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误差的时间序列分析建模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力 黄圣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213-216,共4页
定位精度是影响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采用的差分GPS虽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但属于非自主式定位方法,易被发现和攻击,限制了系统的应用范围;而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结构复杂,实现成本较高。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 定位精度是影响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采用的差分GPS虽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但属于非自主式定位方法,易被发现和攻击,限制了系统的应用范围;而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结构复杂,实现成本较高。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GPS误差序列的统计特性,建立误差模型,可有效地改善GPS预报结果,提高定位精度。结合实际采样数据,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GPS数据建模分析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误差建模 时间序列分析 自主式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定位误差分析和建模 被引量:4
2
作者 滕云龙 师奕兵 康荣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4-206,共3页
提出一种GPS定位误差序列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点平均方法提取误差序列的趋势项;然后利用样本周期图拟合周期项;最后对去掉趋势项和周期项的平稳随机序列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GPS定位误差序列的组合预测模型。组合模型融合了... 提出一种GPS定位误差序列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点平均方法提取误差序列的趋势项;然后利用样本周期图拟合周期项;最后对去掉趋势项和周期项的平稳随机序列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GPS定位误差序列的组合预测模型。组合模型融合了各种基本建模方法的特色与优势,弥补了单个基本模型的缺陷与不足,有效提高了定位误差序列的预测准确度。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 时间序列分析 误差建模 样本周期图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定位误差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17
3
作者 杜鹏 傅梦印 +1 位作者 张鸿业 王美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56-460,共5页
目的研究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误差数据的数学模型.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用周期图法提取周期项误差,用波克斯-詹金斯方法对平衡随机序列建模.结果该模型可用来提高GPS定位精度,结论GPS定位误差数... 目的研究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误差数据的数学模型.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用周期图法提取周期项误差,用波克斯-詹金斯方法对平衡随机序列建模.结果该模型可用来提高GPS定位精度,结论GPS定位误差数据属于非平衡时间序列,包括周期项序列和平衡随机项序列,其中周期项序列的最大隐含周期为10min,平稳随机项序列符合AR(1)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误差模型 时间序列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模误差PCA与IC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明锋 杨元喜 曾安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5-389,共5页
为消除共模误差CME,目前广泛应用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基于观测数据的二阶统计量(方差和协方差)将观测网残差分解成一组不相关的随时间变化的模态和对应的空间响应,而GPS时间序列分布具有非高斯特征,二阶统计量不能完全描述其随机特性。... 为消除共模误差CME,目前广泛应用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基于观测数据的二阶统计量(方差和协方差)将观测网残差分解成一组不相关的随时间变化的模态和对应的空间响应,而GPS时间序列分布具有非高斯特征,二阶统计量不能完全描述其随机特性。本文假设区域网CME与其他误差相互统计独立,则可以采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法。采用模拟数据对ICA提取CME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并与PC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CA能够有效地提取观测网C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时间序列 主成分分析 独立分量分析 共模误差 时空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内IGS跟踪站精密单点定位坐标时间序列频谱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芦琪 张小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9,74,共7页
选取ITRF2008框架下中国区域内5个IGS基准站(WUHN、BJFS、URUM、KUNM、SHAO)2012年的观测资料,利用TriP软件解算得到基准站的坐标时间序列。提出一种改进的野值剔除方法,对剔除野值后的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和周期特性分析,并将实验... 选取ITRF2008框架下中国区域内5个IGS基准站(WUHN、BJFS、URUM、KUNM、SHAO)2012年的观测资料,利用TriP软件解算得到基准站的坐标时间序列。提出一种改进的野值剔除方法,对剔除野值后的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和周期特性分析,并将实验结果与GAMIT/GLOBK双差解算得到的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境内的IGS站坐标时间序列存在一定的趋势性和周期性运动,各站的最优噪声模型不尽相同。URUM、KUNM、BJFS、SHAO基准站最优噪声模型都表现为BPPL+WN,但WUHN基准站N、E、U方向坐标时间序列分量噪声模型分别为BPPL+WN、FN+WN、PL+WN。在适用于BPPL+WN的噪声模型中白噪声分量值仍占主要部分,普遍大于2 mm;BPPL分量只有WN分量的1/10左右,在0.28~0.89 mm之间。就噪声分量的大小来说,双差解算得到的坐标时间序列中噪声普遍小于利用TriP解算得到的结果,而两种方法解算得到的各测站噪声模型也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坐标时间序列 野值剔除 噪声模型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