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婷 肖娟 +1 位作者 刘美丽 胡经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心脏介入术等待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108例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等待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5月的5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干预组使用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施CICARE沟通模式后,干预组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30±4.30)Vs.(15.41±2.35),P<0.01];干预组对手术目的与流程[(4.70±0.54)Vs.(3.66±0.67),P<0.001]、手术前准备(P<0.001)、手术中体位与沟通[(3.89±0.32)Vs.(3.03±0.57),P<0.001]、手术后注意事项[(5.26±0.71)Vs.(4.17±0.71),P<0.001]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干预组对护理工作评价满意的人数(χ^(2)=23.923,P<0.001)和总体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48±6.42)Vs.(45.79±12.56),P<0.001]。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患者教育可有效提高沟通效率,改善机体应激反应,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模式 心脏介入 术前告知 术后宣教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医患沟通模式及6S延伸模式探讨 被引量:51
2
作者 侯胜田 张永康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医患沟通模式是对医患沟通过程的总体性、概括性描述,对于指导医患沟通实践及医患沟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尚未提出被广泛接受的医患沟通模式。在总结、评述国外现有主要医患沟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医患沟通发展趋势的梳理... 医患沟通模式是对医患沟通过程的总体性、概括性描述,对于指导医患沟通实践及医患沟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尚未提出被广泛接受的医患沟通模式。在总结、评述国外现有主要医患沟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医患沟通发展趋势的梳理,提出了"6S延伸医患沟通模式",即将医患沟通分为预备、融入、互动、教育、商定、维系6个阶段。研究结果拓展了现有医患沟通的范围与渠道,对于缓解当前紧张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获得患者忠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沟通模式 6S延伸模式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癌症患者视角的医患沟通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微微 李亚玲 +2 位作者 袁杰 雷赛 余丽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2期204-209,226,共7页
论述了基于癌症患者视角的医患沟通模式的应用现状和应用效果、医患沟通的测评方法与临床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基于癌症患者的视角,从确诊疾病到死亡一般会经历诊断阶段、治疗阶段以及康复阶段,各个阶段患者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医患... 论述了基于癌症患者视角的医患沟通模式的应用现状和应用效果、医患沟通的测评方法与临床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基于癌症患者的视角,从确诊疾病到死亡一般会经历诊断阶段、治疗阶段以及康复阶段,各个阶段患者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医患沟通的重点不同。对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双向互动型医患沟通模式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增加医患沟通的有效性,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增强对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缓解癌症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其就医体验和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视角 医患沟通 沟通模式 医患命运共同体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经验沟通与GLTC沟通对门诊医生情绪状态及沟通细节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邵建文 谭港锐 +2 位作者 王梦婷 商卫红 王锦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56-1961,共6页
背景门诊医生是医院诊疗活动主要提供者,门诊医生的积极情绪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方式是优质医疗服务的保证。目的比较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的医生情绪状态和沟通细节完成情况,为今后提高医生沟通技巧、改善医生情绪状态提供参考。... 背景门诊医生是医院诊疗活动主要提供者,门诊医生的积极情绪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方式是优质医疗服务的保证。目的比较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的医生情绪状态和沟通细节完成情况,为今后提高医生沟通技巧、改善医生情绪状态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7月—2022年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随机抽取4家三级综合医院中6个科室的24名门诊医生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符合患者纳入标准的门诊医患沟通场景作为沟通细节完成情况的观察场景。对所有纳入的同一批次门诊医生先开展个人经验式沟通方案(记为经验沟通组),然后开展门诊GLTC医患沟通方案培训,一周后开展门诊GLTC沟通方案(记为GLTC组),比较经验沟通组、GLTC组沟通前后简明心境量表(BPOMS)各维度的得分情况及沟通细节要点完成率情况。结果经验沟通组医生沟通后BPOMS的疲劳维度得分高于沟通前(P<0.05);沟通后GLTC组医生BPOMS的疲劳、困惑维度得分低于经验沟通组(P<0.05);GLTC组的和蔼注视(接待)、礼貌语言(接待)、微笑(接待)、不轻易打断患者、适时点头回应、安抚、告知必要性、耐心(实验检查)、征询患者意见、耐心(诊疗与交流)、通俗讲解、语言安慰、态度友善、起身(结束与交代)、和蔼注视(结束与交代)、礼貌语言(结束与交代)、微笑(结束与交代)等沟通细节要点的完成率高于经验沟通组(P<0.05)。结论和门诊经验性沟通相比,门诊GLTC沟通更能改善医生情绪状态,缓解医生疲劳,同时相应沟通细节完成率提高,部分沟通细节完成率仍有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医疗 医患沟通 门诊经验沟通 gltc医患沟通模式 医生情绪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医患沟通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4
5
作者 袁静 赵琼姝 +6 位作者 刘锦钰 赵博 梁頔 聂菁 郑博 李志刚 邰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2期162-167,共6页
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险、病死率高的特点,医患良好沟通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医患信任度,优化诊疗过程。医患沟通在儿科医患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式多种多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基于此,分析了儿科医患关... 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险、病死率高的特点,医患良好沟通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医患信任度,优化诊疗过程。医患沟通在儿科医患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式多种多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基于此,分析了儿科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局限性,提出儿科医患沟通的必要性及沟通模式,并对儿科医患沟通技能、沟通氛围、信息化推广等因素进行探讨。建议儿科医患沟通未来的方向应是在立足中国医患关系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实证研究,提高相关培训水平,从而构建和谐的儿科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沟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医患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程俊 张玉山 +1 位作者 张丽影 卢少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3期20-21,83,共3页
对蚌埠市5家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根据调查数据结果,对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医患关系的现状、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以期重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综合性医院 医务人员 医患沟通模式 医德医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