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知识图谱和GPT模型的可靠性代码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向历霓
李刚
李海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5,共9页
工程结构服役中广泛使用可靠性分析进行结构安全评估,但可靠性分析方法种类多、分析程序代码自动化程度低且复用难,需要研究可靠性代码自动生成方法。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模型已经在大量替代编...
工程结构服役中广泛使用可靠性分析进行结构安全评估,但可靠性分析方法种类多、分析程序代码自动化程度低且复用难,需要研究可靠性代码自动生成方法。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模型已经在大量替代编程手工作业,进行代码自动生成。但是,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受限于可学习数据量小和问题匹配度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多种类可靠性知识图谱、基于GPT的代码自动完成模型进行Matlab可靠性代码预测的方法,使用精心设计的源代码预处理降噪策略,以及知识图谱传播模拟密集型任务解释意图;采用条件代码生成训练,有效提升了小数据样本量的学习性能,实现高准确率、问题匹配的可靠性代码自动生成。最后通过三个可靠性知识图谱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结构可靠性
gpt
transformer
代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PT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智能时代的学者与学术研究
被引量:
23
2
作者
高奇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GPT技术工具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主体转变和速度加快。在GPT技术的辅助之下,确实出现了“学者大众化”的可能,即人人都可能通过终身学习,以及自己运用自由时间在不同的领域攀登知识高峰。然而,可能性...
GPT技术工具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主体转变和速度加快。在GPT技术的辅助之下,确实出现了“学者大众化”的可能,即人人都可能通过终身学习,以及自己运用自由时间在不同的领域攀登知识高峰。然而,可能性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鸿沟。同时,“学者大众化”还可能存在知识民粹主义的风险。在GPT技术应用的影响下,未来社会科学研究可能会出现如下趋势:定量研究会进一步普及;GPT可能会成为研究者的新导师;跨学科变得更加可能;人类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将可能从创造转向选择;人的智能涌现能力可能会减弱。我们不仅要将GPT当成研究工具,还要把它当成研究对象。GPT技术拥有巨大的创造性破坏效应,这使得智能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变得极为重要。在智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想象力、逻辑力、思辨力至关重要。这一新型交叉性学科的建设,需要打破文理思维的壁垒,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科交叉;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同样要形成交叉效应,以对人工智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中各个分支学科同样需要在充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带有一定预测性的未来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t
Chat
gpt
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事后解释型推荐模型研究
3
作者
李伟卿
王伟军
+2 位作者
黄英辉
黄炜
张瑞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4-1127,共14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的事后解释型推荐模型,并将消费价值观理论应用于推荐系统中,在提升推荐效果的同时,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文字解释。首先,采用GenAI提示工程方法,评估商品评论...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的事后解释型推荐模型,并将消费价值观理论应用于推荐系统中,在提升推荐效果的同时,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文字解释。首先,采用GenAI提示工程方法,评估商品评论中体现的细粒度消费价值观倾向,包括功能性价值、象征性价值、经济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其次,以此构建用户-项目(价值观)-偏好的交互矩阵,并实现基于用户价值观的推荐模型。最后,将推荐结果及相关用户和项目的消费价值观倾向得分输入基于GenAI的解释机器人中,生成推荐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enAI的打分机器人在准确率、一致性和差异性方面表现良好,可有效评估消费价值观倾向,为推荐模型和解释系统提供重要支持。本文提出的推荐模型通过融合消费价值观显著提升了推荐结果的准确率和多样性,并在冷启动和数据稀疏性场景下表现优异,为解决推荐系统的“信息茧房”和过度特化问题提供了思路。此外,基于GenAI的解释机器人生成的推荐解释语句流畅且多样化,能够有效揭示推荐机制与价值观倾向,相较于传统方法,其更为灵活、高效且个性化,为提升推荐系统的透明性和用户信任度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解释推荐
消费价值观
事后解释
生成式人工智能
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及其潜力与挑战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帆
谭跃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1252,共12页
机器人与ChatGPT的融合可形成具有人类智慧特征的“硅智能体”,定义为“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以ChatGPT和机器人的智能融合为对象,阐述了GPT-R的特点、技术趋势及在工业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分析了GPT-R在体力、智力及与人类共融...
机器人与ChatGPT的融合可形成具有人类智慧特征的“硅智能体”,定义为“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以ChatGPT和机器人的智能融合为对象,阐述了GPT-R的特点、技术趋势及在工业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分析了GPT-R在体力、智力及与人类共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GPT-R的本体与智能、法律与安全、社会规则三方面给出相应对策。结合了ChatGPT和机器人技术的GPT-R将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场景和越来越大的市场潜力,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共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
人工智能
硅智能体
共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模型时代的社会科学,何去何从?
被引量:
19
5
作者
谢天
邱林
+2 位作者
李雨曈
罗殷
刘盼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30,共5页
文章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如GPT)对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革命性影响。首先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原理,而后举例并论述了大语言模型在文献综述、提出理论观点、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改变,最后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将...
文章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如GPT)对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革命性影响。首先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原理,而后举例并论述了大语言模型在文献综述、提出理论观点、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改变,最后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将产生的新的研究范式与导向,以及社会科学研究者面临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gpt
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预见:基于AIGC的行动框架
被引量:
29
6
作者
陈向东
褚乐阳
+1 位作者
王浩
金慧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4,共12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推进路径受到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引入新的视角推动研究与实践。技术预见作为探索技术与社会发展新趋势与新机遇的重要方法,已经应用于许多重要领域。基于技术预见的视角,教...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推进路径受到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引入新的视角推动研究与实践。技术预见作为探索技术与社会发展新趋势与新机遇的重要方法,已经应用于许多重要领域。基于技术预见的视角,教育数字化转型仍然需要在有限资源下进行决策,存在多种可能的推进路径。有效的技术预见需要广泛的多元参与,探索转型的多重并发路径,并且规避“幸存者偏差”。根据技术预见的发展趋势以及教育领域技术预见的特征,设计了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支持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技术预见行动框架,并开发了基于GPT-3.5-turbo的辅助工具雏形GPT-EDU4SIGHT。该框架借助大型语言模型以及自然流畅的生成文本,可以帮助决策者将转型的重要议题镶嵌于社会发展语境中进行综合审视,并且支持不同领域公众的深度参与;通过广泛的证据收集以及新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可以为相关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推进提供证据基础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技术预见
需求导向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gpt
-EDU4SI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知识图谱和GPT模型的可靠性代码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向历霓
李刚
李海江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卡迪夫大学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372119)资助项目.
文摘
工程结构服役中广泛使用可靠性分析进行结构安全评估,但可靠性分析方法种类多、分析程序代码自动化程度低且复用难,需要研究可靠性代码自动生成方法。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模型已经在大量替代编程手工作业,进行代码自动生成。但是,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受限于可学习数据量小和问题匹配度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多种类可靠性知识图谱、基于GPT的代码自动完成模型进行Matlab可靠性代码预测的方法,使用精心设计的源代码预处理降噪策略,以及知识图谱传播模拟密集型任务解释意图;采用条件代码生成训练,有效提升了小数据样本量的学习性能,实现高准确率、问题匹配的可靠性代码自动生成。最后通过三个可靠性知识图谱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结构可靠性
gpt
transformer
代码生成
Keywords
knowledge graph
structural reliability
gpt
transformer
code
gener
ation
分类号
O213.2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TP311.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PT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智能时代的学者与学术研究
被引量:
23
2
作者
高奇琦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数字化发展与建设数字中国的政治保障研究”(21AZD021)。
文摘
GPT技术工具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主体转变和速度加快。在GPT技术的辅助之下,确实出现了“学者大众化”的可能,即人人都可能通过终身学习,以及自己运用自由时间在不同的领域攀登知识高峰。然而,可能性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鸿沟。同时,“学者大众化”还可能存在知识民粹主义的风险。在GPT技术应用的影响下,未来社会科学研究可能会出现如下趋势:定量研究会进一步普及;GPT可能会成为研究者的新导师;跨学科变得更加可能;人类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将可能从创造转向选择;人的智能涌现能力可能会减弱。我们不仅要将GPT当成研究工具,还要把它当成研究对象。GPT技术拥有巨大的创造性破坏效应,这使得智能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变得极为重要。在智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想象力、逻辑力、思辨力至关重要。这一新型交叉性学科的建设,需要打破文理思维的壁垒,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科交叉;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同样要形成交叉效应,以对人工智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中各个分支学科同样需要在充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带有一定预测性的未来学研究。
关键词
gpt
Chat
gpt
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生产
Keywords
gpt
(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
Chat
gp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knowledge production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事后解释型推荐模型研究
3
作者
李伟卿
王伟军
黄英辉
黄炜
张瑞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数字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4-1127,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智能算法分发信息服务方法与机制研究”(72304090)
“面向青少年网络社会心态引导的多目标信息推荐方法研究”(72204095)
“面向青少年网络适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优化方法研究”(71974072)。
文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的事后解释型推荐模型,并将消费价值观理论应用于推荐系统中,在提升推荐效果的同时,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文字解释。首先,采用GenAI提示工程方法,评估商品评论中体现的细粒度消费价值观倾向,包括功能性价值、象征性价值、经济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其次,以此构建用户-项目(价值观)-偏好的交互矩阵,并实现基于用户价值观的推荐模型。最后,将推荐结果及相关用户和项目的消费价值观倾向得分输入基于GenAI的解释机器人中,生成推荐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enAI的打分机器人在准确率、一致性和差异性方面表现良好,可有效评估消费价值观倾向,为推荐模型和解释系统提供重要支持。本文提出的推荐模型通过融合消费价值观显著提升了推荐结果的准确率和多样性,并在冷启动和数据稀疏性场景下表现优异,为解决推荐系统的“信息茧房”和过度特化问题提供了思路。此外,基于GenAI的解释机器人生成的推荐解释语句流畅且多样化,能够有效揭示推荐机制与价值观倾向,相较于传统方法,其更为灵活、高效且个性化,为提升推荐系统的透明性和用户信任度提供了新路径。
关键词
可解释推荐
消费价值观
事后解释
生成式人工智能
gpt
Keywords
explainable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consumption values
post-hoc explanation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
gpt
)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TP39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及其潜力与挑战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帆
谭跃刚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1252,共12页
文摘
机器人与ChatGPT的融合可形成具有人类智慧特征的“硅智能体”,定义为“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以ChatGPT和机器人的智能融合为对象,阐述了GPT-R的特点、技术趋势及在工业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分析了GPT-R在体力、智力及与人类共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GPT-R的本体与智能、法律与安全、社会规则三方面给出相应对策。结合了ChatGPT和机器人技术的GPT-R将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场景和越来越大的市场潜力,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共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
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
人工智能
硅智能体
共融发展
Keywords
gpt
-R(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robo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ilicon intelligent entity
coexistence development
分类号
TP2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模型时代的社会科学,何去何从?
被引量:
19
5
作者
谢天
邱林
李雨曈
罗殷
刘盼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跨领域学院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3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国际舆论朋友圈建设研究”(22JJD860013)
2023年武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联合科研平台种子基金支持计划“文化演化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平台”(WHTUDKUZZJ202306)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文章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如GPT)对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革命性影响。首先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原理,而后举例并论述了大语言模型在文献综述、提出理论观点、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改变,最后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将产生的新的研究范式与导向,以及社会科学研究者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gpt
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rge language models
gpt
(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paradigm
分类号
C1 [社会学]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预见:基于AIGC的行动框架
被引量:
29
6
作者
陈向东
褚乐阳
王浩
金慧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4,共12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基于共享调节的社会性阅读:理论建构与课堂实践”(项目编号:A2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推进路径受到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引入新的视角推动研究与实践。技术预见作为探索技术与社会发展新趋势与新机遇的重要方法,已经应用于许多重要领域。基于技术预见的视角,教育数字化转型仍然需要在有限资源下进行决策,存在多种可能的推进路径。有效的技术预见需要广泛的多元参与,探索转型的多重并发路径,并且规避“幸存者偏差”。根据技术预见的发展趋势以及教育领域技术预见的特征,设计了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支持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技术预见行动框架,并开发了基于GPT-3.5-turbo的辅助工具雏形GPT-EDU4SIGHT。该框架借助大型语言模型以及自然流畅的生成文本,可以帮助决策者将转型的重要议题镶嵌于社会发展语境中进行综合审视,并且支持不同领域公众的深度参与;通过广泛的证据收集以及新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可以为相关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推进提供证据基础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技术预见
需求导向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gpt
-EDU4SIGHT
Keywords
Digital
transform
a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Foresight
Demand-Driv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
ated Content
gpt
-EDU4SIGHT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知识图谱和GPT模型的可靠性代码自动生成方法
向历霓
李刚
李海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GPT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智能时代的学者与学术研究
高奇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事后解释型推荐模型研究
李伟卿
王伟军
黄英辉
黄炜
张瑞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及其潜力与挑战
张帆
谭跃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模型时代的社会科学,何去何从?
谢天
邱林
李雨曈
罗殷
刘盼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预见:基于AIGC的行动框架
陈向东
褚乐阳
王浩
金慧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