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支持下豫东地区土壤野外采样布点方法探索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梅 张学雷 武继承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9-465,共7页
以河南省通许县潮土区中低产田为例,介绍了一种GIS支持下的土壤野外采样布点方法,并对所取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根据要求覆盖研究区中低产田潮土的面积、涵盖所有土种类型、表层采样与剖面采样相结合、网格点与类型控制点相结合等原则,... 以河南省通许县潮土区中低产田为例,介绍了一种GIS支持下的土壤野外采样布点方法,并对所取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根据要求覆盖研究区中低产田潮土的面积、涵盖所有土种类型、表层采样与剖面采样相结合、网格点与类型控制点相结合等原则,确定采用2 km×2 km网格布点方法。室内初步布点157个,涵盖了研究区16种土种类型,其中普通网格点141个,类型网格采样点6个,类型参考采样点10个。将布点图层与土壤图进行叠加分析,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完善布点属性表,作为野外精确采样的依据。实际采集普通网格点135个,剖面点15个。将室内布点与实际采样点位信息在数据库中分层管理,方便查询与更新。特别在剖面采样过程中发现实际采样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土种图比较,存在某些差异,应该根据实际采样诊断土壤类型并在GIS界面修正原始土壤分布图,将此改动作为建议提出,以便完善当地的土壤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布点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监测点布局的空间尺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红娟 杨胜天 +1 位作者 马力刚 王玉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土壤侵蚀是一个多尺度的时空过程,不同尺度的土壤侵蚀具有不同的主制过程及主导因素,监测点的布局应考虑土壤侵蚀的空间尺度效应。提出三级控制的分层抽样监测点布局方案,即采用土壤侵蚀类型分区作为区域尺度上的一级控制因素;采用降雨... 土壤侵蚀是一个多尺度的时空过程,不同尺度的土壤侵蚀具有不同的主制过程及主导因素,监测点的布局应考虑土壤侵蚀的空间尺度效应。提出三级控制的分层抽样监测点布局方案,即采用土壤侵蚀类型分区作为区域尺度上的一级控制因素;采用降雨量、沟壑密度、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结构作为小流域尺度上的二级控制因素,筛选典型小流域;采用坡度、植被盖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作为坡面尺度上的三级控制因素,筛选典型坡面地块单元。逐层筛选监测点位置,在典型小流域出口处布设控制站,在典型坡面地块内布设径流小区。基于空间尺度效应的分层抽样监测点布局方法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以RS为主要数据源,充分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现状,能提高监测点布局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监测点布局 空间尺度 分层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膨胀土制样长度对试样密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洵 张晨 黄英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31,共4页
在对重塑膨胀土裂隙性问题的单元试验研究中,传统的分层制样法易产生"层间薄弱带",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增加制样高度的单层压实制样方法,探讨了制样高度对重塑膨胀土试样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对重塑膨胀土裂隙性问题的单元试验研究中,传统的分层制样法易产生"层间薄弱带",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增加制样高度的单层压实制样方法,探讨了制样高度对重塑膨胀土试样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密度沿深度方向变化规律类似,均呈现出顶部大、底部小的分布特征;增加制样高度导致试样顶部与底部密度差及密度变化率发生改变;试样密度变化率随深度分布存在拐点,拐点以上部分密度变化率较小,以下部分较大;随着制样高度的增大,拐点位置向试样下部移动;以拐点位置为基础,初步给出了适合本制样方法的制样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膨胀土裂隙 单元试验 制样方法 层间薄弱带 密度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