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118台风“圆规”模式扰动方案对台风区域集合预报的影响
1
作者 邵端舟 张宇 +3 位作者 徐建军 陈思奇 李家菁 胡嘉政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1530,共20页
为了探讨不同模式扰动方案对台风区域集合预报的影响,本文以2021年18号台风“圆规”为例,基于WRF模式,采用了多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法(MP)、随机变化参数扰动方法(SPP)和物理倾向随机扰动(SPPT)三种不同的方法,设计了EXP1(MP)、EXP2(SPP+SP... 为了探讨不同模式扰动方案对台风区域集合预报的影响,本文以2021年18号台风“圆规”为例,基于WRF模式,采用了多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法(MP)、随机变化参数扰动方法(SPP)和物理倾向随机扰动(SPPT)三种不同的方法,设计了EXP1(MP)、EXP2(SPP+SPPT)和EXP3(MP+SPP+SPPT)三组敏感性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组区域集合预报试验都能较好地模拟台风路径和台风增强的过程,其中EXP3试验效果最好,EXP3试验的路径偏差值为三组集合预报试验最小的,其平均值为52.8 km,而控制试验CTRL(无模式扰动)、EXP1和EXP2的平均值分别为61.8、54.4和65.7 km;三组集合预报试验的扰动能量值基本都大于控制试验CTRL,且EXP3的扰动能量发展最快,扰动能量值基本为最大的;三组集合预报试验的Brier评分相较于控制试验CTRL有所改善,且EXP3的Brier评分值为三组集合预报试验改善最大的,EXP1和EXP2相对于CTRL试验的改善率为45%和48.76%,而EXP3能达到70%,EXP2与EXP1的预报效果相当,EXP3相较于EXP1和EXP2预报效果有所改善,其相对于EXP1和EXP2的改善率达到57.5%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集合预报 台风 多物理参数化组合方案(MP) 随机参数扰动法(SPP) 模式物理参数化倾 向随机扰动法(SP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集合预报基于SKEB和多物理过程的混合模式扰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涵斌 范水勇 +1 位作者 陈敏 孙鑫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8,共12页
为了研究随机动能后向散射(stochastic kinetic energy backscatter,SKEB)模式扰动方法在区域集合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基于WRF模式构建了集合预报系统,针对SKEB的扰动振幅进行了敏感性试验,以了解SKEB扰动的作用特征;发展了一种多物理过... 为了研究随机动能后向散射(stochastic kinetic energy backscatter,SKEB)模式扰动方法在区域集合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基于WRF模式构建了集合预报系统,针对SKEB的扰动振幅进行了敏感性试验,以了解SKEB扰动的作用特征;发展了一种多物理过程组合(multi-physics,MPHY)与SKEB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扰动方法(SKEB-MPHY),并对比了SKEB、MPHY以及SKEB-MPHY的预报效果,以探索区域集合预报的最优模式扰动实现方案。试验结果表明:SKEB方法通过固定的动能耗散率计算出流函数及温度扰动,从而对模式积分产生影响,且耗散率大小与预报离差正相关,垂直结构扰动不利于预报离差的发展。SKEB、MPHY以及SKEB-MPHY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对于高空动力场预报离散度的增长,SKEB方法比MPHY方法占优,而低层温度预报离散度增长,MPHY比SKEB扰动方法占优,混合模式扰动方法的扰动增长能力在三种方案中表现最好。集合预报检验结果表明SKEB-MPHY方法评分优于单独的SKEB和MPHY方法。降水个例分析及降水评分结果表明与单独采用MPHY方法相比,引入SKEB方法可以对大雨预报有所改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SKEB方法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混合模式扰动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集合预报 模式扰动 SKEB 多物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区域集合预报模式的初值扰动增长特征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婧卓 陈静 +2 位作者 庄照荣 张涵斌 王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7-382,共16页
基于GRAPES-REP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Region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区域集合预报模式和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ETKF)初值扰动方法,对2015年6月1... 基于GRAPES-REP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Region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区域集合预报模式和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ETKF)初值扰动方法,对2015年6月1~15日10 km与15 km水平分辨率分别进行集合预报试验,通过分析ETKF初值扰动分量、初值扰动方差准确率、动能谱、扰动能量演变、日变化及集合离散度、均方根误差等特征,揭示GRAPES-REPS区域集合预报ETKF初值扰动结构及增长特征。结果表明:(1)ETKF初值扰动方案产生的扰动能够保持所有正交、不相关方向的误差方差,且ETKF分量α参数值及放大因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ETKF初值扰动方法生成的扰动场以大尺度扰动为主,扰动结构及能量具有随流型依赖特征,低层以内能扰动为主,高层以动能扰动为主,且集合扰动可以有效捕捉预报误差的结构。(3)GRAPES区域集合预报初值扰动总能量和集合离散度随预报时效的延长均呈发展趋势,但离散度增长率小于均方根误差增长率,即集合预报总体存在集合离散度不足的问题。(4)水平分辨率提高可以增加中高层大尺度扰动波谱能量,明显改进等压面及近地面风场及温度场的集合预报效果。值得指出的是,GRAPES-REPS区域集合预报低层内能扰动能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更加显著,需要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初值扰动结构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集合预报 GRAPES 模式 初值扰动结构 扰动增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区域集合预报对2019年中国汛期降水预报评估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婧卓 陈法敬 +5 位作者 陈静 刘雪晴 李红祺 邓国 李晓莉 王远哲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4-682,共19页
2019年,数值预报中心开发了以GRAPES全球模式为驱动场,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为初值扰动方法,随机物理过程倾向项为模式扰动方法的10 km水平分辨率GRAPES-REPS V3.0区域集合预报模式,并投入业务运行。基于该模式,作者开展了2019年7~9月夏... 2019年,数值预报中心开发了以GRAPES全球模式为驱动场,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为初值扰动方法,随机物理过程倾向项为模式扰动方法的10 km水平分辨率GRAPES-REPS V3.0区域集合预报模式,并投入业务运行。基于该模式,作者开展了2019年7~9月夏季降水不确定性的集合预报实时试验,并从统计检验和个例分析角度,与GRAPES-REPS V2.0和ECMWF全球集合预报模式进行对比,由此对GRAPES-REPS V3.0区域集合预报模式的降水预报能力给予客观评价,并分析了引起中尺度强降水预报不确定性的物理机制,研究结论可为诊断集合预报模式及改进集合预报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GRAPES-REPS V3.0区域集合预报系统的降水ETS评分在所有预报时效和量级内均优于GRAPES-REPS V2.0区域集合预报模式,降水成员具有明显等同性,且概率预报技巧FSS评分较高,GRAPES-REPS V3.0区域集合预报模式降水预报效果全面优于GRAPES-REPS V2.0区域集合预报模式。(2)GRAPES-REPS V3.0区域集合预报的集合平均降水BIAS评分及小雨和暴雨ETS评分均明显优于ECMWF全球集合预报系统,降水概率预报与ECMWF降水概率具有一定可比性。(3)个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集合预报模式通过刻画中尺度特征物理量不确定性来捕捉降水预报不确定性,初始时刻,GRAPES-REPS V3.0区域集合预报模式和ECMWF全球集合预报模式环流形势分布较为相似,随预报时效演变,GRAPES-REPS V3.0区域集合预报模式对中尺度动力、热力场捕捉更为准确,相应地对降水落区与量级预报较好,概率预报技巧较优。(4)与ECMWF全球集合预报模式相比,GRAPES区域集合预报模式集合成员能很好地预报降水发生、发展、消亡整个过程,故GRAPES-REPS V3.0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对中国汛期降水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reps区域集合预报模式 降水预报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集合预报增长模繁殖扰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肖玉华 何光碧 +1 位作者 陈静 邓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102,共9页
在建立区域AREM模式增长模繁殖(Breeding of Growing Modes,BGM)集合预报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静态扰动(初始随机扰动、扰动限定)和动态扰动方法,利用2008年7月20日强降水个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扰动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和动... 在建立区域AREM模式增长模繁殖(Breeding of Growing Modes,BGM)集合预报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静态扰动(初始随机扰动、扰动限定)和动态扰动方法,利用2008年7月20日强降水个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扰动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和动态扰动都对中尺度暴雨预报具有积极的作用,扰动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漏报率。两种静态扰动对预报的改善集中在24 h降水预报,动态扰动则对24 h和48 h降水预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两种静态扰动的区域性降水空报率、漏报率相同,而动态扰动的区域性强降水漏报率低于静态扰动,同时,区域性强降水空报率也较静态扰动略高。动态扰动一定程度地增大了集合预报的离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集合预报 AREM模式 BGM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区域集合预报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政秋 张进 +3 位作者 陈静 庞波 夏宇 陈法敬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为了在集合预报中更合理描述台风涡旋中心定位的不确定性,采用2009-2018年中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台风最佳路径数据,分析台风最佳路径涡旋中心定位的不确定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Conditional Typhoon Vortex R... 为了在集合预报中更合理描述台风涡旋中心定位的不确定性,采用2009-2018年中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台风最佳路径数据,分析台风最佳路径涡旋中心定位的不确定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Conditional Typhoon Vortex Relocation,CTVR),构建集合成员台风涡旋中心重定位阈值条件、台风涡旋分离数学处理及涡旋重定位等数学处理过程,利用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iton System-Regional Ensemble System,GRAPES-REPS)对2018年西北太平洋上的3个台风(1808号"玛莉亚"、1824号"谭美"和1825号"康妮")进行轴对称结构和轴对称+非对称结构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两种方案的集合预报试验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中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台风最佳路径误差平均值为13.72 km,可视为台风涡旋中心定位不确定性的合理估计值;(2)统计检验结果和典型个例分析表明,采用轴对称结构和轴对称+非对称结构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的台风集合预报路径误差及集合预报一致性结果比较接近;(3)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可以有效改进GRAPES-REPS区域集合预报台风路径概率预报效果,如台风路径集合预报平均误差有所减小,集合预报一致性(路径离散度与路径均方根误差比值)增大,特别是预报初期概率预报效果改进更为显著,而预报中后期改进有限;(4)通过对"玛莉亚"台风集合预报诊断分析发现,经过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后,各集合成员的台风路径误差在预报初期明显减小且路径收敛,但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台风路径逐渐发散。应用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后,台风涡旋环流与大尺度环境场仍然比较连续协调,且台风涡旋环流外的大尺度环境场具有一致性特点,最低气压误差、最大风速误差和降水预报技巧基本不变。可见,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方法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台风路径预报不确定性信息,帮助预报员做出更准确的预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涡旋 中心不确定性 条件性台风涡旋重定位 GRAPES区域模式 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QPF融合的台风暴雨预报后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博宇 代刊 +2 位作者 唐健 郭云谦 钱奇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1-1271,共11页
以2018年主要登陆台风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中心多模式(ECMWF、NCEP降水和台风路径集合预报及业务细网格模式,国内主要业务区域模式GRAPES-Meso、GRAPES-3 km、RMAPS、SMS-WARMS)预报及国家气象中心实时台风中心定位和路径预报,在... 以2018年主要登陆台风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中心多模式(ECMWF、NCEP降水和台风路径集合预报及业务细网格模式,国内主要业务区域模式GRAPES-Meso、GRAPES-3 km、RMAPS、SMS-WARMS)预报及国家气象中心实时台风中心定位和路径预报,在统计检验和偏差分析的基础上,对前期已业务应用的基于观测的集合成员优选技术进行改进,以期获得更高分辨率和准确率的台风降水客观预报产品。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客观产品空间分辨率较前期有明显提升,预报准确率较ECMWF和NCEP业务模式确定性预报有明显提高,TS评分提高率在15%~20%,同时也高于各业务区域模式预报,且暴雨TS评分略高于同期预报员主观预报。此外,研究表明,该客观产品的预报准确率对参考路径的选取有较强的依赖性,依据实时台风中心定位优选出3~5个成员形成集合平均路径,将其作为参考路径的试验评分要高于以所有成员的集合平均路径为参考的试验评分。集合成员优选技术和以概率匹配方法为基础的QPF融合技术对改进全球和区域模式的台风暴雨预报有明显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集合预报 区域模式 成员优选 概率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及其在上海世博会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陆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5期68-73,共6页
为保障上海世博会空气质量,开发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系统由区域数据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等4个子系统构成,采用自动质量控制检查、多模式集合预报、秸秆焚烧火点判定、预警联动机制研究、GIS自动化处理和... 为保障上海世博会空气质量,开发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系统由区域数据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等4个子系统构成,采用自动质量控制检查、多模式集合预报、秸秆焚烧火点判定、预警联动机制研究、GIS自动化处理和表达等关键技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实时监控和预测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发布了5次大气污染预警,相应启动应急联动措施,为跨行政区解决区域性空气污染提供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预警联动 模式集合预报 长三角区域 上海世博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