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GPS连续站资料研究地壳运动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晓亮 江在森 +2 位作者 王敏 王双绪 赵永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68,共6页
利用1999年以来的GPS连续站资料,引入数学形态滤波法,以单点、基线以及区域变化与震例相结合,分析了地壳水平运动与地震的关系,获得了可能反映地震短临前兆的几个特征。此外,对GPS连续站资料所反映的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gps连续站 中强地震 数学形态滤波 地壳运动 短临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连续观测站的噪声分析 被引量:77
2
作者 黄立人 符养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分析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在全国布设的27个GPS连续站开始运行以来至2005年11月的站坐标时间序列.在对数据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站坐标分量噪声的功率谱密度,计算了表征各分量的噪声特性的谱指数.谱指数显示,大部分站的各坐标分... 分析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在全国布设的27个GPS连续站开始运行以来至2005年11月的站坐标时间序列.在对数据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站坐标分量噪声的功率谱密度,计算了表征各分量的噪声特性的谱指数.谱指数显示,大部分站的各坐标分量时间序列的噪声可以用白噪声+闪烁噪声的模型来描述,少部分则可用白噪声+闪烁噪声+随机漫步噪声的模型来描述.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准则,定量估计了模型中的各噪声分量.结果表明,GPS站坐标时间序列中白噪声甚至不是噪声的主要成分.因此,仅顾及白噪声得到的测站运动参数的误差估计,实际上是过高的,或者说是过于乐观的.相应地,对这些运动参数作出解释时,如果不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有可能会对读者产生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连续站 时间序列 谱指数 噪声分量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连续观测站低频拟合残差序列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闫伟 牛安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1-405,共5页
在剔除粗差的基础上,以GPS连续站低频拟合残差时间序列在站心坐标系下的空间分布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中测度关系求分维方法求得全国27个连续站残差空间分布的分维及其无标度区间,并讨论了落入无标度区间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情况... 在剔除粗差的基础上,以GPS连续站低频拟合残差时间序列在站心坐标系下的空间分布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中测度关系求分维方法求得全国27个连续站残差空间分布的分维及其无标度区间,并讨论了落入无标度区间的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情况;同时,利用相关系数及F检验方法对无标度区间内是否符合线性特征进行显著性检验。主要结果如下:1)除DXIN、QION和XIAA三个连续站残差序列无标度区内线性相关系数在0.99~0.995之间外,其他24个台站无标度区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都在0.995以上;27个连续站无标度区内线性回归F检验在α=0.005时全部拒绝不符合线性分布的零假设(H0:b=0),表明GPS残差序列在无标度区内符合分形特征,即具有较高的自相似性特征。2)除BJFS、LUZH和XIAM三个连续站无标度区间内的点数占各自总点数的40%左右外,其余24个台站无标度区间内的点数占各自总点数的50%甚至60%,说明残差序列中符合分形规律的点约占自身总点数的一半或以上,表明自然分形规律在残差序列中占有一定的权重。3)27个连续站在无标度区间内的分维值在1.71~1.97之间,即各台站分维值为非整数值且存在着差异性;另外,在构建涉及指数的GPS观测模型或噪声模型时,如果选取其分维值作为各自的模型指数,则有可能减少模型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连续站 低频残差 分形 无标度区 显著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特征及其对站点速率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兴明 孙玉强 彭正斌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了进一步评估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序列噪声模型水平和垂直速率的大小,及其对误差的影响,选取中国内地227个GPS连续基准站2010—2020年南北、东西和垂直3个方向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6种噪声模型或噪声组合模型对其进行噪声分析。结果... 为了进一步评估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序列噪声模型水平和垂直速率的大小,及其对误差的影响,选取中国内地227个GPS连续基准站2010—2020年南北、东西和垂直3个方向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6种噪声模型或噪声组合模型对其进行噪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内地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存在多样性,且部分站点在不同方向的噪声模型也存在差异,主要以一阶高斯马尔可夫+随机漫步噪声(GGMWN)和闪烁噪声+白噪声(FNWN)为主;在100°E附近的GPS站点噪声特性差异最为显著;噪声模型与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噪声模型对水平向速率的大小和误差影响较小,在现实计算中可不考虑噪声对水平速度的影响,但对垂向速率的大小和误差影响显著;考虑噪声模型可有效提高垂向速率的精度,同时也可能会改变部分站点的垂向运动方向,所以在现实计算中须考虑噪声对垂向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连续 坐标时间序列 噪声模型 点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共模误差的四川连续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宗强 党亚民 +3 位作者 杨强 张光茹 王健 韩德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0-515,共6页
使用GAMIT/GLOBK软件处理四川省内23个连续GPS基准站2010~2015年数据,获取各测站的坐标时间序列,然后利用堆栈法对其进行空间滤波以剔除共模误差,通过谱指数计算和最大似然估计法(MLE)对滤波后的GPS站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分析。结果表... 使用GAMIT/GLOBK软件处理四川省内23个连续GPS基准站2010~2015年数据,获取各测站的坐标时间序列,然后利用堆栈法对其进行空间滤波以剔除共模误差,通过谱指数计算和最大似然估计法(MLE)对滤波后的GPS站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分析。结果表明,四川连续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N、U方向最优噪声模型为WN+FN,E方向最优噪声模型为WN+FN+RWN;空间滤波可以降低闪烁噪声,同时使一些测站显现出随机漫步噪声;根据GPS站坐标时间序列估计基准站速度时,应当顾及有色噪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连续gps基准 时间序列 共模误差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连续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苏利娜 丁晓光 +1 位作者 张彦芬 张永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09,113,共5页
对陕西省GPS连续基准站2011-01-01~2013-05-30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区域叠加滤波分离出共模误差,滤波后站坐标时间序列N、E、U方向的平均均方根分别减小69%、60%和41%。通过谱指数计算发现,空间滤波后的时间序列含有白噪声和有色... 对陕西省GPS连续基准站2011-01-01~2013-05-30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区域叠加滤波分离出共模误差,滤波后站坐标时间序列N、E、U方向的平均均方根分别减小69%、60%和41%。通过谱指数计算发现,空间滤波后的时间序列含有白噪声和有色噪声;利用CATS软件对各噪声分量估计发现,垂直方向噪声分量大于水平方向;空间滤波使闪烁噪声大幅减小,部分站出现随机漫步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连续gps基准 时间序列 区域叠加滤波 共模误差 噪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频GPS数据研究汶川地震引起的近场地表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小宁 孟国杰 +1 位作者 廖华 张素灵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1-15,共5页
利用单历元定位方法处理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震中附近GPS连续站1 Hz数据,获取近场地壳运动学特征。观测结果表明,测站运动的方向和幅度不仅与测站与震中距离相关,而且与破裂带的距离相关,近场运动学的复杂性反映了震源破裂过程具有逆... 利用单历元定位方法处理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震中附近GPS连续站1 Hz数据,获取近场地壳运动学特征。观测结果表明,测站运动的方向和幅度不仅与测站与震中距离相关,而且与破裂带的距离相关,近场运动学的复杂性反映了震源破裂过程具有逆冲和走滑的特征。距震中最近的郫县站最大运动学位移EW方向超过100 cm,NS方向达到70 cm,其GPS位移和强震仪得到的位移一致。对12个GPS测站的运动学位移与永久静态位移进行对比,发现6个测站前者明显大于后者,5个测站二者大小相当,成都站前者小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 0地震 gps连续站 高频数据 震中 地震动态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中国大陆速度场获取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方 程传录 +5 位作者 王斌 马新莹 王文利 丁黎 刘璐 李春晓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不具备速度场信息,不能完整表述中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动态性和现势性,因此,有必要基于CGCS2000建立中国大陆速度场模型。介绍了基于CGCS2000中国大陆速度场获取的方法;利用2000-2010年国家GPS连续运行...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不具备速度场信息,不能完整表述中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动态性和现势性,因此,有必要基于CGCS2000建立中国大陆速度场模型。介绍了基于CGCS2000中国大陆速度场获取的方法;利用2000-2010年国家GPS连续运行站及国际IGS站的大量重复观测数据,获得了高精度GPS连续运行站点位成果及速度场成果,发现点位水平方向的精度优于±2mm,垂直方向的精度优于±3mm;速度场南北方向精度优于每年±1.6mm,东西方向精度优于每年±1.8mm;研究了11年来国家GPS连续运行站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量,获得了各个站点的运动趋势,并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重合点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差异较小,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说明CGCS2000为速度场模型的建立可提供高精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速度场 gps连续运行 基线解算 网平差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