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ML的GIS互操作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刚毅 张涣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3,90,共4页
GIS互操作研究是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热点。OGC制定的GML标准给互操作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它是解决多源、多层次、多维地理空间信息互操作的简单而有效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GIS互操作,接着提出了基于GML的GIS可互操作模型,最后,具... GIS互操作研究是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热点。OGC制定的GML标准给互操作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它是解决多源、多层次、多维地理空间信息互操作的简单而有效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GIS互操作,接着提出了基于GML的GIS可互操作模型,最后,具体阐述了地理数据的GML表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gml 地理空间信息 互操作模型 系统研究 地理信息 地理数据 OGC 多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 quality evaluation for drinking water based on GIS and ant colony clustering algorithm 被引量:4
2
作者 侯景伟 米文宝 李陇堂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51-1057,共7页
To develop a better approach for spatial evaluation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 intelligent evaluation method integrat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and an ant colony clustering algorithm(ACCA) was used.... To develop a better approach for spatial evaluation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 intelligent evaluation method integrat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and an ant colony clustering algorithm(ACCA) was used. Drinking water samples from 29 wells in Zhenping County, Chin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35 parameters on water quality were selected, such as chloride concentration, sulphate concentration, total hardness, nitrate concentration, fluoride concentration, turbidity, pH, chromium concentration, COD, bacterium amount, total coliforms and color. The best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for the 35 parameters were found and selected from all types of interpolation methods in GIS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minimum cross-validation errors. The ACCA was improved through three strategies, namely mixed distance function, average similitude degree and probability conversion functions. Then, the ACCA was carried out to obtain different water quality grades in the GIS environment. In the end, the result from the ACCA wa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competitive Hopfield neural network(CHNN)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CCA according to three evaluation indexes, which are stochastic sampling method, pixel amount and convergence speed. It is shown that the spatial water quality grades obtained from the ACCA were more effective, accurate and intelligent than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CH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t colony clustering algorithm (ACCA) quality evaluation drinking water spati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被引量:70
3
作者 石菊松 张永双 +1 位作者 董诚 吴树仁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82,共8页
基于ArcGIS8软件平台开发了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信息系统,通过全面分析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的地形条件,工程地质岩组、构造与斜坡结构类型、人类工程活动、水的作用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 基于ArcGIS8软件平台开发了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信息系统,通过全面分析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的地形条件,工程地质岩组、构造与斜坡结构类型、人类工程活动、水的作用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GIS技术的信息量模型和敏感性评价方法,实现了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其中,高危险区面积3.30km2,占7.1%;中危险区面积5.77km2,占12.4%;低危险区面积16.40km2,占35.3%;基本安全面积21.05km2,占45.2%,可以作为巴东新城区城镇建设规划和减灾防灾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危险性 gis技术 新城区 区划 灾害信息系统 工程地质岩组 人类工程活动 评价指标体系 城镇建设规划 信息量模型 三峡库区 平台开发 地形条件 滑坡灾害 结构类型 评价方法 高危险区 减灾防灾 巴东县 敏感性 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及气候-土壤-地形因子的浙江省茶树栽培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92
4
作者 金志凤 黄敬峰 +3 位作者 李波 罗列万 姚益平 李仁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1-236,I0005,共7页
进行茶树栽培精细化的综合区划研究可为浙江省茶叶产业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该文根据茶叶产量与气象、地形、土壤条件的相关分析,提出了茶树栽培综合区划指标为4个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极端最低气温≤-13℃出... 进行茶树栽培精细化的综合区划研究可为浙江省茶叶产业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该文根据茶叶产量与气象、地形、土壤条件的相关分析,提出了茶树栽培综合区划指标为4个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极端最低气温≤-13℃出现的频率和4-10月的平均相对湿度)、2个土壤因子(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和3个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和海拔高度)。应用混合插值法(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对气候因子进行了细网格推算;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了茶树栽培的综合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计算了综合评估指数的分布规律,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屏蔽不宜栽培区域,将浙江省茶树栽培区域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个等级,完成茶树专题综合区划图。结果表明,浙江省适宜茶树栽培的地域面积约占46.40%,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为600~900m的半高山地区;较适宜区占44.94%,多分布在6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区或介于900~1200m的山区;不适宜区占8.66%,为12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结合茶叶生产现状,对浙江省茶树栽培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评述,为浙江茶叶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区域规划 模型 空间插值 适宜性评价 茶树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34
5
作者 陈刚 陈植华 +2 位作者 李门楼 高云福 徐恒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6,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因为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新颖、高效的工具。本文深入GIS的功能和水资源管理的实际,通过山西汾阳县的应用实例,阐明了应用ArcInfo/ArcView构建水资源管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GIS)因为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新颖、高效的工具。本文深入GIS的功能和水资源管理的实际,通过山西汾阳县的应用实例,阐明了应用ArcInfo/ArcView构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储存、分析以及二次开发的方法和过程,分析了两者结合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在水资源系统模拟、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水资源管理 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Database和ArcSDE的湿地GIS数据库技术研究与应用实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孟华 李晓东 +2 位作者 韩敏 邢军 丁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以松嫩湿地为背景,介绍了GeoDatabase结合ArcSDE技术建立G IS数据库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的理论细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者的改进连接方案;同时将该方法与传统的G IS数据存储方式相比较来说明其先进... 以松嫩湿地为背景,介绍了GeoDatabase结合ArcSDE技术建立G IS数据库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的理论细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者的改进连接方案;同时将该方法与传统的G IS数据存储方式相比较来说明其先进性。进而通过实例证明了此数据库技术在应用系统开发中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 GEODATABASE ARCS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行为数据的GIS分析方法 被引量:46
7
作者 赵莹 柴彦威 +1 位作者 陈洁 马修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概念模型,建立时空路径分析的GIS数据模型,并通过GIS三维可视化工具,实现了个体时空路径的三维可视化。运用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调查数据,对所提出的数据模型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时空行为数据的GIS分析方... 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概念模型,建立时空路径分析的GIS数据模型,并通过GIS三维可视化工具,实现了个体时空路径的三维可视化。运用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调查数据,对所提出的数据模型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时空行为数据的GIS分析方法有效地集成了GIS的空间分析和三维可视化功能,为人类时空行为数据的直观表现和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最后,讨论和展望了时空行为数据GIS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行为 三维可视化 时间地理学 时空路径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共享与GIS互操作的实现初探 被引量:10
8
作者 骆成凤 吴国平 余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0-22,共3页
地理信息共享与GIS互操作是实现社会化GIS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简述GIS互操作规程的基础上 ,提出用组件技术来实现GIS互操作 ,并指出实现GIS互操作的关键在于把GIS功能分解为具有标准接口的可管理的软件组件。最后讨论了GIS互操作实现过... 地理信息共享与GIS互操作是实现社会化GIS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简述GIS互操作规程的基础上 ,提出用组件技术来实现GIS互操作 ,并指出实现GIS互操作的关键在于把GIS功能分解为具有标准接口的可管理的软件组件。最后讨论了GIS互操作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共享 互操作 软件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支持下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 被引量:53
9
作者 赵筱青 王海波 +1 位作者 杨树华 徐晓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92-4910,共19页
以防治水土流失和维护景观整体生态优化为目标,选择我国滇西南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典型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和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资源利用格局整体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 以防治水土流失和维护景观整体生态优化为目标,选择我国滇西南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典型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和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资源利用格局整体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和生态格局组分,探讨山地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途径。结果表明:(1)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成本距离加权"制图分析工具,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方法是可行的;(2)将水平生态过程作为一种对景观的控制过程来对待,以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为保护源,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MCR)模型,构建了对土地资源整体生态功能起维护作用,对源内物种的迁移或扩散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的廊道、辐射道和战略点等生态格局组分;(3)基于MCR阻力值建立的频率序列及拐点图,拐点两侧的土地利用类型异质性较大,可以作为划分土地功能分区的临界点,以此划分出有利于生态安全的核心源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农业耕作区和居民生活区等6类土地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空间格局生态优化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相结合的广西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黄鹄 胡自宁 +1 位作者 陈新庚 沈健全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0,共5页
利用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数字化地形图和历史航空相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获取广西海岸线的时空变化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广西海岸线总的长度减小,在1955—1998年期间岸线长度呈递减趋势;(2)岸线由曲折向平直... 利用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数字化地形图和历史航空相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获取广西海岸线的时空变化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广西海岸线总的长度减小,在1955—1998年期间岸线长度呈递减趋势;(2)岸线由曲折向平直化演变,其中围垦段的岸线相对平直;(3)风流岭江南岸及企沙东面鹿墩岛海岸的自然侵蚀幅度不大,岸线变形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 时空变化 广西 遥感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质量因子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军锋 李天文 +2 位作者 金学林 刘学军 吴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该文分析大熊猫栖息地环境现状,将影响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因素归为4类:地形因素、植被因素、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根据陕西省秦岭山区第三次大熊猫栖息地调查资料,应用GIS空间数据内插分析及统计技术,从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森林... 该文分析大熊猫栖息地环境现状,将影响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因素归为4类:地形因素、植被因素、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根据陕西省秦岭山区第三次大熊猫栖息地调查资料,应用GIS空间数据内插分析及统计技术,从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森林起源、乔木郁闭度、灌木盖度、竹子盖度、竹子生长状况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方面系统分析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状况,绘制各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图,得出结论:现有调查区的大部分区域适宜大熊猫栖息。同时,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影响,指出人类生产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的负面影响仍在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盖度 郁闭度 生长状况 乔木 灌木 坡向 生产活动 质量状况 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ME实现GIS与CAD的语义转换 被引量:29
12
作者 曾巧玲 张书亮 +1 位作者 姜永发 闾国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214-217,共4页
论文分析了GIS和CAD的数据结构,介绍了如何利用FME实现GIS数据与CAD的语义转换及其优势所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数据转换,可以在数据转换过程中重构数据实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数据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CAD gis 语义转换 数据结构 S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泥石流流域分布式水文计算系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宇 管群 +1 位作者 胡凯衡 李洪雷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0-262,265,共4页
基于GIS技术与分布式水文模型,设计并实现泥石流流域分布式水文计算系统。以流域降雨、高程、坡度等数据为输入,对泥石流流域的降雨产流、产沙进行模拟,自动批量计算指定时间段内每日流域出口清水流量、泥沙流量以及流水含沙量。将系统... 基于GIS技术与分布式水文模型,设计并实现泥石流流域分布式水文计算系统。以流域降雨、高程、坡度等数据为输入,对泥石流流域的降雨产流、产沙进行模拟,自动批量计算指定时间段内每日流域出口清水流量、泥沙流量以及流水含沙量。将系统应用到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流域中,计算得到的高含沙水流含沙量与实测的含沙量数据误差很小,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泥石流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南通EMS/DMS为例谈GIS平台的选型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志强 韩贤斌 +1 位作者 罗小莉 邬俊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6期41-44,共4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配电网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力系统的GIS平台,其选型和使用,必须从电力系统应用的角度出发,既要提供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又要满足工作节点多且分散、并发操作性强的特点。通过深入的分析比较...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配电网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力系统的GIS平台,其选型和使用,必须从电力系统应用的角度出发,既要提供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又要满足工作节点多且分散、并发操作性强的特点。通过深入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在服务器方选择SDE负责管理空间数据,Arc/Info实施高级地理分析功能,在客户方采用MapObjects执行显示功能的电力系统GIS解决方案;并列举该方案在南通 EMS/DMS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配网管理系统 gis EMS 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空间电力负荷预测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7
15
作者 肖白 穆钢 +3 位作者 杨右虹 闫浩 杨晨钧 陈宏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3-57,共5页
为满足现代城市电网规划对电力负荷预测提出的新要求,形成了建设基于GIS的空间电力负荷预测(SLF)平台的总体方案。应用空间分析理论,采用电网的分层分区技术,开发了以城市空间电力负荷分析和预测为核心,集负荷历史数据采集与管理、空间... 为满足现代城市电网规划对电力负荷预测提出的新要求,形成了建设基于GIS的空间电力负荷预测(SLF)平台的总体方案。应用空间分析理论,采用电网的分层分区技术,开发了以城市空间电力负荷分析和预测为核心,集负荷历史数据采集与管理、空间信息处理以及预测结果评价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和预测系统。提出了空间电力负荷规律性分析方法、实用化的SLF方法等关键技术,为进行详尽的数据挖掘分析、高质量的需求预测和一体化的空间电力负荷管理提供界面友好的可视化操作平台。该平台适应城市电网规划精益化的新要求,可为提高SLF精度、提升负荷预测工作的管理水平、科学指导城市电网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电网 负荷规律性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灾害应急管理系统业务数据和空间数据的集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慧敏 胡飞虎 +1 位作者 耿泽飞 张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67,共5页
常用的关系数据库缺乏直接管理空间数据的成熟的通用方案。借助于空间数据库引擎(SDE)技术,扩展了关系数据库功能,使关系数据库成为业务数据和空间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灾害应急管理系统数据... 常用的关系数据库缺乏直接管理空间数据的成熟的通用方案。借助于空间数据库引擎(SDE)技术,扩展了关系数据库功能,使关系数据库成为业务数据和空间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灾害应急管理系统数据库,对系统数据整体结构进行研究设计,解决了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关联问题,实现了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无缝集成和一体化存储。该方法已在省级应急管理信息示范平台上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应急管理系统 数据集成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规划系统的空间负荷预测 GIS 平台与总体设计框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天华 王平洋 范明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6-10,共5页
文章在分析空间负荷预测、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电规划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设计采用Client/Server结构,将规划数据集中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上,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提供良好的人机接口和空间... 文章在分析空间负荷预测、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电规划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设计采用Client/Server结构,将规划数据集中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上,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提供良好的人机接口和空间分析能力,并具体分析了三个子系统的功能:负荷研究系统、馈线分析系统和优化规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规划系统 负荷预测 gis 客户/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乐清湾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基于RS和GIS的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宋国利 臧淑英 钟婷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5,共10页
在RS和GIS的支持下,采用1993年和2008年的2期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对乐清湾土地利用进行了生态风险变化研究。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影响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风险权重,构建了一个综合性... 在RS和GIS的支持下,采用1993年和2008年的2期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对乐清湾土地利用进行了生态风险变化研究。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影响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风险权重,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通过对生态风险指数采样结果进行空间插值,分析解释了研究区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乐清湾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15年来建筑与交通用地、养殖区、旱地面积持续增大,而园地面积持续减小;由此导致相对高风险区域面积不断增大,低风险区域面积不断减小,使整个区域的生态风险指数整体增高,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乐清湾湿地是急需采取保护性措施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空间分析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性空间分析及其与GIS集成模式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喜 秦耀辰 张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探索性空间分析基于让数据说话的理念,可以避免野值或非典型观测值的误导。在对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交互式和动态空间数据分析、地学可视化及可视化空间分布、确认性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探索性空间分... 探索性空间分析基于让数据说话的理念,可以避免野值或非典型观测值的误导。在对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交互式和动态空间数据分析、地学可视化及可视化空间分布、确认性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探索性空间分析的主要技术。由于统计分析软件和GIS的数据格式差异很大,直接将二者简单集成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切实可行的集成方式是采用对象连接和嵌入(OLE)技术,分别调用统计分析软件的探索性分析功能(或者函数)以及GIS的地图显示和空间分析功能,并进行必要开发,实现二者的集成。最后对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探索性空间分析 gis 集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河口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俊耀 成筠 郑丙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79-281,共3页
设计基于Web GIS的河口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以ArcIMS为平台,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动态实时监测水环境变化,模拟水质污染扩散,分析水质变化趋势,对河口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并提供水环境水质预警及空间决策的支持帮助,... 设计基于Web GIS的河口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以ArcIMS为平台,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动态实时监测水环境变化,模拟水质污染扩散,分析水质变化趋势,对河口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并提供水环境水质预警及空间决策的支持帮助,实现水环境管理的标准化与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污染模拟 预警 空间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