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工艺及对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1
作者 刘红宁 郑凯麒 +2 位作者 陈丽华 姜佳恩 周权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2,I0001,共8页
目的研究阿氏肠杆菌和蛹虫草真菌发酵参苓白术散改良方最佳发酵条件,并在细胞层面评价发酵液的安全性和对酒精性胃损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实验检测经不同条件发酵后的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液中功能成分的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 目的研究阿氏肠杆菌和蛹虫草真菌发酵参苓白术散改良方最佳发酵条件,并在细胞层面评价发酵液的安全性和对酒精性胃损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实验检测经不同条件发酵后的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液中功能成分的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酒精作用24 h建立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模型,考察参苓白术散改良方水提液(0.938 mg/g)和发酵液在低、中、高剂量(0.469、0.938、1.876 mg/g)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基础凋亡的干预作用。结果阿氏肠杆菌发酵参苓白术散改良方的最佳发酵工艺为pH值5,接种量1%,发酵时间1 d。蛹虫草真菌发酵参苓白术散改良方的最佳发酵工艺为pH值6,接种量3%,发酵时间3 d。多菌种发酵最佳接种顺序为先接种阿氏肠杆菌。最佳发酵工艺下人参皂苷Re、橙皮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均得到显著性提高;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液作用于GES-1细胞48 h时使细胞增殖活力提高,且中、高剂量组发酵液能降低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的总凋亡率。结论参苓白术散改良方发酵后其成分影响较大,含量有明显变化,发酵工艺可行,且对GES-1细胞有增殖作用,同时能降低GES-1细胞酒精性损伤的总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 ges-1细胞 酒精性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胃胶囊对恶变后GES-1细胞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娟 汪龙德 +4 位作者 牛小英 汪霞 张瑞婷 吴毓谦 樊泽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目的:观察平胃胶囊对亚硝酸胺类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导的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细胞模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空白... 目的:观察平胃胶囊对亚硝酸胺类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导的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细胞模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空白血清和平胃胶囊含药血清备用;MNNG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制备PLGC细胞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细胞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进行模型评价。CCK-8法筛选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采用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ELISA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采用新型荧光探针JC-10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67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7,MDA-7)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Ki67、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MDA-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ROS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1),Ki67和IL-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MDA-7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空白血清组相比,模型组ROS和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Ki67和MDA-7 mRNA表达水平,Ki67、IL-6和MDA-7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血清组相比,平胃胶囊含药血清组中ROS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上升(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1),Ki67和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MDA-7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平胃胶囊可显著减轻MNNG诱导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调控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防治PLG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胃胶囊 胃癌前病变 ges-1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仁挥发性成分及其对GES-1细胞保护作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小妹 张迎 +5 位作者 罗明权 练勇 程倩颖 靳德军 孔奕丹 魏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1-730,共10页
目的:分析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及其伪品海南假砂的挥发性成分,比较四种砂仁挥发油对胃黏膜保护的活性。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NIST08和NIST08s谱库对比定性色谱结果,分析4种砂仁... 目的:分析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及其伪品海南假砂的挥发性成分,比较四种砂仁挥发油对胃黏膜保护的活性。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NIST08和NIST08s谱库对比定性色谱结果,分析4种砂仁的挥发性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比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及热图分析;建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对4种砂仁挥发油进行胃黏膜保护活性评价。结果:从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及其海南假砂中共检出114种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57、58、58、58种成分,各占总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比含量的93.23%、88.79%、90.87%、91.40%,其中总单萜烃类化合物各占总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比含量的40.48%、37.77%、37.09%、33.39%,总倍半萜烃类化合物各占总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比含量的52.53%、49.88%、31.22%、35.45%;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挥发油对乙醇致GES-1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P<0.05),海南假砂无明显活性。结论:阳春砂与绿壳砂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小,而海南砂、海南假砂与阳春砂、绿壳砂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大;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胃黏膜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ges-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对化疗小鼠巨核系造血及存活率的影响
4
作者 谭筱江 文金序 +1 位作者 邬梦麒 凌世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31-73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对用细胞毒化疗药物后,机体巨核系造血功能恢复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①给予不同剂量rhIL-1β(3×103~3×105U/鼠)后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环磷酰...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对用细胞毒化疗药物后,机体巨核系造血功能恢复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①给予不同剂量rhIL-1β(3×103~3×105U/鼠)后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环磷酰胺,外周血血小板的恢复明显加快,其中以3×105U剂量组效果最佳;注射后5d骨髓BFU-Meg含量随给药剂量加大而增加。②给予不同剂量rhIL-1β(3×103~3×105U/鼠)后小鼠腹腔注射致死量环磷酰胺,30d存活率各用药组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以3×105U组结果最佳(P<005)。结论:rhIL-1β能促进注射半致死量环磷酰胺的小鼠巨核系造血功能恢复,并提高注射致死量环磷酰胺小鼠的30d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巨核细胞 存活率 RH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下调对双氢青蒿素抗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齐磊 段永刚 +4 位作者 丁英奇 张龙 刘玉章 唐晓龙 伍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0-2125,共6页
目的:探讨Notch-1下调对双氢青蒿素抗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双氢青蒿素(5、10、15和20μmol/L)孵育U-2OS细胞后,采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肉瘤细胞中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目的:探讨Notch-1下调对双氢青蒿素抗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双氢青蒿素(5、10、15和20μmol/L)孵育U-2OS细胞后,采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肉瘤细胞中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Notch-1通路下游基因Hes-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Notch-1表达后,采用MTT法、免疫印迹法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在双氢青蒿素作用下U-2OS细胞的存活率,MMP-2、MMP-9和Hes-1的蛋白表达以及U-2OS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免疫印迹法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U-2OS细胞中Notch-1、MMP-2、MMP-9和Hes-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5);下调Notch-1表达后,增强了双氢青蒿素抑制U-2OS细胞生长的作用,MMP-2、MMP-9和Hes-1的蛋白表达及细胞迁移能力进一步降低,显著低于加药组(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可抑制U-2OS细胞中Notch-1通路的活性;下调Notch-1的表达可增强双氢青蒿素抗骨肉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双氢青蒿素 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 细胞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VacA N端片段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GES-1细胞凋亡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卓 张艳 +3 位作者 黎村艳 于文 曹斌 余敏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5,260,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空泡毒素单一毒力决定簇对GES-1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H.pylori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本课题组已构建的pDsRed-Monomer-C1/VacA N端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GES-1细胞中,Weste...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空泡毒素单一毒力决定簇对GES-1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H.pylori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本课题组已构建的pDsRed-Monomer-C1/VacA N端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GES-1细胞中,Western blot鉴定VacA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电子显微镜和中性红摄取试验检测GES-1细胞的空泡样变;Hoechst33342染色、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以及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9、Caspase-3的活化程度,Rho123检测细胞跨膜电位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果:重组质粒pDsRed-Monomer-C1/VacA转染GES-1细胞24小时后,电镜下可明显观察到空泡样变及核固缩、染色质边聚等凋亡特征,重组质粒组部分细胞发生空泡样变;Hoechst 33342染色后镜下可见明显的核染色质浓缩,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发现重组质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程度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分别在12小时和24小时达到峰值;Rho123染色发现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重组质粒转染组释放细胞色素C的浓度呈时间依赖性正相关,与空质粒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VacA N端片段可诱导GES-1细胞凋亡及空泡样变,VacA蛋白可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且可能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GES-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VACA ges-1细胞 线粒体途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幽门螺杆菌诱导人胃GES-1上皮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其对NF-κB信号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黄宣 吕宾 +2 位作者 赵敏 陈冰冰 孟立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诱导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Hp I型菌株感染人胃上皮细胞株GES-1,建立体外Hp感染细胞模型,并予不同浓度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诱导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Hp I型菌株感染人胃上皮细胞株GES-1,建立体外Hp感染细胞模型,并予不同浓度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阿莫西林等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8、IL-4,并应用Wester blot方法检测NF-κB中p65、IKKα、IKKβ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胃GES-1细胞的IC5为5 mg.L-1,阿莫西林为5 mg.L-1,Hp作用于人胃GES-1上皮细胞后,上清液中IL-8明显升高,其中以12 h浓度最高,而予不同浓度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阿莫西林组干预后,IL-8水平在各个时间段均低于模型组,其中以高浓度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而IL-4水平在Hp作用于人胃GES-1细胞后下降,予中浓度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组、高浓度二萜类化合物C组干预后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具有抑制Hp促p65进入胞核,抑制Hp所刺激的IkBα的降解,抑制p65、IkBα磷酸化,抑制蛋白IKKα、IKKβ的表达等作用。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在Hp引起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到核心作用,采用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可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以有效减少Hp诱导的促炎性因子的分泌与增加抑炎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 幽门螺杆菌 核因子-κB 炎症介质 ges-1细胞 信号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人胃上皮细胞GES-1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姜成 刘芬 +1 位作者 鄢春锦 严晓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51-352,共2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以细胞细菌不同比例体外共培养48 h,以确定两者的合适比例。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培养感染细胞。结果:细胞...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以细胞细菌不同比例体外共培养48 h,以确定两者的合适比例。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培养感染细胞。结果:细胞:细菌比例在1∶10以上时,Hp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而且呈量效关系;与模型组相比,半夏泻心汤能降低细菌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Hp抑制细胞增殖,半夏泻心汤能扭转细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上皮细胞ges-1 半夏泻心汤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活性成分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其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健 梅晶 +2 位作者 赵晓红 刘涛 阮研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19-123,共5页
选用植物活性物质单体白藜芦醇和绿原酸作用于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采用MTS法、WST-1法、CCK-8法、XTT法和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将MTS法、WST-1法、CCK-8法、XTT法这4种方法与传统的MTT法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的检测方法;通过I... 选用植物活性物质单体白藜芦醇和绿原酸作用于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采用MTS法、WST-1法、CCK-8法、XTT法和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将MTS法、WST-1法、CCK-8法、XTT法这4种方法与传统的MTT法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的检测方法;通过IC50值比较白藜芦醇和绿原酸毒性大小。结果显示:CCK-8法所得结果稳定,且与MTT法所测得的IC50值最接近,为最佳选择;WST-1法的实验可重复性较差,结果偏小;XTT法是4种方法中最不稳定的,作用时间、检测波长最难确定,且实验重复性差。CCK-8法、MTS法、WST-1法、XTT法和MTT法测定所得白藜芦醇的IC50值分别是116.86、124.68、64.90、162.86、86.30μmol/L;绿原酸的IC50值分别为2808.60、1119.96、1029.72、1325.43、2852.63μmol/L,同种方法下绿原酸的IC50值均高于白藜芦醇的IC50值。结论是测定植物活性成分对细胞存活率影响的方法以CCK-8为最好。白藜芦醇对CHO细胞的毒性比绿原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S WST-1 CCK-8 XTT 细胞存活率 白黎芦醇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幽门螺杆菌及其诱导人胃GES-1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娇艳 苟娜 +3 位作者 高立 杨宜婷 李良 袁尔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51-156,共6页
对姜黄素抑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其诱导人胃GES-1细胞损伤的影响进行研究。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可明显抑制Hp生长,其最低抑制浓度为200μmol/L。采用Berthelot显色法检测Hp脲酶活力的变化情况,发现姜黄素对其也... 对姜黄素抑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其诱导人胃GES-1细胞损伤的影响进行研究。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可明显抑制Hp生长,其最低抑制浓度为200μmol/L。采用Berthelot显色法检测Hp脲酶活力的变化情况,发现姜黄素对其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为1.735 mmol/L。通过噻唑蓝实验分析姜黄素对人胃GES-1细胞和Hp感染人胃GES-1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时间内(12 h)较低浓度(68μmol/L)姜黄素对人胃GES-1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可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经68μmol/L姜黄素作用12 h后,损伤模型组细胞形态有一定程度的复原,细胞存活率略有升高,但不显著(P>0.05);高浓度(136、680μmol/L)姜黄素会导致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因此,姜黄素对Hp生长和脲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足以缓解Hp对人胃GES-1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幽门螺杆菌 脲酶 人胃ges-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转化人胃上皮细胞GES-1中bcl-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丽华 周天戟 +2 位作者 史国友 章广玲 李淑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研究EBV感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后bcl-2基因的表达状况,探讨bcl-2基因在EBV相关胃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携带新霉素抗性(NEOr)基因的重组EBV产生细胞系Akata1061以密切接触法感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和G41... 目的研究EBV感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后bcl-2基因的表达状况,探讨bcl-2基因在EBV相关胃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携带新霉素抗性(NEOr)基因的重组EBV产生细胞系Akata1061以密切接触法感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和G418筛选获得感染和转染细胞克隆,用pcDNA3空载体质粒转染的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作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CC)法测定EBNA1基因的表达以鉴定EBV感染细胞克隆及测定EBV感染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相比较,感染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阳性。结论EBV感染可使人胃上皮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高,EBV对人胃上皮细胞的转化作用可能与bcl-2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胃上皮细胞 ges-1 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基因过表达对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练国达 邓辉 +4 位作者 陈茵婷 曾林涓 张秋波 钱辰琛 黄开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淋巴瘤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区1(Bmi-1)过表达对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方法将携带原癌基因Bmi-1的质粒或空质粒稳定转染GES-1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淋巴瘤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区1(Bmi-1)过表达对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方法将携带原癌基因Bmi-1的质粒或空质粒稳定转染GES-1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在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转染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Bmi-1对GES-1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稳定转染Bmi-1对GES-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转染Bmi-1基因的GES-1细胞株。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过表达Bmi-1基因使GES-1细胞G0/G1期减少,G2/M期和S期细胞增多。生长曲线显示,过表达Bmi-1基因使GES-1细胞增殖速度明显提高。结论:过表达Bmi-1基因能调控GES-1细胞的细胞周期,促进GES-1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1细胞 胃肿瘤 B淋巴瘤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区1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P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GES-1细胞HLA-I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凌霄 邢欣 +4 位作者 万晓伟 薛丽英 张祥宏 严霞 王俊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构建抗原加工相关转运蛋白TAP1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HLA-I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人TAP1基因全长的pcDNA3.1/V5-His-TAP1真核表达质粒,并采用细胞转染、RT-PCR、Western blot以及流式细胞术(FCM)观察TAP... 目的:构建抗原加工相关转运蛋白TAP1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HLA-I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人TAP1基因全长的pcDNA3.1/V5-His-TAP1真核表达质粒,并采用细胞转染、RT-PCR、Western blot以及流式细胞术(FCM)观察TAP1转染对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HLA-I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为模板,经RT-PCR反应获得人全长TAP1基因,以pcDNA3.1/V5-HisB为载体,经酶切、连接、转化等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人TAP1基因全长的pcDNA3.1/V5-His-TAP1质粒,并经测序结果证实。以GES-1作为靶细胞进行转染,经RT-PCR和Westernblot证实,转染后TAP1基因表达明显增加,细胞适于所构建的TAP1质粒的转染。进一步检测了TAP1转染对GES-1细胞HLA-I类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TAP1转染组HLA-A、HLA-B、HLA-C(重链)在mR-NA水平表达明显增加,β2m(轻链)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FCM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TAP1转染可以上调HLA-I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TAP1真核表达质粒,细胞转染后TAP1表达的增加,可引起细胞表面HLA-I分子表达的相应增加,从而证实了TAP1在HLA-I抗原表达以及抗原递呈途径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I分子 TAP1 ges-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血浆对GES-1热休克蛋白70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金标 黄芸 +3 位作者 杜燕 彭宏 易受乡 林亚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19-2521,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血浆对乙醇损伤的人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24名健康人(男女各半)随机分为艾灸穴位组12名、艾灸非穴位组12名。两组分别于艾灸前和艾灸后采取静脉血提取灸前血浆和灸... 目的:探讨艾灸血浆对乙醇损伤的人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24名健康人(男女各半)随机分为艾灸穴位组12名、艾灸非穴位组12名。两组分别于艾灸前和艾灸后采取静脉血提取灸前血浆和灸后血浆。将GES-1细胞分为A空白组、B模型组、C艾灸穴位血浆组、D艾灸非穴位血浆组,采用含8%乙醇的培养液造成GES-1细胞损伤模型,观察艾灸血浆对GES-1 HSP 70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和艾灸非穴位血浆组比较,艾灸穴位血浆组GES-1中HSP70含量明显上调(1.1084±0.0771 vs 0.6387±0.0322,0.7220±0.0708,P<0.01)、细胞凋亡率下降(1.238±0.084 vs7.418±0.156,1.565±0.186,P<0.01);细胞周期中G1期下降:49.18±1.72 vs 57.9±1.42,52.5±2.83,P<0.01);S期上升(25.93±1.18 vs 21.5±0.35,23.55±1.54,P<0.01);G2/M期升高(24.88±1.17 vs 20.53±1.24,23.95±1.58,P<0.01)。结论:艾灸血浆可诱导GES-1中HSP70含量升高,以达到对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血浆 ges-1 HSP70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凋亡密度依赖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铁 蔡春林 于吉人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14-315,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密度对GES-1细胞调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凋亡的存在以Giemsa染色证实,bcl-2基因的表达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技术。结果:正常培养情况下GES-1细胞凋亡呈细胞密度依赖性;8mg/L的五肽胃泌素能增强bcl-2基因的表... 目的:探讨细胞密度对GES-1细胞调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凋亡的存在以Giemsa染色证实,bcl-2基因的表达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技术。结果:正常培养情况下GES-1细胞凋亡呈细胞密度依赖性;8mg/L的五肽胃泌素能增强bcl-2基因的表达但不能抑制密度依赖的细胞凋亡。结论:bcl-2基因表达可能与GES-1细胞凋亡的密度依赖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1细胞 细胞死亡 胃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多糖抗阿司匹林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吴耽 江婷婷 +6 位作者 赵青 杨传玉 陈思颖 杨畅 孙佳 刘亭 兰燕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9-1480,共2页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存在于细胞间的一类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组织修复和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一类高效的功能蛋白质,其能感受外界因素对机体的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体内,可分...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存在于细胞间的一类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组织修复和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一类高效的功能蛋白质,其能感受外界因素对机体的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体内,可分为蛋白质、多肽或糖蛋白。大量文献报道,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受阿司匹林、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阿司匹林 ges-1细胞 NF-ΚB信号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红豆蔻及大高良姜的挥发油对乙醇致GE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瑞坤 黄焕迪 +6 位作者 戴庆玲 钟贵 牛新迈 黄少敏 谢旭格 柳俊辉 秦华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85,I0031,共6页
目的利用乙醇造成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损伤模型,探讨高良姜、红豆蔻、大高良姜3味山姜属中药的挥发油对GE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含0~9%乙醇浓度的培养液作用于GES-1细胞,作用时间分别为2、3、4、5、6 h,筛... 目的利用乙醇造成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损伤模型,探讨高良姜、红豆蔻、大高良姜3味山姜属中药的挥发油对GE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含0~9%乙醇浓度的培养液作用于GES-1细胞,作用时间分别为2、3、4、5、6 h,筛选最佳造模条件;利用乙醇造成GES-1细胞损伤模型,测定经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含药培养基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各实验组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的表达量。结果6%乙醇溶液处理3 h为造成GES-1细胞损伤的最佳造模条件;与模型组比较,3味山姜属中药的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GES-1细胞存活率(P<0.01);经各药挥发油处理后,细胞上清液的IL-8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VEGF水平显著升高,bFGF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或P<0.05)。结论高良姜、红豆蔻、大高良姜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均能保护乙醇损伤的GES-1细胞,减轻细胞的受损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IL-8和TNF-α水平,升高VEGF水平,上调bFGF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姜属中药 挥发油 ges-1细胞 保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力因子CagA上调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TET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昕 付华林 +2 位作者 郅晓 金卫林 崔大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与胃黏膜中TET2(ten-eleventranslocation 2)蛋白表达的关系,以及TET2在CagA致癌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Real-time PCR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与胃黏膜中TET2(ten-eleventranslocation 2)蛋白表达的关系,以及TET2在CagA致癌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Real-time PCR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MGC-803中TET2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染色法检测TET2蛋白的细胞定位及表达。将pEGFP-Cag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GES-1细胞,用200μmol/L H2O2处理GES-1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TET2 mRNA在GES-1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胃癌MGC-803细胞(1.00±0.08 vs 1.68±0.07,P<0.05),TET2蛋白在GES-1细胞表达水平低于胃癌MGC-803细胞(8.09±3.57 vs14.60±2.31,P<0.05)。与阴性对照组pEGFP-N1相比,pEGFP-CagA转染组GES-1细胞中TET2 mRNA表达水平升高(1.00±0.04 vs 0.06±0.00,P<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也升高(16.45±4.40 vs 10.82±3.39,P<0.05),ROS积累水平升高(18.39±4.52 vs 15.31±4.40,P<0.05),细胞周期检测出现明显的凋亡峰。氧化应激(H2O2处理)模型中GES-1细胞与空白对照GES-1细胞相比,TET2 mRNA水平升高(1.44±0.02 vs 1.00±0.04,P<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15.72±4.52vs 11.74±4.34,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毒力因子CagA可诱导GES-1细胞ROS增高和细胞周期的失衡,氧化应激可以诱导TET2表达上调,TET2可能参与CagA的致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 幽门螺旋杆菌 TET2蛋白 胃癌 MGC-803细胞 ges-1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喹对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HGC-27凋亡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丽 苏强 +3 位作者 张亚萍 张鑫艳 程凯 张晓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0-814,共5页
目的:比较氯喹对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HGC-27凋亡的不同影响。方法: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CQ处理后这两种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DAPI核染色检测CQ对HGC-27细胞凋亡的作用;运用氯喹和雷帕霉素作用这两种细胞72 h后,用CCK-8检测这两... 目的:比较氯喹对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HGC-27凋亡的不同影响。方法: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CQ处理后这两种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DAPI核染色检测CQ对HGC-27细胞凋亡的作用;运用氯喹和雷帕霉素作用这两种细胞72 h后,用CCK-8检测这两种药物对两种细胞的增殖活性;JC-1检测氯喹处理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效应酶Caspase-3和底物PARP的改变。结果:10μmol/L的CQ作用于GES-1细胞和HGC-27细胞72 h后,在镜下可见,氯喹对GES-1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却能使HGC-27细胞间隙增宽,悬浮细胞数目逐渐增多,细胞密度明显减少,细胞逐渐萎缩变圆,胞质减少,失去正常细胞形态;通过DAPI核染色发现,氯喹作用两种细胞72 h后,GES-1细胞核浅染、核大小形态均未发生变化,HGC-27细胞核呈浓缩致密的固缩形态或颗粒状荧光;CQ和RAP作用于正常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HGC-27 72 h后,CCK-8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胃上皮GES-1细胞而言,氯喹能抑制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活性;JC-1结果显示氯喹作用于HGC-27细胞后发生了红色荧光向绿色荧光的转变;Western blot显示胃癌细胞HGC-27的凋亡蛋白Caspase-3和PARP表达显著减少。结论:相比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CQ可以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细胞活力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喹 凋亡 ges-1细胞 HGC-2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对植物乳杆菌LIP-1生长及冻干存活率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宗柏 孙瑞胤 +3 位作者 鄂晶晶 麻丽丽 张晓宁 王俊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8-74,共7页
以植物乳杆菌LIP-1为研究对象,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油酸(C18:1ω9c),研究C18:1ω9c对该菌株生长及冻干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RS培养基中添加低质量浓度(≤0.2 g/L)C18:1ω9c可提高活菌数和冻干存活率,C18:1ω9c最适添加质... 以植物乳杆菌LIP-1为研究对象,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油酸(C18:1ω9c),研究C18:1ω9c对该菌株生长及冻干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RS培养基中添加低质量浓度(≤0.2 g/L)C18:1ω9c可提高活菌数和冻干存活率,C18:1ω9c最适添加质量浓度为0.1 g/L,在此质量浓度下,与未添加C18:1ω9c的空白对照组相比,活菌数提高了9×108 CFU/mL,冻干存活率提高了8.38%;当培养基中C18:1ω9c质量浓度≥0.3 g/L时,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细胞膜脂肪酸构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1 g/L组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提高了0.45%,环丙烷脂肪酸(C19cyc11)比例上升了8.35%;相关性分析表明,棕榈酸与C19cyc11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硬脂酸与C18:1ω9c呈显著负相关;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植物乳杆菌LIP-1冻干菌体,实验组发出绿色荧光的菌体明显多于对照组,这说明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实验组细胞膜完整性维持得较好;测定冻干后植物乳杆菌LIP-1上清液中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发现实验组上清液中酶活性低于MRS组,表明低质量浓度C18:1ω9c(≤0.2 g/L)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β-半乳糖苷酶的泄漏量。结论:培养基中添加低质量浓度C18:1ω9c能促进菌体合成C19cyc11,诱导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提高菌株对冷冻干燥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 植物乳杆菌LIP-1 冷冻干燥 冻干存活率 细胞 不饱和脂肪酸 环丙烷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