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GPS与双闭环控制的拖拉机自动导航系统 被引量:39
1
作者 黎永键 赵祚喜 +2 位作者 黄培奎 关伟 吴晓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9,共9页
以东方红X-804型拖拉机为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RTK-DGPS定位和双闭环转向控制相结合的自动导航系统,研究提高农业机械导航控制精度的方法。阐述了导航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以RTK-DGPS和AHRS500GA分别提供位置信息和辅助修正信息实现准确定位... 以东方红X-804型拖拉机为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RTK-DGPS定位和双闭环转向控制相结合的自动导航系统,研究提高农业机械导航控制精度的方法。阐述了导航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以RTK-DGPS和AHRS500GA分别提供位置信息和辅助修正信息实现准确定位,以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实现转向控制。分析了整体控制的策略,建立了路径跟踪的传递函数模型,阐述了双闭环转向控制算法的建立过程,以及控制器的硬件实现。试验结果表明:GPS定位数据经过校正后,平均偏差降低至0.031 m;双闭环控制算法提高了自动转向系统性能,稳态时方波信号以及正弦波信号的跟踪误差平均值为0.40°;在拖拉机田间作业跟踪过程中,路径跟踪误差平均值不超过0.019 m,转向轮偏角跟踪误差平均值为0.43°,标准差不超过0.04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自动导航 转向系统 跟踪误差 载波相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闭环控制的三相整流发电机数字式励磁系统 被引量:7
2
作者 翟小飞 刘德志 +2 位作者 欧阳斌 王东 魏克银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了提高三相整流发电机电压控制精确度,提出采用直流侧电压负反馈和励磁电流负反馈构成的双闭环励磁控制策略。根据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引入饱和系数,建立三相整流发电机励磁数学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反应出了其非线性特征。分析电压环采... 为了提高三相整流发电机电压控制精确度,提出采用直流侧电压负反馈和励磁电流负反馈构成的双闭环励磁控制策略。根据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引入饱和系数,建立三相整流发电机励磁数学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反应出了其非线性特征。分析电压环采用PI调节存在突加负载时电压跌落较大的原因,给出将电流限幅器下限设置为空载励磁电流设定值的解决方法。为了验证所提出策略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构建以DSP控制器为核心的整流发电机数字式励磁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闭环控制的励磁系统具有较好的电压调节精确度,设置电流限幅器下限的方法明显改善了直流侧电压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系统 三相整流发电机 闭环控制 空载励磁电流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规划和双闭环控制的泊车系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佳佳 梅涛 祝辉 《电子测量技术》 2011年第3期20-24,共5页
针对智能车辆垂直自主泊车的要求,采用分层自适应的方法设计了1种自动泊车系统,主要通过高精度的激光雷达进行车位的检测,运用轮速传感器进行车辆的定位,规划出了1条三段式泊车轨迹,并且采用了多路双闭环的控制算法对车辆进行轨迹跟踪... 针对智能车辆垂直自主泊车的要求,采用分层自适应的方法设计了1种自动泊车系统,主要通过高精度的激光雷达进行车位的检测,运用轮速传感器进行车辆的定位,规划出了1条三段式泊车轨迹,并且采用了多路双闭环的控制算法对车辆进行轨迹跟踪控制。实验表明,该套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车辆的自主泊车,且控制精度高,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泊车系统 路径规划 多路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蚁群组合预测的生物质气化炉双闭环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辉 庞佑霞 +1 位作者 唐勇 梁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100,共7页
针对生物质气化炉处理过程中存在非线性、大时滞性、不稳定性和负荷干扰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蚁群组合预测双闭环控制算法。首先采用灰色算法建立气化炉温度预测模型,然后考虑可能的扰动,引入蚁群算法对灰色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 针对生物质气化炉处理过程中存在非线性、大时滞性、不稳定性和负荷干扰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蚁群组合预测双闭环控制算法。首先采用灰色算法建立气化炉温度预测模型,然后考虑可能的扰动,引入蚁群算法对灰色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炉温进行控制;最后引入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利用模糊规则对气化炉一次风量进行控制,在保证炉温稳定的情况下,降低可燃气体含氧量。仿真和现场运行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 灰色预测 蚁群算法 组合预测 变论域模糊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网侧脉冲宽度调制变换器的闭环控制
5
作者 李坤涛 杨俊华 +2 位作者 杨梦丽 杜炜 吴捷 《广东电力》 2013年第5期27-33,共7页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通过全功率变换器并入电网,为提高并网运行的稳定性,研究三相电压型双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矢量控制策略。依据背靠背电压型整流器(voltage source rectifier,VSR)的d-q轴数学模型,...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通过全功率变换器并入电网,为提高并网运行的稳定性,研究三相电压型双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矢量控制策略。依据背靠背电压型整流器(voltage source rectifier,VSR)的d-q轴数学模型,结合空间矢量PWM技术,建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网侧PWM变换器仿真模型;采用前馈解耦方案,实现VSR的有功、无功功率解耦控制,获得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选择兼顾系统良好性能要求的控制参数,使得直流母线电压快速稳定,改善电流的谐波畸变率。建立了MATALAB/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电压型变换器 电网电压定向 空间矢量脉宽控制 解耦控制 谐波畸变率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无人机的双闭环姿态控制系统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文妍 杨坤林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101,共6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欠驱动、多变量等特性以及传统单级PID控制算法在这类非线性系统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双闭环PID姿态控制系统对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效果进行优化,改善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时的抗干扰...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欠驱动、多变量等特性以及传统单级PID控制算法在这类非线性系统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双闭环PID姿态控制系统对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效果进行优化,改善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时的抗干扰能力.首先,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对飞行器姿态进行解算;然后,建立该无人机的数学模型和双闭环PID控制系统,采用Simulink对该系统单级PID和双闭环PID控制进行阶跃响应和阶跃干扰对比仿真;最后,通过编写软件控制程序,对单级PID和双闭环PID两种控制系统进行对比飞行试验.通过仿真和试飞对比试验表明:与单级PID相比,双闭环PID控制系统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四旋翼无人机的抗干扰能力、更稳定地控制四旋翼无人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闭环控制系统 PID控制 抗干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建模与控制
7
作者 张阳 刘英豪 +3 位作者 高强 刘骅毅 周如林 乔子石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针对我国煤矿液压装备底层执行机构存在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和换向阀组合控制液压缸的方案。首先,对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伺服系统... 针对我国煤矿液压装备底层执行机构存在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和换向阀组合控制液压缸的方案。首先,对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伺服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并对步进电机子模型、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子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提出了液压缸位移/速度双闭环、液压缸位移/主阀位移双闭环两种控制方法,并基于Simulink和AMESim搭建了系统机电液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搭建了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试验平台,试验表明,液压缸位移/速度双闭环控制方法存在抖动现象,且液压缸位置的最大误差达到了1.5 mm,液压缸位移/主阀位移双闭环控制下的液压缸跟踪误差在0.4 mm内,超调量为0,满足控制精度需求。研究结果对提升我国煤矿液压装备的控制精度和数字化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基数字比例阀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步进电机 动态特性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闭环PID控制的拨禾链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大欣 胡伟 +3 位作者 付明刚 于春生 周德义 吴宝广 《农业工程》 2023年第9期30-34,共5页
为了解决玉米收获机割台拨禾链转速缺乏自动控制系统,引起玉米茎秆被推倒的问题,以收获机车速为参考值,使用拨禾链转速与扭矩为反馈值,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闭环PID控制的拨禾链转速控制系统。经过对关键参数的计算,使用AMESim软件进行了系... 为了解决玉米收获机割台拨禾链转速缺乏自动控制系统,引起玉米茎秆被推倒的问题,以收获机车速为参考值,使用拨禾链转速与扭矩为反馈值,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闭环PID控制的拨禾链转速控制系统。经过对关键参数的计算,使用AMESim软件进行了系统建模,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闭环PID控制系统对转速信号的阶跃响应时间最大为0.87s,最大超调量2.63%;控制系统受到拨禾链阻力矩阶跃信号影响时,转速最大下降6.34%;拨禾链系统的消耗功率相对于纯机械传动降低5.3%。该控制方法为玉米收获机拨禾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控制 玉米收获机 拨禾链 AMESIM仿真 转速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NS铁氧体大环双闭环测量控制系统开发
9
作者 龙巍 孙虹 +1 位作者 施华 李晓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6-929,共4页
铁氧体大环的测量和筛选是CSNS铁氧体加载腔研制的一项重要工作。CSNS铁氧体大环双闭环测量控制系统通过对测试腔的射频功率和谐振状态的闭环控制,解决了CSNS铁氧体大环在开环测量时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严重的问题,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靠... 铁氧体大环的测量和筛选是CSNS铁氧体加载腔研制的一项重要工作。CSNS铁氧体大环双闭环测量控制系统通过对测试腔的射频功率和谐振状态的闭环控制,解决了CSNS铁氧体大环在开环测量时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严重的问题,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控制系统通过SOPC片上系统实现了FPGA与上位机Java人机界面的通信,具有自动测量、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铁氧体测试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裂中子源 铁氧体大环 闭环控制系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可编程片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故障下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改进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婵霞 胡敏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9-456,共8页
介绍在并网故障下对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改进的控制策略研究。并网故障分为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在不对称故障情况下,当电网电压频率为60 Hz并且电机转速接近同步速时,在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中将会出现接近于120 Hz的转子电流主... 介绍在并网故障下对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改进的控制策略研究。并网故障分为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在不对称故障情况下,当电网电压频率为60 Hz并且电机转速接近同步速时,在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中将会出现接近于120 Hz的转子电流主要谐波;在对称故障下,定子电压有一个瞬间跌落,从而会在转子中导致过电流、过电压、过转速的出现。该文中转子侧变频器(RSC)主要用于抑制在并网故障下转子中出现的谐波分量或过电流等现象;网侧变频器(GSC)则用于抑制变频器之间直流电容电压中出现的谐波,以维持直流电容电压恒定。所提出改进控制策略可更好地抑制并网故障,改善整个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性能,并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感应风力发电 并网故障 gsc双闭环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速转矩双闭环的液黏调速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首坤 王晓军 +2 位作者 王亮 郭刘洋 汪浒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5-52,共8页
液黏风扇调速系统存在滞环、死区、饱和区等多种非线性特性,在调速过程中,其输入输出关系曲线存在最大可达44%的滞环和大约为43%的死区,非线性度最大可达30%。设计了转速-转矩双闭环模糊控制策略:结合Stribeck摩擦理论,按照稳态曲线的... 液黏风扇调速系统存在滞环、死区、饱和区等多种非线性特性,在调速过程中,其输入输出关系曲线存在最大可达44%的滞环和大约为43%的死区,非线性度最大可达30%。设计了转速-转矩双闭环模糊控制策略:结合Stribeck摩擦理论,按照稳态曲线的分段线性规律将控制过程分段,获得模糊控制表;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环节修正转矩测量值,从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转矩传递关系分析输出转速变化规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PID控制策略,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将转速误差降低了75%,滞环减小至小于11%,消除死区,拓宽控制电压输入范围,有效改善了系统稳态调速过程中表现出的非线性滞环和死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黏调速系统 非线性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补偿控制的PID双闭环球杆位置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坚民 齐北川 +1 位作者 沈正强 黄春燕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2-1039,共8页
针对球杆系统的位置控制难题,利用ADAMS软件建立球杆系统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由此确定球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补偿控制的PID双闭环球杆位置控制方案,基于ADAMS/Controls与Matlab/Simulink进行了球杆位置控制的联合... 针对球杆系统的位置控制难题,利用ADAMS软件建立球杆系统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由此确定球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补偿控制的PID双闭环球杆位置控制方案,基于ADAMS/Controls与Matlab/Simulink进行了球杆位置控制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位置定值控制与方波信号跟踪控制时,PID双闭环-神经网络补偿控制较PID双闭环控制的稳态精度分别由0.06 m、0.08 m提高到0.002 m、0.003 m,正弦信号跟踪时,跟踪误差由0.15 m减小到0.05 m,PID双闭环-神经网络补偿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较高的稳态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杆系统 PID闭环控制 神经网络补偿控制 动力学模型 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阀并联控制的压机四角调平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晖 汪启港 +2 位作者 杜恒 郭志杰 陈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4,共8页
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压机压制精度低、模具磨损严重等问题,在压机四角调平系统中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此时,内环的压力控制误差直接影响外环的位置同步控制精度。在大流量工况下,调平系统控制阀的阀口开度增加会导致压力控制误差增大,为... 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压机压制精度低、模具磨损严重等问题,在压机四角调平系统中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此时,内环的压力控制误差直接影响外环的位置同步控制精度。在大流量工况下,调平系统控制阀的阀口开度增加会导致压力控制误差增大,为进一步改善其综合控制性能,提出双阀并联压力控制方案。使用大通径流量补偿阀与小通径压力控制阀并联替换原有单个控制阀,分别对调平缸无杆腔的流量和压力进行控制,满足大流量工况的同时提高压力控制精度,进而提高位置同步控制精度,并搭建调平缸压力台架进行试验以验证双阀并联控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双阀控制下的压力误差比单阀减少0.5 MPa以上,且压制速度越大其性能优势更突出,为压机调平系统实现高速高精度同步控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压机 四角调平系统 闭环控制 阀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系数PID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双闭环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宏 吴海洋 巫佩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应用于直接驱动阀的电气双余度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控制系统,提出在位置环采用变系数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算法,根据位置偏差改变调节参数,逐步加强比例和积分作用以快速消除系统稳态误差而又不引起系统... 针对应用于直接驱动阀的电气双余度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控制系统,提出在位置环采用变系数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算法,根据位置偏差改变调节参数,逐步加强比例和积分作用以快速消除系统稳态误差而又不引起系统抖动;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对位置偏差的积分项进行了限制.实验结果表明:位置环采用该变系数PID控制算法的双闭环系统能够有效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能和响应精度.同幅值的位置阶跃响应,位置环/电流环双闭环系统的上升时间比位置环/速度环双闭环系统的上升时间减小了32%;位置环/速度环双闭环系统具有优良的负载适应性能,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驱动阀 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 闭环控制系统 变系数PID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观测器的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会生 李潇睿 +1 位作者 王杉 展敬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08-110,113,共4页
网络控制系统存在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等问题,使网络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双闭环的情况,并且一些系统的状态不可测量。针对上述问题,设计2个状态观测器,利用测量输出进行状态重构,并采用... 网络控制系统存在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等问题,使网络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双闭环的情况,并且一些系统的状态不可测量。针对上述问题,设计2个状态观测器,利用测量输出进行状态重构,并采用状态观测器对丢包进行补偿,应用指数稳定定理分析整个系统的闭环稳定性,给出状态控制率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补偿网络控制系统的性能,保证在时延和有数据包丢失情况下的网络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状态观测器 时延 丢包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CPU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晗璎 孙力 +1 位作者 程树康 宋清亮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2-29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磁阻变化的转子位置间接测量方法,采用80C196KC单片机对位置信号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相移进行了补偿,以DSP作为主控单元,实现了混合式步进电动机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关键词 CPU 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速度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 DSP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跟踪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若谷 张若微 +2 位作者 王明杰 高欣 秦博宇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91,共7页
为提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相关Riccati方程(SDRE)技术的网侧换流器(GSC)跟踪控制方法。并网导则要求风电场在LVRT过程中须注入一定无功功率支撑电压恢复,为了改进非线性状态调节器在无功支撑能力... 为提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相关Riccati方程(SDRE)技术的网侧换流器(GSC)跟踪控制方法。并网导则要求风电场在LVRT过程中须注入一定无功功率支撑电压恢复,为了改进非线性状态调节器在无功支撑能力上的不足,针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GSC设计非线性无功功率跟踪控制器,并采用SDRE技术求解状态反馈控制律。在维持LVRT过程中直流电压稳定的基础上,该方法能充分利用GSC的无功功率调节能力,为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以避免电压恶化。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9 MW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在三相接地故障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所提出的GSC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暂态表现,能够有效提高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LVRT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风力发电系统 低电压穿越(LVRT) 网侧换流器(gsc) 无功功率支撑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欠驱动系统的双环滑模控制仿真 被引量:3
18
作者 代曾 余红英 刘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91,95,共5页
针对一类欠驱动四旋翼飞行器(Quadrotor UAV)受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内外环的滑模控制策略,实现了对Quadrotor UAV系统的稳定控制与跟踪。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其数学模型设计以位置系统为外环,姿... 针对一类欠驱动四旋翼飞行器(Quadrotor UAV)受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内外环的滑模控制策略,实现了对Quadrotor UAV系统的稳定控制与跟踪。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其数学模型设计以位置系统为外环,姿态系统为内环,滑模控制律为控制方法的内外环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环境中对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系统 滑模控制 闭环控制 四旋翼飞行器 系统仿真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式开关电源控制系统小信号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丹 任宏滨 +1 位作者 李伟伟 李彦斌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3,共5页
针对开关电源系统稳定性的动态补偿参数调试繁杂的问题,提出了反激式开关电源控制系统小信号模型。该模型采用小信号理论详细地分析了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电流环和电压环,并推导出系统模型的传递函数,然后借助MATLAB软件仿真,获取补偿网络... 针对开关电源系统稳定性的动态补偿参数调试繁杂的问题,提出了反激式开关电源控制系统小信号模型。该模型采用小信号理论详细地分析了反激式开关电源的电流环和电压环,并推导出系统模型的传递函数,然后借助MATLAB软件仿真,获取补偿网络的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模型选取的参数使系统在负载变化和电网波动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通过软件更改系统模型设置,可获取不同设计要求下的补偿网络参数,使模型在工程设计上更具有操作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控制系统 单端反激变换器 小信号模型 UC38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控制和遗传算法的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娟娟 陈晨 杨洪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9-453,共5页
为了实现半导体激光器温度的精确控制,设计了将PID控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热敏电阻与光电二极管进行测量和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值,并用热电制冷器作为温控执行器,构成了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了利用遗传... 为了实现半导体激光器温度的精确控制,设计了将PID控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热敏电阻与光电二极管进行测量和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值,并用热电制冷器作为温控执行器,构成了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在线优化PID参数的方法,根据实时测量偏差、控制器输出和上升时间构建函数作为待优化的性能指标,从而动态调整控制器的参数.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温度稳定控制,稳定度达到0.027%,温度偏差为0.002℃,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温度控制 遗传算法 PID控制 热敏电阻 光电二极管 闭环控制系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