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7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卫星锂离子蓄电池在轨管理策略的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利然 周蓉 +2 位作者 张文芳 刘鹏 姜垚先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由于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的突出优势,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空间储能设备已由氢镍蓄电池替代为锂离子蓄电池。上一代卫星采用60~100 Ah锂电池组作为储能设备,实现了锂电池组首次在我国GEO轨道通信卫星上的应用。最新一代卫星采用... 由于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的突出优势,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空间储能设备已由氢镍蓄电池替代为锂离子蓄电池。上一代卫星采用60~100 Ah锂电池组作为储能设备,实现了锂电池组首次在我国GEO轨道通信卫星上的应用。最新一代卫星采用150~250 Ah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电池组首飞成功,象征着我国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电池组的成熟应用。随着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离子蓄电池的广泛应用,充电控制方式和均衡方式相应进步,针对锂电池组的在轨管理策略也有相应的变化,阐述了两代卫星锂电池组在轨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geo卫星 在轨管理策略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for geostationary orbit satellite mission planning 被引量:4
2
作者 Jiting Li Sheng Zhang +1 位作者 Xiaolu Liu Renjie 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5期934-945,共12页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applications of geostationary orbit (GEO) satellite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technologies, GEO optical satellites have become popular worldwide...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applications of geostationary orbit (GEO) satellite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technologies, GEO optical satellites have become popular worldwide. This paper proposes a general working pattern for a GEO optical satellite, as well as a target observation mission planning model. After analyzing the requirements of users and satellite control agencies, two objectives are simultaneously considered: maximization of total profit and minimization of satellite attitude maneuver angle. An NSGA-II bas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contains some heuristic principles in the initialization phase and mutation operator, and is embedded with a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 optimization. The valid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extensive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at include several types of point target distrib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tationary orbit (geo) satellitemission plann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evolutionary gene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玉竹抗抑郁作用机制
3
作者 姜振旭 王朝兴 +6 位作者 王宇亮 赵宏 沈宇 孙诗晴 马永哲 宋明明 张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9-366,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玉竹治疗抑郁症的潜在药物靶点和信号通路,并通过PC12细胞实验初步证实其抗抑郁药效。方法:下载GSE98793表达矩阵和GPL570平台信息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进行成分筛选,利用C...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玉竹治疗抑郁症的潜在药物靶点和信号通路,并通过PC12细胞实验初步证实其抗抑郁药效。方法:下载GSE98793表达矩阵和GPL570平台信息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进行成分筛选,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玉竹“药物-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和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SYBYL-X 2.0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谷氨酸(Glu)诱导PC12细胞模型后,将玉竹醇提物按低、中、高剂量进行分组给药,考查其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筛选得到玉竹抗抑郁活性成分23个,活性靶点34个;“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显示棕榈酸、月桂酸、(+)-雪松醇等为玉竹抗抑郁的主要活性成分;PPI网络图显示PTGS2、PTGS1、SLC6A2、GABRA1、TNF等为关键靶点;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共209个,其中包括生物过程(BP)149个,细胞组分(CC)23个,分子功能(MF)37个;主要涉及Chemical carcinogenesis-receptor activati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和Adipocytokine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玉竹主要活性成分与抑郁症主要靶点对接结果具有良好稳定性;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600μg/mL的玉竹醇提物对Glu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恢复作用。结论:玉竹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前列腺素合成等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geo 数据库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机动识别的自适应深度学习方法
4
作者 龙洗 杨乐平 +1 位作者 乔琛远 黄涣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7,共17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未来机动状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经度预测+机动识别”的自适应深度学习方法。首先,构建自动优化时空因果注意力深度学习框架(AOSTCADL),引入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STM)、卷积模块、传递熵和注意力机制,并采用...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未来机动状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经度预测+机动识别”的自适应深度学习方法。首先,构建自动优化时空因果注意力深度学习框架(AOSTCADL),引入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STM)、卷积模块、传递熵和注意力机制,并采用智能算法优化网络参数,以提高经度预测的精度。其次,基于经度预测结果,提出非参数化阈值动态更新方法,引入滚动时域策略提高机动识别F1分数。针对3个典型GEO卫星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当前流行的两类CNN-LSTM模型相比,所提方法经度预测最小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一个数量级,机动识别平均准确率达97.52%,F1分数达7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态势感知(SSA) geo卫星 机动识别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STM) 自适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气象卫星长线阵载荷扫描成像几何校正方法
5
作者 王田野 王皓 +2 位作者 胡华龙 曾琪 张立国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5,共7页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气象卫星长线阵载荷扫描成像几何偏差的问题,提出几何校正方法。首先,利用视线传递法对长线阵载荷进行几何光路建模,分析长线阵载荷扫描成像几何偏差的产生机理,研究表明对地观测时最大几何偏差可达到10像元。然后...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气象卫星长线阵载荷扫描成像几何偏差的问题,提出几何校正方法。首先,利用视线传递法对长线阵载荷进行几何光路建模,分析长线阵载荷扫描成像几何偏差的产生机理,研究表明对地观测时最大几何偏差可达到10像元。然后,推导了扫描成像的等效校正公式,并评估了等效校正公式的精度。最后,设计长线阵载荷扫描成像试验,对校正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最大几何偏差降至0.27像元,满足在轨高精度定量遥感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长线阵载荷 行间错位误差 几何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11参数的GEO卫星轨道快速拟合和预报
6
作者 张政浩 黄勇 +1 位作者 杨鹏 贾小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8-493,共6页
对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发布的利用11参数计算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 GEO)的算法进行拓展应用,针对4颗GEO卫星开展轨道的快速拟合与预报工作。首先对11参数的反算求解进行算法说明,然后对GEO卫星的动力学外推轨道和... 对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发布的利用11参数计算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 GEO)的算法进行拓展应用,针对4颗GEO卫星开展轨道的快速拟合与预报工作。首先对11参数的反算求解进行算法说明,然后对GEO卫星的动力学外推轨道和导航卫星的漏信号数据进行仿真,最后对不同拟合时长和预报时长的轨道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拟合6 h数据时,计算时长小于0.9 s,拟合轨道精度优于100 m;利用不同拟合数据时长的反算参数进行轨道预报时,随着拟合时间的增加,预报轨道精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拟合时长为2 d时,整体预报的轨道精度最高,预报1 d的轨道精度优于1 2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地球同步轨道 轨道拟合 轨道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面天线的Geo-SAR卫星凝视模式姿控方法
7
作者 赵秉吉 贺玮 +2 位作者 张庆君 索志勇 遆晶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针对基于反射面天线的Geo-SAR(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凝视成像模式下的卫星姿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解决卫星快速机动问题,提升时效性。首先,阐述了Geo-SAR卫星凝视模式的成像模型和多普勒历程特性,并与低轨SAR卫星的... 针对基于反射面天线的Geo-SAR(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凝视成像模式下的卫星姿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解决卫星快速机动问题,提升时效性。首先,阐述了Geo-SAR卫星凝视模式的成像模型和多普勒历程特性,并与低轨SAR卫星的差异进行对比。Geo-SAR卫星有大偏航角的特点,利用传统二维偏航导引方法,实现正侧视推扫成像,最大姿态控制角度可达约±76°,姿控时间过长,响应能力差,无法发挥Geo-SAR快速响应的优势。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定点凝视的二维俯仰滚动姿态控制角度算法,可实现卫星全轨对任意地面场景持续定点凝视。该方法最大姿态控制角度可减小至约±7.2°,姿态调整时间缩短了至少一个数量级,极大提升了卫星的好用易用性。最后,阐述了针对Geo-SAR凝视成像模式的快速BP(Back Projection)成像算法,并完成了25 m×25 m分辨率点目标成像仿真,聚焦结果良好,成像指标达到理论值,验证了所提出的姿控方法的正确性。结论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将Geo-SAR卫星的姿态机动时间缩短至少一个量级,提升卫星响应能力,可为后续Geo-SAR卫星姿控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SAR 反射面天线 二维俯仰滚动姿态控制 凝视模式 姿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GEO SAR图像的海上区域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8
作者 吴一凡 黄丽佳 +1 位作者 严朝保 张冰尘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3-1733,共11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宽覆盖、高重访、近凝视等成像优势,具备对广域海场景运动目标的长时间监测能力。然而,运动目标在图像中严重偏移且剧烈散焦,对GEO SAR海上区域运动目标检测造成困难,主要包括2个关键问题:(1)超...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宽覆盖、高重访、近凝视等成像优势,具备对广域海场景运动目标的长时间监测能力。然而,运动目标在图像中严重偏移且剧烈散焦,对GEO SAR海上区域运动目标检测造成困难,主要包括2个关键问题:(1)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超慢的星地相对速度会导致运动目标严重散焦;(2)超大幅宽图像、陆海目标混淆增加了运动目标检测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分析了GEO SAR动目标的位置偏移以及相位误差等影响,根据影响特点提出一种面向GEO SAR图像的海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步骤对整幅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和降采样滤波,以提高计算效率、增强信杂比,使运动目标的特征更加突出、在复杂背景中更加显著。该检测方法通过条件扩散检测网络,将预处理后的GEO SAR图像作为条件编码输入,约束检测结果的生成,得到运动目标分割掩码;通过设计密集交互模块,实现分割图与原始数据在潜在空间中的多尺度特征耦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处理的计算复杂度,同时提高图像的信杂比。基于仿真数据,在广域海场景中,所提的动目标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GEO SAR图像中海面区域的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及GA-BP算法的GEO高能电子通量预测
9
作者 陈建飞 方美华 +2 位作者 吴康 宋定一 王彪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了提高GEO大于2 MeV电子通量提前一天的预测效率,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最小二乘拟合的数据融合算法处理GOES系列卫星电子通量数据,以融合后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模型。模型输入参数包括太阳风速度、地磁指... 为了提高GEO大于2 MeV电子通量提前一天的预测效率,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最小二乘拟合的数据融合算法处理GOES系列卫星电子通量数据,以融合后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模型。模型输入参数包括太阳风速度、地磁指数(包括SYM/H、Ap、AU、AE、Dst)、大于0.6 MeV电子积分通量和大于2 MeV电子积分历史通量,各参数的时间分辨率均为日均值;同时以1999-2007年的数据为训练集,使用数据融合后的GA-BP模型预测2008-2010年的电子积分通量,将预测结果与其他经典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将位于75°W区域的卫星数据投影到135°W区域,数据误差变小,融合效果更好;大于2 MeV电子通量提前1天预测效率为0.863,最高预测效率可达0.931,优于以往很多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GA-BP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数据融合 高能电子通量预测 深层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差异基因芯片数据探讨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周亚净 段春胜 +3 位作者 何润之 程芳 吴黎莉 刘建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为了探究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GEO差异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结合体内实验,筛选芦丁对脊髓损伤的作用靶点.首先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uperPred数据库获得芦丁的作用靶点,同时采用GEO差异基因、CTD、... 为了探究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GEO差异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结合体内实验,筛选芦丁对脊髓损伤的作用靶点.首先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uperPred数据库获得芦丁的作用靶点,同时采用GEO差异基因、CTD、OMIM、PharmGkb疾病数据库获取脊髓损伤的疾病靶点;然后应用Cytoscape软件采用蛋白互作的方式筛选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的核心靶点,并采用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Rutgers MASCIS脊髓损伤撞击器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芦丁干预3 d后采用BBB运动评分法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脊髓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NF-κB的表达水平以及ROS和MDA含量.结果发现:(1)芦丁共有56个对应的蛋白靶点,脊髓损伤筛选到4 624个疾病靶点,合并后得到5个核心靶点,即CASP3、ESR1、GSK3B、IL-6、MTOR;(2) GO功能主要集中在对氧化应激的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NF-κB结合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芦丁治疗脊髓损伤相关的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3)分子对接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芦丁与5个核心靶点均有良好且稳定的结合;(4)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使用芦丁进行药物干预处理可以降低脊髓的含水量,减少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的产生.上述结果证实,芦丁可以通过多个靶点以及多条通路在治疗脊髓损伤中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geo差异基因芯片 芦丁 脊髓损伤 分子对接 体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脓毒症相关性死亡的潜在差异表达基因和微小RNAs
11
作者 吕卓辰 罗士元 +2 位作者 童尧 周瑶 王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4-1191,共8页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运用生物信息学筛选与脓毒症相关性死亡相关的潜在差异表达基因和微小RNAs(miRNAs)。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人类血液样本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GSE48080和GSE54514,选择两个时点(诊断脓毒症时、脓毒症病程中),...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运用生物信息学筛选与脓毒症相关性死亡相关的潜在差异表达基因和微小RNAs(miRNAs)。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人类血液样本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GSE48080和GSE54514,选择两个时点(诊断脓毒症时、脓毒症病程中),使用GEO2R在线工具对脓毒症存活患者和非存活患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通过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脓毒症相关性死亡DEGs涉及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潜在信号通路。使用STRING在线工具构建DEGs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拓扑,使用CytoHubba工具筛选枢纽(Hub)基因。使用NetworkAnalyst构建Hub基因的目标miRNAs,使用RT-qPCR验证本院脓毒症存活患者和非存活患者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在脓毒症病程中,脓毒症存活患者和非存活患者基因表达呈现异质性,共筛选出15个DEGs。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硫代谢和集管酸分泌四个途径存在显著富集。PPI和CytoHubba分析筛选出10个Hub基因(SLC4A1、EPB42、LTF、LCN2、DEFA4、HBM、HBG1、GMPR、CAMP、OLFM4)。NetworkAnalyst分析预测了10个关键miRNAs。RT-qPCR验证结果显示,5个Hub基因(SLC4A1、EPB42、LCN2、DEFA4、OLFM4)与上述分析中的趋势一致。结论基于GEO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脓毒症存活患者和非存活患者在脓毒症病程中存在差异表达基因,为探索脓毒症相关性死亡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数据库 脓毒症相关性死亡 差异表达基因 微小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Studio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方案选择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2
12
作者 何保 宋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9-1335,共7页
本文选择大连市中山区长利巷地区的边坡,通过现场采取岩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得出各地层力学物理参数,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针对目前所拥有的模拟软件与方法,分析并筛选出适合该边坡的模拟软件。利用GeoStudio软件建模、模拟,使用Morgens... 本文选择大连市中山区长利巷地区的边坡,通过现场采取岩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得出各地层力学物理参数,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针对目前所拥有的模拟软件与方法,分析并筛选出适合该边坡的模拟软件。利用GeoStudio软件建模、模拟,使用Morgenstern-Price方法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得到计算结果,该边坡的安全安全系数为1.127,认为其属于不稳定边坡。对于不稳定边坡,本文对主流的边坡支护方法进行分析筛选,拟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支护方案对其进行预防。根据规范设计挡土墙尺寸,并对该挡土墙进行抗倾覆抗滑移验算,得出的验算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由此可得知该支护方案方法合理,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平衡法 geostudio软件 Morgenstern-Price方法 扶壁式挡土墙 长利巷边坡 大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碰撞概率的GEO业务卫星空间安全规避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 郭建新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2,共11页
针对GEO业务卫星空间规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碰撞概率优化的GEO卫星空间规避策略.建立脉冲推力控制下的位保模型,解释碰撞概率的假设条件与计算原理,针对GEO卫星对原有碰撞概率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考虑了速度误差的碰撞概率计算... 针对GEO业务卫星空间规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碰撞概率优化的GEO卫星空间规避策略.建立脉冲推力控制下的位保模型,解释碰撞概率的假设条件与计算原理,针对GEO卫星对原有碰撞概率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考虑了速度误差的碰撞概率计算方法,以脉冲速度大小为变量,以消耗速度冲量最小和碰撞概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基于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多目标优化,对碰撞概率较大的问题求出其帕累托最优解.考虑GEO卫星定点保持的业务要求,得到满足其位保精度的空间规避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了空间规避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在轨业务卫星实现满足位保要求的空间安全规避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碰撞概率 多目标遗传算法 定点保持 空间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群混沌遗传算法的GEO目标服务任务规划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帅 余建慧 +3 位作者 宋斌 郭延宁 李传江 吕跃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4-921,共8页
面向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空间目标碎片清除、燃料加注等不同在轨服务需求,研究了“固定储油站+往返航天器”相结合的航天器任务规划问题。首先,建立了多任务混合的燃料最优双层任务规划模型,外层为目标服务序... 面向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空间目标碎片清除、燃料加注等不同在轨服务需求,研究了“固定储油站+往返航天器”相结合的航天器任务规划问题。首先,建立了多任务混合的燃料最优双层任务规划模型,外层为目标服务序列规划,内层为轨道机动规划。随后,针对该连续-离散混合变量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种群混沌遗传算法(multi-group chaotic genetic algorithm,MGCGA),采用混合编码表征决策变量,引入立方混沌映射算子提高初始种群质量,多种群及精英保留策略使得算法在求解过程中能更为显著地逼近全局最优解。最后,参考实际GEO目标构建了典型算例,规划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好、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 地球同步轨道目标 多任务 储油站 任务规划 多种群混沌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轨道太阳帆热致干扰力矩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杰 余晔 张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3,共7页
太阳帆由轻质伸展臂张拉大面积柔性薄膜结构组成。当太阳帆经历空间高低温环境时,温度场突变以及材料热膨胀系数的不一致将激起伸展臂的变形和振动,对太阳帆的姿态产生干扰力矩,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太阳帆热致干扰力矩分析方法... 太阳帆由轻质伸展臂张拉大面积柔性薄膜结构组成。当太阳帆经历空间高低温环境时,温度场突变以及材料热膨胀系数的不一致将激起伸展臂的变形和振动,对太阳帆的姿态产生干扰力矩,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太阳帆热致干扰力矩分析方法,以豆荚杆式伸展臂支撑的太阳帆为仿真对象,建立了热-结构分析模型,分析了太阳帆在进出地影时结构的瞬态温度场分布,进一步计算了突变温度场下结构的动态响应,最后获取了热致动力学响应对中心星体的干扰力矩。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热致变形和进出地影时伸展臂的热致振动将会对太阳帆中心星体造成不可忽视的干扰,干扰力矩幅值达10-3 N·m。提出的方法可对太阳帆在轨热扰动响应进行精确预示,对工程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帆 热致动力学响应 geo 温度场 干扰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 GEO卫星的电离层VTEC反演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屹 李剑锋 黄丁发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可以对固定穿刺点总电子含量(TEC)进行连续观测,可为电离层模型精化提供约束,但BDS GEO卫星探测范围包含了20000 km以上的稀薄等离子体,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TEC反演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可以对固定穿刺点总电子含量(TEC)进行连续观测,可为电离层模型精化提供约束,但BDS GEO卫星探测范围包含了20000 km以上的稀薄等离子体,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TEC反演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性能评估方法:利用BDS GEO卫星双频观测数据提取电离层穿刺点处的垂向电子总含量(VTEC);然后分析穿刺点处VTEC变化特性,并与全球电离层图、相邻中圆轨道(MEO)卫星反演VTEC比较;最后以经验电子模型为参考,评估2种卫星探测的等离子体层总电子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GEO-VTEC与全球电离层图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地磁条件下,GEO-VTEC与MEO-VTEC偏差的均方根值接近,最大不超过2.46个总电子含量单位;GEO与MEO卫星探测的等离子体层TEC值接近,20000 km以上的等离子体对于TEC的影响可以忽略。说明GEO-VTEC与常用电离层产品以及MEO-VTEC的性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 电离层探测 全球电离层图(GIM) 地磁风暴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I测量的GEO目标快速轨道恢复
17
作者 黄俊迦 杜兰 +3 位作者 刘泽军 张中凯 周佩元 刘隆迪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连线干涉测量(Connected Element Interferometry,CEI)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被动测角技术,已用于空间目标的跟踪监视.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需要频繁机动以保持轨位或完成其他任务,其机动后的快速轨道恢复能... 连线干涉测量(Connected Element Interferometry,CEI)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被动测角技术,已用于空间目标的跟踪监视.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需要频繁机动以保持轨位或完成其他任务,其机动后的快速轨道恢复能力对于监视预警极为重要.针对基于CEI的GEO短弧定轨和预报,分析了定轨算法的形亏和数亏,在附加先验轨道约束的短弧定轨基础上,提出了轨道半长轴初值的自适应优化方法.利用亚太七号卫星的CEI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了短弧定轨和预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半长轴初值,30min短弧定轨和10min预报的卫星位置分量精度均优于4km,能够满足非合作GEO目标机动后快速轨道恢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非合作目标 CEI 快速轨道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EI的GEO目标滑窗式机动探测方法
18
作者 黄俊迦 杜兰 +3 位作者 刘泽军 张中凯 周佩元 刘隆迪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面跟踪站的监视预警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连线相位干涉测量(CEI)的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滑窗式机动探测方法:立足于CEI的GEO短弧段定轨和预报,基于GEO卫星位保机动的持续小推力和轨道缓慢渐变特性,提出一种针对GEO目标尤... 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面跟踪站的监视预警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连线相位干涉测量(CEI)的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滑窗式机动探测方法:立足于CEI的GEO短弧段定轨和预报,基于GEO卫星位保机动的持续小推力和轨道缓慢渐变特性,提出一种针对GEO目标尤其是非合作GEO目标的滑窗式准实时机动探测方法;并利用亚太七号和中星十号卫星的CEI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机动探测。结果表明,东西机动和南北机动捕获与卫星发动机的点火时刻基本保持一致,机动探测延迟量均小于10 min;能够实现GEO目标的准实时机动告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 连线相位干涉测量(CEI) 滑动窗口 机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张雅昆 王亭亭 +3 位作者 谭晶 杨敏 曾艳荣 谭承建 《中国奶牛》 2024年第5期21-25,共5页
试验旨在筛选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作用机理。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筛选得到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密切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5413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联合Strin... 试验旨在筛选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作用机理。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筛选得到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密切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5413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联合String数据库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筛选出主要的关键基因。结果显示,在GSE25413数据集中共筛选得到1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49个,下调表达基因78个。GO分析共得到450条功能注释,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缺氧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共得到446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途径、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PPI互作网络共筛选得到IL-6、IL-1B、VEGFA、CXCL8等10个关键基因。经筛选获得的关键基因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志物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靶点的选择,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差异表达基因 geo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GEO轨道特性的BDS相对定位研究
20
作者 王天乐 高成发 魏建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9,共7页
针对BDS系统动态相对定位较少顾及GEO轨道特性的问题,本文分析了GEO卫星空间信号质量和观测值质量,顾及GEO轨道特性,基于站间单差残差和降权因子改善随机模型;并验证分析了剔除全部GEO和部分GEO情况下的定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顾及GEO... 针对BDS系统动态相对定位较少顾及GEO轨道特性的问题,本文分析了GEO卫星空间信号质量和观测值质量,顾及GEO轨道特性,基于站间单差残差和降权因子改善随机模型;并验证分析了剔除全部GEO和部分GEO情况下的定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顾及GEO轨道特性剔除部分GEO卫星并对随机模型进行改善,能够保证观测卫星数量,提升了模糊度固定率和动态相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动态相对定位 BDS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