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Using Formula Qingkailing as An Example
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2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临床应用 中药制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中药防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伊蕾 罗晓欣 +3 位作者 马至言 杨欣雨 白思杨 简维雄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90,共7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临床表现以心肌缺血、缺氧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一类心血管疾病。目前,关于冠心病形成发展的微观生物学基础研究共识包括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内皮损伤、凝血系统异常等。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临床表现以心肌缺血、缺氧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一类心血管疾病。目前,关于冠心病形成发展的微观生物学基础研究共识包括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内皮损伤、凝血系统异常等。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机体的生长、代谢、炎症反应等机制密切相关,可以改善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心肌损伤、血小板活化、脂质代谢。中医药通过化痰、祛瘀、补虚、通滞,燮理气血,调理脏腑阴阳以论治CHD,能够通过影响p38MAPK治疗CHD。随着中药药理研究的发展,具有降低血脂浓度,减少泡沫细胞形成,减轻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缺血等的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已证实能通过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治疗C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p38促分裂原活化的信号通路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药理学 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泉洋 郝亚芳 +1 位作者 吴国泰 王瑞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1-511,共11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由于子宫内膜间质或者腺体异常定植到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部位而导致的疾病。磷脂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参与病灶血管形成、异位组织...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由于子宫内膜间质或者腺体异常定植到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部位而导致的疾病。磷脂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参与病灶血管形成、异位组织细胞自噬与凋亡和迁移侵袭等过程,是调控EMs病理特性的经典通路之一。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性在治疗EMs进程中优势显著,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达到抑制内膜异位组织进展、减轻疼痛和缓解纤维化病变的治疗作用。该文通过阐述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靶点与EMs的联系,归纳并总结国内外近年来中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EMs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利用中药及复方治疗EMs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PI3K/aKT信号通路 中药 经典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郁方治疗双相抑郁火热内郁证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4
作者 尹冬青 贾竑晓 +2 位作者 李雪 郑思思 宁艳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6,共8页
目的明确清热解郁方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中药、西药安慰剂对照设计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双相抑郁火热内郁证的患者80例,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西药模拟片+中药配方颗粒)和对照组(西药... 目的明确清热解郁方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中药、西药安慰剂对照设计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双相抑郁火热内郁证的患者80例,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西药模拟片+中药配方颗粒)和对照组(西药+中药安慰剂),入组后脱落7例,试验组36例,对照组37。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进行中医火热内郁证积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t Internal Depression Syndrome,TCMI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 Item,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33项轻躁狂清单(Hypomania Checklist-33,HCL-33)、Young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YMRS)和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记录重要体征、不良事件;分别于筛选期和治疗后的第8周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中途退出患者的检查项目同第8周。主要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为第8周HAMD评分较基线的变化。次要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第8周TCMIDS、HAMA、HCL-33、YMR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点HAMD-24项量表评分较基线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第4周和第8周时HAMD-24项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CMIDS评分和HAMD评分不同时点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TCMIDS评分、HAMD评分在第4周和第8周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YMRS和HCL-33评分不同时点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解郁方能有效缓解双相抑郁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且较西药有更多优势,另外对双相情感障碍轻躁狂或躁狂相关症状有一定疗效,且该疗法无转燥风险,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 双相情感障碍 清热解郁方 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雪峰教授四维止动方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大鼠行为学研究
5
作者 魏巍 吴振起 +2 位作者 王雪峰 赵雪 张睿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注意力缺陷多动(ADHD)大鼠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水迷宫实验下的行为学表现,探讨四维止动方对ADH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随机分成SHR模型组、SHR中药组及SHR西... 目的:通过观察注意力缺陷多动(ADHD)大鼠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水迷宫实验下的行为学表现,探讨四维止动方对ADH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随机分成SHR模型组、SHR中药组及SHR西药组,每组8只。引入8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在给药前后分别进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水迷宫实验,比较各组及自身前后的数据结果。结果:SHR大鼠与SD大鼠比较,自发活动增多,烦躁,反应略迟钝。旷场实验中,给药前SHR模型组、SHR中药组、SHR西药组较正常组总路程增加、平均速度增快,自发活动增加(P<0.05)。给药后SHR中药组及SHR西药组均较给药前自发活动减少,但SHR中药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R西药组自发活动少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可能发生反向抑制作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各组给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SHR模型组较给药前进入开放臂的时间及次数增加,其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实验中药组比模型组在给药后找到目标平台的总路程减少,平均速度增加,在目标区域停留的时间增加(P<0.05)。结论:四维止动方可以减少ADHD自发活动并无反向抑制,可以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 四维止动方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 水迷宫 行为学 中医经验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实验研究神经复元方治疗卒中后抑郁作用机制
6
作者 蔡丽 廖婧彤 +1 位作者 高晗 李文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神经复元方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AR)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的SD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出海马神经元,经过氧化氢溶液(H_(2)O_(2))处理得到损伤模型。对SD大鼠给予神经复元方...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神经复元方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AR)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的SD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出海马神经元,经过氧化氢溶液(H_(2)O_(2))处理得到损伤模型。对SD大鼠给予神经复元方灌胃处理,分离血清,获得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经不同处理后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4组磷酸化及非磷酸化AR蛋白情况;检测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情况;经不同处理后利用RIP检测3组AR蛋白与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LncRNA GAS5)基因的互作关系。结果:AR、p-AR蛋白表达上,经含药血清处理的损伤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BDNF、TrkB、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上,经AR激动剂和含药血清处理的损伤模型组显著上升(P<0.05),经AR抑制剂和含药血清处理的组显著下调(P<0.05)。AR蛋白与LncRNA GAS5存在互作。结论:神经复元方能修复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R介导LncRNA GAS5调控轴从而激活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达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复元方 海马神经元 雄激素受体 卒中后抑郁 长链非编码RNa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 中药研究 信号通路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中药配方颗粒及配伍应用研究
7
作者 顾进华 王胜义 +3 位作者 龚旭昊 赵振宇 王柏峣 李慧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文对现行兽药国家标准和新兽药注册制剂使用药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行对比,探讨兽用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研究目标。研究提出兽用中药配方颗粒配伍组方及与制剂配合使用的可行性,以及基于“药... 本文对现行兽药国家标准和新兽药注册制剂使用药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行对比,探讨兽用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研究目标。研究提出兽用中药配方颗粒配伍组方及与制剂配合使用的可行性,以及基于“药饲同源”品种的“替抗”应用组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收载的489个国家标准制剂处方中使用的药材共计450种,其中甘草、黄芩、板蓝根、黄连、黄柏、黄芪、栀子、大黄等156种药材可参考人用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建立兽用中药配方颗粒标准,马尾连、杨树花等兽医专用药材可按照有关要求研究制备兽用中药配方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补中益气散等12个方剂的中药组分均已建立人用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木槟硝黄散等14个方剂需将有关配方颗粒与矿物药、真菌药、部分植物药配合使用,亦为兽用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重要方向。兽医常用药材中有183种药材属于“药饲同源”品种,经对比发现有109种药材可参照人用药国家标准建立兽用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本研究全面梳理了兽用中药配方颗粒的配伍特点及常用方剂类型,以期为兽医领域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兽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中药配方颗粒 配伍 药饲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石2号方对肾结石ESWL术后患者尿NAG、γ-GT及血清β2-MG、NAG、CysC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宝国 邱丽瑛 +3 位作者 杨柳 胡羽健 熊玲珠 杨思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肾脏的损伤及中药尿石2号方的防治作用。方法 60例肾结石ESWL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碎石后常规治疗为适当多饮水、抗感染、体位排石和对症处理,治疗组ESWL术前3d至术后7d服用尿石2号方。2组分别于E... 目的观察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肾脏的损伤及中药尿石2号方的防治作用。方法 60例肾结石ESWL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碎石后常规治疗为适当多饮水、抗感染、体位排石和对症处理,治疗组ESWL术前3d至术后7d服用尿石2号方。2组分别于ESWL术前、术后24、72、168h检测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NAG、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结果 ESWL术后24h2组尿NAG、γ-GT、β_2-MG、NAG、CysC水平均明显升高,与ESWL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SWL术后24h、72h治疗组尿NAG、血清NAG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2组ESWL术后168h尿酶均恢复正常。2组结石排石率达到100%,结石排净率治疗组(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1)。结论肾结石ESWL术可引起肾脏的损伤,但在一定的时间与范围内是可逆的;中药尿石2号方对肾结石ESWL术后肾脏的损伤具有快速、较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WL 肾损伤 中医药治疗 尿石2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补肾方增加β-catenin、Runx2表达而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9
作者 笪巍伟 赵永见 +6 位作者 兰儒贤 王腾腾 唐德志 舒冰 马俊明 施杞 王拥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9-726,共8页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疗效机制,探讨"脾肾相关"、"先后天之本"中医理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运用。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性骨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7、14、28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疗效机制,探讨"脾肾相关"、"先后天之本"中医理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运用。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性骨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7、14、28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生理盐水、健脾补肾方2组。于骨折术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分别于治疗3个时间点后处死小鼠,取材,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 X-ray、Micro-CT结果显示,健脾补肾组7、14、28d均可促进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Micro-CT定量分析显示,健脾补肾组7、14d骨痂BV/TV、Conn.D、mean/density of TV、mean/density of BV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有限元分析结果提示,健脾补肾组28d骨折部位刚度、弹性模量结果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HE染色、ABH/OG染色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方可以促进骨折部位早、中期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加速骨折愈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方能增加骨痂部位β-catenin、Runx2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结论健脾补肾方可以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增加β-catenin、Runx2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去卵巢 骨质疏松性骨折 健脾补肾方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中药方剂网络重叠社区发现的改进COPRA算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道平 高原 +2 位作者 谢隽 范欣生 王崇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3-490,共8页
现阶段关于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主要用到的是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分别以分类和聚类为主的研究模式和以关联规则挖掘为主的研究模式,这两种研究模式作为研究中药方剂的重要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是它们在揭示中医理论体系复杂性和... 现阶段关于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主要用到的是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分别以分类和聚类为主的研究模式和以关联规则挖掘为主的研究模式,这两种研究模式作为研究中药方剂的重要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是它们在揭示中医理论体系复杂性和内隐性方面还有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新的复杂网络的模型来探索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并用改进的COPRA算法对构建的复杂中药方剂网络进行社团发现,最后通过用自定义的模块密度来衡量所发现的社团紧密程度,以及对发现的社团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挖掘出的最大频繁项集进行比较,发现该模型及算法有很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网络 COPRa算法 模块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及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
11
作者 王可 嵇鑫陈 +5 位作者 张影 卢靖 王百通 张冬梅 徐鹏 王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4-682,共9页
目的 探究影响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疗效的相关因素,并开发和验证列线图模型,以期个性化预测MG患者经中药治疗后获益的概率,进一步指导临床医师针对性用药,为MG的中药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3月... 目的 探究影响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疗效的相关因素,并开发和验证列线图模型,以期个性化预测MG患者经中药治疗后获益的概率,进一步指导临床医师针对性用药,为MG的中药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3月至2022年6月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MG患者病例,选择了13个临床因素来评估其结果,为了获得独立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Harrell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共纳入病历204例,按照时间分为训练队列139例和时间验证队列6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4个独立预测因素影响中药治疗MG的有效性,包括发病年龄、重复神经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阳性、口服免疫抑制剂和焦虑/抑郁。模型组和验证组的AUC值分别为0.76(95%CI:0.68-0.84)和0.83(95%CI:0.71-0.95),同时基于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该列线图模型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结论 MG患者随着年龄增长、RNS阳性、合并情绪异常或近期有免疫抑制剂用药史,其中药短期疗效可能降低,该列线图有效地预测了MG患者短期中药有效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中医药 健脾益气补髓方 疗效预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韦配方颗粒HPLC-DAD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哈婧 王娇娇 +3 位作者 赵帆帆 李丽丽 李建晨 段志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建立石韦配方颗粒HPLC-DAD特征图谱的测定方法,采用Inertsil~ODS-2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0.5%(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0μL。利用《中药... 为建立石韦配方颗粒HPLC-DAD特征图谱的测定方法,采用Inertsil~ODS-2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0.5%(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0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对10个批次的石韦配方颗粒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并对其特征色谱峰峰面积进行了聚类分析。通过与标准品对比,确证了其中的2个色谱峰;通过多点校正及自动匹配,分析确定了9个特征峰;10批石韦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5,通过聚类分析可将样品分为3类。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石韦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分析 中药化学 石韦配方颗粒 特征图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填精方对Aβ_(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安红梅 张占鹏 +2 位作者 史云峰 陈久林 顾明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对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学影响。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填精方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双益平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0复制老年性痴呆模型。造模24h...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对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学影响。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填精方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双益平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40复制老年性痴呆模型。造模24h后开始连续给药3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的变化。结果:补肾填精方可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减少突触的丧失。结论:补肾填精方能改善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的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补肾填精方 老年性痴呆 学习记忆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cinet和Netdraw的国内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芳 蔡威 +5 位作者 李旭成 周勇 张栋 张彩蝶 范彦博 刘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1,I0013,共8页
目的分析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立足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流观点,选择与核心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开展深入合作,开展针对COVID-19的系统研究工作,从COVID-19的预防、轻证的治疗、普通型的治疗、后期的调护方... 目的分析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立足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流观点,选择与核心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开展深入合作,开展针对COVID-19的系统研究工作,从COVID-19的预防、轻证的治疗、普通型的治疗、后期的调护方面,归纳总结经验,服务临床。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策略为"主题"新型冠状病毒"并含"中医"",检索时间为2019年11月1日-2020年3月23日,将检索出来的中文期刊导出为Refworks格式,使用Ucinet软件、Netdraw软件生成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共线网络图。通过分析找到高频关键词、作者之间合作关系、机构合作关系,选择与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合作,分析主流观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以形成医院治疗COVID-19从预防到康复阶段的系统化治疗方案。结果(1)COVID-19中医药研究在中医疾病归属、发病机制、中医证型、临床表现、诊疗方案、中医方剂等整个理论体系均有研究,其中,"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诊疗方案""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中医证型""治法治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所在。在疾病归属方面,将COVID-19归属"瘟疫"范畴仍是目前主要观点;在病因病机方面,"湿浊""湿疫""湿毒""湿毒疫""疫毒"研究相对较多;在中医证型方面,"风温夹湿证""气阴两虚证"两种证型纳入的研究最多;在诊疗方案中,主张"病证结合""分期论治",采用"宣畅气机法""解毒法""化湿法""开窍醒神法""扶正祛邪法"为多数医者所推崇;在中医方剂方面,"清肺排毒汤""宣白承气汤""达原饮""玉屏风散"四个方剂较为突出,研究较多。(2)在全国研究地域分布方面,全国将近三分之二的省份均有相关研究论文产出,有将近1140名科研工作者参与该疾病研究。比较核心的研究人员有王玉光、杨丰文、张俊华、苗青、张伯礼、刘清泉、李晓东、王辉、庞博、王永炎等人,作者之间形成了若干个研究团体。3.在研究机构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这三家机构发文量位居前三,是本次研究的核心机构。但统观全国范围,作者之间及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关系较为松散。结论(1)目前,COVID-19中医药研究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理论研究重点仍应放在中医疾病归属、发病机制、中医证型、临床表现、诊疗方案、中医方剂方面;"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中医证型""治法治则"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所在,广大科研工作者、各科研机构广泛参与,但科研工作者之间、科研机构之间深入合作不够。(2)结合诊疗实际情况,立足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流观点,选择与核心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开展深入合作,对COVID-19进行系统性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分期论治,辨证论治方案。在疾病预防阶段,选用热门方剂"玉屏风散"进行加减化裁,创立"九味预防方"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在疾病治疗阶段,立足于数据分析所得的、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认同的"宣畅气机法""解毒法""化湿法""开窍醒神法""扶正祛邪法"等治法,提出"宣透达表法""清热解毒法""表里和解法""辟秽化浊法"四法联用,创立"宣清和化方"用于COVID-19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中的轻型发热患者;创立"新冠2号方"用于COVID-19普通型的治疗,有效防止COVID-19普通型疾病的病情进展;在疾病康复阶段,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方法,训练的综合调护包括辨证以"气阴两虚证"为主的药物治疗和以八段锦、简式太极拳、呼吸导引法、灸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膳食指导和情志疗法的综合康复训练。从而形成了从预防到康复的治疗体系,极大提高了治愈率。(3)围绕COVID-19中医药研究现状绘制的相关文献知识图谱,通过图谱的方式揭示了相关研究的整体概况,并将此大数据运用到具体的临床科研思路中,指导临床实践活动。在全国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迅速把握研究热点和重点,找出核心研究者和研究单位,加强合作,确定中医治疗方案,迅速用于临床救治,具有快速反应、迅速应对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 中医 可视化 UCINET Netdraw 九味预防方 宣清和化方 新冠2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析抗柔嫩艾美耳球虫中药用药规律
15
作者 张思雨 孙苗芸 +3 位作者 李千姿 李俊洁 杨国栋 周变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0,共5页
运用数据辨证分析中药治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病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鸡E.tenella病的文献。统计文献中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建立中药防治鸡球虫病数据库。用关... 运用数据辨证分析中药治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病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鸡E.tenella病的文献。统计文献中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建立中药防治鸡球虫病数据库。用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中药治疗鸡球虫病的用药及其配伍规律。自拟方剂进行抗E.tenella感染效果评价。检索结果发现共纳入111篇中药治疗鸡E.tenella病的分析文献,126首方剂,99味中药,累计药次702次。在126首方剂中,出现频数≥10的药物有14味。按性味归经分析,药性排名前3为寒、温、平,药味排名前3为苦、甘、辛。按功效分析,分为16大类,排名前3为清热燥湿药、补气药和凉血止血药。自拟方剂Ⅰ和方剂Ⅱ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65.18和143.25,具有良好的抗球虫效果。提示综合运用数据库和统计分析,探讨中药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可为中药防治鸡E.tenella病组方的快速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病 中药 数据分析 组方辩证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证相关探讨茵陈蒿汤调控库普弗细胞功能及MAPK通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曹红燕 边艳琴 +3 位作者 武超 李建缘 刘平 孙明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62-168,173,共8页
目的:基于前期茵陈蒿汤类方抗肝硬化的方证病理基础结果,围绕"方-证相关"的学术内涵,提出了"方证相关时,方剂对机体基因的调控遵循‘无差错修复’原则"的假说;并探讨茵陈蒿汤对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阶段肝组织... 目的:基于前期茵陈蒿汤类方抗肝硬化的方证病理基础结果,围绕"方-证相关"的学术内涵,提出了"方证相关时,方剂对机体基因的调控遵循‘无差错修复’原则"的假说;并探讨茵陈蒿汤对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阶段肝组织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s,KCs)相关基因表达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于每周前3天连续腹腔注射0.5%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2周末取模型组6只做动态观察。第3周初开始,在持续造模的同时给予茵陈蒿汤干预治疗到4周末,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末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情况下,杀鼠取材,检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胶原半定量,并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分析茵陈蒿汤对模型大鼠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4周大鼠血清肝功能水平明显升高(P<0.01);病理观察肝组织炎细胞显著浸润,胶原显著沉积(P<0.01),肝组织白介素1(IL-1b)、Cd6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4(Tnfrsf1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9(Tnfrsf9)、TNF受体超家族成员6(Fas)、Cd1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α2(Col1a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al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3(Mmp23)、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蛋白激酶Cβ(Prkcb)基因表达明显上调,MAPK通路被激活。经2周治疗后茵陈蒿汤能显著降低DMN诱导的大鼠血清肝功能水平,抑制组织炎细胞的浸润与坏死,胶原沉积,并下调了肝组织IL-1b、Cd68、Tnfrsf14、Tnfrsf9、Fas、Cd14、Ctgf、Col1a2、Igfals、Igf1、Igfbp1、Mmp12、Mmp2、Mmp23、Ccl21、Prkcb基因的表达,抑制了MAPK通路的活化。通过全基因芯片的分析,在茵陈蒿汤干预治疗后基因表达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验证了"方证相关时,方剂对机体基因的调控遵循‘无差错修复’原则"的假说;茵陈蒿汤显著抑制DMN诱导肝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是调控了KCs,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同时可能参与调控MAPK通路,从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方证相关 茵陈蒿汤 肝纤维化 无差错修复原则 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健脾四胃方剂对断奶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菌群组成的影响
17
作者 李玮 吴禧龙 +3 位作者 赵兴瑞 许兰娇 杨小斌 宋小珍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6-478,共13页
旨在研究中药健脾四胃复方制剂对断奶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100只健康,体况良好,平均体重(14.55±0.21) kg的2月龄湖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复方A... 旨在研究中药健脾四胃复方制剂对断奶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100只健康,体况良好,平均体重(14.55±0.21) kg的2月龄湖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复方A1和A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0.5%的健脾四胃方剂A,复方B1和B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0.5%的健脾四胃方剂B。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A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复方A1、B2组的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提高(P<0.05),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降低(P<0.05),复方A2组的的pH极显著降低(P<0.01),丙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乙酸与丙酸的比值极显著降低(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极显著提高(P<0.01),复方A1、A2组的瘤胃微生物的物种数与Chao 1指数显著提高(P<0.05),Shannon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且复方A2组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复方A1、A2组的理研菌科RC9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真/优杆菌属(Eubacterium_ventriosum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未知属拟杆菌目RF16菌(Bacteroidales_RF16_group)相对丰度显提高(P<0.05),复方A2组的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奎因氏菌属(Quinell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中药健脾四胃复方制剂可以促进断奶湖羊的生长性能,改善瘤胃发酵,提高瘤胃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断奶湖羊 生产性能 瘤胃发酵 瘤胃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突触可塑性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徐红彩 许玉珉 +4 位作者 刘诗雨 路芳梅 闫化雨 刘源 杨鑫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019,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认知功能受损和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是参与AD发病的关键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突触可塑性受损是AD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也是AD认知障碍的主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认知功能受损和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是参与AD发病的关键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突触可塑性受损是AD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也是AD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获批上市的抗AD药物仅能缓解部分认知功能,尚不能有效延缓病程进展。研究表明,中医药可减轻突触超微结构损伤,调节突触传递效能障碍,调控信号因子与受体结合,增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等,有效改善AD模型学习记忆障碍,但相关的系统综述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可塑性 中药复方 中药单体 针灸 神经递质 信号通路 突触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凉血方在肛肠外科手术后应用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19
作者 张月姣 葛小栋 +4 位作者 崔娟娟 熊彦青 白锦 张月博 李小海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48,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患者肛肠外科手术治疗后采用中医清热凉血方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该院肛肠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101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进行随机临床试验,采... 目的探讨患者肛肠外科手术治疗后采用中医清热凉血方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该院肛肠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101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进行随机临床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联合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给予抗感染等基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清热凉血方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创面分泌物积分、水肿积分、疼痛积分、创面愈合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肛门功能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术后第3、7天的创面分泌物积分在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术后第7、14天的创面水肿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术后第7天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14、21天的手术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 d,联合组的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在术后第14天的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外科手术治疗后采用中医清热凉血方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术后炎症反应程度、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早期的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外科 中医 肛瘘 肛周脓肿 清热凉血方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藿清瘟方香囊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郭小萱 陈家帆 +7 位作者 赵丽君 刘和录 刘小虹 江勇 周晔 劳梓钊 李耿 朱美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59-1964,共6页
目的:研究苍藿清瘟方香囊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募的健康受试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苍藿清瘟方香囊干... 目的:研究苍藿清瘟方香囊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募的健康受试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苍藿清瘟方香囊干预,对照组给予当归香精香囊干预,每日嗅吸3次、30 min/次,每3天更换,连续干预56 d。干预期间,每周检测2组受试者上呼吸道病毒核酸(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感染情况。其中,70例受试者(每组35例)于干预前(第0天)和干预后(第56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56 d后,观察组中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显著增高(均P<0.05),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差值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使用苍藿清瘟方香囊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人群感染率,具有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藿清瘟方 上呼吸道病毒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香囊 预防 中医外治 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