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负载变化对GPS台站非线性位移的影响
1
作者 王镜欢 于男 +3 位作者 宋兆琦 万泽莹 胡昌宏 李金泽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8,共9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环境负载变化所引起的非线性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站位移,分析大气、海洋和陆地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质量迁移对地表GPS台站非线性位移的影响:给出地壳动力学数据信息系统(CDDIS)提供的高精度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以及地球... 为了进一步研究环境负载变化所引起的非线性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站位移,分析大气、海洋和陆地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质量迁移对地表GPS台站非线性位移的影响:给出地壳动力学数据信息系统(CDDIS)提供的高精度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以及地球科学学院和天文台(EOST)、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ESMGFZ)、国际质量负载服务(IMLS)模型提供的全球范围内环境负载变化时间序列;并对环境负载模型计算得到的GPS台站位移与GPS台站实测位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负载影响造成的GPS台站位移与GPS台站所处纬度存在较强相关性,中高纬度地区台站受影响较大,低纬度地区受影响最小,如30°N—60°N地区台站受环境负载位移可达3.34 mm,而低纬地区仅为2.12 mm;在GPS台站非线性位移显著的天(U)方向,EOST可降低207个台站位移残差序列的均方根(RMS),ESMGFZ为200个,IMLS为114个;通过分析RMS改正率差异值发现,相比使用ESMGFZ模型对GPS台站进行负载改正,占实验总数约51.56%的台站更适用EOST模型,而适用IMLS模型的台站约占26.67%;EOST和ESMGFZ模型优势互补,可更好地解释固体地球形变,并对建立和维持高精度的动态地球参考框架及冰雪质量变迁反演等地球动力学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地球形变 环境负载模型 全球定位系统(gps)台站位移 非线性变化 均方根(RMS)改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特征及其对站点速率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兴明 孙玉强 彭正斌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了进一步评估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序列噪声模型水平和垂直速率的大小,及其对误差的影响,选取中国内地227个GPS连续基准站2010—2020年南北、东西和垂直3个方向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6种噪声模型或噪声组合模型对其进行噪声分析。结果... 为了进一步评估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序列噪声模型水平和垂直速率的大小,及其对误差的影响,选取中国内地227个GPS连续基准站2010—2020年南北、东西和垂直3个方向的坐标时间序列,采用6种噪声模型或噪声组合模型对其进行噪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内地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存在多样性,且部分站点在不同方向的噪声模型也存在差异,主要以一阶高斯马尔可夫+随机漫步噪声(GGMWN)和闪烁噪声+白噪声(FNWN)为主;在100°E附近的GPS站点噪声特性差异最为显著;噪声模型与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噪声模型对水平向速率的大小和误差影响较小,在现实计算中可不考虑噪声对水平速度的影响,但对垂向速率的大小和误差影响显著;考虑噪声模型可有效提高垂向速率的精度,同时也可能会改变部分站点的垂向运动方向,所以在现实计算中须考虑噪声对垂向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连续站 坐标时间序列 噪声模型 站点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阮国奇 何伦保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为了改善单卫星导航系统由于卫星数量较少,导致定位误差高的问题,设计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线性组合处理GPS与BDS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并构建GPS/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组合观测值;... 为了改善单卫星导航系统由于卫星数量较少,导致定位误差高的问题,设计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线性组合处理GPS与BDS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并构建GPS/BDS组合导航系统的组合观测值;接下来利用协方差成形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对组合导航系统导航过程中的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误差实施滤波;再利用滤波处理后组合导航系统的广播星历,获取卫星轨道以及钟差;然后利用经验模型修正对流层延迟,获取相位观测值与伪距的综合改正数;最后利用综合改正数修正组合导航系统的观测方程,构建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实验结果表明,GPS/BDS组合导航系统采用所构建模型进行精密单点定位,不同方向定位误差均低于10 cm,证明了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组合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型 对流层延迟 相位观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系统中的多径效应分析 被引量:45
4
作者 张孟阳 吕保维 宋文淼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4,共5页
本文研究GPS系统中多径效应引起的伪距测量误差.先分析镜面多径信号的时间延迟和由此引起的频带扩展,然后研究在用相于和非相于延时销定环跟踪PN码信号时多径信号对S曲线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伪距测量误差(多径误差),以及减小多径误... 本文研究GPS系统中多径效应引起的伪距测量误差.先分析镜面多径信号的时间延迟和由此引起的频带扩展,然后研究在用相于和非相于延时销定环跟踪PN码信号时多径信号对S曲线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伪距测量误差(多径误差),以及减小多径误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系统 多径效应 伪距误差 卫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定位误差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17
5
作者 杜鹏 傅梦印 +1 位作者 张鸿业 王美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56-460,共5页
目的研究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误差数据的数学模型.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用周期图法提取周期项误差,用波克斯-詹金斯方法对平衡随机序列建模.结果该模型可用来提高GPS定位精度,结论GPS定位误差数... 目的研究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误差数据的数学模型.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用周期图法提取周期项误差,用波克斯-詹金斯方法对平衡随机序列建模.结果该模型可用来提高GPS定位精度,结论GPS定位误差数据属于非平衡时间序列,包括周期项序列和平衡随机项序列,其中周期项序列的最大隐含周期为10min,平稳随机项序列符合AR(1)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误差模型 时间序列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导航中的GPS定位误差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俊 张鹏 宋百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9-192,198,共5页
为实现高精度的农业机械导航,分析了GPS定位误差及其相关性,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GPS静态和动态定位误差的AR模型,给出了导航过程中的定位误差处理方法,并在自制的农田智能移动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GPS定位误差信号... 为实现高精度的农业机械导航,分析了GPS定位误差及其相关性,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GPS静态和动态定位误差的AR模型,给出了导航过程中的定位误差处理方法,并在自制的农田智能移动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GPS定位误差信号的相关性明显下降,接近于白噪声,定位误差均值从0.1951 m下降为-0.002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全球定位系统 导航 定位误差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INS系统误差对空间激光通信对准算法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韩成 佟首峰 +3 位作者 陈展东 白宝兴 杨华民 范静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0-654,共5页
为了分析GPS/INS系统误差对空间激光通信对准算法的影响,提出了静止和运动通信终端间激光通信的对准算法。根据XW-ADU5600的系统误差,建立了对准算法模型,分析了位置、姿态、航向误差所引起的对准算法误差,给出了相应的仿真曲线。结果表... 为了分析GPS/INS系统误差对空间激光通信对准算法的影响,提出了静止和运动通信终端间激光通信的对准算法。根据XW-ADU5600的系统误差,建立了对准算法模型,分析了位置、姿态、航向误差所引起的对准算法误差,给出了相应的仿真曲线。结果表明:对于静止通信终端的对准算法,大地高误差引起的误差很小,可忽略不计,位置误差引起的误差在方位方向上的分量大于俯仰方向,相差大约一个数量级;对于运动通信终端的对准算法,增加基线长度可以减少误差,姿态和航向误差引起的误差大于位置误差引起的对准误差,且误差与通信终端的当前姿态、航向角以及位置误差的增量方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 对准 对准误差 全球定位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精度分析及仿真 被引量:12
8
作者 庞春雷 赵修斌 +1 位作者 卢艳娥 余永林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9,54,共6页
结合北斗二号(COMPASS)和GPS系统的运行轨道参数及系统特性,建立了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伪距测量误差模型,推导分析了双系统定位的几何误差因子;并对某地区的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精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某地区内... 结合北斗二号(COMPASS)和GPS系统的运行轨道参数及系统特性,建立了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伪距测量误差模型,推导分析了双系统定位的几何误差因子;并对某地区的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精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某地区内,北斗二代系统在空间域与时间域上的整体稳定性优于GPS系统,组合的COMPASS/GPS系统在可见星和精度方面优于单一的定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二号 全球定位系统 测量误差 精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ZP差分相干的GPS信号捕获算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莫建文 欧阳缮 +1 位作者 肖海林 孙希延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5-1089,共5页
针对弱信号环境下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信号捕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块零拓展(double block zero padding,DBZP)差分相干捕获算法。该算法将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DBZP、差分相干及频率... 针对弱信号环境下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信号捕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块零拓展(double block zero padding,DBZP)差分相干捕获算法。该算法将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DBZP、差分相干及频率误差修正等4项技术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减小了在FFT计算过程中由大多普勒频移引起的码片速率变化而造成的相关功率损失,同时也削弱了残余多普勒频率造成的功率损失。实验表明,算法能明显提高系统捕获性能,在仿真数据集下,与直接FFT差分相干算法相比,捕获灵敏度提高了约2.8dB,并在给定的积分时间及载噪比下,捕获频率误差的标准差小于20Hz;在实验数据集下,与直接FFT差分相干算法相比,捕获结果信噪比提高了约3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信号 差分相干 双块零拓展 频率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斯平滑法提取GPS观测序列中的结构振动监测信号 被引量:8
10
作者 陶庭叶 高飞 +1 位作者 吴兆福 龙四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利用GPS进行结构振动监测时,GPS观测信号噪声非常大。文章分析了GPS信号误差来源,根据相邻两天GPS观测值多路径误差强相关性,提出了利用高斯平滑法从带有噪声的GPS位移序列中提取真正的振动信号。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GP... 利用GPS进行结构振动监测时,GPS观测信号噪声非常大。文章分析了GPS信号误差来源,根据相邻两天GPS观测值多路径误差强相关性,提出了利用高斯平滑法从带有噪声的GPS位移序列中提取真正的振动信号。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GPS多路径效应与测量噪声,成功提取结构振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平滑法 全球定位系统 结构振动监测 多路径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定位中4种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新龙 李亚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9,18,共6页
系统地分析了对流层延迟特性及其误差改正模型的精度及适应性。对GPS信号的对流层延迟误差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常用的4种对流层误差改正模型:霍普菲尔德(Hop-field)模型、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模型、Black模型及Egnos模型的... 系统地分析了对流层延迟特性及其误差改正模型的精度及适应性。对GPS信号的对流层延迟误差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常用的4种对流层误差改正模型:霍普菲尔德(Hop-field)模型、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模型、Black模型及Egnos模型的特点及建模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利用从GPS技术权威支持机构Crustal Dynamics Data Information System (CDDIS)得到的GPS对流层相关数据,定量分析了4种对流层误差改正模型的精确性及适用性条件。最后,为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的选择给出了结论性的意见,所得结果为GPS精确定位时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定位误差 对流层延迟 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GPS接收机的一种新宽带压制干扰样式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毛虎 吴德伟 +1 位作者 卢虎 闫占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29-2934,共6页
针对单频连续波干扰极易通过频域滤波加以抑制,而宽带连续阻塞式干扰又存在干扰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脉冲连续波这种新的宽带梳状拦阻式干扰样式。根据C/A码、P(Y)码和M码信号功率谱特点分别设置脉冲连续波的干扰频率覆盖范围。以码跟踪... 针对单频连续波干扰极易通过频域滤波加以抑制,而宽带连续阻塞式干扰又存在干扰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脉冲连续波这种新的宽带梳状拦阻式干扰样式。根据C/A码、P(Y)码和M码信号功率谱特点分别设置脉冲连续波的干扰频率覆盖范围。以码跟踪误差作为干扰效果评估指标,对不同干扰环境下采用窄带非相干延迟锁定环的GPS接收机码跟踪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脉冲连续波干扰对不同伪随机噪声码(PRN)编号和副载波调制相位下的C/A码和M码信号影响是不同的,在相同干信比(JSR)条件下,脉冲连续波的干扰效果要优于宽带高斯噪声和匹配谱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扩频伪码 脉冲连续波 干扰频率范围 码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定位误差分析和建模 被引量:4
13
作者 滕云龙 师奕兵 康荣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4-206,共3页
提出一种GPS定位误差序列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点平均方法提取误差序列的趋势项;然后利用样本周期图拟合周期项;最后对去掉趋势项和周期项的平稳随机序列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GPS定位误差序列的组合预测模型。组合模型融合了... 提出一种GPS定位误差序列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点平均方法提取误差序列的趋势项;然后利用样本周期图拟合周期项;最后对去掉趋势项和周期项的平稳随机序列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GPS定位误差序列的组合预测模型。组合模型融合了各种基本建模方法的特色与优势,弥补了单个基本模型的缺陷与不足,有效提高了定位误差序列的预测准确度。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 时间序列分析 误差建模 样本周期图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小波随机消噪模型的GPS/INS组合导航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坚 李增科 +1 位作者 高井祥 王金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6-412,共7页
为提高GPS/INS组合导航精度,提出了EMD-小波INS随机误差削弱模型.首先分析了GPS/INS组合系统的误差特点,给出组合导航的基本原理.基于EMD的多尺度结构,结合小波分解理论,提出基于EMD-小波的GPS/INS组合导航技术路线.采集新南威尔士大学... 为提高GPS/INS组合导航精度,提出了EMD-小波INS随机误差削弱模型.首先分析了GPS/INS组合系统的误差特点,给出组合导航的基本原理.基于EMD的多尺度结构,结合小波分解理论,提出基于EMD-小波的GPS/INS组合导航技术路线.采集新南威尔士大学校园内的实测数据,分别选用1 s与2 s的GPS采样信息和100 Hz的INS数据,进行融合试验.用随机模型消噪前后的INS数据计算导航解,并与GPS测量的位置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滤波后的INS自主导航解要优于滤波前.当GPS更新周期为1 s时,X,Y,Z方向上导航精度分别提高9.07%,13.89%,35.14%,残差最大值分别减小2.62%,19.54%,31.23%.当GPS更新周期为2 s时,X,Y,Z方向上导航精度分别提高17.82%,23.46%,22.48%,残差最大值分别减小14.34%,28.85%,1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INS组合导航 经验模态分解 小波变换 随机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误差的时间序列分析建模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曹力 黄圣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213-216,共4页
定位精度是影响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采用的差分GPS虽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但属于非自主式定位方法,易被发现和攻击,限制了系统的应用范围;而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结构复杂,实现成本较高。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 定位精度是影响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采用的差分GPS虽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但属于非自主式定位方法,易被发现和攻击,限制了系统的应用范围;而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结构复杂,实现成本较高。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GPS误差序列的统计特性,建立误差模型,可有效地改善GPS预报结果,提高定位精度。结合实际采样数据,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GPS数据建模分析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误差建模 时间序列分析 自主式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定位误差中对流层延迟的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任亚飞 柯熙政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系统地分析了对流层延迟特性在GPS导航中造成的定位误差。基于霍普菲尔德模型和萨斯塔莫宁模型,提出了一种在缺少实测气象参数条件下使用的简易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静态和动态的接收机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 系统地分析了对流层延迟特性在GPS导航中造成的定位误差。基于霍普菲尔德模型和萨斯塔莫宁模型,提出了一种在缺少实测气象参数条件下使用的简易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静态和动态的接收机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简易修正模型可以消除70%左右的对流层影响,有效地提高了GPS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时延 修正模型 gps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监测电离层活动的方法和最新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小亚 朱文耀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40,共8页
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快速、准确地提供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信息。简要介绍了GPS技术精确测量TEC、监测电离层的原理和方法,指出进行TEC绝对量估计时求解差分群延迟(DCB)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多层和实时电离层监测模型的必要性。分析了... 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快速、准确地提供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信息。简要介绍了GPS技术精确测量TEC、监测电离层的原理和方法,指出进行TEC绝对量估计时求解差分群延迟(DCB)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多层和实时电离层监测模型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TEC估计的主要误差源,着重介绍了目前GPS监测电离层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电离层 差分群延迟 天体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滤波及载噪比估计的GPS接收机多径抑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耿福泉 赵昀 黄智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2,共6页
为了抑制城市环境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应用中由复杂信号反射引起的多径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假设检验小波阈值滤波处理并联合载噪比估计的GPS接收机多径抑制方法.这种方法作用于GPS导航接收机的码和载波跟踪环路,通过估... 为了抑制城市环境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应用中由复杂信号反射引起的多径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假设检验小波阈值滤波处理并联合载噪比估计的GPS接收机多径抑制方法.这种方法作用于GPS导航接收机的码和载波跟踪环路,通过估计由多径引起的跟踪误差,补偿伪距估计量,进而消除多径效应引起的定位误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城市环境典型导航应用的多径场景,所提出的方法显著改善用户定位精度,能够将定位误差从标准接收机处理下的15.95 m降至1.75 m,而计算量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多径抑制 小波阈值滤波 假设检验 多径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技术实时监测上海区域电离层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虎 王解先 +1 位作者 白贵霞 朱卫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2-606,共5页
基于GPS技术实时监测电离层变化原理,利用载波平滑伪距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的方法,计算了电离层延迟量和硬件延迟,根据硬件延迟值相对稳定的特点,采取一定时段求解出硬件延迟量,对实时硬件延迟量进行预报,进而实时分离GPS信号传播... 基于GPS技术实时监测电离层变化原理,利用载波平滑伪距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的方法,计算了电离层延迟量和硬件延迟,根据硬件延迟值相对稳定的特点,采取一定时段求解出硬件延迟量,对实时硬件延迟量进行预报,进而实时分离GPS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利用上海区域内的GPS网的观测数据,建立实时上海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监测上海区域的电离层变化.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内符合精度优于3TE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载波平滑伪距 电离层模型 硬件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S/GPS组合系统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渊涛 陈哲 刘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7-370,共4页
首先建立起捷联惯导系统(SIN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组合系统的数学模型,从研究SINS/GPS组合系统的可观测性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组合系统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很差的结论,并给出使可观测阵满秩的条件.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可观测性 姿态角误差 SINS/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