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元青花瓷器中灵芝纹艺术渊源及流行原因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瑞斋 万晓惠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通过对考古发掘出土或传世馆藏元青花瓷器的收集和整理,可知此类瓷器上灵芝纹主要有两种设计样式,分别为折枝灵芝纹和缠枝灵芝纹。这两种不同设计样式的灵芝纹装饰来源有异,前者应该是受到了以《事林广记》收录《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所... 通过对考古发掘出土或传世馆藏元青花瓷器的收集和整理,可知此类瓷器上灵芝纹主要有两种设计样式,分别为折枝灵芝纹和缠枝灵芝纹。这两种不同设计样式的灵芝纹装饰来源有异,前者应该是受到了以《事林广记》收录《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所附插图为代表佛经版画的影响,后者则是受到以纳石失为代表蒙元贵族服饰的影响。元青花瓷器上灵芝纹之所以广泛流行,应该与蒙元时期民族政策、科举迟滞、佛道盛行及上层社会喜好金银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青花 灵芝纹 佛经版画 贵族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不同生长阶段营养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义军 卜梦婷 +3 位作者 刘洋洋 龚霄 唐月登 李积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揭示灵芝不同生长阶段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灵芝的采收和食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氨基酸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等测定不同生长阶段灵芝子实体所含的氨基酸、粗纤维、灵芝多糖... 【目的】揭示灵芝不同生长阶段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灵芝的采收和食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氨基酸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等测定不同生长阶段灵芝子实体所含的氨基酸、粗纤维、灵芝多糖、总三萜及重金属等的含量。【结果】不同生长阶段灵芝多糖的含量为0.46%~1.16%,菌蕾期含量最高;总三萜化合物含量为1.32%~2.22%,成熟期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为48.60%~52.90%,分化期含量最高;总氨基酸含量为15.82%~21.18%,菌蕾期含量最高,其中组氨酸含量最高,为5.65%~6.48%;开伞期、成熟期和弹孢期灵芝中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限制标准。【结论】菌蕾期灵芝子实体营养丰富,应该得到科学和合理的利用;成熟期为最佳的采收期,成熟期所得灵芝食用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营养品质 规律 多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杉灵芝多糖含量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闫梅霞 郑斯文 +2 位作者 张瑞 周春元 王英平 《特产研究》 2017年第3期39-42,共4页
长白山地区松杉灵芝栽培基质有木屑、段木,栽培方式有大棚栽培、仿野生林下栽培。本试验采用蒽酮-浓硫酸比色法测定吉林地区不同基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松杉灵芝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段木基质仿野生林下栽培松杉灵芝5个样品多糖含量... 长白山地区松杉灵芝栽培基质有木屑、段木,栽培方式有大棚栽培、仿野生林下栽培。本试验采用蒽酮-浓硫酸比色法测定吉林地区不同基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松杉灵芝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段木基质仿野生林下栽培松杉灵芝5个样品多糖含量依次为1.03%、0.77%、0.92%,0.86%,0.91%,野生松杉灵芝多糖含量为0.86%,木屑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多糖含量为0.80%,段木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多糖含量为0.92%,1.03%;木屑基质大棚栽培松杉灵芝多糖含量低于段木基质大棚栽培松杉灵芝多糖含量;段木基质仿野生林下或大棚栽培得到的松杉灵芝多糖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杉灵芝 多糖 栽培模式 栽培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丹菌质双向发酵工艺及药效品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晓燕 郑林用 +3 位作者 李艳 江南 余梦瑶 罗霞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1,共4页
采用双向固体发酵工程技术,以灵芝为发酵菌株,在含有不同比例丹参边角料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观察了不同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情况,测定了发酵产物(灵丹菌质)中多糖、蛋白质、三萜、丹参酮的含量变化,并研究了其提取物对小鼠活血化瘀功效... 采用双向固体发酵工程技术,以灵芝为发酵菌株,在含有不同比例丹参边角料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观察了不同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情况,测定了发酵产物(灵丹菌质)中多糖、蛋白质、三萜、丹参酮的含量变化,并研究了其提取物对小鼠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灵丹菌质的最佳发酵组合为组合4,发酵40d,多糖含量26.48μg·g-1,蛋白质含量为397.24μg·g-1,灵芝酸三萜含量为4.92%。药效学实验显示,灵丹菌质组合4具有活血化瘀的药效,优于丹参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丹参边角料 双向发酵 药效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膜喙扁蝽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5
作者 金梅松 黄次伟 +3 位作者 冯炳灿 周建敏 张长山 陈建华 《食用菌学报》 1998年第4期48-51,共4页
根据1995~1997年在灵芝田对灵芝膜喙扁蝽[Mezira membranacea(Frab)]的调查结果,计算了6种分布型指数,经lwao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和lwao回归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虫在灵芝田呈聚集分布,其分布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聚集原因既... 根据1995~1997年在灵芝田对灵芝膜喙扁蝽[Mezira membranacea(Frab)]的调查结果,计算了6种分布型指数,经lwao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和lwao回归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虫在灵芝田呈聚集分布,其分布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聚集原因既有环境因子,又有该虫本身的特性。同时建立了该虫的理论抽样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膜喙扁蝽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