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化物调控的GCr15轴承钢强力旋轧工艺参数优化
1
作者 代旭 王建国 刘东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8-535,共8页
通过使用强力旋轧工艺实现对GCr15轴承钢中碳化物的均细化调控,针对强力旋轧过程,应用响应面法(RSM)和有限元法(FEM)对其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联合优化。为了综合考虑管件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与轧后碳化物的分布情况,以管件横剖面应变均值... 通过使用强力旋轧工艺实现对GCr15轴承钢中碳化物的均细化调控,针对强力旋轧过程,应用响应面法(RSM)和有限元法(FEM)对其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联合优化。为了综合考虑管件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与轧后碳化物的分布情况,以管件横剖面应变均值和应变分布均匀性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有限元模拟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二阶响应模型。基于模拟结果及响应模型,系统分析了各个参数对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一组最优参数组合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参数,原材料中碳化物的分布实现了显著的均匀细化,并且在球化退火后,碳化物粒度达到0.2~0.3μm。综上所述,该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工艺参数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对于提高GCr15轴承钢的成形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碳化物 强力旋轧 响应面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对GCr15轴承钢中液析碳化物的影响
2
作者 陈楠 汪宙 +1 位作者 陈爽 李继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随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高端轴承钢材料的需求与研发日益迫切。目前GCr15轴承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高碳铬轴承钢之一,随着轴承钢洁净度的不断提高,液析碳化物对轴承钢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显得愈发重要。因此,本工作通过向GCr15... 随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高端轴承钢材料的需求与研发日益迫切。目前GCr15轴承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高碳铬轴承钢之一,随着轴承钢洁净度的不断提高,液析碳化物对轴承钢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显得愈发重要。因此,本工作通过向GCr15轴承钢中添加稀土Ce,研究其对轴承钢液析碳化物的影响及细质化调控机理。采用Thermo-Calc软件对GCr15轴承钢凝固过程中液析碳化物的析出行为进行热力学分析,利用XRD、OLS51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SEM-EDS等对GCr15轴承钢中液析碳化物的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中的液析碳化物类型主要为M_(3)C、M_(7)C_(3)和M_(3)C_(2);适量添加稀土Ce可以明显降低液析碳化物数量和缩小尺寸,当GCr15轴承钢中稀土Ce含量为320×10^(-6)时,液析碳化物面积占比和最大尺寸分别降低了3.22%和16.21μm。此外,随着稀土Ce含量的增加,液析碳化物的形核核心由MnS和Al_(2)O_(3)夹杂转变为尺寸较小的Ce-O-S稀土化合物,从而达到细质化调控液析碳化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液析碳化物 稀土Ce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和N_(2)混合气氛中GCr15轴承钢的氧化行为
3
作者 杜严伟 张学湛 +2 位作者 王波 张守意 左小伟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09,共9页
为了探索GCr15轴承钢在25%CO_(2)+75%N_(2)(体积分数)混合气氛下的氧化生长机制,采用模拟气氛和非连续称重的方法,研究了GCr15轴承钢的氧化动力学。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相组成,并通过热力... 为了探索GCr15轴承钢在25%CO_(2)+75%N_(2)(体积分数)混合气氛下的氧化生长机制,采用模拟气氛和非连续称重的方法,研究了GCr15轴承钢的氧化动力学。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相组成,并通过热力学计算混合气氛及实验温度下主要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G。结果表明:氧化增重随保温时间延长和加热温度升高而增加,符合抛物线规律;1150、1175、1200℃下的氧化速率常数KT分别为1.24、1.53、2.17 mg^(2)·mm^(−4)·min^(−1),混合气氛下GCr15轴承钢的氧化激活能为194.97 kJ/mol。氧化层厚度和致密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和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轴承钢氧化层外层中O和Fe在致密层更为富集,氧化产物主要由FeO和Fe3O4组成;氧化层内层Si、Cr、C 3种元素更为富集,氧化产物主要由FeO组成。氧化铁皮外层的铁氧化物颗粒呈金字塔状,颗粒之间具有一些细小的孔隙可供气体流通。反应物的扩散速率影响氧化行为,后期氧化速率降低的原因是:(1)氧化皮隔绝外部反应气氛与基体;(2)氧化皮中疏松层多孔结构减少基体中Fe向氧化层扩散;(3)氧化产物中硅酸盐熔融堵塞孔隙减少氧化层中反应气氛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N_(2)混合气氛 gcr15轴承钢 氧化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薄膜对GCr_(15)轴承钢表面导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秀 腾达 +1 位作者 吴玉厚 王丽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9-745,共7页
目的研究石墨烯附着GCr_(15)轴承钢热导率,并探究石墨烯附着层对GCr_(15)轴承钢表面热传导的影响。方法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热导率实验两种方法分别测试298 K、356 K、414 K、473 K、532 K温度下附着试件的热导率。摩擦实验中,调整石... 目的研究石墨烯附着GCr_(15)轴承钢热导率,并探究石墨烯附着层对GCr_(15)轴承钢表面热传导的影响。方法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热导率实验两种方法分别测试298 K、356 K、414 K、473 K、532 K温度下附着试件的热导率。摩擦实验中,调整石墨烯附着面积并且观察测点温度以及摩擦系数,测定石墨烯附着层对试件表面热传导的影响规律。结果温度在298~532 K内,附着试件热导率最高提升1 W/(m·K),最低提升0.5 W/(m·K)。石墨烯附着层使试件在附着层垂直方向的热导率降低了2 W/(m·K),使试件表面温度降低4℃。同时,石墨烯附着层可加快试件表面的热传导,且此特点基本不受温度影响。结论石墨烯膜加速热量传递,改善磨痕区域温度分布。石墨烯薄膜随着摩擦运动向磨痕边缘滑移直至脱落,此时摩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_(15)轴承钢 石墨烯 导热系数 分子动力学 热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Y对GCr15轴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车治强 杨吉春 +1 位作者 刘香军 杨昌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为探究稀土Y对GCr15轴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了不同Y含量的GCr15轴承钢,利用MC010-HV-30Z维氏硬度计、SANS-ZBC2752A型冲击试验机、CSS-885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JSM-651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Sigma-300场发射电子显微镜... 为探究稀土Y对GCr15轴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了不同Y含量的GCr15轴承钢,利用MC010-HV-30Z维氏硬度计、SANS-ZBC2752A型冲击试验机、CSS-885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JSM-651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Sigma-300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研究Y对GCr15轴承钢硬度、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及夹杂物的影响。结果显示:Y含量为0.005%时,试验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Y略微降低了GCr15轴承钢的硬度,由258.7 HV降低到254.4 HV;冲击功提高了17.9%,由17.9 J提高到21.1 J;抗拉强度提高了6.50%,由903.8 MPa提高到963.3 MPa;最大拉应力提高了6.50%,由17.75 kN提高到18.91 kN;断后伸长率提高了16.80%;试验钢的断裂模式由沿晶断裂向穿晶断裂过度;Y处理后,夹杂物尺寸由3μm左右减小为1μm左右。试验钢的硬度略微降低,冲击功、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均有所提高,夹杂物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稀土Y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F—LF—VD—CC流程生产GCr15轴承钢的洁净度及夹杂物演变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润哲 龚伟 +5 位作者 王鹏飞 姜周华 张万发 杜琳霄 赵恒波 金宇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为探究GCr15轴承钢在冶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基于国内某钢厂EAF—LF—VD—CC工艺过程进行全流程取样分析,系统研究了全流程杂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夹杂物的演变分析结果表明,轧制后的轧材钢样杂质元素Ca和Ti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达... 为探究GCr15轴承钢在冶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基于国内某钢厂EAF—LF—VD—CC工艺过程进行全流程取样分析,系统研究了全流程杂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夹杂物的演变分析结果表明,轧制后的轧材钢样杂质元素Ca和Ti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达到00016%和00017%,全氧(TO)质量分数为00007%轧材中夹杂物类型主要为镁铝尖晶石、钙铝酸盐类和硅酸盐类复合夹杂物较大尺寸的夹杂物出现在LF和VD精炼工位,且夹杂物最大尺寸超过了30μmVD破真空后出现了大量CaO-MgO-Al_(2)O_(3)-SiO_(2)类复合夹杂物,成分分布均匀,个别尺寸甚至超过45μm连铸坯和轧材中MnS和TiN夹杂物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 轴承钢 洁净度 全氧 非金属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态车削轴承钢GCr15切屑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合烨 王昌赢 +2 位作者 陈小安 张勇 刘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0-805,共6页
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硬态车削淬硬轴承钢GCr15(62HRC)的切削过程进行仿真,从切屑形态出发,结合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等场量对切屑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速(60m/min)切削时,没有形成明显的绝热剪切带而形成了连续切屑;在高... 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硬态车削淬硬轴承钢GCr15(62HRC)的切削过程进行仿真,从切屑形态出发,结合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等场量对切屑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速(60m/min)切削时,没有形成明显的绝热剪切带而形成了连续切屑;在高速(181m/min)切削时,形成了锯齿状切屑和绝热剪切带,且因绝热剪切区的热软化效应而使材料的承载能力下降,切削力发生波动;在高速切削时,工件与切屑自由表面处出现了微裂纹,并在一定程度上沿绝热剪切带而向刀尖方向扩展,使得锯齿更加明显,导致切削力'二次下降'并推迟了下一锯齿节块的形成;硬态车削淬硬轴承钢GCr15的绝热剪切是形成锯齿状切屑的前提,而周期性微裂纹的出现和扩展则是源于绝热剪切作用下材料发生的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态车削 轴承钢gcr15 锯齿状切屑 有限元仿真 韧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GCr15轴承钢金相组织定量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靳伍银 赵霞霞 +2 位作者 祁晓玲 剡昌锋 师燚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通过对GCr15轴承钢淬火+回火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的扫描电镜金相图片的研究,探索一种实现其金相组织定量分析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以Matlab软件为工具,采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化、灰度调整以及形态学运算的数字化处理方法,计算碳化物颗粒... 通过对GCr15轴承钢淬火+回火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的扫描电镜金相图片的研究,探索一种实现其金相组织定量分析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以Matlab软件为工具,采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化、灰度调整以及形态学运算的数字化处理方法,计算碳化物颗粒所占比例的多少,从而实现轴承钢热处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有效提取和量化淬火+回火热处理后的GCr15轴承钢中碳化物颗粒;试件轴承外圈比圆锥滚子的碳化物含量少得多,从而其力学性能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碳化物颗粒 数字图像处理 MATLAB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合金处理GCr15轴承钢夹杂物的变质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博 姜周华 姜茂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36-1742,共7页
分别采用3种不同镁含量的镁铝合金对GCr15轴承钢液进行了夹杂物变质处理,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全氧值的变化,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试样中夹杂物的尺寸、形貌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经镁铝合金处理后,GCr15轴承钢中的全... 分别采用3种不同镁含量的镁铝合金对GCr15轴承钢液进行了夹杂物变质处理,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全氧值的变化,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试样中夹杂物的尺寸、形貌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经镁铝合金处理后,GCr15轴承钢中的全氧值显著降低,夹杂物由大尺寸、形状不定的氧化铝颗粒转变为尺寸细小、球形的镁铝尖晶石颗粒。含镁量为16.55%的3#镁铝合金夹杂物变质效果最明显,钢中夹杂物多为镁铝尖晶石和氧化镁,其中96.23%的夹杂物直径小于3μm。因此,镁铝合金夹杂物变质处理有利于改善轴承钢浇注和提高轴承钢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镁铝合金 夹杂物 变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高温变形后控冷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宪明 孙艳坤 吴迪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轴承钢棒材轧后温度较高导致的网状碳化物析出严重影响我国高质量轴承钢生产.在热模拟试验机上对GCr15轴承钢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控冷工艺参数对GCr15轴承钢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和珠光体转变的影响.研究表明,GCr15轴承钢经980℃高温... 轴承钢棒材轧后温度较高导致的网状碳化物析出严重影响我国高质量轴承钢生产.在热模拟试验机上对GCr15轴承钢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控冷工艺参数对GCr15轴承钢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和珠光体转变的影响.研究表明,GCr15轴承钢经980℃高温变形后快速冷却,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晶界处二次碳化物由半网状分布、短棒状分布到最后弥散析出,珠光体球团直径和片层间距减小,并有退化珠光体生成.轴承钢中退化珠光体组织的出现,是由于其热变形后快速冷却,抑制了先共析碳化物在冷却过程中的过早析出造成的.较合理的冷却工艺是GCr15轴承钢高温变形后快速冷却到700℃,再以3℃/s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热模拟 高温变形 控制冷却 二次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GCr15轴承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叶青 吴益文 +2 位作者 秦子威 周潇 汪宏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58,62,共5页
对GCr15轴承钢分别进行淬火+回火,淬火+回火+深冷,淬火+深冷+淬火,淬火+回火+深冷+回火处理,研究了深冷处理对GCr15轴承钢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淬火+回火工艺相比,增加深冷处理工序后试样中残余奥氏体含量... 对GCr15轴承钢分别进行淬火+回火,淬火+回火+深冷,淬火+深冷+淬火,淬火+回火+深冷+回火处理,研究了深冷处理对GCr15轴承钢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淬火+回火工艺相比,增加深冷处理工序后试样中残余奥氏体含量明显降低,硬度增大,耐磨性提高;淬火+深冷+回火处理试样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最低,硬度最高,耐磨性最好,其磨损量比淬火+回火处理试样的减少了6%;深冷处理提高了GCr15轴承钢的抗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gcr15轴承钢 硬度 残余奥氏体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GCr15轴承钢二次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诚意 吴炳新 +2 位作者 张志成 李光强 潘明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7,共9页
采用FE-SEM/EDS研究了转炉流程生产的GCr15轴承钢LF、RH 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其演变机理。结果表明:钢中复合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可归纳为:Al2 O3→MgO·Al2 O3→(CaO-MgO-Al2 O3-(CaS))复合氧化物夹杂和 Al2 O... 采用FE-SEM/EDS研究了转炉流程生产的GCr15轴承钢LF、RH 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其演变机理。结果表明:钢中复合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可归纳为:Al2 O3→MgO·Al2 O3→(CaO-MgO-Al2 O3-(CaS))复合氧化物夹杂和 Al2 O3→(Al2 O3-MnS)→(Al2 O3-MnS-Ti(C,N))复合氧硫碳氮物夹杂2种方式。LF精炼过程脱硫作用明显,钢中的硫化物夹杂数量大幅减少。LF精炼初期钢中主要是MnS、Al2 O3、TiN的单相夹杂物。LF 精炼结束后钢中的夹杂物演变为Al2 O3为核心外包氧化物及 MnS、TiN、Ti(C,N)、CaS 的复合夹杂物。精炼渣中的CaO 和耐火材料中的MgO 经还原后与钢中溶解氧反应导致LF精炼结束时D类夹杂物增加。RH及软吹处理进一步强化了去除钢中的硫化物,但D 类及其与A、T 类复合的夹杂物含量增加。在LF阶段,夹杂物尺寸主要集中在1~3μm范围内,到R H 阶段,夹杂物尺寸则主要集中分布在小于1μm的粒度范围。最大夹杂物尺寸由10.79μm降到5.68μm,单位面积夹杂个数由372个/mm2降到258个/mm2。RH 及软吹处理有效地降低了钢中大于3μm的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精炼过程 夹杂物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GCr15轴承钢领热处理变形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孔永华 袁俊 +2 位作者 常鹏鹏 李思贝 朱世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1-203,共3页
比较了GCr15轴承钢领等温淬火与油冷淬火后的圆度和硬度,探讨了等温淬火工艺参数对钢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轴承钢领,应采用等温淬火工艺代替油冷淬火工艺,保证钢领在要求的硬度下减小变形,并且也提高了钢领的耐磨性,同时... 比较了GCr15轴承钢领等温淬火与油冷淬火后的圆度和硬度,探讨了等温淬火工艺参数对钢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轴承钢领,应采用等温淬火工艺代替油冷淬火工艺,保证钢领在要求的硬度下减小变形,并且也提高了钢领的耐磨性,同时发现淬火前应力也是增大钢领热处理变形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领 gcr15轴承钢 变形 等温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终止温度对GCr15轴承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振兴 李长生 +2 位作者 马永强 李涛 张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34,共7页
采用MMS300热模拟试验机对GCr15轴承钢的热变形工艺进行模拟,研究变形终止温度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终止温度在770~870℃内变化时,其显微组织均为片层状珠光体+沿晶界分布的先共析碳化物,并且先共析碳化物周围存在铁素体... 采用MMS300热模拟试验机对GCr15轴承钢的热变形工艺进行模拟,研究变形终止温度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终止温度在770~870℃内变化时,其显微组织均为片层状珠光体+沿晶界分布的先共析碳化物,并且先共析碳化物周围存在铁素体薄膜。随着变形终止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和珠光体团的尺寸均增加,珠光体的片层间距略微减小,硬度增加。通过回归分析获得维氏硬度与片层间距倒数的拟合方程HV=38.3S-1+92.7。变形终止温度在810~870℃内升高时,碳化物的网状程度增加。与810℃相比,变形终止温度为770℃和790℃时,碳化物的网状程度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变形终止温度 珠光体 网状碳化物 片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华杰 武会宾 +1 位作者 唐荻 焦多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共3页
采用阶梯试样的方法并半定量统计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晶粒个数,确定了其再结晶百分数,绘制了GCr15轴承钢再结晶区域图,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变形量对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规律。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低于900℃、变形量小于... 采用阶梯试样的方法并半定量统计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晶粒个数,确定了其再结晶百分数,绘制了GCr15轴承钢再结晶区域图,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变形量对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规律。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低于900℃、变形量小于30%时,奥氏体处于完全未再结晶区;当变形温度超过1050℃、变形量大于50%时,奥氏体位于完全再结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再结晶百分数 变形温度 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VD脱氮工艺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建龙 王伟 +2 位作者 仇圣桃 颜慧成 王建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79,共3页
GCr15轴承钢VD炉真空脱气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VD脱氮效果与初始氮含量、真空度、吹氩量、氧硫含量等各种因素的关系,并提出了VD真空脱氮过程中GCr15轴承钢的精炼脱氮措施。结果表明,VD真空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氮含量,为生产低氮量要求... GCr15轴承钢VD炉真空脱气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VD脱氮效果与初始氮含量、真空度、吹氩量、氧硫含量等各种因素的关系,并提出了VD真空脱氮过程中GCr15轴承钢的精炼脱氮措施。结果表明,VD真空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氮含量,为生产低氮量要求的钢种提供了理论与工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VD 脱氮 工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ID磨削机理的GCr15轴承钢内圆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关佳亮 戚泽海 +3 位作者 路文文 孙晓楠 胡志远 张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0-113,共4页
针对GCr15轴承钢内圆传统磨削加工方式存在的精度低、烧伤及裂纹等缺陷,文章采用ELID精密镜面磨削技术对其进行工艺试验研究。在ELID精密镜面磨削机理及钝化膜数学模型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正交试验探究磨削深度、砂轮线速度、电解电压及... 针对GCr15轴承钢内圆传统磨削加工方式存在的精度低、烧伤及裂纹等缺陷,文章采用ELID精密镜面磨削技术对其进行工艺试验研究。在ELID精密镜面磨削机理及钝化膜数学模型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正交试验探究磨削深度、砂轮线速度、电解电压及占空比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及其最优参数组合,并采用极差法分析探究各因素对工件磨削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在磨削深度0.5μm,砂轮线速度30m/s,电解电压50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ELID钝化膜数学模型 正交实验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GCr15轴承钢的表面残余应力 被引量:8
18
作者 栗育琴 肖罡 李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52,共3页
对GCr15轴承钢进行了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和未施加超声振动的普通磨削,测试了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研究了超声振动以及进给深度(5~30μm)和砂轮线速度(2~12m·s-1)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式磨削后的表面均形成了残余压应... 对GCr15轴承钢进行了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和未施加超声振动的普通磨削,测试了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研究了超声振动以及进给深度(5~30μm)和砂轮线速度(2~12m·s-1)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式磨削后的表面均形成了残余压应力,且超声振动辅助磨削的表面残余压应力较大;随着进给深度的增大或砂轮线速度的减小,两种方式磨削加工后的表面残余压应力总体上均呈增大趋势;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大,施加超声振动前后表面残余压应力的差值减小,说明超声振动对表面残余压应力的提高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 gcr15轴承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表面PIIID处理膜层膜基结合力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宇航 汤宝寅 +5 位作者 王浪平 王晓峰 甘孔银 于永澔 刘洪喜 王松雁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沉积 (PIIID)技术在GCr1 5轴承钢表面形成TiN薄膜 ,并采用划痕法对不同参数条件下膜层的膜基结合力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 :适当的氩离子溅射清洗和加入合适的过渡层可以提高膜基结合力 。
关键词 gcr15 轴承钢 表面处理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沉积 PIIID TIN薄膜 结合力 划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摩擦副的表面胶合失效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银生 全永昕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表面胶合失效是高速重载条件下滑动摩擦副的重要失效形式,尽管人们已对其进行了不少研究,然而不仅由于机理复杂,至今尚无公认的合理计算方法,而且由于试验条件和试验过程不同,有些试验结果是相互矛盾的。在影响表面胶合失效的诸多... 表面胶合失效是高速重载条件下滑动摩擦副的重要失效形式,尽管人们已对其进行了不少研究,然而不仅由于机理复杂,至今尚无公认的合理计算方法,而且由于试验条件和试验过程不同,有些试验结果是相互矛盾的。在影响表面胶合失效的诸多因素中,表面粗糙度和相对滑动速度都非常重要,因此,利用改装的MHK5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在纯矿物油润滑下对GCr15轴承钢同材质摩擦副的表面胶合失效进行了试验研究,集中考察了表面粗糙度和相对滑动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副的抗胶合能力是随着相对滑动速度的提高而下降;摩擦副的表面粗糙度存在一个最佳值,其在此粗糙度下的抗胶合能力最强,而当提高或降低表面粗糙度时,摩擦副的抗胶合能力都下降。根据所获试验结果对文献报道的几种表面胶合失效理论模型的适用性作了详细分析,发现这些都不能解释本试验中所发生的各种胶合失效现象。因此,按照“发生塑性变形的微凸体之密度高到足以连成大片时就可能发生表面胶合失效”的设想,提出了一种新的表面胶合失效模型─—表面宏观塑变模型,认为表面胶合失效是摩擦副表面发生宏观塑性变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 轴承钢 表面胶合失效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