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GGE双标图的北方旱寒区冬油菜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孙瑞
杨刚
张华
孙万仓
-
机构
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
基金
农业农村部强冬性油菜品种改良项目(CARS12-09)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2ZD6NA009,17ZD2NA016-4)
+1 种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公招博士科研启动项目(GAU-KYQD-2022-09,No.31560397)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4G10000317)。
-
文摘
为评判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以及在北方地区越冬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对北方11个省(区、市)两年25个试点43点次试验的12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进行了GGE双标图法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效应为55.12%,远远大于环境效应和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为环境效应、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的2.5倍,因此,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生产关键是选择超强抗寒品种。陇油6号、7号和12号品种抗寒性优良、越冬率稳定、广适性好,以‘陇油6号’和‘陇油7号’为最佳。GGE双标图分析还表明,本试验25个试点除祁县和天水两个试点外,其余试点对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抗寒性的鉴别力均较好,可作为北方冬油菜抗寒性鉴定的试点,以泾源、临河和靖边为最佳试点。同时将所有试点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区,并筛选出了适宜不同生态区的特异适应性品种。‘陇油6号’和‘陇油7号’适于在参试的所有试点栽培;‘07皋兰DQW-1-3’和‘07兰州MXW-1-3’适于在拉萨、酒泉、定州、顺义、延边等地栽培;‘06468’适于在天水栽培。本研究表明,品种效应对冬油菜越冬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但环境效应和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冬油菜越冬率的影响也占较大比重,故在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生产中,要综合考虑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地区以及不同地区的种植品种,才能保证其安全越冬。
-
关键词
冬油菜
越冬率
品种适应性
生态适宜地
gge双标图法
北方旱寒区
-
Keywords
winter rapeseed(Brassica rapa L.)
over wintering rate
variety adaptability
ecological suitable areas
gge biplot
drought-cold regions of northern China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8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