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点整合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2,6-唾液酸转移酶1和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的CHO工程细胞株构建
1
作者 李仙红 贾润清 +4 位作者 王友亮 漫未玲 朱天昊 阎新龙 林艳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85,共10页
对哺乳动物细胞CHO进行糖基化改造,用于生产蛋白质类药物。首先测定CHO细胞Rosa26位点的基因组序列,设计gRNA序列,利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9)技术,将着陆架整合到CHO细胞的Rosa26位点处。通过重叠PCR及无缝连接技术构建... 对哺乳动物细胞CHO进行糖基化改造,用于生产蛋白质类药物。首先测定CHO细胞Rosa26位点的基因组序列,设计gRNA序列,利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9)技术,将着陆架整合到CHO细胞的Rosa26位点处。通过重叠PCR及无缝连接技术构建3个糖基转移酶共同表达的打靶载体,分别是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B4GALT1)、α-2,6-唾液酸转移酶1(ST6GAL1)和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GnTⅢ),并利用重组酶介导的盒式交换技术(recombinase-mediated cassette exchange,RMCE)将3个糖基转基因酶基因定点整合到CHO Rosa26位点中。PCR证实了3个糖基转移酶成功定点整合Rosa26位点,qRT-PCR证实3个糖基转移酶的mRNA表达水平均在50000倍以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证实3个糖基转移酶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在4倍以上(P<0.001)。成功构建了Rosa26位点定点整合3个糖基转移酶的CHO工程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乳糖基转移酶 α-2 6-唾液酸转移酶1 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 重组酶介导的盒式交换技术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Aβ_(1-42)和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损害的改善作用
2
作者 章琪露 聂睿哲 +2 位作者 魏立彬 郭青龙 唐苏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5,共9页
研究汉黄芩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分别采用侧脑室注射Aβ_(1-42)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害模型与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急性衰老模型,连续28 d灌胃给予75、150和300 mg/kg汉黄芩素,采用Morris水迷宫、新物体识别、旷场实验检测汉... 研究汉黄芩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分别采用侧脑室注射Aβ_(1-42)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害模型与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急性衰老模型,连续28 d灌胃给予75、150和300 mg/kg汉黄芩素,采用Morris水迷宫、新物体识别、旷场实验检测汉黄芩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β_(1-42)诱导的学习记忆损害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150 mg/kg和300 mg/kg汉黄芩素给药组小鼠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对新物体的识别指数显著增加;150 mg/kg汉黄芩素给药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而在旷场实验中各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无显著变化。在D-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衰老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150 mg/kg汉黄芩素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期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75、150和300mg/kg汉黄芩素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而在旷场实验中各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无显著变化。研究提示汉黄芩素对Aβ_(1-42)和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损害均具有改善作用,并对小鼠自发活动无显著影响。此外,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汉黄芩素可显著减少Aβ_(1-42)和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汉黄芩素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衰老相关的学习记忆损害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Aβ_(1-42) D-乳糖 记忆损害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L-半乳糖-1-磷酸磷酸酶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莹莹 赵智慧 +2 位作者 卜娇迪 赵锦 刘孟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7,55,共6页
枣果是抗坏血酸含量最高的果实之一,而L-半乳糖-1-磷酸磷酸酶(L-galactose-1-phosphate phosphatase,GPP)基因是抗坏血酸合成中的一个重要基因,至今未见该基因在枣中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苹果、桃和拟南芥等植物GPP保... 枣果是抗坏血酸含量最高的果实之一,而L-半乳糖-1-磷酸磷酸酶(L-galactose-1-phosphate phosphatase,GPP)基因是抗坏血酸合成中的一个重要基因,至今未见该基因在枣中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苹果、桃和拟南芥等植物GPP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法,从‘金丝小枣’(Ziziphus jujuba‘Jinsixiaozao’)叶片中克隆出该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为813bp,编码270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29.083kDa,理论pI值为5.28,命名为ZjGPP(登录号KJ739593);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典型的肌醇单磷酸化酶结合区域,属于FIG家族蛋白;其氨基酸与其他植物GPP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桃、苹果和刺梨等蔷薇科植物的GPP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糖-1-磷酸磷酸酶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1在D-半乳糖诱导老化小鼠耳蜗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涛 马婷婷 +1 位作者 吴喜迪 刘双月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D-半乳糖诱导老化小鼠耳蜗中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 1,PP1)的定位表达及作用。方法 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每组20只。D-半乳糖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800mg·kg^(-1)·d^(-1)),对照组... 目的观察D-半乳糖诱导老化小鼠耳蜗中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 1,PP1)的定位表达及作用。方法 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每组20只。D-半乳糖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800mg·kg^(-1)·d^(-1)),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w;停药后检测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免疫荧光法定位PP1在耳蜗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耳蜗中PP1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蛋白磷酸酶1核目标亚基(protein phosphates 1nuclear targeting subunit,PNUTS)、PP1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组小鼠总SOD活力降低而MDA水平升高(均为P<0.01);PP1主要定位表达于小鼠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及血管纹细胞的胞核和胞浆中,且给予D-半乳糖后,小鼠耳蜗中PP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PNUTS表达减少,caspase-3表达增加(均为P<0.05)。结论 PP1在D-半乳糖诱导老化小鼠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及血管纹细胞中表达,且参与了其耳蜗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1 D-乳糖 耳蜗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张赛帅 张雪茹 +2 位作者 施锐 郭佳 邓林红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1-729,共9页
为了探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β4GalT1)在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的功能,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析β4GalT1在气道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存在功能,采用脂多糖刺激气道平滑肌细胞后检测白介素1β及β4GalT1的表达;采用慢病毒包装构建... 为了探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β4GalT1)在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的功能,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析β4GalT1在气道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存在功能,采用脂多糖刺激气道平滑肌细胞后检测白介素1β及β4GalT1的表达;采用慢病毒包装构建过表达β4GalT1的稳转细胞,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稳转细胞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随时间的变化,同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和划痕实验检测稳转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研究过表达β4GalT1的细胞分泌液在调节细胞因子表达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脂多糖能引起白介素1β及β4GalT1的表达量增加;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过表达β4GalT1的细胞中促炎因子表达量减小,抑炎因子表达量增加,同时过表达β4GalT1可改变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行为,进而起到炎症修复功能;过表达β4GalT1的细胞可通过分泌液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表明β4GalT1能快速响应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刺激,并通过分泌物质调节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行为及细胞因子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生物学 抑炎作用 β1 4-乳糖基转移酶1 气道平滑肌细胞 细胞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17肽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IRS和PI3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姚洁 盛树力 +4 位作者 闵嵘 赵志炜 姬志娟 刘梦霞 王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通过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海马表达的观察,研究APP17肽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信号转导途径上游步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2只:正常对照组(... 目的通过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海马表达的观察,研究APP17肽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信号转导途径上游步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2只: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模型组(D组)、APP17肽治疗组(D+P组)。D、D+P 2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100mg·kg^-1。D+P组每周一、二、五皮下给药APP17肽0.35μg/只。4个月后,小鼠灌注固定,行脑冰冻切片,用PI3K、IRS-1、IRS-2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应用IRS—1抗体染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受体底物-2、PI3K的表达,结果显示3种抗体C组深染的阳性细胞排列整齐。染色深,突起深染,可见2—3级分支,细胞计数与D组差异有显著性;D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目少,分别为正常对照的67.5%、63.68%和48.6%。APP17肽治疗组(D+P组)染色结果与C组相似,阳性细胞数目接近C组,与半乳糖老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阳性细胞突起少于C组,排列亦不如C组整齐。Western blot结果亦显示D组海马表达IRS-1减少,应用17肽后IRS-1表达上调,但不如C组数值高。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IRS—1、IRS-2、PI3K的表达明显下降;APP17肽能上调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IRS—1、IRS-2和PI3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17肽 乳糖 海马 胰岛素受体底物1、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半乳糖凝集素-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蒋鲲 陈和斌 +4 位作者 王莹 胡艳 方玉蓉 陈鹏 王艳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哮喘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和比较45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15例气管异物或气道畸形患儿(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Gal-3、TGF...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哮喘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和比较45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15例气管异物或气道畸形患儿(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Gal-3、TGF-β1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的血清和BALF中的Gal-3、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中重度哮喘患儿的血清和BALF中Gal-3、TGF-β1水平均高于轻度哮喘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哮喘组患儿血清中的Gal-3、TGF-β1水平与相应的BALF中的Gal-3、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10、0.914,P均<0.05);血清中Gal-3水平与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32,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和BALF中Gal-3、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乳糖凝集素-3 转化生长因子-Β1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甙Rg1改善D-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作用的可能因素 被引量:26
8
作者 乔萍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72-774,共3页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g1改善D 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作用的因素。方法 :皮下注射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 ,并设三七皂甙Rg1给药组。采用跳台和Y 迷路法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细胞抗氧化能力 ,ELISA法检测... 目的 :探讨三七皂甙Rg1改善D 半乳糖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作用的因素。方法 :皮下注射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 ,并设三七皂甙Rg1给药组。采用跳台和Y 迷路法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细胞抗氧化能力 ,ELISA法检测IL 1β和IL 6含量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钙指数及神经细胞凋亡百分数。 结果 :模型鼠脑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 ,胞内钙超载且神经细胞凋亡 ,及炎症因子含量增加 ,与三七皂甙Rg1给药组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三七皂甙Rg1通过抗氧化作用 ,降低氧化损伤所致脑海马区炎症因子含量增加 ,并减少神经细胞胞内钙超载和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乳糖 胞内钙指数 凋亡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三七皂甙RG1 学习记忆能力 中药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牛成纤维细胞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的敲除以及人白细胞抗原-G1基因的敲入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健 林爱星 陈永福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1-306,共6页
构建了敲除猪α-1,3-GT并敲入人白细胞抗原HLA-G1基因的打靶载体pZJ,其中以新霉素抗性基因(Neo)为正筛选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负筛选基因。采用优化的脂质体转染法将打靶载体pZJ转染于一个长势良好的胎猪成纤维细胞系中,经7... 构建了敲除猪α-1,3-GT并敲入人白细胞抗原HLA-G1基因的打靶载体pZJ,其中以新霉素抗性基因(Neo)为正筛选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负筛选基因。采用优化的脂质体转染法将打靶载体pZJ转染于一个长势良好的胎猪成纤维细胞系中,经7天G418(600μg/ml)药物筛选,共获得30个Neo抗性细胞克隆,其中12个为非绿色荧光细胞克隆,7个扩大培养良好,提取阳性克隆细胞的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检测。经PCR结果检测,打靶载体转入到胎猪成纤维细胞中,其中3个非荧光阳性单克隆细胞在细胞基因组中进行了定点整合。以同样的脂质体转染条件将pZJ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筛选并对其进行PCR检测,其中2个均为定点整合阳性。该研究为今后克隆出表达HLA-G1而不表达α-1,3-GT基因的个体猪,从而提供可以真正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打下了基础,也为猪牛之间的跨物种敲除提供了一个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3-乳糖基转移酶基因 基因打靶 人白细胞抗原HLA-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波 徐静 +1 位作者 余锋 季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4,119,共5页
目的:探讨游泳+跑台的混合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内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Aβ42、BACE1)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注射组(C组)和运动注射组(T组),所有大鼠连续8周腹腔注射D-gal造... 目的:探讨游泳+跑台的混合运动训练对D-半乳糖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内β位淀粉样蛋白42和裂解酶1(Aβ42、BACE1)的影响。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注射组(C组)和运动注射组(T组),所有大鼠连续8周腹腔注射D-gal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同时,T组大鼠连续进行8周的游泳和跑台(均每周3次,交替进行)相结合的混合运动训练。运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Aβ42蛋白表达量,运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BACE1mRNA和IGF-1mRNA的表达量。结果:①与C组相比,T组大鼠海马内Aβ42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C组比T组大鼠海马内BACE1mRNA表达量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C组相比,T组大鼠海马内胰岛素源生长因子(IGF)-1mRNA表达增加,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游泳和跑步混合运动训练能延缓AD的发展进程,这可能与运动训练上调了AD大鼠海马内IGF-1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D-乳糖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β-淀粉样前体蛋白42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胰岛素源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去血清培养条件下半乳糖凝集素-1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平 渠文生 +4 位作者 董星河 唐颖馨 李昕 刘春岭 王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0-642,共3页
目的:研究低氧去血清培养条件下半乳糖凝集素-1(Gal-1)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低氧去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高(10mg/L)、中(1mg/L)、低(0.1mg/L)剂量Gal-1干预。采用BrdU掺入法检测星形胶质细... 目的:研究低氧去血清培养条件下半乳糖凝集素-1(Gal-1)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低氧去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高(10mg/L)、中(1mg/L)、低(0.1mg/L)剂量Gal-1干预。采用BrdU掺入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干预1d后,Gal-1高、中、低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率均低于无干预对照组(P<0.05);干预3d后,Gal-1高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率仍低于无干预对照组(P<0.05),中、低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d后,Gal-1高、中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S期细胞比例降低,G0/G1细胞比例增高(P<0.05)。结论:Gal-1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可能参与抑制脑缺血后的胶质疤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凝集素-1 星形胶质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并敲入HLA-G1基因的打靶载体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健 林爱星 陈永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8-502,共5页
本实验室已克隆到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α1,3GT,第九外显子不全)。其中pMD3arm载体上有5.0kb的片段,该片段包括了小部分第8外显子,完整的第8内含子和一部分第9外显子。本实验中利用LAPCR的方法,从猪的基因组中获得约2.0kb的猪α1,... 本实验室已克隆到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α1,3GT,第九外显子不全)。其中pMD3arm载体上有5.0kb的片段,该片段包括了小部分第8外显子,完整的第8内含子和一部分第9外显子。本实验中利用LAPCR的方法,从猪的基因组中获得约2.0kb的猪α1,3GT的第9外显子序列的扩增产物,将片段克隆于pGEMTeasy载体。将5.0kb和2.0kb片段分别作为打靶载体的5′,3′同源臂,以neo为正选择标记基因,以GFP为负选择标记基因,构建敲除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并同时能表达人白细胞抗原HLAG1基因的的打靶载体pZJ。经酶切图谱和测序结果的鉴定成功地构建出敲除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并同时能表达人白细胞抗原HLAG1基因的正负双向选择的打靶载体,为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了很好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3-乳糖基转移酶基因 基因打靶 人白细胞抗原HLA-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光诱导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锡亮 李英 +1 位作者 侯喜林 王枫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7,共5页
采用RT-PCR、巢式PCR、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cDNA2 034 bp全长序列。以苏州青为材料,进行光及黑暗对照处理,观察GLDH活性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 采用RT-PCR、巢式PCR、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cDNA2 034 bp全长序列。以苏州青为材料,进行光及黑暗对照处理,观察GLDH活性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不结球白菜L-抗坏血酸水平和GLDH活性升高,而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植株的L-抗坏血酸含量和GLDH活性没有发现这种日变化,表明GLDH活性可能受光诱导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L-乳糖-1 4-内酯脱氢酶(GLDH) 光诱导 L-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通道蛋白-3和水通道蛋白-1在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熊 王平 +2 位作者 陈瑜 赵婷 仲苏鄂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0-76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氯离子通道蛋白-3(CLC-3)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C-3和AQP-1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组(40只)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模... 目的研究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氯离子通道蛋白-3(CLC-3)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C-3和AQP-1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组(40只)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模型组(Gal组)(40只)。生理盐水组和Gal组根据处理时间不同各亚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Gal组单侧眼球后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注射液,生理盐水组同期单侧眼球后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每日裂隙灯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的动态变化,并参照Kador等的分级标准分期记录。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第3、7、14、21、30天在全身麻醉下处死各组实验大鼠,摘出晶状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晶状体中CLC-3mRNA和AQP-1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透明晶状体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均有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组于3、7、14d时CLC-3mRNA表达逐渐增高,均高于同期生理盐水组,到14d时约达正常水平的7倍,21d、30d时又有所下降,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CLC-3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于3d时AQP-1mRNA表达已下降,与同期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白内障的进一步发展,AQP-1mRNA含量逐渐降低,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AQP-1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晶状体中CLC-3和AQP-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通道蛋白-3 水通道蛋白-1 实时荧光定量PCR 白内障 晶状体 D-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在TNF-α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表达中的作用
15
作者 季玉红 贲志云 +3 位作者 汪晓莺 孙晓雷 钱佶 肖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3-656,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IT—I)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PKC激动剂或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IT—I)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PKC激动剂或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再用TNF一仅刺激HUVECs,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1,4-GaIT—I表达变化,应用细胞荧光染色观察B-1,4-GalT—I催化的糖链的表达变化及细胞骨架结构的改变,通过内皮-单核细胞黏附试验观察HUVECs黏附能力的改变。结果: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TNF-α刺激HUVECs引起的β-1,4-GaIT—I表达的上调,PKC激动剂能够使上调的β-1,4-GaIT—I的表达进一步增加;在HUVECs中β-1,4-GaIT—I与细胞骨架有共同定位,PKC抑制剂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和β-1,4-GaIT—I细胞内的再分布;PKC抑制剂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一单核细胞黏附能力的上调。结论:PKC可能参与调节TNF—α诱导的HUVECsβ—1,4-GaIT—I的表达,并且可能多种类型的PKC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PKC可能通过对β-1,4-GaIT—I的调节进而影响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及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乳糖基转移酶-I 蛋白激酶C 内皮细胞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在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
16
作者 朱敏 沈爱国 +2 位作者 丁炯 顾晓松 王鹤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1-295,共5页
为了观察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正常和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坐骨神经中特异性地扩增β-1,4-GalT-Ⅰ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 为了观察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lT-Ⅰ)在正常和钳夹伤后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坐骨神经中特异性地扩增β-1,4-GalT-Ⅰ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采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正、反义β-1,4-GalT-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β-1,4-GalT-ⅠmRNA在正常和夹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表明:β-1,4-GalT-Ⅰ mRNA在大鼠坐骨神经的髓鞘中表达,在夹伤坐骨神经后1-2d,β-1,4-GalTⅠmRNA在坐骨神经的表达最高,于夹伤后1周开始下降,在夹伤后1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上述结果提示坐骨神经夹伤后β-1,4-GalTⅠmRNA的表达发生变化,并且主要表达在坐骨神经的Schwann细胞。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β-1,4-GalT-Ⅰ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乳糖基转移酶- RT-PCR 原位杂交 坐骨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4-半乳糖苷键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17
作者 沈爱国 周鸣鸣 +3 位作者 丁斐 顾晓松 王汉洲 顾建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76,共5页
为了探讨正常和损伤的周围神经中β-1,4-半乳糖苷键的表达定位和表达变化 ,本研究用特异识别β-1,4-半乳糖苷键的蓖麻凝集素 -I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 S-10 0和 neurofilam ent免疫双标记 ,研究了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 β-1,4-半乳糖苷键... 为了探讨正常和损伤的周围神经中β-1,4-半乳糖苷键的表达定位和表达变化 ,本研究用特异识别β-1,4-半乳糖苷键的蓖麻凝集素 -I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 S-10 0和 neurofilam ent免疫双标记 ,研究了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 β-1,4-半乳糖苷键的合成影响。结果表明 ,β-1,4-半乳糖苷键主要分布在正常和损伤坐骨神经的 Schwann细胞中 ,图像分析表明β-1,4-半乳糖苷键的表达在周围神经损伤后 1~ 2 d内有所增高 ,以后随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步下降。本研究结果提示 ,周围神经损伤对 β-1,4-半乳糖苷键的表达有影响 ,Schwann细胞表达的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乳糖苷键 周围神经损伤 表达变化 蓖麻凝集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17肽和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对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海马PP-1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王蓬文 姬志娟 +2 位作者 杨芳 赵志炜 盛树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为探讨 APP17肽及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对 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海马蛋白磷酸酯酶 -1( PP-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对照组、APP17肽治疗组、小剂量中药治疗组、大剂量中药治疗组 ,每组动物 8只。... 为探讨 APP17肽及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对 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海马蛋白磷酸酯酶 -1( PP-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对照组、APP17肽治疗组、小剂量中药治疗组、大剂量中药治疗组 ,每组动物 8只。用 D-半乳糖制备脑老化模型 ,并皮下注射 APP17肽或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灌胃对 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进行治疗 ,3个月后取脑组织做 PP-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D-半乳糖小鼠和大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组小鼠海马 PP-1阳性细胞数目少 ,染色淡 ;而正常小鼠、APP17肽保护和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小剂量治疗的 D-半乳糖小鼠海马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多 ,胞浆与突起深染。结果提示 :抑制凋亡的 PP-1在 D-半乳糖小鼠海马表达降低。 APP17肽和小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能影响 D-半乳糖脑病小鼠脑内 PP-1的表达 ,使之接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肽前体蛋白17 左旋-乳糖老化 蛋白磷酸酯酶-1 中药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和黏蛋白-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张心武 马双余 张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0,114,共4页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和黏蛋白-1(mucin-1,MUC1)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标本45例,另取癌旁非肿瘤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和黏蛋白-1(mucin-1,MUC1)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标本45例,另取癌旁非肿瘤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al-3和MU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Gal-3在癌旁组织、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73.3%,大肠癌中Gal-3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Gal-3的阳性表达率为61.5%(16/26);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89.5%(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3)。MUC1在癌旁组织、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4.5%,大肠癌中MUC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MUC1的阳性表达率为34.6%(9/26);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84.2%(16/19),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结论大肠癌中Gal-3和MUC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Gal-3和MUC1在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提示其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乳糖凝集素-3(Gal-3) 黏蛋白-1(MUC1)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内质网响应蛋白HAC1对α-半乳糖苷酶在毕氏酵母中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钟开新 陈丽芝 李阳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4-189,共6页
为提高毕氏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重组α-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将来源于P.pastoris GS115的hac1基因构建至pPIC9K表达载体中,转化到重组P.pastoris中与α-半乳糖苷酶共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在AOX1启动子控制下,HAC1过表达提高了重组P.past... 为提高毕氏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重组α-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将来源于P.pastoris GS115的hac1基因构建至pPIC9K表达载体中,转化到重组P.pastoris中与α-半乳糖苷酶共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在AOX1启动子控制下,HAC1过表达提高了重组P.pastoris中α-半乳糖苷酶蛋白表达含量,使α-半乳糖苷酶活性提高了2.2倍。经PCR产物鉴定,结果表明重组P.pastoris基因组中插入hac1基因。经50 L发酵罐甲醇诱导168 h,Gal-HAC1-4#工程菌最终酶活达到6 560 U/mL,比Gal-21#工程菌提高了27%。甲醇诱导后Gal-HAC1-4#发酵液中粗蛋白浓度均高于Gal-21#工程菌。表明共表达HAC1蛋白可提高毕氏酵母产α-半乳糖苷酶蛋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1 Α-乳糖苷酶 毕氏酵母 共表达 UPR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