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系统GNSS干涉反射测量估计长江巴东水位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昊晟 金双根 +1 位作者 业明达 郭孝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6-692,共7页
水位信息是研究水循环、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近实时、高精度地监测其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水位计测量成本高、范围小,且是相对水位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利用岸边架设的GNSS接收机所获取的信噪比(SNR... 水位信息是研究水循环、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近实时、高精度地监测其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水位计测量成本高、范围小,且是相对水位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利用岸边架设的GNSS接收机所获取的信噪比(SNR)数据估计水位变化,为水位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测方法,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近实时等优点.本文利用长江上游巴东多系统GNSS观测站采集30 d的GPS、BDS以及GLONASS系统SNR数据,反演了水位变化,并和水位站进行比对,结果表明GNSS-IR获得厘米级的水位反演精度,RMSE最低为6.43 cm.GPS和GLONASS系统L1频段以及BDS系统B1频段估计结果较好,GLONASS系统L2频段的反演精度低于其他频段.联合不同GNSS系统估计水位变化,提高了GNSS-IR反演水位的时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干涉反射测量 信噪比 水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法测量多层透明膜系反射率 被引量:1
2
作者 魏仁选 姜德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3-765,共3页
应用干涉法实现透明膜系反射率的测量。将待测膜系镀在两薄玻璃片上 ,并构成 F- P干涉仪 ,根据透射光谱的自由谱宽和干涉峰的半宽值 ,计算出膜系反射率 ,避免了光源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实验中所用膜系的反射率小于 98%时 ,测量偏... 应用干涉法实现透明膜系反射率的测量。将待测膜系镀在两薄玻璃片上 ,并构成 F- P干涉仪 ,根据透射光谱的自由谱宽和干涉峰的半宽值 ,计算出膜系反射率 ,避免了光源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实验中所用膜系的反射率小于 98%时 ,测量偏差小于 0 .0 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系 反射 干涉 谱宽 F-P干涉 透射光谱 多层 透明膜 玻璃 测量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差干涉仪中金属反射镜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慧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2-605,共4页
根据金属反射理论 ,偏振光经金属反射镜反射后会变成椭圆偏振光。本文研究了共光路干涉仪中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通过金属反射镜后引起的椭圆偏振光的不正交性和偏心度 ,并研究了此偏振光经渥拉斯顿棱镜后引起的频率混叠误差的机... 根据金属反射理论 ,偏振光经金属反射镜反射后会变成椭圆偏振光。本文研究了共光路干涉仪中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通过金属反射镜后引起的椭圆偏振光的不正交性和偏心度 ,并研究了此偏振光经渥拉斯顿棱镜后引起的频率混叠误差的机理和变化规律。经矢量分析得到 ,该误差是一阶非线性误差 ,呈正弦规律变化 ,误差的最大值随安装方位误差的增大而增大。本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实例和误差补偿措施 ,对实现外差干涉仪的高精度测量是极为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差干涉 金属反射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样间隔下GNSS-IR海面高度反演方法分析
4
作者 王硕 贺凯飞 +2 位作者 颜舒琳 侯金华 邹宗瑞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1,共10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干涉测量(GNSS-IR)可使用信噪比数据来反演海平面高度。不同测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数据常用采样间隔不同,不同反演方法的适用性不同,为研究不同采样间隔在不同方法下的反演效果,利用美国SC02站、澳大利亚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干涉测量(GNSS-IR)可使用信噪比数据来反演海平面高度。不同测站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数据常用采样间隔不同,不同反演方法的适用性不同,为研究不同采样间隔在不同方法下的反演效果,利用美国SC02站、澳大利亚SPBY站和非洲东海岸MAYG站GNSS观测数据,采用经典周期图(Lomb-Scargle)、变分模态分解及小波分解3种方法分别处理1、5、15、30 s常用采样间隔的GNSS观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采样间隔和反演精度整体上呈负相关,小波分解法在1、5、15 s采样间隔下反演结果最优,且受采样间隔影响最大;Lomb-Scargle法在30 s采样间隔下最优,其受影响最小;另外S5信号反演结果比S1信号受采样间隔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干涉测量(gnss-IR) 信噪比 海平面高度 采样间隔 周期图(Lomb-Scargle)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面反射式激光跟踪干涉测长的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平少栋 傅云霞 +2 位作者 张丰 任瑜 孔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3-399,共7页
为了解决镜面反射式激光跟踪干涉测长方法在不同尺寸长度标准溯源中缺乏有效的误差分析,测量效率低等问题,文中研究了平面镜调节分辨率、平面度引入的长度测量误差,并给出了针对不同长度的平面镜角度调节允许范围。建立了镜面反射式激... 为了解决镜面反射式激光跟踪干涉测长方法在不同尺寸长度标准溯源中缺乏有效的误差分析,测量效率低等问题,文中研究了平面镜调节分辨率、平面度引入的长度测量误差,并给出了针对不同长度的平面镜角度调节允许范围。建立了镜面反射式激光跟踪干涉测长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模拟仿真了平面镜角度调节的影响,并进行了坐标测量机长度测量比对实验和平面镜角度调节实验。实验表明:长度测量比对的E;验证结果小于1,证明了长度测量不确定度的准确性。通过针对不同长度的平面镜角度调节实验,得到了测量不确定度为3μm (长度1 m)和3.7μm (长度2.5 m)的测量结果;同时,测量效率提高了56%,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高效性。文中方法实现了长度的高精度测量与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镜面反射 不确定度评定 长度标准 激光跟踪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雷达干涉测量中角反射器的设计和安装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月华 王润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39,共3页
介绍利用基于欧空局ENVISAT ASAR卫星观测数据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和永久散射体干涉数据处理技术(PS)进行地面沉降活动监测时,如何简便地进行角反射器的设计和安装,来增强卫星反射信号的强度和获得较稳定的永久散射体,以便获得... 介绍利用基于欧空局ENVISAT ASAR卫星观测数据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和永久散射体干涉数据处理技术(PS)进行地面沉降活动监测时,如何简便地进行角反射器的设计和安装,来增强卫星反射信号的强度和获得较稳定的永久散射体,以便获得长时序、高相干性的卫星数据,从而实现对地面有效监测的目的。着重从角反射器的设计和安装原理、技术思路、作业步骤和过程、数据效果等方面阐述如何在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中设计角反射器。为研究有关角反射器的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 永久散射体干涉数据处理技术(PS) 反射器(CR) 设计 安装 地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二次反射条纹的透明被测件多表面干涉测量
7
作者 常林 闫恪涛 +2 位作者 王陈 孙涛 于瀛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05-2613,共9页
为了实现多表面干涉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迭代移相算法。通过将二次反射信号纳入最小二乘求解方程中,进一步提高干涉测量精度。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将理论值与实际干涉信息相联系从而构建最小二乘方程,该方程分为两部分:初始... 为了实现多表面干涉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迭代移相算法。通过将二次反射信号纳入最小二乘求解方程中,进一步提高干涉测量精度。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将理论值与实际干涉信息相联系从而构建最小二乘方程,该方程分为两部分:初始相位的迭代计算和每两帧之间的移相值的迭代,通过21帧干涉图的迭代结果,求解得到较为准确的初始相位分布。仿真结果表明,不考虑二次反射信号的求解精度为10 nm,将该信号纳入计算以后可将求解精度提高到0.3 nm。通过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可知,该算法可以求解出较为精确的相位分布,并且求解结果中没有杂波干扰和谐波信号残余,能够实现多表面透明透镜的高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多表面干涉 移相算法 二次反射信号 最小二乘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尺模型试验中早期侧向反射声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倪其育 方元 +1 位作者 吴启学 孙广荣 《声学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文章利用半波长干涉的简单原理制作成高频∞字形指向性传声器 ,同时应用信号处理技术 ,形成简易的早期侧向反射声测试系统 ,在缩尺模型试验中实现早期侧向反射声系数的测量 。
关键词 缩尺模型试验 早期侧向反射 测量方法 半波长干涉 信号处理 音质 室内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入射干涉检测大口径碳化硅平面反射镜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兆栋 陈磊 +2 位作者 韩志刚 严庆伟 朱日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7-1443,共7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口径为600 mm的近红外相移平面干涉仪在斜入射条件下对大口径碳化硅(SiC)平面反射镜进行了绝对测量。首先,在一个标准的斐索干涉测试结构中测出空腔波面数据;然后,将被测平面置于干涉光路中,使被测件光轴与干涉仪光轴成α... 采用自行研制的口径为600 mm的近红外相移平面干涉仪在斜入射条件下对大口径碳化硅(SiC)平面反射镜进行了绝对测量。首先,在一个标准的斐索干涉测试结构中测出空腔波面数据;然后,将被测平面置于干涉光路中,使被测件光轴与干涉仪光轴成α角,测得第二组波面数据。对两组波面数据处理后得到SiC平面反射镜中心垂线方向的绝对面形分布。最后,测量了630 mm口径SiC反射镜多条垂线方向的绝对面形。结果显示,中心垂线处的绝对检验PV值为0.061λ,RMS为0.014λ。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可以实现比干涉仪有效口径大的光学平面垂线方向的绝对面形检测,尤其适用于镀有高反膜的光学表面或者金属表面等面形的绝对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斜入射 干涉 SiC平面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微间距的多波长干涉测量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邦兴 汪威 张海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3-108,共6页
多波长干涉测量法适用于纳米级微间距的实时动态非接触测量。纳米级间隙之间的空气形成一层具有光学特性的空气薄膜。该空气薄膜的光强反射率是关于入射光波长和薄膜厚度的函数。在多波长干涉法中,以包含多种波长的复合入射光照射薄膜,... 多波长干涉测量法适用于纳米级微间距的实时动态非接触测量。纳米级间隙之间的空气形成一层具有光学特性的空气薄膜。该空气薄膜的光强反射率是关于入射光波长和薄膜厚度的函数。在多波长干涉法中,以包含多种波长的复合入射光照射薄膜,入射光被空气薄膜分成2部分,一部分穿过薄膜,另一部分则被反射回来。利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测得该薄膜的光强反射率,进而根据薄膜厚度与入射光波长和相应的光强反射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方程组。通过对方程组求解,计算出薄膜的厚度。多波长干涉测量法能够避免移相干涉法中移相器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可根据不同波长的光波测出的结果相互校正,提高了测量精度。通过实验对多波长干涉测量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系统设计及理论依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测量 多波长干涉 光强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NSS反射信号监测海面高度变化——基于法国BRST站2019~2021年数据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斐 李佰瀚 +1 位作者 张治宇 刘万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8-558,共11页
GNSS反射测量(GNSS-R)技术凭借其数据来源广泛、低成本、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地表与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已成为海面高度(SSH)反演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3~6个月内的短期GPS潮位反演,难以反映海面高度的季节... GNSS反射测量(GNSS-R)技术凭借其数据来源广泛、低成本、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地表与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已成为海面高度(SSH)反演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3~6个月内的短期GPS潮位反演,难以反映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年际特征,且在动态海面改正时仅考虑了垂向速度的影响,忽视了海面波动的垂向加速度,导致低潮位与高潮位的反演精度较差。基于此,以法国某一岸基跟踪站——BRST站为例,利用其连续3年的BDS/GPS/GLONASS/Galileo四系统反射信号,通过Lomb-Scargle谱分析和二阶动态潮位改正模型,采取稳健回归策略反演海面高度,并将最终结果与验潮站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潮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GNSS-R技术反演结果与验潮站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演精度有逐年提升的趋势,均方根误差(RMSE)为7.57 cm,相关系数为0.935;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秋、冬季平均海面高度偏高,夏季平均海面高度偏低,且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存在着相反的趋势;M2、S2、K1、O1、N2、K2、P1、Q1、M4等9个分潮的振幅差为0.06~6.76 cm,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60 cm,迟角差为0.03°~6.96°,其平均绝对误差为2.45°,在频域上进一步验证了GNSS-R技术监测海面高度变化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反射测量 海面高度 海平面变化 信噪比 反射信号 动态潮位改正 分潮提取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PS,CR与水准数据的永久散射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四春 李陶 +1 位作者 刘经南 许才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共4页
介绍和综述GPS、角反射器(CR)、水准与永久散射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PS-DInSAR)数据融合的背景、研究进展和技术优势。着重介绍PS-DInSAR的基本原理,以及融合GPS,CR与水准数据进行PS-DInSAR的数据处理流程,讨论雷达遥感数据与这些非遥感... 介绍和综述GPS、角反射器(CR)、水准与永久散射体雷达差分干涉测量(PS-DInSAR)数据融合的背景、研究进展和技术优势。着重介绍PS-DInSAR的基本原理,以及融合GPS,CR与水准数据进行PS-DInSAR的数据处理流程,讨论雷达遥感数据与这些非遥感数据融合的技术特点与方法,指出目前PS-DInSAR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 形变监测 数据融合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人工角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相干光的光子晶体光纤熔点背向反射测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小斌 闫明 +1 位作者 滕飞 吴春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0-1305,共6页
光子晶体光纤(PCF)与传统单模光纤熔接时斜切熔接可以大大减小熔点处反射,但是仍然存在微弱的残余背向反射,为了精确测量该残余背向反射大小,本文基于低相干光干涉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Mach-Zehnder与Michelson混合型干涉仪。基于该干涉仪... 光子晶体光纤(PCF)与传统单模光纤熔接时斜切熔接可以大大减小熔点处反射,但是仍然存在微弱的残余背向反射,为了精确测量该残余背向反射大小,本文基于低相干光干涉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Mach-Zehnder与Michelson混合型干涉仪。基于该干涉仪,对包层直径125μm实芯光子晶体光纤与传统单模光纤斜8°熔点,以及包层直径100μm实芯光子晶体光纤与传统单模光纤斜8°熔点处的背向反射进行了测量,得到背向反射率分别为-52.12 d B和-49.35 d B,并获得了熔点的位置信息。该干涉仪为光子晶体光纤斜切熔点残余背向反射的精确定位和测量提供了工具和手段,为熔点质量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PCF) 斜切熔接 背向反射 低相干光 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自混频干涉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光 邵静波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45-46,135,共3页
设计了一种半导体激光自混频干涉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实验,对半导体激光自混频干涉法测量表面粗糙度中的干涉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干涉信号与表面粗糙度的数学关系式,讨论了影响测量信号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表面粗糙度的... 设计了一种半导体激光自混频干涉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实验,对半导体激光自混频干涉法测量表面粗糙度中的干涉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干涉信号与表面粗糙度的数学关系式,讨论了影响测量信号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反射光的强度逐渐增加,被测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越高,越有利于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效应 半导体激光 自混频干涉 粗糙度 测量 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反射法测量薄膜构件的膜厚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东生 阳运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55-259,共5页
微型机械和传感器的机械性能不仅依赖于制造工艺,而且取决于构件的尺寸。构件的薄膜厚度是影响其机械性能的参数之一,应在微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和控制。本文提出利用红外反射光谱,根据光束在薄膜上下两面反射光的程差通过计算测量膜... 微型机械和传感器的机械性能不仅依赖于制造工艺,而且取决于构件的尺寸。构件的薄膜厚度是影响其机械性能的参数之一,应在微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和控制。本文提出利用红外反射光谱,根据光束在薄膜上下两面反射光的程差通过计算测量膜厚度的方法。该方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对薄膜无破坏作用。测量范围为5~400μm,分辨率0.05μm,适于薄膜厚度的在线测量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 干涉 薄膜厚度 红外 付里叶变换 反射 微型机械 在线测量 干涉 机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AFM及干涉频谱法的多孔氧化铝薄膜在线测量系统研究
16
作者 刘超 张冬仙 章海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79-1683,共5页
介绍了多孔氧化铝薄膜(PA)厚度在线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及独特性能。在白光(宽光谱)照射下,薄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反射的两路光线发生干涉,产生了携带薄膜光学厚度信息的反射光谱。同时,利用液相原子力显微镜(AFM)实时获得的PA... 介绍了多孔氧化铝薄膜(PA)厚度在线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及独特性能。在白光(宽光谱)照射下,薄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反射的两路光线发生干涉,产生了携带薄膜光学厚度信息的反射光谱。同时,利用液相原子力显微镜(AFM)实时获得的PA膜的表面形貌信息,根据膜系统的Maxwell-Garnette有效介电常数理论,经相干势近似计算得到薄膜的有效折射率,进而得到此时PA膜的物理厚度。使用该系统对PA膜氧化制备过程进行了在线扫描和膜厚测量试验,成功的获得了PA样品的实时表面形貌图像,得到样品的孔隙率和有效折射率。并根据样品反射光谱,利用反射干涉频谱法计算得到氧化150和180min时,PA膜厚分别为5.35和6.25μm。本系统具有测量简便、实时性好、无损及测量精确的特点,在实时测量和监控膜厚的同时可获得样品的表面形貌、孔隙率、有效折射率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铝 液相原子力显微镜 空隙率 反射干涉频谱法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测量声阻抗匹配判据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秀明 林莉 +1 位作者 李喜孟 郭广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针对超声干涉法测量薄层厚度的原理,讨论了薄层及与其相邻介质声阻抗匹配分别满足界面声压反射系数|R1|<1/2或|R1|>1/2时回波信号的选取原则,并以薄层声压反射系数谱为依据,分析了上述两种声阻抗匹配条件下谱线分别出现次生极大... 针对超声干涉法测量薄层厚度的原理,讨论了薄层及与其相邻介质声阻抗匹配分别满足界面声压反射系数|R1|<1/2或|R1|>1/2时回波信号的选取原则,并以薄层声压反射系数谱为依据,分析了上述两种声阻抗匹配条件下谱线分别出现次生极大或极小值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层厚度测量时谱线极值的选择方法。以航空雷达罩蒙皮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层板外表面复合涂层以及钢基体表面ZrO2陶瓷涂层样品为例进行了薄层厚度测量实验研究及信号分析。研究表明,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实验结果与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测量结果相符。由此可知,薄层及与其相邻介质声阻抗匹配判据对于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测量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干涉 声阻抗匹配 薄层 厚度测量 声压反射系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射式圆光栅的振镜转角测量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永坤 丁红昌 +1 位作者 向阳 吕思航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3-651,共9页
为了实现振镜旋转角度的高精度测量,设计了一种利用反射式圆形衍射光栅的角度测量系统,对该系统的测量原理、测量过程、测量精度等进行了相应的设计、仿真与验证。设计与振镜同轴的反射镜,搭配反射式圆光栅以及光敏检测器件,利用反射式... 为了实现振镜旋转角度的高精度测量,设计了一种利用反射式圆形衍射光栅的角度测量系统,对该系统的测量原理、测量过程、测量精度等进行了相应的设计、仿真与验证。设计与振镜同轴的反射镜,搭配反射式圆光栅以及光敏检测器件,利用反射式圆光栅产生的±1级衍射光干涉,把振镜转角位移量转化为干涉条纹光强的变化,以实现振镜转角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能实现振镜±10°的角度测量,测量精度为10″。实现了振镜旋转角度的高精度测量,并且该装置结构紧凑,满足扫描振镜的小巧化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测量 反射式圆光栅 振镜转角 衍射光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拼接干涉术的同步辐射镜测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磊 王添翼 Mourad Idir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9-177,共9页
随着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光束质量的提升,对用于转递和聚焦光束能量的X光反射镜的指标要求也逐渐提高。为避免引入额外的波前误差,反射镜面形高度误差均方根值的要求已逼近至亚纳米量级。如此苛刻的面形要求对... 随着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光束质量的提升,对用于转递和聚焦光束能量的X光反射镜的指标要求也逐渐提高。为避免引入额外的波前误差,反射镜面形高度误差均方根值的要求已逼近至亚纳米量级。如此苛刻的面形要求对X光反射镜的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除了在各国同步辐射光源得到广泛使用的长程轮廓仪等基于角度测量的轮廓扫描仪器之外,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拼接干涉技术也发展为测量同步辐射镜的一种有效手段。文中主要介绍了近期笔者等为测量X光反射镜而开发的拼接干涉平台。利用这一测量平台,研究了在不同的拼接参数下的多种拼接模式。着重讲述了其中纯软件拼接模式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测量。用实测结果与不同测量仪器和不同研究机构的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拼接干涉测量用于检测同步辐射镜的有效性,并展示了此拼接平台的测量表现。根据所得的测量数据看来,使用纯软件拼接模式来测量X光平面反射镜时,测量重复性的均方差值可以达到0.1 nm左右;而测量X光双曲柱面镜时(曲率半径的变化范围为50~130 m),测量重复性的均方差值为0.2~0.3 nm。此结果基本满足平面和接近平面(曲率半径大于50 m)的同步辐射镜常规检测和为确定性加工提供面形反馈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光学测量 X光反射测量 同步辐射镜检测 拼接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升降轨对GNSS-IR海面高度反演的影响
20
作者 卢晓鹏 贺凯飞 侯金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3,69,共9页
针对在基于信噪比数据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海面高度反演中,反演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因卫星信号需要连续跟踪的特点,可能导致在低卫星高度角处的升轨与降轨信噪比数据质量不同的问题,探究卫星升降轨对GNSS-IR海面高... 针对在基于信噪比数据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海面高度反演中,反演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因卫星信号需要连续跟踪的特点,可能导致在低卫星高度角处的升轨与降轨信噪比数据质量不同的问题,探究卫星升降轨对GNSS-IR海面高度反演的影响:给出GNSS-IR原理,并分析卫星升降轨影响;然后通过SC02、AT01测站开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卫星升降轨的不同会直接导致信噪比振荡效果不同;降轨数据反演结果明显优于升轨数据;2测站因观测环境与设备不同,升降轨的影响也不同,SC02站降轨数据反演精度比升轨数据提升5 cm以上,AT01站降轨数据反演精度比升轨数据提升3 cm以上。因此,在处理GNSS-IR海面高度多频多模反演数据时,卫星升轨与降轨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 信噪比(SNR) 海面高度 升轨 降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