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菌渣生物有机肥配合减施化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紫、绿芥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冯慧敏 杨春亚 +3 位作者 梁秀荷 张颖智 万正杰 李海渤 《蔬菜》 2025年第8期38-45,共8页
为将自主发酵的灵芝菌渣生物有机肥应用于芥菜生产,选出适合芥菜的最佳施肥方案,以绿大叶芥菜(GL)、紫大叶芥菜(PL)作为供试作物,探究灵芝菌渣生物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芥菜生长品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CK(当地菜地... 为将自主发酵的灵芝菌渣生物有机肥应用于芥菜生产,选出适合芥菜的最佳施肥方案,以绿大叶芥菜(GL)、紫大叶芥菜(PL)作为供试作物,探究灵芝菌渣生物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芥菜生长品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CK(当地菜地化肥常规用量)、T1(1/4化肥+1/2当地有机肥常规用量)、T2(1/4化肥+当地有机肥常规用量)、T3(1/4化肥+2倍当地有机肥常规用量)4个处理,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养分含量及芥菜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土壤改良方面,与CK相比,菌渣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且呈现剂量效应,其中T3处理效果最佳,GL和PL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CK增加13.57%和13.22%;同时,T3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作物生长和品质方面,T3处理下2种芥菜的鲜质量均显著高于CK(GL和PL分别增加6.13%和10.53%);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随有机肥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T3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其中GL和PL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增加95.99%和34.65%,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36.00%和41.96%;T3处理使PL的花青素含量达到1613.0 mg/kg,显著高于CK及其他处理。综上,灵芝菌渣生物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不仅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还能显著提高芥菜产量和品质,其中T3(1/4化肥+2倍有机肥常规用量)的综合效果最佳。本研究为特色芥菜的绿色栽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灵芝 菌渣 生物有机肥 化肥减施 芥菜 土壤改良 品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育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诗宝 李钦艳 +5 位作者 林新 陈逸湘 钟莹莹 钟小云 王彬潆 梁先华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0期29-34,共6页
灵芝是一类富含多糖、三萜等多种药用成分的大型药食同源真菌。随着我国大健康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灵芝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且前景广阔,市场对灵芝的品质、产量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育应用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灵芝是一类富含多糖、三萜等多种药用成分的大型药食同源真菌。随着我国大健康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灵芝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且前景广阔,市场对灵芝的品质、产量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育应用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管理且遗传稳定的灵芝优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不同育种技术改良灵芝品种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灵芝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促进灵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育种技术 品种改良 食用菌 药食同源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不同培养基发酵液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金凤 姚强 +2 位作者 张露萍 杨润亚 高兴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5,共3页
采用不同培养基对灵芝进行液体发酵培养,研究其发酵液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提物,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性。其中1#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体物对苹果炭疽病菌、小麦根腐病... 采用不同培养基对灵芝进行液体发酵培养,研究其发酵液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提物,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性。其中1#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体物对苹果炭疽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2#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提物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而3#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提物对小麦根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不同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对各种植物病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揭示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可能对灵芝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物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培养基 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真菌发酵生产灵芝多糖和灵芝酸 被引量:26
4
作者 方庆华 钟建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提出了灵芝真菌同时高效生产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发酵过程。在摇瓶中考察了氮源、接种量、起始葡萄糖浓度和装液量对灵芝细胞生长及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酵母膏和蛋白胨复配作为氮源有利于细胞生长。接种量对细胞量有... 提出了灵芝真菌同时高效生产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发酵过程。在摇瓶中考察了氮源、接种量、起始葡萄糖浓度和装液量对灵芝细胞生长及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酵母膏和蛋白胨复配作为氮源有利于细胞生长。接种量对细胞量有一定影响 ,但是对产物积累量影响更大。在 50 g/ L起始糖浓度下 ,细胞干重达到 1 6.7g/ L,胞内多糖、胞外多糖和灵芝酸分别达 1 .1 9g/ L,0 .854g/ L和 2 1 2 .3mg/ L。考察装液量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酸 灵芝多糖 真菌发酵 灵芝真菌 氮源 接种量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反馈抑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宋频然 常继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4,共4页
探讨了灵芝胞外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摇瓶中考察了灵芝真菌发酵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 (EPS)和胞内多糖 (IPS)合成的动态过程。在培养 1 68h时 ,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3 .1 8g/ L(干重 ) ,培养 2 1 6h时 ,胞外多糖达到最高浓度 1 .2 4g/ ... 探讨了灵芝胞外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摇瓶中考察了灵芝真菌发酵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 (EPS)和胞内多糖 (IPS)合成的动态过程。在培养 1 68h时 ,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3 .1 8g/ L(干重 ) ,培养 2 1 6h时 ,胞外多糖达到最高浓度 1 .2 4g/ L,EPS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大致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胞外多糖 ,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对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 0 .5 9g/ L时 ,EPS的产生受到明显抑制 ,其趋势是随着培养基中同源灵芝胞外多糖浓度的增加 ,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 2 .3 4g/ L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胞外多耪 真菌发酵 反馈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杆代木用作木腐菌灵芝转化资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明 杨德 +6 位作者 程薇 杜欣 高虹 史德芳 李露 何建军 叶丽秀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71-2774,共4页
试验就棉杆能否替代木材用作木腐菌资源生产灵芝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杆用作栽培物料生产灵芝是可行的、安全的,灵芝的质量、产量可与段木灵芝媲美,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
关键词 棉杆林木 木腐菌资源 灵芝生产 可行性 重金属含量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品种子实体多糖和三萜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3
7
作者 付立忠 吴学谦 +6 位作者 李明焱 程俊文 贺亮 吴庆其 李海波 魏海龙 曹群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0,共3页
为了选育加工专用型灵芝品种,以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为评价指标,对12个灵芝品种的子实体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的子实体在多糖和三萜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多糖以薄树灵芝、日本红芝、仙芝、京大、... 为了选育加工专用型灵芝品种,以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为评价指标,对12个灵芝品种的子实体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的子实体在多糖和三萜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多糖以薄树灵芝、日本红芝、仙芝、京大、树舌灵芝含量高,三萜含量却以京大、赤芝05、惠州、信州、树舌灵芝、松杉灵芝、日本红芝含量高,并且二者的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为选育灵芝多糖、灵芝三萜含量均高,并适合精深加工专用的灵芝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药用菌 灵芝 子实体 多糖 三萜 加工专用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灵芝菌渣为原料堆制生物有机肥研究初报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海渤 魏旭 +3 位作者 杨春亚 冯慧敏 徐守俊 吴昊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5期36-43,49,共9页
利用灵芝菌渣和牛粪为原料,接种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功能菌种,堆制生物有机肥,监测其温度、pH、含水量、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经过21 d发酵,4个处理得到的生物有机肥pH在6.52~7.14,含水量在8%~11%,有机质在60%~66%,重... 利用灵芝菌渣和牛粪为原料,接种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功能菌种,堆制生物有机肥,监测其温度、pH、含水量、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经过21 d发酵,4个处理得到的生物有机肥pH在6.52~7.14,含水量在8%~11%,有机质在60%~66%,重金属Cd、Hg、Pb、Cr、As的含量分别低于3 mg·kg^(-1)、2 mg·kg^(-1)、50 mg·kg^(-1)、150 mg·kg^(-1)、15 mg·kg^(-1),有效活菌数(cfu) 3.8×108个/g~7.7×108个/g,蛔虫死亡率在95.8%~100%,粪大肠菌群低于11个/g~98个/g之间,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氮、磷、钾总养分含量分别在6.44%~6.48%,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堆肥期间,堆温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堆肥的pH、含水量、全钾略有增加,电导率、有机质、全氮、碳氮比则有所下降,全磷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 灵芝 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纪冬辉 王义 +3 位作者 王昱 王康宇 蒋世翠 张美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283-4286,共4页
食药用菌不仅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还具有很好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食药用菌的原生质体融合及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存在问题,最后对食药用菌遗传转化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食药用菌 转化 灵芝 启动子 选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栽培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其抑制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月月 张志伟 +1 位作者 周化斌 杨海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56-1463,共8页
为了探究灵芝段木栽培过程中杂菌侵染的主要病原真菌组成及其防控措施,首先对发病灵芝段木及灵芝子实体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然后研究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分离病原菌的抑... 为了探究灵芝段木栽培过程中杂菌侵染的主要病原真菌组成及其防控措施,首先对发病灵芝段木及灵芝子实体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然后研究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分离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4株病原真菌菌株,其中OTA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OTB和OTD为青霉菌(Penicillium infrabuccalum),OTC为木霉菌(Trichoderma sp.)。4株病原菌在PDA培养基生长良好,适宜温度为25~30℃;菌株OTA和OTB的最适碳源分别为木糖和葡萄糖,菌株OTC和OTD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和蔗糖;菌株OTA和OTB的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和尿素,菌株OTC和OTD的最适氮源为NaNO3和蛋白胨;菌株OTB、OTC和OTD在酸性条件生长较好,而pH值对菌株OTA的生长影响较小。异硫氰酸烯丙酯对菌株OTA、OTB、OTC和OTD菌丝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当异硫氰酸烯丙酯浓度为20μL·L-1时,其对4株菌株的抑制率均超过97%,可作为安全的防霉剂用于灵芝栽培过程中霉菌污染的防治。本研究结果为灵芝栽培或采后真菌病害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病原真菌 RDNA-ITS 异硫氰酸烯丙酯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灵芝菌株发酵小麦秸秆对纤维降解及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旭红 毛磊 +1 位作者 徐立春 梁小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63-186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灵芝菌株发酵小麦秸秆对纤维降解及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试验组选用泰山赤芝(G1组)、韩芝(G2组)、紫灵芝(G3组)和红灵芝(G4组)发酵处理小麦秸秆,对照组(CON组)小麦秸秆不接种菌株,每个处理3个重复。于23℃下避光培养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灵芝菌株发酵小麦秸秆对纤维降解及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试验组选用泰山赤芝(G1组)、韩芝(G2组)、紫灵芝(G3组)和红灵芝(G4组)发酵处理小麦秸秆,对照组(CON组)小麦秸秆不接种菌株,每个处理3个重复。于23℃下避光培养48 d后测定发酵底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筛选发酵效果最优菌株。结果表明:1)与CON组比较,灵芝真菌发酵小麦秸秆可显著降低pH及乙酸、干物质、酸不溶木质素、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粗灰分(G1组除外)、钙、磷和氨基酸含量(P<0.05),对乳酸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各菌株间比较,G1组的pH显著低于G4组(P<0.05),乙酸含量显著高于G3和G4组(P<0.05),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G4组(P<0.05),干物质含量极著高于G4组(P<0.01),粗脂肪含量极著高于G2、G3和G4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G3组(P<0.05),半纤维素含量极显著低于G3组(P<0.01);G3组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G1组(P<0.05),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G4组(P<0.01);霉菌、丙酸和丁酸含量在各组中均未检出。综上所述,灵芝真菌能够有效降解小麦秸秆的纤维物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其中,泰山赤芝菌株的发酵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真菌 小麦秸秆 纤维素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工栽培方式对灵芝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佳 陈天然 +2 位作者 邓紫凤 鹿雨晴 郭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31-34,40,共5页
以灵芝品种G10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代料栽培和椴木栽培这2种人工栽培方式,分析常用的不同人工栽培方式对灵芝生长状况,以及采摘后灵芝子实体多糖、三萜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比较得出实验室条件下,生长状况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的灵芝栽培方式... 以灵芝品种G10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代料栽培和椴木栽培这2种人工栽培方式,分析常用的不同人工栽培方式对灵芝生长状况,以及采摘后灵芝子实体多糖、三萜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比较得出实验室条件下,生长状况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的灵芝栽培方式,以期为灵芝种植产业和消费者选购灵芝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代料栽培灵芝菌丝洁白绵密、生长速度较快;子实体生长周期较短;采摘后子实体多糖含量为1.12%,三萜化合物含量为1.05%。椴木栽培灵芝菌丝疏松发黄,生长速度较慢;子实体生长周期较长;采摘后子实体多糖含量为0.99%,三萜化合物含量为0.98%。不同栽培方式对灵芝生长状况及采后子实体多糖、三萜化合物的含量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且优良的代料配方栽培优于椴木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栽培方式 药用真菌 成分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lex Red荧光分析法的新型高通量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构建以及应用
13
作者 于子行 贾薇 +5 位作者 杨妍 唐传红 刘利平 张赫男 张劲松 汪雯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8,共12页
基于Amplex Red荧光分析法,构建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AChEI)高通量筛选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检测97个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醇提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活性,再... 基于Amplex Red荧光分析法,构建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AChEI)高通量筛选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检测97个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醇提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活性,再通过细胞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新型高通量AChEI筛选模型具有准确度、灵敏度高,不受测试样品溶液颜色干扰等优点;筛选出3个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灵芝子实体醇提物,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灵芝来源AChEI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阿尔茨海默症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灵芝 SH-SY 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优势 发展灵芝生产
14
作者 钱友安 《中国食用菌》 1996年第3期7-8,共2页
松溪县短段木(熟抖)栽培灵之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内迅速发展,形成规模,优质高产,主要是充分利用了自然优势,紧紧依靠省级科技优比势,大力发展“公司十农户”的组织优势的结果。并带动和促进了全县的食(药)用菌的健康发展,为振... 松溪县短段木(熟抖)栽培灵之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内迅速发展,形成规模,优质高产,主要是充分利用了自然优势,紧紧依靠省级科技优比势,大力发展“公司十农户”的组织优势的结果。并带动和促进了全县的食(药)用菌的健康发展,为振兴山区经济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段木 灵芝 规范化栽培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