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P核算的北京市山区森林经营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盘黄颖 孟京辉 温志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6-263,共8页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构建GEP核算体系,通过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价值评估方法核算2000、2010年和2018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析探讨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特征,明确森林经营技术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效果,为优化森...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构建GEP核算体系,通过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价值评估方法核算2000、2010年和2018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析探讨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特征,明确森林经营技术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效果,为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技术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018年,北京市GEP三大服务中,调解服务价值量最大,文化服务价值量次之,供给服务价值量最小。(2)2000、2010、2018年的GEP分别为2572.45、3961.02、5603.04亿元,GEP和GDP呈现双增长态势,对应的绿金指数(GEP/GDP)分别为0.80、0.27、0.18,呈逐年下降的趋势。(3)按可比价计算,2000-2018年GEP增幅40.53%,其中2000-2010、2010-2018年增幅分别为18.89%、18.20%,GEP增幅有所减缓,但森林经营提升生态效果总体呈现向好趋势;供给服务价值幅度为40.46%,调解服务价值增幅为10.63%,文化服务价值增幅525.91%。研究利用GEP核算结果反映山区森林经营技术优化效果,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山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p核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森林经营 经营效果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评价
2
作者 徐佳娈 田育新 +5 位作者 薛萍 肖亚琴 吴峰 姚敏 周杰平 周根苗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7-96,共10页
以湖南省216个国有林场为例,基于202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2022年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评价结果为:支持服务包括保育土壤固土33537703.03t,保肥1063578.00t,林分养分固持... 以湖南省216个国有林场为例,基于202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2022年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评价结果为:支持服务包括保育土壤固土33537703.03t,保肥1063578.00t,林分养分固持22144.76t;调节服务包括涵养水源调节水量255780.73万m^(3)、净化水质255780.73万m^(3),固碳释氧固碳1822771.55t、释氧4171342.57t,净化大气环境提供负离子696.99×10^(22)个、吸收气体污染物125307.85t、滞尘2191475.84t。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生态价值中的涵养水源、森林康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国有林场森林单位面积总价值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单位面积总价值量处于“高”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9个,“较高”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27个,“中”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107个,“较低”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69个,“低”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4个。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评价为促进湖南国有林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严正阳 李志超 +2 位作者 王顺兴 刘领 王艳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7,共8页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基于2018年洛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对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基于2018年洛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对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土壤量为3.21×10^(7)t/a,林木养分固持量为8.52×10^(4)t/a,涵养水源量为6.64×10^(8)m^(3)/a;固碳量为2.03×10^(6)t/a,释氧量为2.37×10^(6)t/a;提供负离子量为1.07×10^(26)个/a,吸收污染气体量为8.49×10^(4)t/a,滞尘量为9.50×10^(6)t/a。2018年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84.76亿元/a,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按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林木养分固持>森林游憩。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空间分布均大体呈现西南部>中部>东北部的格局,西南部的嵩县、栾川县和洛宁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占洛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的68.73%,东北部的洛阳市区、伊川县、孟津区和偃师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占全市总价值量的6.35%。不同林分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大小表现为: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竹林,乔木林价值量为240.78亿元/a,占总价值量的87.98%。乔木林不同优势树种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大小排序为:栎类>刺槐>杨树>其他硬阔类>油松>柏木>泡桐>针阔混交林>其他软阔类>阔叶混交林>落叶松>其他针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物质量 价值量 洛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公众偏好与感知
4
作者 白晓航 陈洁萍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8,共10页
【目的】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在线评论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量化公众对南京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与偏好,助力公众满意度提升与公园精准管控,促进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空间优化与可持续管理。【方法】在南京典型森林公园内,通过... 【目的】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在线评论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量化公众对南京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与偏好,助力公众满意度提升与公园精准管控,促进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空间优化与可持续管理。【方法】在南京典型森林公园内,通过实地调研、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于“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模型,量化公众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偏好和影响。【结果】1)公众对美学欣赏服务和休闲游憩服务高度认可,而对情感连接服务、灵感获取服务及文化传承服务的满意度较低,服务之间存在供需错位,亟需提升公众的精神和情感需求类服务。2)年轻群体偏爱教育认知服务和休闲游憩服务,而老年群体偏爱健康促进服务和情感连接服务;男性偏爱休闲游憩服务和健康促进服务,而女性偏爱美学欣赏服务、教育认知服务和情感连接服务。3)可达性与使用频次促进社会交流服务、情感连接服务和健康促进服务,因此需加强森林公园的可达性建设。4)不同职业群体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具有各自的独特需求和偏好,因此需完善智慧景观系统提升服务体验,激励公众参与公园管理与建设。【结论】不同年龄、性别、可达性、使用频次和职业背景的访客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偏好存在显著差异,公园管理需采取政策支持、个性化服务、科技融合和社区参与等差异化服务策略,为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空间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感知 满意度 森林公园 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治理
5
作者 于中原 黄义忠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8-347,358,共11页
[目的]针对典型西南岩溶山地特殊景观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文山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治理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岩溶山地景观特征出发,建立目标-综合-项目-指标层的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针对典型西南岩溶山地特殊景观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文山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治理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岩溶山地景观特征出发,建立目标-综合-项目-指标层的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几何平均数和InVEST模型对生态敏感性和系统服务重要性2个综合层进行评价,进而完成生态安全目标层评价并划分生态功能区,提出差异化治理措施。[结果]1)文山市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和石漠化敏感性以轻度和中度敏感为主,占总面积的48.83%~59.13%,极敏感最少,占比5.92%~7.10%。2)文山市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占总面积的67.42%~80.31%,土壤保持重要性以不重要为主,占比55.30%,极重要占比仅为2.06%~5.22%。3)文山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整体不高,1级、2级占比仅有4.82%和16.74%,集中分布在“文山老君山自然保护区”;3级面积最多,占比高达30.43%,主要分布在得厚镇、红甸乡、秉烈乡等地区;4级、5级占比分别为13.59%、25.62%,广泛分布在秉烈乡、东山乡、追栗街镇和开化镇等地。4)将文山市生态功能分区划分为石漠化生态功能修复区、城镇生态协调建设区、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区和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提升区等4类生态功能区,并针对各区域生态问题提出4项治理措施与建议。[结论]将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有机结合综合评价文山市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并进行分区治理,为西南岩溶山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 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功能分区 西南岩溶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保护策略
6
作者 魏丽娜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福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通过多种评估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量化分析,揭...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福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通过多种评估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其巨大的经济与生态价值。同时,深入探讨了当前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如森林砍伐、森林退化、生物入侵等,并基于此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旨在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策略研究
7
作者 魏丽娜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等因素对森林物种分布、生态过程和服务功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森林生态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等因素对森林物种分布、生态过程和服务功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特征与潜力,提出了一系列包括森林经营管理策略调整、物种保护与引进、生态恢复与重建等适应性策略,旨在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生态系统 适应性策略 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阳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8
作者 杜茗媛 魏云龙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47-151,157,共6页
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及其他工农业生产原料,更重要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应对气候... 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及其他工农业生产原料,更重要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展现出巨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通过对东阳市森林资源为对象进行分析,以2020年国家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对东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运用分布式评估方法,对东阳市2023年11个镇、1个乡以及6个街道森林的保育土壤、林木养分与固持、涵养水源、固碳和释氧以及净化大气环境等5项基本生态系统功能中包含的11个重要指标项目进行价值评估,按照林分类型运用相关测算数据公式得到各项功能及其指标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对东阳市森林资源情况进行评估,对比分析各区域以及各林分类型之间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东阳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效益达到109.097亿元/a,其中东阳江镇和佐村镇的生态服务价值量最高,再次是马宅镇、虎鹿镇、巍山镇,其余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低。同时东阳市针叶林面积占比较大,比例超过50%,其提供的价值量贡献占比较多,为提高森林生态服务质量及效率,结合城市发展以及森林资源现状,需进行林相改造,提高森林林分质量,优化林地结构,为后续东阳市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森林康养 生态环境保护 评估 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资源调查方法研究
9
作者 刘小龙 高凯 曹南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资源调查方法研究涉及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方面所提供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服务功能被广泛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类别。自然资源调查方法理论基础...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资源调查方法研究涉及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方面所提供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服务功能被广泛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类别。自然资源调查方法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地面调查、遥感技术、生态模型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该文重点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调查方法,通过样地调查技术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利用遥感监测方法对大尺度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控,构建生态模型以模拟和预测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并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综合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自然资源调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0
作者 王朝远 陶韬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显示:经生态修复后,研究区域碳固定服务价值年均增加32.5%,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提升27.8%,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改善18.6%。不同修复模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生态修复模式的服务价值显著高于单一修复模式。研究还发现,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有林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军 王立平 +6 位作者 高永龙 姚永刚 隗骥超 李卫兵 田赟 刘鹏 查天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2,共9页
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数字生态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系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天然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04、2009、2014... 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数字生态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系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天然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04、2009、2014年)和八达岭林场碳通量实时监测为基础数据源,通过野外调查及典型样方观测,开展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旨在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森林经营建议.结果表明:1)2004−2014年八达岭林场针叶林和灌木林面积增长率分别为40.48%和3.32%,而阔叶林和混交林分别减少46.33%和3.57%,林场仍以混交林(703 hm^(2))和灌木林(1182 hm^(2))为主.2)2004−2014年阔叶林中椴树逐渐成为主要树种,2014年涵养水源量较2009年提高了1.55倍.油松作为混交林的优势树种,其涵养水源实物量2014年较2004年提高了67%.灌木林在201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涵养水源实物量较2004年提高了1倍左右,其价值量也相应增加.固碳、释氧、提供负氧离子、滞尘和吸收污染物等调节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均表现为混交林最高,针叶林次之,阔叶林最低(P>0.05);各林分服务功能价值量与功能实物量变化趋势相同,灌木林固土和保肥功能优于其余3种林分,混交林和针叶林营养物质累积量和生物多样性优于阔叶林.3)2004−2014年保育土壤(92.91%)、生物多样性保护(4.33%)及涵养水源功能(2.33%)对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贡献率大于固碳释氧(0.37%)、森林防护(0.04%)和净化大气环境(0.02%)功能,其中混交林和针叶林对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贡献大于阔叶林和灌木林.由此可见,林分类型和林分面积是影响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八达岭人工林经营应持续保持保育土壤功能,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下,应注重固碳增汇功能,建议将现有林分多调整为混交林和灌木林,营造“异龄、复层”的理想人工林生态系统,逐渐提高北京八达岭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固碳增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概念、指标和经营模拟模型 被引量:10
12
作者 雷相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的能力,被称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可分为生态系统功能多功能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近年来,生态学领域对生物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关系机理、多功能性驱动因子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持续成为... 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的能力,被称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可分为生态系统功能多功能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近年来,生态学领域对生物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关系机理、多功能性驱动因子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持续成为热点。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尤其是在指导森林经营实践方面,尚显不足。森林经营一直以实现多种功能或服务的最大化为目标,但目前还缺乏与生态学中多功能性理论研究的有机联系,迫切需要将二者结合。本文对国际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的概念、指标、评价方法、经营模拟和优化模型进行了综述,认为预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及多功能性、在森林经营单位层面实现多功能性最大化是将来的研究方向。因此,需要加强森林经营模型模拟研究,寻找减少不同服务间冲突、增加协同(即增加多功能性)的经营策略,回答森林经营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和协调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等理论和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 森林生长模型 权衡–协调关系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高原生态恢复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廷靖 邵全琴 +6 位作者 刘树超 张雄一 宁佳 刘国波 牛丽楠 陈美祺 黄海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4-1388,共15页
全面深入评估生态恢复效益并明晰其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区域尺度量化分析时间序列生态恢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较少。以云贵高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遥感数据,... 全面深入评估生态恢复效益并明晰其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区域尺度量化分析时间序列生态恢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较少。以云贵高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运用模型模拟、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等方法,从生态系统宏观结构、质量和服务3个层次评估了2000-2019年云贵高原地区的生态恢复效益,使用随机森林方法探究了生态恢复的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20年云贵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森林、草地和聚落生态系统面积的增加,以及农田生态系统面积的减少;(2)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恢复态势总体稳定向好,部分区域转差;(3)云贵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整体较高。其中,恢复程度中等及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35.84%;生态恢复程度有所转差及以下的面积最少,占总面积的7.54%;(4)地形、气候和土壤等生态本底特征是云贵高原地区生态恢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局地尺度,造林面积、人口密度年变化率等人类活动因子对生态恢复具有关键的作用。未来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应综合考虑区域生态背景和尺度效应,因地制宜采取恢复措施,以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奕妃 李鑫豪 +3 位作者 赵洪贤 韩聪 刘新月 毛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7,共8页
量化评价生态系统服务是合理开发森林生态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北京市不同的森林类型(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关系,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因... 量化评价生态系统服务是合理开发森林生态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北京市不同的森林类型(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关系,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针叶林净初级生产力(NPP)(324.08 g·m^(-2)·a^(-1))大于阔叶林(303.33g·m^(-2)·a^(-1))和针阔混交林(291.74 g·m^(-2)·a^(-1)),环境改善服务从大到小依次为针叶林(251.91 kg·a^(-1))、混交林(215.39kg·a^(-1))、阔叶林(155.36 kg·a^(-1));阔叶林产水服务和水土保持服务较高.2)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在不同森林类型中没有明显的差别,均为气候因子;产水量和环境改善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气温和降水;NPP的主要驱动因子为降水、气温和辐射.3)产水服务与NPP和水土保持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即产水服务越大时,NPP和水土保持服务也具有较大的值.4)交互探测表明,多数因子如高程与气候因子交互后,对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的解释力度加强.因此,在以某项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进行造林时,应注重灌溉、保墒及保温等抚育措施,并综合考虑地形因子的影响.在分析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还应充分考虑不同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森林类型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慧杰 李婉婷 +3 位作者 王兵 牛香 梁咏亮 李静尧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究宁夏贺兰山国家级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与服务功能评估系列国家标准为基础,应用林业小班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究宁夏贺兰山国家级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与服务功能评估系列国家标准为基础,应用林业小班数据,结合分布式测算方法,选取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等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保护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在空间分布格局中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变化趋势;价值总量为28.27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功能位列前2位,是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保护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合理优化树种结构和林龄结构,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涵养水源 价值评估 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保工程对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月 高帆 彭祚登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1,共9页
为评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现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京津冀地区天然林协同保育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国家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最优模型,评价研究区内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 为评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现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京津冀地区天然林协同保育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国家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最优模型,评价研究区内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后,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数量、单位面积蓄积量逐年稳步增加,天然林蓄积量从天保工程实施前的3488.73×10^(4)m^(3)增加到7599.14×10^(4)m^(3);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衡量指标均显著增加,相较于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初始,涵养水源量增长了28.69×10^(8) m^(3)·a^(-1),价值总量增加了550.19×10^(8)元·a^(-1),表明京津冀地区天然林提供生态服务的潜力较大;构建的天然林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影响最大的准则层是森林生产力指标(0.41),对准则层影响最大的5个指标为龄组(0.2001)、平均胸径(0.1801)、每公顷株数(0.0925)、平均树高(0.0853)及海拔(0.0493);天然林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经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冀地区天然林资源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逐渐增强,但现阶段区域天然林的质量还普遍不高,有较大提升空间;实施调整优化龄组结构和林分密度等经营措施可以提升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保工程 京津冀地区 天然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雪 崔自杰 +4 位作者 李玉峰 冯英杰 张卫强 甘先华 刘效东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主体,其水源涵养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主体,其水源涵养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绘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的知识结构图谱,分析该领域论文发表的数量动态、国家与机构合作关系、热点问题及前沿动态等。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领域的发文量稳步上升,尤其是中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从发文量来看我国居第一位,但美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合作更为密切;该领域的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在CNKI数据库和WOS数据库收录的文献量均是最多。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中、英文文献研究热点分别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对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等;从发展趋势来看,中文文献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领域研究侧重于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而英文文献侧重于干旱条件、空间变异及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整体上,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注重变化情景下(如气候变化、森林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不同时空尺度水源涵养功能变化及其评估等研究,以期更加有力服务于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及风险防范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水文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玉娇 王靖雯 +3 位作者 杨佳诚 谢文灿 刘艺 葛大兵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理论,采用ArcGIS 10.8软件和InVEST 3.14模型,从产品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三个方面分析2010—2020年间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结果表明:2010—2020年茶... 以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理论,采用ArcGIS 10.8软件和InVEST 3.14模型,从产品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三个方面分析2010—2020年间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结果表明:2010—2020年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呈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为12.60%,各类服务价值按大小排序为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产品供给服务价值;除气候调节价值下降和空气净化价值几乎无变化外,2010—2020年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其他各项功能价值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各服务价值按大小排序为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文化服务>土壤保持>固碳释氧>林产品>空气净化。研究结果验证了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茶陵县下一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ARCGIS INVEST 茶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源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环宇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根据2020年森林资源监测本底资料对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4个服务类别的8个功能(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林木产品供给、森林康... 根据2020年森林资源监测本底资料对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4个服务类别的8个功能(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林木产品供给、森林康养)计16个指标(固土、保肥、氮固持、磷固持、钾固持、调节水量、净化水质、固碳、释氧、提供负离子、吸收气体污染物、滞尘效应、生物多样性保护、木材产品、非木材产品、森林康养)的价值,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38582—2020),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20年富源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约为138.958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约为11.42万元·hm^(-2)·a^(-1);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康养>净化大气环境>林木产品供给>林木养分固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评价体系 价值评估 富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398
20
作者 余新晓 鲁绍伟 +3 位作者 靳芳 陈丽华 饶良懿 陆贵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96-2102,共7页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研究根据全国第5次资源清查资料(1994~1998年)及Costanza等人的计算方法估算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八项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3060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研究根据全国第5次资源清查资料(1994~1998年)及Costanza等人的计算方法估算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八项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30601.20×108yuan/a,其中间接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14.94倍;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的各种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年平均价值为23095.25 yuan/(hm2·a).在森林涵养水源、固碳释氧、营养物质循环、净化空气和保护土壤五项服务功能中,热带雨林、季雨林单位面积所提供的价值量最大为32417.45 yuan/(hm2·a),温带荒漠单位面积所提供的价值最小为12507.90 yuan/(hm2·a);在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之当中,其大小顺序依次为: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土壤保持>涵养水源>养分循环>林木、林副产品〉维持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该研究的目的在于尽快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最终为实现绿色GDP提供基础,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评估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