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岭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分类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顾博渊 史宝童 黄嫚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8-1263,共6页
准确预测隧道涌水量能有效减少隧道病害,保护生态环境,科学指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而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预测方法,是准确预测的前提条件。通过广泛调研,在总结分析各类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基础上,以六盘山隧道某断面为例,深... 准确预测隧道涌水量能有效减少隧道病害,保护生态环境,科学指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而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预测方法,是准确预测的前提条件。通过广泛调研,在总结分析各类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基础上,以六盘山隧道某断面为例,深入探讨了围岩渗透系数、洞室尺寸、地下水位净高变化、注浆圈厚度、注浆水平和衬砌抗渗等级等因素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重点指出各类解析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突出了注浆水平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并建议山岭公路隧道衬砌抗渗等级不宜小于S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量 地下水动力学 注浆 抗渗等级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围岩内地下水渗流边界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世伟 盛谦 +4 位作者 朱泽奇 龚彦峰 崔臻 李建贺 张善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01-4009,共9页
根据水位条件、施工工艺和防排水设计原则将隧道渗流计算围岩透水边界条件大致划分为4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透水边界条件适应的施工工况。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保角映射方法,推导得出4种透水边界条件下隧道围岩内任一点孔隙水压力和隧道涌... 根据水位条件、施工工艺和防排水设计原则将隧道渗流计算围岩透水边界条件大致划分为4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透水边界条件适应的施工工况。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保角映射方法,推导得出4种透水边界条件下隧道围岩内任一点孔隙水压力和隧道涌水量解析计算公式,通过与数值解的对比,印证了解析解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透水边界条件下隧道涌水量和围岩关键点孔隙水压力随埋深直径比(h/D)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透水边界条件的变化对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的影响,并探讨了浅埋水下隧道渗流计算中透水边界条件的选取。相关结论与认识对于隧道渗流计算和排水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围岩 地下水渗流 边界条件 孔隙水压力 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期隧道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估算 被引量:4
3
作者 尹泉 程盼 +2 位作者 傅鹤林 周林瑄 刘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307,共5页
对于隧址区地下水位较高的隧道,通常采用堵水限排的方式处理地下水,而在隧道水长期排放的过程中难免对地下水位降深造成影响,超过一定限度必将引起隧址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隧道整个运营期较长,对隧址区地下水位实时掌控是有必要的。基... 对于隧址区地下水位较高的隧道,通常采用堵水限排的方式处理地下水,而在隧道水长期排放的过程中难免对地下水位降深造成影响,超过一定限度必将引起隧址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隧道整个运营期较长,对隧址区地下水位实时掌控是有必要的。基于对比分析、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及达西定律确定运营期隧道围岩涌水量及透过初衬涌水量计算方法,根据渗流连续性得出地下水位高度反分析计算方法,在隧道排水量、围岩渗透系数和初衬渗透系数已知的情况下即可求得地下水位高度。通过案例分析及与实际工程的对比确定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为运营期隧道隧址区地下水位高度估算提供参考,从而为隧址区地下水平衡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下水位 涌水量 地下水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涌水对围岩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谋 刘维宁 《隧道建设》 2008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地下水渗涌是影响隧道施工及建成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隧道涌水引起力学、物理和化学作用,并影响围岩水力学和变形特性。隧道涌水将导致强度降低、膨胀、变形,以至于围岩失稳破坏。以长大深埋特长隧道为例,在分析隧道涌水特性的基础上,... 地下水渗涌是影响隧道施工及建成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隧道涌水引起力学、物理和化学作用,并影响围岩水力学和变形特性。隧道涌水将导致强度降低、膨胀、变形,以至于围岩失稳破坏。以长大深埋特长隧道为例,在分析隧道涌水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与现场监测,系统分析隧道涌水对围岩特性的影响,包括强度、围岩变形、膨胀性等。结果表明,隧道涌水量越大、岩体越破碎,其对围岩特性的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 围岩特性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隧道渗流量及孔压分布规律——以富水地区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印 赵昌朋 赖小玲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9,43,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渗流情况下隧道的渗流量及孔压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管片的内力和盾构隧道的长期固结沉降打下基础.方法对于富水地区的浅埋盾构隧道采用等效渗流的处理方式,基于复变函数的映射变换,推导了稳定渗流情况下隧道的渗流量及隧... 目的分析不同渗流情况下隧道的渗流量及孔压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管片的内力和盾构隧道的长期固结沉降打下基础.方法对于富水地区的浅埋盾构隧道采用等效渗流的处理方式,基于复变函数的映射变换,推导了稳定渗流情况下隧道的渗流量及隧道周围土体孔压的解析公式,并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比,证明了推导公式的可行性.由于隧道渗流特性多样,以上海盾构隧道为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土体与衬砌的相对渗透系数、隧道埋深与渗流量、孔压分布的关系.结果处于不同土层中的渗流场相差很大;土体与衬砌的相对渗透系数对渗流量有重要的影响且对隧道周围的孔压分布起决定作用:土体与衬砌的相对渗透系数越大,孔压越接近静水压力,衬砌承担的水头就越大.结论适合于深埋隧道渗流量公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浅埋隧道;在渗流推导中若简化衬砌的阻水作用,则不能准确反映隧道周围的孔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解析解 渗流量 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隧道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动力分带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扬红 邓英尔 贾疏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74,178,共4页
五指山隧道施工时面临涌水量大及动态变化强烈等复杂水文地质问题。该文调查了隧址区地质环境,分析了隧址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对比分析了隧址区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隧址区地下水动力垂直分带。结果表明:⑴隧道涌水... 五指山隧道施工时面临涌水量大及动态变化强烈等复杂水文地质问题。该文调查了隧址区地质环境,分析了隧址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对比分析了隧址区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隧址区地下水动力垂直分带。结果表明:⑴隧道涌水属于深循环地下水,进口段隧道涌水主要来自砂页岩含水层内的水,而出口段隧道涌水含有大量石膏溶滤水。⑵样品硫、氧同位素组成证实了五指山隧道主要涌水带均与浅表地下水的直接下渗有关。⑶隧道开拓过程中可以揭露到多个相互隔绝的地下水起源略有差异的含水带,而在浅表部存在一个沟通这些含水系的横向含水带将它们连接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隧道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水动力分带 隧道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家坪隧道岩溶水系统识别及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19
7
作者 田清朝 万军伟 +2 位作者 黄琨 左帅 李方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13-19,共7页
为查明在建宜保高速高家坪隧道内ZK45+995m处突水点的补给来源以及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并预测可能的涌水量,在对隧道区内岩溶发育规律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先后在隧道区开展了两次地下水示踪试验,结果查明:高家坪隧道内ZK45+995m处突水... 为查明在建宜保高速高家坪隧道内ZK45+995m处突水点的补给来源以及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并预测可能的涌水量,在对隧道区内岩溶发育规律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先后在隧道区开展了两次地下水示踪试验,结果查明:高家坪隧道内ZK45+995m处突水点的补给来源于隧道北侧的下埫岩溶洼地,汇水面积为0.66km2,突水点所处的岩溶管道为黄龙洞岩溶水系统的西支,为单一岩溶管道类型,地下水最大流速为341 m/d,平均流速为244m/d,地下水流速快,管道介质相当发育。根据示踪试验划分的黄龙洞岩溶水系统与干洞坪岩溶水系统边界范围,并利用黄龙洞泉长期降雨量-泉流量监测数据,采用大气降雨入渗法预测高家坪隧道ZK45+995m处突水点未来可能遭遇的最大涌水量为13 216m3/d,正常涌水量为5 940m3/d,为隧道防治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坪隧道 岩溶水系统 涌水量预测 地下水示踪试验 大气降雨入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渝铁路新大巴山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雄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58,共5页
研究目的:新大巴山隧道是襄渝铁路增建二线安康至重庆段控制性工程,由于其地下岩溶水丰富,因此隧道涌水量预测对该铁路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前苏联科学家普洛特尼科夫关于天然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分类"法(三种类型... 研究目的:新大巴山隧道是襄渝铁路增建二线安康至重庆段控制性工程,由于其地下岩溶水丰富,因此隧道涌水量预测对该铁路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前苏联科学家普洛特尼科夫关于天然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分类"法(三种类型:动储量、静储量、调节储量),在分析地下岩溶水垂直发育的分带性、储水构造特征、施工期间地下水涌(突)水特征等基础上,划分出地下岩溶水储量类型,研究地下水动储量与降雨的线性关系,预测隧区百年一遇降雨条件下隧道的最大涌水量。研究结论:(1)隧址区地下岩溶水可分为动储量和静储量两种类型;(2)隧道地下涌水主要为动储量释放;(3)涌水量大小与降雨量密切相关;(4)预测的最大涌水量为215×10~4m^3/d;(5)研究方法经工程实践证明较有成效,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洛特尼科夫“储量分类” 襄渝铁路 新大巴山隧道 涌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铁1号线一标段暗挖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万斌 徐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63-167,共5页
青岛地铁1号线一标段瓦屋庄站-贵州路站区间线路全长约8.2km,海域段长3.45km,海域段底板埋深约为45m,陆域段底板埋深为21-130m,通过分析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并针对该暗挖隧道既有海域段又有陆域段的特点,对现有的各种... 青岛地铁1号线一标段瓦屋庄站-贵州路站区间线路全长约8.2km,海域段长3.45km,海域段底板埋深约为45m,陆域段底板埋深为21-130m,通过分析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并针对该暗挖隧道既有海域段又有陆域段的特点,对现有的各种涌水量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后,采用以地下水动力学法为基本原理的不同模型预测了该隧道涌水量,得出了隧道涌水量预测数据;通过对预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隧道涌水量较大的地段主要为断裂构造密集带和岩石风化程度较高的地段,进而为隧道设计及安全施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隧道 地下水动力学法 涌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地监测的常用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金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235-237,共3页
[目的]揭示隧道发生涌水病害的内在原因,分析目前各种预测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相关工程及理论公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程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现场及室内实验等方法,将隧道长期涌水量记录数据... [目的]揭示隧道发生涌水病害的内在原因,分析目前各种预测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相关工程及理论公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程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现场及室内实验等方法,将隧道长期涌水量记录数据与隧道涌水量计算公式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全面掌握了事故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不同公式所得涌水量预测结果相差较大。[结论]隧道发生涌水病害的内在原因主要是附近民用水塘长期蓄水;采用古得曼公式所得的预测结果与工程实测值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 涌水量预测 勘察 地下水动力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