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跨连续GFRP-混凝土组合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黄辉 王文炜 戴建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研究GFRP-混凝土组合板的受力性能,对3块GFRP-混凝土组合连续板进行了静载试验.3块组合板分别通过环氧树脂胶或剪力栓钉与下部型钢支座连接.试验结果表明:所有组合板的最终破坏形态均表现为加载垫块处局部冲剪破坏;中支座处和边支座... 为研究GFRP-混凝土组合板的受力性能,对3块GFRP-混凝土组合连续板进行了静载试验.3块组合板分别通过环氧树脂胶或剪力栓钉与下部型钢支座连接.试验结果表明:所有组合板的最终破坏形态均表现为加载垫块处局部冲剪破坏;中支座处和边支座处没有出现荷载重分布现象,组合板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受力性能及变形协调能力.然后,基于塑性极限理论,提出了一种GFRP-混凝土组合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GFRP-混凝土组合板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混凝土组合板 连接方式 冲剪破坏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口型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受弯性能
2
作者 王杰堂 王蕊 +2 位作者 赵晖 刘发起 张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6,共9页
闭口型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板在充分利用组合板优点的同时实现废弃混凝土再利用,为此,针对该新型组合板,开展受弯性能试验,考察不同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组合板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和跨中截面应变发展情况。建立闭口型压... 闭口型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板在充分利用组合板优点的同时实现废弃混凝土再利用,为此,针对该新型组合板,开展受弯性能试验,考察不同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组合板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和跨中截面应变发展情况。建立闭口型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板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粗骨料取代率、净跨度与钢板厚度对受弯承载力的影响。最后,基于试验与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提出该新型组合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受弯过程中,中和轴上移幅度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取代率的闭口型组合板整体呈弯曲破坏形态;再生混凝土组合板的受弯承载力较普通混凝土板下降6.6%~8.9%;考虑钢材截面部分塑性发展及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的简化计算公式可较好预测组合板的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再生混凝土 闭口型压型钢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炜 巫山 +2 位作者 吴桢灏 孙秀贵 王巍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均采用由底层混凝土预制板和上层混凝土现浇层组成的叠合板,可在保证桥梁整体性和无支模施工的同时,使收缩徐变作用下混凝土板和钢梁应力较全现浇板降低。预应力锚固区采用UHPC桥面板,并在边跨增设1道预应力束,可有效避免该区域混凝土的损伤。在中支点两侧各32 m范围布置URSP连接件,可释放抗剪约束的同时保留抗拔作用,配合预应力技术可将频遇组合下的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压应力水平控制在1.12 MPa以内。在中支点两侧各20 m范围内负弯矩区设置混凝土底板与钢梁底板进行组合(双重组合技术),并结合组合梁顶部URSP连接件技术,可使负弯矩区组合梁形成一个倒置的“正弯矩组合梁”效应,从而降低负弯矩区钢梁底板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混凝土叠合 预应力 UHPC URSP连接件 双重组合技术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混凝土组合梁冲击响应特性
4
作者 牛增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90,共8页
为解决传统钢结构自重大、耐久性不足的问题,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与混凝土形成组合结构,能够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耐久性。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混凝土高度、界面连接形式对G... 为解决传统钢结构自重大、耐久性不足的问题,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与混凝土形成组合结构,能够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耐久性。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混凝土高度、界面连接形式对GFRP-混凝土组合梁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冲击物质量、冲击速度、冲击点位置、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组合梁冲击响应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高度的增加,组合梁跨中挠度峰值不断减小;冲击力峰值随冲击高度增大而增大,其变化量呈现一定的离散型特征;组合梁跨中位置产生最大拉压应变的时间相同,底部的应变峰值显著高于顶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试验值表现出较高的吻合度;冲击力峰值与冲击物质量、冲击速度均呈二次函数关系,跨中挠度峰值与冲击物质量、冲击速度均呈线性相关,提高混凝土强度后GFRP-混凝土组合梁耗能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冲击响应特性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gfrp-混凝土组合 冲击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优化下的GFRP-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诗惠 蔡春声 +1 位作者 张建仁 曾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7,共9页
为推广GFRP-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工程应用,在GFRP-混凝土组合板界面抗剪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黏砂连接和环氧树脂湿黏结2种连接界面,将前期研究的GFRP-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连接界面进行重新优化设计,制作10块试件进行静力试验,并将试验... 为推广GFRP-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工程应用,在GFRP-混凝土组合板界面抗剪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黏砂连接和环氧树脂湿黏结2种连接界面,将前期研究的GFRP-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连接界面进行重新优化设计,制作10块试件进行静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前期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界面重新优化设计的组合板试件,在试验加载过程中能够满足平截面假定,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变形恢复能力;试件的破坏虽然为脆性破坏,但是在破坏前构件的变形较大,有一定预兆,具有较高的强度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混凝土组合板 静力试验 试验分析 界面连接 界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铁合建斜拉桥钢桁-混凝土板组合梁受力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施洲 赵旭泼 +2 位作者 刘振标 夏正春 印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78-2789,共12页
以某主跨808 m的公铁合建新型钢桁-混凝土板组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局部组合梁细化的全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双层组合梁的受力传力特性和混凝土桥面板荷载分配比,并讨论混凝土桥面板厚度t_(b)、横梁刚... 以某主跨808 m的公铁合建新型钢桁-混凝土板组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局部组合梁细化的全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双层组合梁的受力传力特性和混凝土桥面板荷载分配比,并讨论混凝土桥面板厚度t_(b)、横梁刚度变化系数λ_(K)和钢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λ_(E)对组合梁受力传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不利组合工况下,钢桁架最不利Von Mises应力为183.6 MPa,混凝土桥面板最大拉应力为5.3 MPa,均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沿纵向路径,钢桁架和混凝土桥面应力在节间横梁间均呈“波形”分布;上下层混凝土桥面板顶、底面应力沿横向近似呈“W”和“M”状分布,表明桥面板承受一定沿横向不均匀分布弯矩;公路及铁路混凝土桥面最大剪力滞系数分别为1.45、1.36,更宽的公路混凝土桥面剪力滞效应更显著;公路及铁路混凝土桥面分别承担上、下层结构57.46%~79.99%和33.21%~62.81%的轴向荷载,为组合梁的主要传力构件;混凝土桥面板的应力随t_(b)及λ_(K)的增大而增大,随λ_(E)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混凝土桥面每层平均荷载分配比ξ与t_(b)成正比,与λ_(K)及λ_(E)成反比;当t_(b)、λ_(K)和λ_(E)参数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8~1.4、0.4~1.6以及4~10时,组合梁混凝土桥面应力及荷载分配比ξ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公铁合建斜拉桥 钢桁-混凝土组合 受力特性 传力特性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UHPC槽形节段与整体式混凝土板组合梁受剪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宝春 陈逸聪 +1 位作者 周家亮 刘永健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4,共11页
将预制的UHPC槽形节段通过干缝连接和预应力张拉形成槽形梁,再与整体现浇的混凝土板组合成的组合梁,称为预应力UHPC槽形节段与整体式混凝土板组合梁(PUCS-MCS组合梁)。它是一种能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施工方便且整体性能好的新型桥... 将预制的UHPC槽形节段通过干缝连接和预应力张拉形成槽形梁,再与整体现浇的混凝土板组合成的组合梁,称为预应力UHPC槽形节段与整体式混凝土板组合梁(PUCS-MCS组合梁)。它是一种能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施工方便且整体性能好的新型桥梁结构。为探究其抗剪性能,开展了9根模型梁的试验。分析了接缝数、接缝处剪力键数、剪跨比、UHPC钢纤维体积率、配箍率和纵筋率等参数对试件变形、破坏模式、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基于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PUCS-MCS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PUCS-MCS组合梁均为剪压破坏,所有梁在开裂前的荷载-挠度曲线差异不大,在开裂后刚度不断下降;PUCS-MCS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随接缝处剪力键数、UHPC钢纤维掺量、配箍率和纵筋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干接缝数量增加和剪跨比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干接缝和剪力键,影响最小的是钢纤维掺量和配箍率,因此PUCS-MCS组合梁可不配箍筋,并可采用较低钢纤维掺量的UH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预应力槽形节段梁 整体式混凝土 组合 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计冲击荷载作用下GFRP-混凝土组合梁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丽辉 周文波 +2 位作者 王岩 张浩天 巩勋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5-237,共13页
为探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 plastic,GFRP)-混凝土组合梁在多次落石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响应,采用摇臂式落锤试验机,对1根纯GFRP梁及4根GFRP-混凝土组合梁进行累计冲击试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试验梁位移、冲击力、应变... 为探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 plastic,GFRP)-混凝土组合梁在多次落石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响应,采用摇臂式落锤试验机,对1根纯GFRP梁及4根GFRP-混凝土组合梁进行累计冲击试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试验梁位移、冲击力、应变时程曲线及裂缝开展状态,并分阶段讨论了梁体损伤演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纯GFRP梁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但冲击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组合梁的破坏特征均为混凝土主裂缝贯通,GFRP-混凝土界面发生剥离,良好的界面黏结性能是确保GFRP-混凝土组合梁抗冲击性能提升的关键;竖向冲击荷载下,混凝土厚度的增大,可明显减小同一冲击高度下梁体跨中的变形响应;试验梁抵抗侧向冲击的能力优于其抵抗竖向冲击的能力。采用显示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GFRP-混凝土组合梁累计冲击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冲击锤质量、冲击速度及截面高度比等参数对GFRP混凝土组合梁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gfrp-混凝土组合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王激扬 刘修良 +2 位作者 王树斌 纪恩文 胡志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本试验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裂缝病害问题,对4组采用不同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厚度的横桥向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抗弯破坏试验,研究了组...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本试验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裂缝病害问题,对4组采用不同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厚度的横桥向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抗弯破坏试验,研究了组合板的荷载-挠度关系与裂缝开展特征;用等效截面法计算了开裂应力、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力,验证了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板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60 mm厚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铺装层在小配筋率(2.6%)和低于规范要求的保护层厚度(15 mm)条件下呈现出多缝开裂的破坏形态,具备较高的延性和开裂应力,满足规范和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 组合 抗弯性能 等效截面法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
10
作者 袁涛涛 蔡玉军 +1 位作者 聂少锋 隋璐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1,共10页
为研究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1个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4个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循环往复加载试验;观察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破坏全过程,并分析该类剪力墙的滞... 为研究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1个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4个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循环往复加载试验;观察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破坏全过程,并分析该类剪力墙的滞回特征、变形能力、承载能力、耗能性能、刚度和强度退化能力。结果表明: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弯曲型破坏,滞回曲线较为饱满;配置钢芯板的剪力墙承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较优;PBL剪力键的构造方式可保证钢芯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完好,PBL剪力键平放会导致剪力墙出现沿PBL剪力键的水平通缝,影响剪力墙承载能力的发挥,建议采用PBL剪力键竖放的构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芯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PBL剪力键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钢板对GFRP-混凝土组合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耘宇 王言磊 欧进萍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共5页
为了克服GFRP-混凝土组合梁刚度低和抗剪能力弱等缺点,结合钢材刚度大、抗剪能力强和价格低等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GFRP/钢-混凝土组合梁。以某一特定GFRP-混凝土组合梁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分别考察了在GFRP箱梁下翼缘、腹板和U形部位(双... 为了克服GFRP-混凝土组合梁刚度低和抗剪能力弱等缺点,结合钢材刚度大、抗剪能力强和价格低等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GFRP/钢-混凝土组合梁。以某一特定GFRP-混凝土组合梁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分别考察了在GFRP箱梁下翼缘、腹板和U形部位(双腹板和下翼缘)中复合钢板后钢板体积比(复合部位处钢板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对GFRP-混凝土组合梁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在GFRP箱梁下翼缘中复合单向CFRP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钢板后,GFRP-混凝土组合梁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 gfrp-混凝土组合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扶壁卸荷板组合挡土墙卸荷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淼 董建勋 +1 位作者 肖胜寒 郭昊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7,共6页
为了解决高填方边坡挡土结构内力大和工程成本高等难题,提出钢筋混凝土扶壁+卸荷板组合挡土墙形式,利用卸荷板的卸荷效应,降低墙后土压力,减小结构内力。将库伦滑动楔体理论和Klein方法结合,给出组合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和挡土墙理论... 为了解决高填方边坡挡土结构内力大和工程成本高等难题,提出钢筋混凝土扶壁+卸荷板组合挡土墙形式,利用卸荷板的卸荷效应,降低墙后土压力,减小结构内力。将库伦滑动楔体理论和Klein方法结合,给出组合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和挡土墙理论计算方法。针对大连20.5 m高填方边坡工程,采用组合挡土墙方案及理论计算方法,并研究组合挡土墙卸荷效应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组合挡土墙结构剪力和弯矩的最大值均比扶壁式挡土墙的小将近1/3;现场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影响组合挡土墙卸荷效应的因素主要是卸荷板埋置深度和卸荷板长度;从结构剪力及弯矩均衡的角度考虑,卸荷板最优设置方案为,卸荷板埋置深度为挡土墙高度的中间位置,卸荷板长度与其对应的挡墙段高度比值为1.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扶壁+卸荷组合挡土墙 卸荷 卸荷效应 高填方边坡 土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板组合高墩受压性能试验
13
作者 蔡哲罕 卓卫东 +2 位作者 林楷奇 王志坚 刘秋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1-571,共11页
为改善传统钢筋混凝土高墩桥梁的抗震性能,基于能力设计原理和结构抗震韧性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一种可更换部件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板组合箱形截面高墩。本文设计制作了1/10比例的缩尺试件,通过轴心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荷载偏心率、... 为改善传统钢筋混凝土高墩桥梁的抗震性能,基于能力设计原理和结构抗震韧性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一种可更换部件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柱-软钢板组合箱形截面高墩。本文设计制作了1/10比例的缩尺试件,通过轴心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荷载偏心率、软钢板厚度等对新型组合高墩受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组合高墩试件在轴压作用下,四肢钢管混凝土柱基本整体协调变形;当加载至试件破坏时,四肢钢管及软钢板均早已受压屈服,钢管套箍作用充分发挥;破坏形态呈整体弯曲失稳。在受偏心压力作用且偏心率不超过0.405时,四肢钢管混凝土柱全截面受压,组合截面纵向应变分布在弹性阶段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在弹塑性阶段近似满足“拟平截面假定”;当加载至试件破坏时,破坏形态亦呈整体弯曲失稳。此外,钢系梁受力较小,仅起构造作用;而增大软钢板厚度,可有效提高新型组合高墩的截面抗弯刚度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降低其侧向挠度;故在计算新型组合高墩的受压承载力时,应充分考虑软钢板的“结构元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受压性能 轴压试验 组合高墩 可更换构件 软钢 拟平截面假定 钢管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连接程度GFRP-混凝土桥面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佟兆杰 黄侨 +1 位作者 高达文 宋晓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9,共9页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改进GFRP-混凝土组合板连接程度并进一步改进组合板延性的方法,即通过砾石覆盖率来改变G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强度,并利用界面黏结失效前后组合板连接机理的变化来改变组合板的弯曲刚度,进一步改变组合板的延性.通过5...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改进GFRP-混凝土组合板连接程度并进一步改进组合板延性的方法,即通过砾石覆盖率来改变G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强度,并利用界面黏结失效前后组合板连接机理的变化来改变组合板的弯曲刚度,进一步改变组合板的延性.通过5片足尺T形GFRP-混凝土组合板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连接程度下组合板受力性能的差异.试验中,重点关注了变形、板端滑移、应变分布、破坏模式等力学参量.试验结果表明,尽管无黏结T形GFRP板与混凝土的界面光滑,但GFRP板与混凝土间已表现出部分组合作用.砾石覆盖率的变化可以改变组合板的连接程度、破坏模式、极限荷载及其延性.合理的砾石覆盖率可以使组合板在板端出现滑移前具有很好的抗弯刚度,在出现板端滑移后仍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并且不会显著降低组合板的极限荷载.最后,通过理论方法对组合板的开裂荷载和抗剪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混凝土组合板 连接程度 延性 覆盖率 开裂荷载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再生混凝土-钢管组合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曾岚 李丽娟 +4 位作者 陈光明 谢猛 崔家杰 韩文冠 潘珠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1-27,共7页
FRP管-再生混凝土-钢管组合柱作为一种新型组合构件,由外FRP管、内钢管以及两管之间填充的再生骨料混凝土3部分组成,其中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建筑结构的绿色化、节能化。通过对21根这种组合柱进行单调轴压试验,研究不同再... FRP管-再生混凝土-钢管组合柱作为一种新型组合构件,由外FRP管、内钢管以及两管之间填充的再生骨料混凝土3部分组成,其中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建筑结构的绿色化、节能化。通过对21根这种组合柱进行单调轴压试验,研究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及不同FRP管厚度对这种组合结构的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组合柱相比于填充普通骨料的双管柱承载力有所下降,但延性却有明显提高,有利于抗震;再生骨料替代率为30%的双管组合构件力学性能较好;同时,相比于FRP约束实心组合柱,再生骨料的双管空心柱也表现出良好的约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再生混凝土-钢管组合 轴压性能 再生骨料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边柱与组合梁端板连接的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静峰 龚旭东 +1 位作者 姜涛 李国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53,共10页
为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混凝土组合梁端板连接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4榀带楼板半刚性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端板连接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件为边柱节点,试验参数为柱截面类型和端板类型。详细考察试验全过程和试... 为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混凝土组合梁端板连接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4榀带楼板半刚性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端板连接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件为边柱节点,试验参数为柱截面类型和端板类型。详细考察试验全过程和试件破坏模式,分析组合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特征值、强度和刚度退化规律、耗能能力等。根据现有规范评价节点的刚性和延性。研究表明,端板类型、柱截面类型和螺栓锚固构造对组合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有明显影响;钢管混凝土边柱与钢-混凝土组合梁端板连接节点为半刚性连接、部分强度节点;此类新型组合节点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连接构造安全可靠,满足现有抗震设计要求,可以在组合框架结构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连接 钢管混凝土 组合框架 连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梁钢与混凝土板相对滑移及栓钉受力状态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罗如登 叶梅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61,共5页
研究了单伸臂简支组合梁和双伸臂简支组合梁钢与混凝土板之间相对滑移和栓钉受力的关系 ;考察评价了材料力学中基于平截面假定的计算平面梁纵向剪力流公式计算组合梁栓钉受力的适用性 ;研究了无钉区两侧密集型布置的栓钉群中剪力的分配 。
关键词 组合梁钢 混凝土 相对滑移 受力状态 组合结构 单伸臂简支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板单向受压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聂建国 李法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2,共6页
采用弹性薄板理论建立基于弹性扭转约束边界的组合板局部稳定分析模型,研究四边简支矩形钢—混凝土组合板在轴向受压状态下的稳定性。根据能量驻值原理,推导组合板局部失稳临界荷载解析解,理论解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根据钢... 采用弹性薄板理论建立基于弹性扭转约束边界的组合板局部稳定分析模型,研究四边简支矩形钢—混凝土组合板在轴向受压状态下的稳定性。根据能量驻值原理,推导组合板局部失稳临界荷载解析解,理论解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根据钢板屈服先于弹性局部屈曲和弹性局部屈曲先于整体屈曲的原则,推导出组合板轴向受压状态下栓钉在2个方向的最大间距和混凝土板最小厚度的限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 稳定性分析 栓钉间距 混凝土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在空心板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金辉 徐岳 +1 位作者 郑求才 邵国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装配式空心板桥由于铰缝损伤而出现"单板受力"问题,为增强梁板间的横向连接,提出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以寿昌江二号桥(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背景,简述该技术在该桥中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沿... 装配式空心板桥由于铰缝损伤而出现"单板受力"问题,为增强梁板间的横向连接,提出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以寿昌江二号桥(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背景,简述该技术在该桥中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沿梁底铰缝两侧设置剪力键,纵向锚贴U形钢板,并在U形钢板和铰缝间灌注高强自密实灌浆料。为检验加固效果,对该桥第2跨进行加固前、后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该桥跨中应变平均降低20%,挠度平均降低25%以上,桥梁的刚度有所提升;加固后1号板的横向分布系数增大,1号与2号梁板间的铰缝损伤得到修复。实践证明,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可增强主梁间的横向联系,能有效解决"单板受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空心 钢筋混凝土结构 型钢-混凝土 组合加固 受力 荷载试验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板的弹性整体剪切屈曲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丽丽 聂建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2-629,共8页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板的弹性整体剪切屈曲性能,采用夹层板理论推导了组合板弹性屈曲方程,分析了界面剪切刚度的影响.通过在钢与混凝土之间设置假想的剪切薄层,模拟钢-混凝土组合板界面滑移效应,建立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板分析模型,推...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板的弹性整体剪切屈曲性能,采用夹层板理论推导了组合板弹性屈曲方程,分析了界面剪切刚度的影响.通过在钢与混凝土之间设置假想的剪切薄层,模拟钢-混凝土组合板界面滑移效应,建立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板分析模型,推导出四边简支矩形组合板在均匀受剪状态下的弹性屈曲方程,并分析了界面剪切滑移刚度对屈曲荷载的影响.通过参数分析拟合了防止完全剪力连接四边简支组合板整体屈曲所需混凝土板最小厚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剪切刚度较小时,屈曲荷载增长较快;剪切刚度较大时,屈曲荷载变化缓慢并逐渐趋于稳定,与完全剪力连接组合板的屈曲值接近.该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 整体 剪切屈曲 最小混凝土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