制在设定值的±4%内,优于NARX模型。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灰分波动幅度位于5%~10%的数据较引入MPC前占比减少了10.8%,大于10%的数据占比则减少了3.9%,说明WAO-GRU模型不仅具备更高的精度与稳定性,而且能够减小灰分的波动,为煤泥浮选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系统辨识 模型预测控制 鲸鱼优化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煤泥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OA优化SAGRU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
19
作者 胡伟泊 赵二峰 +1 位作者 胡灵芝 黎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228,共7页
为充分发掘大坝变形监测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并提升监控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IKOA优化SAGRU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首先,在门控循环单元(GRU)中引入自注意力机制,通过计算时间维度特征的贡献率,有效捕捉实测数据中的关键时序特征,提升... 为充分发掘大坝变形监测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并提升监控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IKOA优化SAGRU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首先,在门控循环单元(GRU)中引入自注意力机制,通过计算时间维度特征的贡献率,有效捕捉实测数据中的关键时序特征,提升模型对关键信息的敏感性;然后通过混沌映射初始化、Runge-Kutta位置更新和ESQ强化3种策略对开普勒优化算法(KOA)进行改进,以对耦合自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SAGRU)中的超参数进行自动寻优。应用实例表明:改进开普勒优化算法(IKOA)在寻优速度和精度方面均优于麻雀搜索算法、灰狼优化算法、北方苍鹰优化算法和传统KOA,模型的RMSE相比GRU、LSTM和XGBoost模型分别降低了48.45%,54.56%和58.14%,尤其在实测位移变化的关键拐点和峰值处,优化后的模型展现了更好的拟合效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全面挖掘大坝变形序列中的时序特征,解决了GRU记忆容量有限,以及传统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监测 门控循环单元(gru) 改进开普勒优化算法(IKOA) 自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小湾双曲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鲸鱼优化GRU的窄路短时车流量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硕 林士飏 +1 位作者 杨苗会 孙滕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窄路段作为交通场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路段,其短时车流量预测对优化路径规划、改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窄路段的时效性,同时考虑适用模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佳点集初始化种群、非线性参数控制及柯西变异扰动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窄路段作为交通场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路段,其短时车流量预测对优化路径规划、改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窄路段的时效性,同时考虑适用模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佳点集初始化种群、非线性参数控制及柯西变异扰动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窄路短时车流量预测模型,以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仿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实验结果显示,IWOA具有较好的全局性、收敛速度且更加稳定。基于IWOA-GRU的窄路短时车流量预测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相较于WOA-GRU、PSO-GRU、长短期记忆神经(LSTM)网络分别降低10.96%、28.71%、42.2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指标分别降低13.92%、46.18%、52.83%,有较为显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车流量预测 窄路段 鲸鱼优化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SUMO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