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
1
作者 朱冰 汤瑞 +4 位作者 赵健 张培兴 李文旭 李嘉胜 徐雪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7,共11页
针对现有智能汽车基于场景测试方法严重依赖人力、效率瓶颈凸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架构,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层和仿真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大语... 针对现有智能汽车基于场景测试方法严重依赖人力、效率瓶颈凸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架构,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层和仿真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流程,针对知识问答型任务设计了知识挖掘、模型微调与知识库增强检索应用流程,针对场景生成任务设计了场景类型分析、场景要素生成、场景工具链调用的应用路径,针对测试评价型任务,设计了测试场景解析、评价体系构建与仿真测试执行综合应用框架;最后,对各任务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测试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不同类型的测试任务,提升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仿真测试 大语言模型 场景生成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模型的轻型车在用RDE排放预测
2
作者 苏庆鹏 赵华 +2 位作者 胡雨馨 张帆 裴毅强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进一步准确预测在用乘用车实时驾驶排放,搭建了以发动机-后处理虚拟仿真为核心的在用排放预测模型.首先建立了发动机一维模型,与稳态和瞬态发动机原排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和标定.结果表明: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工况下,CO和NO的原... 为进一步准确预测在用乘用车实时驾驶排放,搭建了以发动机-后处理虚拟仿真为核心的在用排放预测模型.首先建立了发动机一维模型,与稳态和瞬态发动机原排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和标定.结果表明: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工况下,CO和NO的原排累积质量相对误差分别为9.2%、5.8%;其次进行后处理性能试验,对后处理温度、起燃和老化模型进行标定验证,在全球轻型车测试循环工况(WLTC)前35 s,三元催化转化器轴向最大温度误差为52℃,CO、NO的排放累积质量误差为0.0385 g(5.90%)和0.0011 g(0.75%);最后利用RDE排放预测模型在不同催化器老化状态下,进行WLTC、RDE和95%分位的激烈驾驶参考循环(RTS-95)工况的排放规律探究.研究发现:NO排放对工况更加敏感,超限风险更高.设定NO瞬时质量排放阈值为8 mg/s,以RTS-95循环在分散因子为0.6条件下的NO仿真结果为例,对催化器分散因子进行预警窗口宽度探究,结果表明:增加预警窗口宽度将会降低误判率和冷启动超限的识别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模型 催化转化器老化 在用实际行驶排放测试 排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基于岩心仿真模型的微观剩余油研究
3
作者 刘萍 张皎生 +2 位作者 王睿恒 李文芳 李舒彤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28-31,共4页
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在实际开发中原油采收率较低,仍有较多的剩余油滞留在储层内。因此,对低渗透储层开展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揭示微观孔喉网络中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及分布规律,能够为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本次... 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在实际开发中原油采收率较低,仍有较多的剩余油滞留在储层内。因此,对低渗透储层开展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揭示微观孔喉网络中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及分布规律,能够为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本次实验选取真实岩心进行图像分析,并制作成仿真模型,开展不同孔喉模型及黏度下微观剩余油赋存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小孔细喉和中孔中喉模型中剩余油以膜状、角状为主,大孔中喉模型中剩余油以柱状、片状为主;原油黏度对剩余油分布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膜状、簇状两种类型上,黏度越大,簇状剩余油则增多,膜状剩余油则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型 孔喉结构 原油黏度 微观剩余油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Power对汽油机不同负荷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
4
作者 姜峰 袁旭辉 +2 位作者 胡玲玲 王春风 刘柳成林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14,共8页
为分析某款汽油机在不同转速下不同负荷运行特性对该汽油机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型号汽油机的仿真模型,并对全负荷状态条件下的发动机进行相应的台架试验,将得到的试验结果与GT-... 为分析某款汽油机在不同转速下不同负荷运行特性对该汽油机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该型号汽油机的仿真模型,并对全负荷状态条件下的发动机进行相应的台架试验,将得到的试验结果与GT-Power建立的发动机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仿真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验证了所搭建汽油机模型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研究所搭建的汽油机模型在不同负荷运行特性的情形,通过调节PID控制器中的比例-积分数值改变节气门开度来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特性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发动机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负荷特性 模型试验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丝织物经纬密优化设计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肖康情 周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9,共12页
针对仿真丝织物开发常用的参照法和试织法不能高效设计实际织物上机经纬密的问题,建立了一套经纬密参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Galuszynski的紧度模型,推导出了丝织物的紧密系数方程,并剖析了原直径交叉理论公式存在的不足,推理... 针对仿真丝织物开发常用的参照法和试织法不能高效设计实际织物上机经纬密的问题,建立了一套经纬密参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Galuszynski的紧度模型,推导出了丝织物的紧密系数方程,并剖析了原直径交叉理论公式存在的不足,推理和修正了新的组织密度换算系数,最后通过真丝织物实例及仿真丝织物上机经纬密的优化设计实践,对模型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精确设计不同原料、不同纱线细度、不同组织结构的仿真丝织物上机经纬密度,能应用于涤纶、锦纶及各种人造丝的仿真丝织物开发,提高了仿真丝织物的开发效率,为仿真丝织物全数字化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丝织物 经纬密度 优化设计 紧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exsim的定制门窗生产线仿真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6
作者 刘文 宋杰 +2 位作者 郭琼 郑丁丁 刘海波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6,共10页
定制门窗企业正加速推动生产线数字化转型进程以降本增效,然而,瓶颈工序严重影响生产线生产效率。通过使用Flexsim软件对生产线进行建模仿真能低成本反映生产线效能、识别瓶颈工序,为生产线优化提供数据支持,辅助企业决策。以某企业的... 定制门窗企业正加速推动生产线数字化转型进程以降本增效,然而,瓶颈工序严重影响生产线生产效率。通过使用Flexsim软件对生产线进行建模仿真能低成本反映生产线效能、识别瓶颈工序,为生产线优化提供数据支持,辅助企业决策。以某企业的金属定制门窗机加工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在Flexsim仿真软件平台建立了机加工生产线及生产工艺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仿真测试,针对铝框定制门窗生产的工艺技术特点编写了自定义程序对建模仿真过程进行完善和优化。通过对仿真输出的数据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详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该生产线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该生产线的端面铣床设备平均利用率低;钻孔铣床打孔工序为瓶颈工序,暂存区堵塞率高;运力不足,待加工工件之间存在竞争运输工具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根据ECRS(eliminate,combine,rearrange,simplify)原则提出了适合目标企业的改善方案,再次仿真后,瓶颈工序的平均加工时间缩短了15.16%,生产效率提升了4.7%。经实际生产验证了改善方案的有效性,可为定制门窗生产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制门窗 瓶颈工序 FLEXSIM 数字化模型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戴维南改进模型的锂电池SOC仿真研究
7
作者 曾其权 张淑兴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1期11-14,21,共5页
在储能系统实际运行中,准确评估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是确保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为此,在对现有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戴维南改进模型的创新的锂电池SOC仿真研究方法... 在储能系统实际运行中,准确评估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是确保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为此,在对现有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戴维南改进模型的创新的锂电池SOC仿真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并网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构建了细致且精确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模型能够高效、准确地模拟锂电池SOC的动态变化,为储能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提升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南改进模型 锂电池 电池的荷电状态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模型的整车正面碰撞结构仿真优化
8
作者 刘钢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3期22-24,共3页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新车型研发迭代加速,整车安全性能的开发效率成为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对平台车型进行仿真和试验数据对标,构建整车正面碰撞仿真相关性模型。在新车型开发中对前保险杠、吸能盒和前纵梁等关键零部件进行正面碰...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新车型研发迭代加速,整车安全性能的开发效率成为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对平台车型进行仿真和试验数据对标,构建整车正面碰撞仿真相关性模型。在新车型开发中对前保险杠、吸能盒和前纵梁等关键零部件进行正面碰撞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基于相关性模型的仿真效率更高,新车型的仿真在能量吸收、结构变形等方面与验证试验数据基本一致。本研究有效提升了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开发效率,为整车安全性能开发提供了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模型 整车碰撞 对标分析 有限元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模型在颅脑创伤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霍军丽 张秀文 +2 位作者 杜园园 董秋峰 张艳群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模型在神经外科护理学员颅脑创伤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4年进入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共计240名护理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和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模型教学组(实验...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模型在神经外科护理学员颅脑创伤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4年进入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共计240名护理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和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模型教学组(实验组),每组120名学员。通过构建动态数据驱动颅脑创伤虚拟仿真模型,利用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开展颅脑创伤护理教学实践。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分别为(92.50±12.37)(88.40±9.12)均高于传统教学组(86.92±7.43)(79.08±8.36)(P<0.05),理论成绩中主要是脑脊液漏护理、术后伤口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对教学的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传帮带的传统教学方法组(P<0.05)。结论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模型教学实现了颅脑损伤护理真实模拟操作教学,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护理学员的实践技能和学习兴趣,为培养合格的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据驱动仿真模型 颅脑损伤 护理学实践教学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SiC颗粒本构模型在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仿真中的应用
10
作者 林洁琼 孟繁昊 +2 位作者 卢明明 杜永盛 高强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SiC颗粒为JH2本构模型的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模型,并与前人的切削试验进行了对比,研究不同SiC颗粒本构模型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切屑、表面形貌和切削力。结果表明,切削JH2模型SiC颗粒的SiC_(p)/Al复合材料所产生...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SiC颗粒为JH2本构模型的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模型,并与前人的切削试验进行了对比,研究不同SiC颗粒本构模型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切屑、表面形貌和切削力。结果表明,切削JH2模型SiC颗粒的SiC_(p)/Al复合材料所产生的切屑较为破碎,材料表面不同位置的颗粒更接近实际切削实验中会出现挤出、碎断和凸起的情况,整体切削力波动较为平缓。JH2本构模型的SiC颗粒适用于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SIC颗粒 本构模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仿真及可靠性分析
11
作者 张权 莫祯祥 杨璐瑞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复杂网络中级联失效现象会导致网络大面积崩溃进而导致一系列灾难性后果,通过对其建模、仿真和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级联失效问题。本文在复杂网络理论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的动力学特征和级联失效机理,运用图论语言建立了金融网... 复杂网络中级联失效现象会导致网络大面积崩溃进而导致一系列灾难性后果,通过对其建模、仿真和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级联失效问题。本文在复杂网络理论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的动力学特征和级联失效机理,运用图论语言建立了金融网络模型;首次将级联失效经典模型运用到复杂金融网络研究中,提出了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的可靠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有助于复杂金融网络失效的预防及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在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仿真过程中,增加迭代次数,会导致网络效率下降,节点失效率上升。当网络受到蓄意攻击时,网络效率迅速下降,节点失效率快速上升;网络受到极大冲击,且这种冲击远大于随机攻击情况下。第二、同一种攻击方式下,提升风险容忍系数α,有助于提高网络效率、降低失效率,提升网络可靠性,甚至可以避免网络级联失效的发生,但这会付出相应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金融网络 级联失效模型 仿真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Power的压电晶体喷油器性能仿真分析
12
作者 姜峰 王闯 +1 位作者 陈乾 王春风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优化柴油机压电晶体喷油器性能,采用GT-Power建立高压共轨压电晶体喷油器仿真模型,改变模型中压电晶体的材料属性,设置不同电压条件,仿真分析压电晶体执行器的弹性模量、晶体驱动电压对执行器位移、喷油针阀压强、喷油器温度及每循环... 为优化柴油机压电晶体喷油器性能,采用GT-Power建立高压共轨压电晶体喷油器仿真模型,改变模型中压电晶体的材料属性,设置不同电压条件,仿真分析压电晶体执行器的弹性模量、晶体驱动电压对执行器位移、喷油针阀压强、喷油器温度及每循环喷油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压电晶体喷油器弹性模量大于75 GPa,执行器位移随驱动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喷油器弹性模量大于80 GPa,喷油针阀处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相比弹性模量为55 GPa,弹性模量为80 GPa时,压电晶体执行器位移增大15.6%,喷油器每循环喷油量增加2.3%。压电晶体喷油器弹性模量为75~80 GPa,可以提高喷油速率,缩短喷油持续期,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压电晶体 喷油器 仿真模型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数据条件下智能体仿真模型构建方法
13
作者 叶建红 高磊 +2 位作者 孙中文 汪道歌 周碧云 《城市交通》 2024年第4期78-86,130,共10页
与传统的集计评估模型不同,智能体仿真模型能够捕捉个体之间的行为交互,在交通政策精细化评估中具有优势。但智能体仿真模型对数据要求较高,在实践中面临活动计划生成、参数标定和结果验证等难点。基于MATSim建立了在有限数据条件下面... 与传统的集计评估模型不同,智能体仿真模型能够捕捉个体之间的行为交互,在交通政策精细化评估中具有优势。但智能体仿真模型对数据要求较高,在实践中面临活动计划生成、参数标定和结果验证等难点。基于MATSim建立了在有限数据条件下面向应用研究的可操作、可复现的智能体仿真模型,并且以上海市拥堵收费评估场景为例详细介绍了模型的建模流程和关键技术。重点介绍基于手机轨迹数据的活动计划生成方法以及模型的参数标定和结果验证细节。结果表明,智能体仿真模型能够满足交通政策评估需求,基准场景的上海市域出行方式划分平均相对误差为8%、快速路交通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7%。进而从集计和个体两个层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展示了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仿真模型 MATSim 交通政策评估 出行行为分析 手机轨迹数据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位移方法的河道植被区悬沙沉积分布计算模型
14
作者 李川 孙思晨 +2 位作者 单钰淇 刘永浩 刘超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天然河道中,水生植被影响水流特性与悬沙输移规律,使得河道植被区的悬沙沉积分布相比于无植被区更加复杂,模拟难度更高。为探究河道植被区悬沙沉积分布,本文将改进边界条件后的随机位移模型引入植被作用下的水沙输移研究,融合真实形态... 天然河道中,水生植被影响水流特性与悬沙输移规律,使得河道植被区的悬沙沉积分布相比于无植被区更加复杂,模拟难度更高。为探究河道植被区悬沙沉积分布,本文将改进边界条件后的随机位移模型引入植被作用下的水沙输移研究,融合真实形态植被对水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真实形态植被(以芦苇为例)下的悬沙沉积分布计算模型。为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本文选用具有真实外形的仿真芦苇开展水槽试验,详细测量了不同泥沙粒径、水流条件和植被密度下的芦苇区悬沙沉积沿程分布。试验结果发现:泥沙粒径、上游平均流速和植被密度均影响河道芦苇区的悬沙沉积分布,其中,对植被区前端的悬沙沉积量影响尤为显著。植被区泥沙补给是否受限会导致悬沙沉积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分布。本文提出的数值计算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泥沙补给不受限条件下河道植被区的悬沙沉积分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量级和变化趋势均吻合较好;但该模型不能捕捉泥沙补给受限条件下植被区的悬沙沉积分布。综上,本文提出的基于随机位移方法的计算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河道植被区的悬沙沉积沿程分布,但仅适用于植被区泥沙补给不受限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植被区 随机位移模型 仿真芦苇 悬沙沉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导语:政策仿真方法在政策评估与监测中的应用
15
作者 裴雷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共1页
政策仿真方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人口等领域的政策评估与监测。在以往政策评价研究中,基于统计因果的政策成效评估与回归计量方法,比如Leslie方程、Leslie修正模型、ARIMA时间序列预测等聚焦部分变量,导致模... 政策仿真方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人口等领域的政策评估与监测。在以往政策评价研究中,基于统计因果的政策成效评估与回归计量方法,比如Leslie方程、Leslie修正模型、ARIMA时间序列预测等聚焦部分变量,导致模型遗漏大量外部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仿真 成效评估 政策评价 外部变量 计量方法 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岔融雪系统电加热元件传热模型构建及分析
16
作者 贺清 李宗霖 +1 位作者 黄勇 李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1-851,共11页
为了研究道岔融雪的基本原理,解决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热效率低、融雪不充分、电加热元件故障率高等问题,以60 kg/m钢轨12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和COMSOL分析软件构建出“道岔尖轨结构-电加热元件-积雪-空气”的融雪模型。将融雪... 为了研究道岔融雪的基本原理,解决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热效率低、融雪不充分、电加热元件故障率高等问题,以60 kg/m钢轨12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和COMSOL分析软件构建出“道岔尖轨结构-电加热元件-积雪-空气”的融雪模型。将融雪模型分为无积雪的一般情况和有积雪的极端情况,按照现场环境数据和参数进行模型仿真,将一般情况的仿真结果与现场实验收集的轨温数据进行对比,并模拟极端情况下原电加热元件的融雪效果,对温度分布,轨温变化和积雪融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道岔尖轨轨腰加热方式进行建模,融雪模型与现场数据有较好的拟合度,温度差在±2℃内,相对误差保持在7%以内,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系统首次加热需要40 min左右将钢轨加热至目标温度,电加热元件冷却后再次加热至目标温度需要25 min左右。极端情况下,使用与一般情况首次加热的相同条件,此时轨温上升较为缓慢,与目标温度相差10℃左右,积雪相变程度在0.3以下,不能达到融雪的目的。极端情况下增加无积雪的对照组进行轨温模拟,积雪是影响轨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依据现场条件对道岔尖轨完成了传热模型构建,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实验证明了现有系统应对极端情况融雪效果不理想,为后续加热元件材料改进、安装方式优化、系统功率分时多路配置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岔 融雪系统 电加热 模拟仿真 传热模型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防护服散热性的数学模型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易平 丁颖 +2 位作者 于志财 王震 徐丽慧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09,共8页
为了探求热防护服的散热规律和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极限,根据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用微元法和有效差分法建立了热防护服在高温条件下的“外界环境-织物层-皮肤”散热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然后将穿着相同防护服的恒温假人放置在与数学模... 为了探求热防护服的散热规律和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极限,根据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用微元法和有效差分法建立了热防护服在高温条件下的“外界环境-织物层-皮肤”散热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然后将穿着相同防护服的恒温假人放置在与数学模型中假设温度一致的实验室温度下进行实测,并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测量出假人表面温度进行比对验证。结果表明:实测假人皮肤温度为43.71℃,与模型仿真结果43.99℃的误差仅为0.28℃。研究结果说明建立的热传导散热模型具有较高准确度,能够对热防护服的散热防护效果进行仿真预测与合理评价,可为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设计散热效果更好的热防护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模型 安全性 防护服 数学建模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柱式充填液压支架动力学模型建立与仿真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震 马联伟 +2 位作者 高珊 刘伟 谢娟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5,共7页
目的为研究六柱式充填液压支架在不同外部激励等扰动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方法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和广义空间坐标系原理建立六柱式充填液压支架的运动微分方程及状态空间模型。根据支架结构和相关参数,利用MATLAB对系统运动微分方程求解,分... 目的为研究六柱式充填液压支架在不同外部激励等扰动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方法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和广义空间坐标系原理建立六柱式充填液压支架的运动微分方程及状态空间模型。根据支架结构和相关参数,利用MATLAB对系统运动微分方程求解,分析不同扰动频率和扰动幅值对顶梁垂向振动、侧倾和俯仰振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支架在外部激励等扰动频率为20 rad/s时,顶梁垂向振动最大振幅约为0.91 mm,顶梁瞬间的俯仰振动波动较大,其最大振幅约为5.5×10^(−3)rad,侧倾振动相对较小,其最大振幅约为4.3×10^(−3)rad;顶梁侧倾振幅略高于俯仰振动,但振动的程度均能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当外部激励频率为20~80 rad/s时,随着扰动频率增大,顶梁垂向振动逐渐降低,但降低的幅度趋于平缓,支架侧倾振动程度变化趋势与垂向振动类似,而俯仰振动变化随频率改变不明显。扰动为20~80 rad/s时,顶梁垂向、侧倾和俯仰振动均随着外部激励增加而愈加剧烈,外部激励的大小对顶梁垂向及侧倾振动影响较为显著,而对俯仰振动影响较小。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六柱式充填液压支架的优化设计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液压支架 动力学模型 扰动 动态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镍基合金IN625数值仿真热源模型比较研究
19
作者 李斌训 孙玉晶 +3 位作者 杜劲 夏岩 苏国胜 张庆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热源模型的选取对数值模拟增材制造过程中准确预测温度场分布和熔池形貌至关重要。本文选取面热源模型、体热源模型和双椭圆热源模型进行对比分析。3种热源模型被汇编成用户自定义子程序嵌入Abaqus/Standard仿真软件中用于镍基高温合金I... 热源模型的选取对数值模拟增材制造过程中准确预测温度场分布和熔池形貌至关重要。本文选取面热源模型、体热源模型和双椭圆热源模型进行对比分析。3种热源模型被汇编成用户自定义子程序嵌入Abaqus/Standard仿真软件中用于镍基高温合金IN625选区激光熔化过程中最高温度和熔池形貌的预测。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双椭圆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熔池几何形貌,而体热源模型在预测最高温度值时准确度更好。相比之下,面热源模型在预测最高温度和熔池形貌时准确度最差。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展深入研究之前,热源模型的校准修正是提高效率和模拟准确性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模型 数值仿真 IN625 温度 熔池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动式机电运动装置的改进磁路-运动耦合模型及快速仿真
20
作者 江鹏 关振群 +2 位作者 赵国忠 张群 秦志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电磁阀、继电器等机电装置的动态性能快速仿真对研发设计非常重要.改进未磁饱和的直动式机电运动装置的磁路模型,并联合机构运动方程实现机电运动装置的快速仿真.与基于理想磁阻假设的常规磁路模型不同,改进磁路模型采用机构运动位移的... 电磁阀、继电器等机电装置的动态性能快速仿真对研发设计非常重要.改进未磁饱和的直动式机电运动装置的磁路模型,并联合机构运动方程实现机电运动装置的快速仿真.与基于理想磁阻假设的常规磁路模型不同,改进磁路模型采用机构运动位移的3次多项式表示非饱和总磁阻,并通过上、下运动极限处静态磁力和电感仿真值标定多项式的4个待定系数,可更加准确地预测磁吸力和电感随运动位移变化.进一步联合改进的磁路方程与机构运动方程,得到改进的磁路-运动耦合模型,在Simulink系统中实现某电磁制动器和电磁阀的快速秒级仿真,可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幅减少有限元仿真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装置 磁路模型 磁吸附 快速仿真 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