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24
1
作者 夏建红 刘松 +1 位作者 丁晨峰 陶鑫庆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通过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阐释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别控制... 在“双碳”背景下通过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阐释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别控制时间和地区的双固定效应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PQRM)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是先抑制后促进;(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环境规制对高端分位点省级行政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程度远小于低端分位点省级行政区;(3)技术进步是我国东、中、西和东北等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全域技术效率尤其是规模效率是阻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地方政府首先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及自然环境承受能力,完善环境规制政策,缩小区际差异;其次要加强基础性研究,破除技术垄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规模经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超效率SBM—gm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红艳 薛宝琪 +1 位作者 李玉英 LI BLarry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85,共6页
为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工程沿线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河南、河北18个省辖市共计20个地域单元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GML模型及sys-GMM估计法对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 为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工程沿线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河南、河北18个省辖市共计20个地域单元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GML模型及sys-GMM估计法对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全区水资源静态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但呈波动上升态势,区域差异较大,呈京津板块>河南板块>河北板块格局,空间上呈现以京津冀、郑州2个都市圈为核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结构;全区水资源动态利用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作用有限;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禀赋、科技水平、城镇化进程、人口密度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水污染程度、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Super-SBM模型 gml模型 sys-GMM估计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受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新宇 刘宇 +1 位作者 谢鸿锋 王亚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90-193,共4页
本文选择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方法对2006—2017年安徽省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安徽省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 本文选择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方法对2006—2017年安徽省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安徽省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1.006、1.009,研究期内农业非期望产出已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GML模型比传统Malmquist-Luenberger(ML)模型更合理;在时序演变方面,2006—2017年安徽省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期内安徽省农业生产率有所改善,但是程度相对有限;在空间格局方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自南向北逐步递减的趋势,但是皖北、皖中与皖南的差距逐步缩小,全省重心呈现向“西北向”转移的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向心性和方向性逐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非期望产出 gml模型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行业动态全要素碳生产率及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剑波 王楷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8-236,共9页
准确测度和深入剖析中国出口行业真实的全要素碳生产率,对于推动贸易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出口行业的动态全要素碳生产率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对出口行业全要素碳生产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纯技术效率... 准确测度和深入剖析中国出口行业真实的全要素碳生产率,对于推动贸易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出口行业的动态全要素碳生产率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对出口行业全要素碳生产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2)多数行业的全要素碳生产率在1~1.5这个区间内波动,各行业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环保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的全要素碳生产率相对较高、波动较小;高污染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的全要素碳生产率相对较低、波动较大。(3)禀赋结构、能源生产效率以及贸易依存度对全要素碳生产率存在门槛效应,禀赋结构和能源生产效率呈现“指数型”曲线特征,贸易依存度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基于此,各出口行业应优化禀赋结构,提高规模效率;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生产效率;调整贸易结构,构建低碳贸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碳生产率 出口行业 低碳贸易 三阶段gm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大城市群包容性增长水平测度及其分布动态演进——基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5
作者 李影 张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8,共6页
为把握经济包容性增长情况,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TFP)评价视角考察城市群包容性增长水平。基于2006—2019年城市数据,运用全局Malmquist-Lenberger模型(GML模型)测算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包容性TFP指数,然后采用Kernel... 为把握经济包容性增长情况,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TFP)评价视角考察城市群包容性增长水平。基于2006—2019年城市数据,运用全局Malmquist-Lenberger模型(GML模型)测算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包容性TFP指数,然后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包容性TFP增长的分布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群整体包容性TFP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群内部包容性TFP差异总体扩大,技术效率是促进包容性TFP增长的主要来源。(2)三大城市群包容性TFP增长具有空间异质性,长三角包容性TFP增长水平整体上优于京津冀和珠三角,且其包容性TFP差异呈总体缩小趋势。(3)城市群整体及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包容性TFP增长均存在拖尾和极化特征,而珠三角城市群无明显的拖尾现象且极化趋势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TFP gml模型 Kernel密度估计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