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总体设计与技术创新
1
作者 张庆君 倪崇 +3 位作者 戴超 刘立平 唐治华 舒卫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了解决低轨SAR卫星对观测区域成像幅宽小、重访时间长的问题,研制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其是世界首颗高轨SAR卫星,利用地球同步轨道的轨位优势,对同一地点的重访周期由低轨SAR的天级提升为小时级,幅宽由低轨SAR的百千米级提升为千千米... 为了解决低轨SAR卫星对观测区域成像幅宽小、重访时间长的问题,研制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其是世界首颗高轨SAR卫星,利用地球同步轨道的轨位优势,对同一地点的重访周期由低轨SAR的天级提升为小时级,幅宽由低轨SAR的百千米级提升为千千米级,可为及时、有效实施灾害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围绕高轨微波成像的新体制,解决了高轨微波成像、超大功率星载微波发射、超大口径星载天线、多体大挠性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万瓦级强脉冲高品质电源、载荷与平台一体化高效热管理、高轨星地一体化精密定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快重访、大幅宽、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通过分析在轨测试数据,卫星获取的高轨SAR图像纹理清晰,质量良好,可满足防灾减灾、国土资源勘查等领域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探测四号01星 高轨 合成孔径雷达 大功率 大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轨道GEOSAR特性分析及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包敏 李亚超 +2 位作者 邢孟道 王万林 李财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3-1041,1064,共10页
建立了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的椭圆轨道模型,对其特殊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椭圆轨道条件下目标的多普勒特性.针对卫星姿态误差对多普勒参数的影响从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推导存在姿态误差情况下的多普勒参... 建立了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的椭圆轨道模型,对其特殊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椭圆轨道条件下目标的多普勒特性.针对卫星姿态误差对多普勒参数的影响从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推导存在姿态误差情况下的多普勒参数表达式,发现在GEOSAR中俯仰角和横滚角对多普勒参数的影响比较大,为了保证成像质量,应尽量提高俯仰角和横滚角的测量精度,并控制它们的扰动.最后针对GEOSAR非线性运动给成像带来的困难,对SPECAN算法、结合运动补偿的RD算法和后向投影算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证明了这3种成像方法在GEOSAR中的可行性.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和成像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同步轨道 多普勒参数 卫星姿态 后向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GEOSAR成像改进的快速BP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财品 张洪太 谭小敏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1,85,共6页
针对原始BP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根据地球同步轨道SAR合成孔径时间长,利于子孔径处理的特点,结合子孔径成像算法和去冗余BP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BP算法,该算法在子孔径内就进行去冗余运算,相当于对一个合成孔径做了2次的子孔径划分,... 针对原始BP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根据地球同步轨道SAR合成孔径时间长,利于子孔径处理的特点,结合子孔径成像算法和去冗余BP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BP算法,该算法在子孔径内就进行去冗余运算,相当于对一个合成孔径做了2次的子孔径划分,综合利用了两者运算速度使算法的速度进一步得到提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极大提高了运算速度,也能实现良好聚焦,使得该算法更好地在工程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快速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GEO SAR图像的海上区域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4
作者 吴一凡 黄丽佳 +1 位作者 严朝保 张冰尘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3-1733,共11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宽覆盖、高重访、近凝视等成像优势,具备对广域海场景运动目标的长时间监测能力。然而,运动目标在图像中严重偏移且剧烈散焦,对GEO SAR海上区域运动目标检测造成困难,主要包括2个关键问题:(1)超...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宽覆盖、高重访、近凝视等成像优势,具备对广域海场景运动目标的长时间监测能力。然而,运动目标在图像中严重偏移且剧烈散焦,对GEO SAR海上区域运动目标检测造成困难,主要包括2个关键问题:(1)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超慢的星地相对速度会导致运动目标严重散焦;(2)超大幅宽图像、陆海目标混淆增加了运动目标检测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分析了GEO SAR动目标的位置偏移以及相位误差等影响,根据影响特点提出一种面向GEO SAR图像的海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步骤对整幅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和降采样滤波,以提高计算效率、增强信杂比,使运动目标的特征更加突出、在复杂背景中更加显著。该检测方法通过条件扩散检测网络,将预处理后的GEO SAR图像作为条件编码输入,约束检测结果的生成,得到运动目标分割掩码;通过设计密集交互模块,实现分割图与原始数据在潜在空间中的多尺度特征耦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处理的计算复杂度,同时提高图像的信杂比。基于仿真数据,在广域海场景中,所提的动目标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GEO SAR图像中海面区域的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探测四号星载GNSS导航系统设计及在轨效能分析
5
作者 王振兴 王煜斌 +4 位作者 毛志毅 田晓彬 刘志佳 黄勇 邵明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3,共12页
陆地探测四号01星(LT4A)是全球首颗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依赖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实现在轨导航,并首次工程化应用于地面精密定轨任务。对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的在轨表现和工程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星载BDS和... 陆地探测四号01星(LT4A)是全球首颗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依赖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实现在轨导航,并首次工程化应用于地面精密定轨任务。对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的在轨表现和工程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星载BDS和GPS实测漏信号数据,进行了星载观测数据质量评估,并重点研究了利用星载高轨GNSS漏信号进行事后精密定轨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T4A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可稳定捕获和跟踪BDS B1I和GPS L1频点的导航信号,满足卫星在轨实时和地面事后定轨精度需求。采用星载BDS+GPS联合精密定轨,重叠轨道内符合精度径向优于1.87 m,三维优于3.07 m;外符合精度径向优于1.81 m,三维优于4.71 m。针对高轨导航收星特点及卫星应用时效性需求,定轨系统可全流程自动化运行,保证轨道平滑及连续性,控制勒让德高阶误差引入,相关成果可应用于中国后续搭载GNSS接收机的高轨对地观测卫星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探测四号01卫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全球导航定位系统 事后精密定轨 在轨实时自主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SAR舰船目标三维转动对检测信噪比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升 孙光才 邢孟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1-1265,共5页
回波信号信噪比(SNR)是决定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舰船目标检测性能的关键指标。该文针对GEOSAR卫星与舰船目标超远作用距离导致的单脉冲回波低信噪比问题,具体分析了方位脉冲相干积累对舰船目标检测信噪比的提升,以及信噪... 回波信号信噪比(SNR)是决定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舰船目标检测性能的关键指标。该文针对GEOSAR卫星与舰船目标超远作用距离导致的单脉冲回波低信噪比问题,具体分析了方位脉冲相干积累对舰船目标检测信噪比的提升,以及信噪比提升受舰船目标3维转动的影响,并通过实测数据处理和仿真实验得出了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目标检测 信噪比 3维转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轨道SAR参数分析及成像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军 邢孟道 +2 位作者 李亚超 王万林 谭小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1-936,共6页
针对地表信息探测及监控的地面遥感应用场合,利用同步轨道卫星对地观测重复周期短、可实时监控的特点,从概念、原理上对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进行了说明,对其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条带成像模式下对卫星相对运行轨迹和波束覆盖范... 针对地表信息探测及监控的地面遥感应用场合,利用同步轨道卫星对地观测重复周期短、可实时监控的特点,从概念、原理上对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进行了说明,对其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条带成像模式下对卫星相对运行轨迹和波束覆盖范围进行了重点研究,理论上分析和计算了卫星轨道及姿态对雷达成像斜视角及多普勒中心的影响。基于对中国地区地理的监测,设计了一组有效的雷达参数,对此进行了理论仿真,对GEOSAR成像中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和后向投影算法分别进行了对比和说明。通过数据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同步轨道 距离多普勒 后向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的双基地探测系统:概念及潜力 被引量:13
8
作者 毛二可 曾涛 +1 位作者 胡程 龙腾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92,共8页
低空小目标容易被地物杂波和噪声淹没,影响雷达的探测性能,对国土防空具有较大威胁。星载双基地雷达因其覆盖范围广、相参积累时间长、不受地形遮挡影响等优点,在低空小目标探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 低空小目标容易被地物杂波和噪声淹没,影响雷达的探测性能,对国土防空具有较大威胁。星载双基地雷达因其覆盖范围广、相参积累时间长、不受地形遮挡影响等优点,在低空小目标探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的双基地雷达探测系统;在GEO SAR卫星照射、地面(或飞艇)接收的系统配置下,研究了接收机作用距离与双基地角和接收天线面积的关系;并就长时间相参积累、多路径干扰抑制、时间同步与相位同步以及波束扫描与波束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双基地 小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成像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财品 何明一 +2 位作者 朱雅琳 李光廷 刘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2,29,共7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重访周期短,观测范围广等优点,在军事及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复杂成像特性,首次提出一种地面演示验证方法,对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下成像可行性进行...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重访周期短,观测范围广等优点,在军事及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复杂成像特性,首次提出一种地面演示验证方法,对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下成像可行性进行验证。给出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定量分析过程,提出具体试验方案,最后角反射器成像品质评估结果表明可实现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下目标点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长合成孔径时间 弯曲轨迹 成像试验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洪文 林赟 +2 位作者 谭维贤 王彦平 向茂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3期241-253,共13页
该文介绍了地球同步轨道圆迹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AR,Geo-CSAR)的概念,通过设计同步轨道的轨道参数,可以形成近圆的卫星相对地球轨迹,使SAR载荷的凝视成像模式成为可能,实现对地的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以及真3维信息获... 该文介绍了地球同步轨道圆迹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AR,Geo-CSAR)的概念,通过设计同步轨道的轨道参数,可以形成近圆的卫星相对地球轨迹,使SAR载荷的凝视成像模式成为可能,实现对地的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以及真3维信息获取;研究分析了Geo-CSAR的成像能力,指出其在瞬时覆盖度、连续观测范围及3维精确定位方面,具有现有低轨星载SAR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实现全球不间断覆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军事侦察、灾害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圆迹SAR 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 3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SAR定轨精度要求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冕 黄丽佳 +1 位作者 胡文龙 丁赤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8,共8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SAR)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定轨精度要求分析。首先建立GEOSAR定轨误差模型,定性分析定轨误差对斜距及多普勒频率的影响。然后针对全误差公式难以解析求...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SAR)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定轨精度要求分析。首先建立GEOSAR定轨误差模型,定性分析定轨误差对斜距及多普勒频率的影响。然后针对全误差公式难以解析求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法分析定轨精度的方法,并给出GEOSAR典型应用模式下的定轨精度分析流程。最后针对中等倾角GEOSAR给出定量的定轨精度要求。仿真表明,GEOSAR成像聚焦所需的径向位置精度为米级,切向速度精度为10-3 m/s量级,目标定位所需的切向位置精度为10m量级,径向速度精度为10-3 m/s量级,差分干涉所需的径向位置精度为毫米量级,并且下视角越小,约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定轨精度 蒙特卡罗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SAR曲线轨迹模型和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包敏 徐刚 +3 位作者 李亚超 邢孟道 保铮 王万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69-1777,共9页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轨道高度高,地球自转对其影响较为严重,其相对地球的运动变得更为复杂,低轨SAR中的直线轨迹模型已不能精确逼近其真实成像几何,基于该模型推导的成像算法也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根据GE...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轨道高度高,地球自转对其影响较为严重,其相对地球的运动变得更为复杂,低轨SAR中的直线轨迹模型已不能精确逼近其真实成像几何,基于该模型推导的成像算法也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根据GEO SAR平台的运动特点,使用高阶逼近模型建立了适用于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的斜距方程,并结合级数反演法,推导出该斜距方程下的二维频谱高阶近似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维频域成像算法并分析了其运算量。该算法所有操作都由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相位点乘完成,具有较高的效率。点目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斜距方程精度较高,该算法能实现GEO SAR全孔径高精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SAR) 长合成孔径时间 级数反演 二维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源误差对地球同步轨道SAR成像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艳阳 李真芳 +2 位作者 索志勇 李锦伟 保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共6页
频率源相位误差作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的一种时间去相干因素,对不同SAR系统的成像性能影响不同。对于低轨单基SAR系统,频率源相位误差通常可以忽略。而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SAR... 频率源相位误差作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的一种时间去相干因素,对不同SAR系统的成像性能影响不同。对于低轨单基SAR系统,频率源相位误差通常可以忽略。而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SAR系统具有更长的脉冲时延和合成孔径时间,此时频率源相位误差对成像性能的影响将不能被忽略。本文分析了频率源相位误差对GEO SAR系统成像性能的影响,并据此给出了GEO SAR系统对频率源相位特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地球同步轨道 频率源 相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层效应对地球同步轨道SAR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程 董锡超 李元昊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2-424,共13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合成孔径时间长、观测范围大,易受到大气层效应时空变化的影响,使成像的聚焦质量和差分干涉处理精度严重下降。该文针对常规对流层和背景电离层等大气层缓变的干扰部分,建立了高精度时频混合GEO SAR...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合成孔径时间长、观测范围大,易受到大气层效应时空变化的影响,使成像的聚焦质量和差分干涉处理精度严重下降。该文针对常规对流层和背景电离层等大气层缓变的干扰部分,建立了高精度时频混合GEO SAR信号模型,分析了不同大气层参数的时间变化率对成像质量和差分干涉处理精度的影响。针对大气层干扰中对流层湍流和电离层闪烁等随机扰动造成的影响,基于幂律功率谱模型,建立了大气扰动参数和成像质量的定量化分析模型,获得了大气层随机干扰的强度与成像评估指标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长孔径时间内缓变和随机扰动的大气层误差对成像和差分干涉处理质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L波段GEO SAR成像和差分干涉处理受时空变电离层干扰的影响十分严重,必须予以补偿;对流层干扰对其影响较小,仅当积累时间达到数百秒时才需要考虑它对成像性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对流层干扰影响 电离层干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同步轨道星机双基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媛 袁昊 +1 位作者 雷玲 李景文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对同步轨道星机双基SAR的成像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回波的多普勒历程入手,指出该体制下获取的回波数据在距离多普勒域中存在耦合的现象,经典RD算法对非参考点位置的目标成像在方位向上会产生散焦。通过计算得到了相同多普勒历程方位向位置... 对同步轨道星机双基SAR的成像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回波的多普勒历程入手,指出该体制下获取的回波数据在距离多普勒域中存在耦合的现象,经典RD算法对非参考点位置的目标成像在方位向上会产生散焦。通过计算得到了相同多普勒历程方位向位置不同的点在数据域中距离向上的位置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多普勒历程方位向位置相同的点在数据域中距离向上的位置变化特征,给出了在方位向分割回波数据,在距离向上非线性计算回波多普勒参数的改进成像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成像算法可以较好地对非参考点位置的点目标完成方位向聚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双基地 信号处理 地球同步轨道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stolt插值解耦合的GEO SAR成像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欣 黄普明 +1 位作者 王伟伟 杨晓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8-1424,共7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二维频谱形式复杂、二维空变性处理困难等问题,考虑成像参数随距离和方位的空变性,给出了一种利用二维stolt插值解耦合的GEO SAR成像算法,该算法不需要求解GEO SAR复杂的二维频谱,在距离频域和方...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二维频谱形式复杂、二维空变性处理困难等问题,考虑成像参数随距离和方位的空变性,给出了一种利用二维stolt插值解耦合的GEO SAR成像算法,该算法不需要求解GEO SAR复杂的二维频谱,在距离频域和方位时域利用空变斜距的二阶近似模型和二维stolt插值变换校正了距离和方位的耦合;同时,针对二维插值计算量大和复杂度高的问题,采用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UFFT)替代了传统的插值和快速逆傅里叶变换(IFFT)运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补偿回波的二维空变特性,实现GEO SAR聚焦成像,且各成像指标接近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算法 插值 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星载SAR观测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江冕 胡文龙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25,共6页
地球同步轨道星载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SAR)具有超高的卫星轨道和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相比于目前的低轨星载SAR,GEOSAR在信号特性与成像信号处理方面变化显著。GEOSAR体制和理论方法的研究都要以GE... 地球同步轨道星载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EOSAR)具有超高的卫星轨道和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相比于目前的低轨星载SAR,GEOSAR在信号特性与成像信号处理方面变化显著。GEOSAR体制和理论方法的研究都要以GEOSAR自身的特性分析为基础。文中根据GEOSAR的星地几何关系对星下点轨迹、卫星速度与波束扫描速度、合成孔径时间、多普勒特性等观测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与典型低轨SAR进行比较,得出了相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雷达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地球同步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桃丽 索志勇 +2 位作者 李真芳 楚江 保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9,101,共6页
针对现有文献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测量地形高度和地貌形变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GEOSAR干涉测量模型。在考虑地球曲面、斜距、基线、平台高度、干涉相位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因素的情况下,推导了干涉GEOSA... 针对现有文献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测量地形高度和地貌形变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GEOSAR干涉测量模型。在考虑地球曲面、斜距、基线、平台高度、干涉相位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因素的情况下,推导了干涉GEOSAR的绝对测高精度、相对测高精度与形变测量精度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一种既适用于高轨干涉SAR系统,也适用于低轨干涉SAR系统的干涉测量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了GEOSAR测高误差和形变测量误差,并与实验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GEOSAR干涉测量模型与Bruno所提模型相比,适用范围更广,且误差精度提高至米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GEO SAR远地点的改进SRC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志鹏 胡程 +1 位作者 曾涛 刘向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7-310,326,共5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在远地点采用原有的等效直线模型速度和斜视角会出现复数,以及"Stop-and-Go"假设不成立的问题,进行了二次距离压缩算法(SRC)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模型,修正了成像算法中的补偿函数,而且采...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在远地点采用原有的等效直线模型速度和斜视角会出现复数,以及"Stop-and-Go"假设不成立的问题,进行了二次距离压缩算法(SRC)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模型,修正了成像算法中的补偿函数,而且采用高阶近似的方法得到了精确的方位向调频率,改进了方位向压缩函数.结果表明改进的二次距离压缩算法可以在合成孔径时间100s内聚焦远地点40km×40km的场景,且场景边缘点的峰值旁瓣比和积分旁瓣比与理论值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Stop-and-Go”假设 等效直线模型 二次距离压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三维分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丙南 向茂生 《雷达学报(中英文)》 2012年第3期314-322,共9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AR,GEOCSAR)具有平台轨道高、斜椭圆形空间轨迹和椭球面成像区域等特点,需建立新的理论分析模型对其分辨特性进行评估。该文从建立观测目标与SAR平台的空间几何关系出发,推导出目标...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AR,GEOCSAR)具有平台轨道高、斜椭圆形空间轨迹和椭球面成像区域等特点,需建立新的理论分析模型对其分辨特性进行评估。该文从建立观测目标与SAR平台的空间几何关系出发,推导出目标点与场景中心对应的斜距差与圆迹方位角的函数关系,进而给出3维点扩展函数表达式,并得出分辨函数受sinc函数和贝塞尔函数共同影响的结论。然后重点分析了3维分辨特性随地理位置、信号带宽、圆迹半径和孔径大小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信号仿真实验进一步对理论建模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圆迹SAR 分辨率 地球同步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