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湍流模型在离心压缩机叶轮内流场数值模拟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胡胜波 苏莫明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26,共5页
以SIMPLEC算法为基础,运用3个湍流模型(标准k-ε模型、RNG k-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了离心压缩机叶轮内部湍流流动,考查了不同湍流模型在计算叶轮机械内部分离流动时的性能。数值实践表明,RNG模型性能最优,应优先考虑使用RN... 以SIMPLEC算法为基础,运用3个湍流模型(标准k-ε模型、RNG k-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了离心压缩机叶轮内部湍流流动,考查了不同湍流模型在计算叶轮机械内部分离流动时的性能。数值实践表明,RNG模型性能最优,应优先考虑使用RNG模型进行叶轮机械内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模型 离心压缩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可压缩性修正及其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梁德旺 王国庆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8-104,共7页
本文在不可压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可压缩性修正 ,给出了k ε、k ω两方程模型的可压缩性修正方程 ,并对亚声平板湍流流动和跨声喷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从而证实了两方程湍流模型经过可压缩性修正 ,能较好地... 本文在不可压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可压缩性修正 ,给出了k ε、k ω两方程模型的可压缩性修正方程 ,并对亚声平板湍流流动和跨声喷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从而证实了两方程湍流模型经过可压缩性修正 ,能较好地模拟可压缩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激波/边界层干扰 可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最优低维动力系统的多尺度可压缩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3
作者 齐进 吴锤结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36,共19页
按照周培源教授关于研究湍流数值模拟建模时必须分析和求解脉动速度场的思想,该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系统地建立了基于时空低维最优动力系统的多尺度可压缩湍流数值模拟方法(LMS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多次冲击Richtmyer-Meshkov问题的数值... 按照周培源教授关于研究湍流数值模拟建模时必须分析和求解脉动速度场的思想,该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系统地建立了基于时空低维最优动力系统的多尺度可压缩湍流数值模拟方法(LMS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多次冲击Richtmyer-Meshkov问题的数值模拟中,首次得到了可压缩湍流的中尺度流场和不同于DNS近似解的湍流近似解.数值结果表明,LMS方法可以用较少的网格获得更精确的湍流近似解.首先解决了研究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为LMS方法的构建铺平了道路.这些问题是:基于湍流的物理特性,提出了湍流大、中、小尺度分解的新概念;找到了box滤波空间相关性的计算方法;指出了湍流建模理论中长期存在的逻辑错误,提出了多尺度湍流模型的概念;讨论了湍流封闭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给出了克服湍流封闭问题的数值方法.采用box滤波方法/空间网格平均方法且在大尺度网格的意义下,LMS方法的本质是一种将RANS、LES、DES和DNS等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统一的全新湍流数值模拟方法.需要指出的是,LMS方法也可以作为湍流模型研究的辅助工具,以检验SGS尺度方程/脉动方程中各项所对应的湍流模型是否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培源对湍流研究的开拓性贡献 时空最优低维动力系统 LMS方法 多尺度湍流模型 可压缩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性修正湍流模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流场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海涌 刘朝阳 刘存良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0-775,共6页
采用经可压缩修正后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一类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中主要考虑了马赫数和飞行攻角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可压缩性修正,标准k-ε湍流模型能准确捕捉激波结构和复杂的压力变化规律;在激波系... 采用经可压缩修正后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一类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中主要考虑了马赫数和飞行攻角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可压缩性修正,标准k-ε湍流模型能准确捕捉激波结构和复杂的压力变化规律;在激波系和预压缩面间构成的流动域内形成了高压均匀流动,实现了飞行器设计目标;在激波结构和激波发展趋势方面,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而两者在前体预压缩面上的压比值方面略有差异;经可压缩性修正后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要明显优于原始湍流模型,可作为高超声速气动计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湍流模型 压缩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T二方程湍流模型在高超声速绕流中的可压缩修正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景源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19-1726,共8页
为模拟高速可压缩湍流问题,对剪应力输运(SST)湍流模型进行了可压缩修正。数值格式采用改进的总变差减小(TVD)格式,并对湍流模型的负值强制项进行了隠式处理。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绕平板以及基本无分离和具有分离流动结构的压缩拐角的高超... 为模拟高速可压缩湍流问题,对剪应力输运(SST)湍流模型进行了可压缩修正。数值格式采用改进的总变差减小(TVD)格式,并对湍流模型的负值强制项进行了隠式处理。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绕平板以及基本无分离和具有分离流动结构的压缩拐角的高超声速流动。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及半经验公式的对比表明:SST湍流模型的可压缩影响项为密度加权脉动速度的平均与压力梯度的标量乘积。经可压缩修正后的SST湍流模型与原模型及其它可压缩修正模型相比,所计算的壁面压力、摩擦阻力和壁面热流分布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高超声速 可压缩 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可压缩湍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友富 徐晶磊 +2 位作者 张扬 白俊强 李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1-288,共8页
为研究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问题,抓住可压缩流动中的密度变化特性,利用构造的可压缩Von Karman尺度,基于KDO(Kinetic Dependent Only)湍流模型,发展出可压缩湍流模型CKDO(Compressible Kinetic Dependent Only)。通过对8°,16&#... 为研究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问题,抓住可压缩流动中的密度变化特性,利用构造的可压缩Von Karman尺度,基于KDO(Kinetic Dependent Only)湍流模型,发展出可压缩湍流模型CKDO(Compressible Kinetic Dependent Only)。通过对8°,16°,20°和24°压缩拐角算例的数值模拟,测试了其对可压缩、激波/边界层干扰这一湍流难题的求解能力。计算结果表明,总体上CKDO模型对壁面压力和壁面摩擦阻力系数的捕捉能力优于其它模型,并且随着压缩拐角角度的增大,其描述该流动的能力更加突出。CKDO模型在24°压缩拐角处计算的分离区大小仅比实验大10%左右,明显比其它模型结果好。这表明CKDO模型在模拟激波/边界层干扰这一类流动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流动 压缩拐角 可压缩修正 激波/边界层干扰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GAO-YONG湍流模型对扩压器内跨声速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伏晓艳 高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2,共4页
运用GAO-YONG可压缩湍流方程组,采用同位网格SIMPLE算法,对扩压器跨声速流动中的二维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计算得到的流场的时均参数与实验值进行比较,数值模拟结果在激波强度、壁面压力分布以及分离点和再附点位... 运用GAO-YONG可压缩湍流方程组,采用同位网格SIMPLE算法,对扩压器跨声速流动中的二维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计算得到的流场的时均参数与实验值进行比较,数值模拟结果在激波强度、壁面压力分布以及分离点和再附点位置等方面,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GAO-YONG可压缩湍流方程组能够比较准确的模拟较强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动,从而进一步为GAO-YONG湍流模型的正确性及其在可压缩流场模拟方面的适用性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数值计算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 gao-yong 可压缩湍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湍流模型可压缩性修正研究
8
作者 谭超 韩省思 +1 位作者 赵鹏 叶桃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3-1300,共8页
以非线性的二阶SZL和三阶CLS湍流模型为基础,对低雷诺数k-ε模型引入膨胀可压缩性和激波不稳定性修正来模化可压缩效应,发展了可压缩性修正的非线性SZL和CLS湍流模型.膨胀可压缩性修正采用广泛使用的Sarkar修正模型,激波不稳定性修正通... 以非线性的二阶SZL和三阶CLS湍流模型为基础,对低雷诺数k-ε模型引入膨胀可压缩性和激波不稳定性修正来模化可压缩效应,发展了可压缩性修正的非线性SZL和CLS湍流模型.膨胀可压缩性修正采用广泛使用的Sarkar修正模型,激波不稳定性修正通过抑制湍流动能产生项得到.应用修正的非线性模型数值研究了经典的二维轴对称凸轴结构的跨音速流动,将预测的壁面压力、激波产生位置、近壁面流速、雷诺切应力、分离区长度等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修正的非线性模型都有明显改进.预测的分离区位置、大小以及之后的再附着位置均有较大的改进,与实验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湍流 激波不稳定性 非线性湍流模型 跨音速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湍流封闭模型初探──湍流动能K方程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麒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20,共5页
为解决可压缩流的湍流运动方程组封闭问题,对瞬时值的Navier—Stokes运动方程进行质量加权平均处理,根据湍流封闭理论对各脉动量关联项进行模化,得到可压缩流动的湍流动能K方程,完成了建立一个适用于三维可压缩流的湍... 为解决可压缩流的湍流运动方程组封闭问题,对瞬时值的Navier—Stokes运动方程进行质量加权平均处理,根据湍流封闭理论对各脉动量关联项进行模化,得到可压缩流动的湍流动能K方程,完成了建立一个适用于三维可压缩流的湍流封闭模型的第一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可压缩 K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PLS技术的可压缩湍流机理实验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易仕和 田立丰 +1 位作者 赵玉新 何霖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9-390,共12页
可压缩湍流机理的实验研究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其主要的难度在于高时空分辨率的可压缩湍流结构非接触精细测试技术和低噪声的高速风洞设备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在低噪声的超声速、高超声速风洞研究和可压缩流动精细结构测量技术研究方... 可压缩湍流机理的实验研究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其主要的难度在于高时空分辨率的可压缩湍流结构非接触精细测试技术和低噪声的高速风洞设备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在低噪声的超声速、高超声速风洞研究和可压缩流动精细结构测量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及其在可压缩湍流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超声速流动转捩与湍流的机理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最近几年高速流动非接触精细测试技术,尤其是基于纳米粒子的平面激光散射技术(nano-tracer planar laser scattering,NPLS)、背景导向纹影技术(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BOS)和超声速流场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以及基于这些技术,在可压缩湍流机理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发展前景,其中包括在超声速混合层转捩、超声速绕流与尾流结构、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激波边界层干扰等典型流场的机理研究方面,以及气动光学机理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目前湍流机理实验研究对湍流工程模型研究的可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湍流 NPLS技术 精细测试 转捩 微波边界层干扰 工程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湍流边界层壁面函数方法综述 被引量:11
11
作者 毛枚良 闵耀兵 +2 位作者 王新光 陈琦 叶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以建立工程实用的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模拟方法为目标,从湍流壁面函数是湍流边界层方程近似解的角度,梳理了相关文献的研究工作,得到如下认识:1)壁面函数与所求定解问题数值解的相容程度决定了壁面第一层网格允许放粗的程度,在流动分离... 以建立工程实用的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模拟方法为目标,从湍流壁面函数是湍流边界层方程近似解的角度,梳理了相关文献的研究工作,得到如下认识:1)壁面函数与所求定解问题数值解的相容程度决定了壁面第一层网格允许放粗的程度,在流动分离点和再附点附近区域,目前壁面函数尚需进一步完善,而“子网格”壁面函数从理论上解决了相容性问题,尽管要耗费更多计算资源,但在目前计算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仍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2)对于具有强压缩性和显著气动加热的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流动而言,常用的解析形式并未充分考虑可压缩性和传热的影响,并在文中进行了重点探讨。最后,建议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和依托“子网格”壁面函数方法来发展更加普适的壁面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湍流边界层 湍流模型 壁面函数 可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模型级尺寸缩放对性能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艳 王海伦 +2 位作者 王键 王学军 汪创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260,共9页
选用流量系数分别为0.015 0、0.033 5、0.068 0和0.120 0的4组离心压缩机模型级为研究对象,几何缩放比尺分别选取0.78、1.00、1.89和2.67.采用数值方法对这些模型级进行计算,进而获得每个模型级的气动性能.同时,对流量系数为0.033 5和0.... 选用流量系数分别为0.015 0、0.033 5、0.068 0和0.120 0的4组离心压缩机模型级为研究对象,几何缩放比尺分别选取0.78、1.00、1.89和2.67.采用数值方法对这些模型级进行计算,进而获得每个模型级的气动性能.同时,对流量系数为0.033 5和0.068 0两个模型级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对计算精度进行了评价.综合4组模型级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几何相似放大后的模型级由于雷诺数增大,边界层流动改善,因而其气动性能比基准级提高了.相反,几何相似缩小后的模型级由于雷诺数减小,边界层相对变厚,黏性损失增加,因而其多变效率比大尺寸模型级降低了,但缩放后的模型级能头系数变化不大.在研究的流量系数范围内,流量系数越小,尺寸缩放对多变效率的影响就越显著.模型级尺寸放大后,其最大效率所对应的流量系数将向增大的方向偏移,比尺越大偏移越大,但偏移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缩 模型 尺寸效应 湍流模拟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省思 叶桃红 +1 位作者 朱旻明 陈义良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7-682,共6页
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的影响,发展了一个同时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和膨胀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湍流模型,新模型包括Chang可实现性、Heinz湍流动能产生项以及Sarkar可压缩性三部分修正。新模型扩宽了以往发展的可压缩性修正模型的适用范围... 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的影响,发展了一个同时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和膨胀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湍流模型,新模型包括Chang可实现性、Heinz湍流动能产生项以及Sarkar可压缩性三部分修正。新模型扩宽了以往发展的可压缩性修正模型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高超声速(M>5)复杂湍流流动中。通过对多个复杂超声速横侧射流工况的计算,验证了新模型的预测效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表明,几个工况下新模型的预测精度都显著高于标准k-ε模型。流体分离强度越大,新模型的修正效果越显著。与标准k-ε模型相比,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更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湍流 超声速横侧射流 k-ε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NGk-ε模型计算内燃机缸内湍流流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贵阳 解茂昭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应用快速畸变假设对 RNG k-ε湍流模型进行压缩性修正后 ,将其应用于内燃机缸内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 ,计算采用任意拉格朗日 -欧拉法。给出了用 RNG k-ε模型算得的结果 ,并与标准的 k-ε模型算得的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 应用快速畸变假设对 RNG k-ε湍流模型进行压缩性修正后 ,将其应用于内燃机缸内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 ,计算采用任意拉格朗日 -欧拉法。给出了用 RNG k-ε模型算得的结果 ,并与标准的 k-ε模型算得的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用 RNG k-ε湍流模型算得的结果比 k-ε模型算得的结果有所改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畸变 压缩 数值模拟 RNGκ-ε模型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AO-YONG湍流模式对翼型跨音粘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文辉 闫巍 高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7-421,共5页
应用GAO-YONG可压缩湍流模式,数值模拟了NACA0012,RAE2822翼型的定常跨音速粘流算例.对流项采用三阶ROE格式,扩散项采用二阶中心格式,用多步Runge-Kutta显式时间推进法求解空间离散后的控制方程.计算结果很好地预测了翼型表面的压力系... 应用GAO-YONG可压缩湍流模式,数值模拟了NACA0012,RAE2822翼型的定常跨音速粘流算例.对流项采用三阶ROE格式,扩散项采用二阶中心格式,用多步Runge-Kutta显式时间推进法求解空间离散后的控制方程.计算结果很好地预测了翼型表面的压力系数的分布、激波的位置、马赫数等值线的分布等情况,并且对翼型表面激波与边界层相互干扰以及层流向湍流的转捩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表明GAO-YONG可压缩湍流模式应用合适的计算方法能够高精度模拟翼型跨音粘性流动问题,并且基于GAO-YONG可压缩湍流模式各向异性湍流粘性的机理,提供了一种预测转捩起始位置的判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 gao-yong湍流模式 激波 跨音流动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湍流尺度的混合RANS/LES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斌 吴颂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55-758,共4页
比较BL(Baldwin-Lomax)湍流模型的内层模型与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湍流尺度的计算方法不同,而RANS(Reynolds Average Numerical Simulation)方程组与LES(Large Eddy Simulation)方程组在形式上又是相同的.基于这两... 比较BL(Baldwin-Lomax)湍流模型的内层模型与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湍流尺度的计算方法不同,而RANS(Reynolds Average Numerical Simulation)方程组与LES(Large Eddy Simulation)方程组在形式上又是相同的.基于这两点,发展了RANS/LES混合模型.该模型是在网格滤波尺度与到壁面的距离相等处将流场分区,在近壁区直接求解RANS方程组,在远离壁面区域,求解LES方程组.为了保证湍流粘性系数在内外层分界处的光滑过渡,内外层湍流粘性系数通过混合函数连接.混合方法减轻了对壁面附近网格分辨率的要求和时间步长的限制,因此比LES所需的计算成本少.用该混合模型模拟了绕双椭球的高超音复杂流场,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可压缩湍流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大涡模拟 可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二方程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对比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景源 李椿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1-1135,共5页
对基于Reynolds和Favré(密度加权)混合平均的二方程湍流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根据数值模拟高超声速流动时必须具有高分辨率捕捉间断面与在边界层内抑制数值粘性的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总变差减小(TVD)格式熵修正函数.在此基础上,... 对基于Reynolds和Favré(密度加权)混合平均的二方程湍流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根据数值模拟高超声速流动时必须具有高分辨率捕捉间断面与在边界层内抑制数值粘性的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总变差减小(TVD)格式熵修正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压缩拐角的高超声速湍流的数值模拟,对基于Reynolds和Favré混合平均的二方程湍流模型,以及其它不可压缩模型及可压缩性修正模型进行了对比,显示了不同湍流模型及可压缩性修正在计算壁面压力分布和热流分布上的特点,说明了对高超声速压缩拐角型流动,湍流模型可压缩修正的必要性,得到了基于Reynolds和Favré混合平均的二方程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最接近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高超声速 可压缩 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压缩修正k-ε模型的弹丸气动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乐 宋卫东 杨晓霖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51,155,共4页
弹丸在高速飞行时外流场的可压缩性在早期发展的湍流模型中没有体现出来。文中依托OpenFOAM软件平台研究带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湍流模型对弹丸气动计算的影响。分别将标准k-ε模型和带有可压缩修正的k-ε模型应用到弹丸气动计算中,发现... 弹丸在高速飞行时外流场的可压缩性在早期发展的湍流模型中没有体现出来。文中依托OpenFOAM软件平台研究带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湍流模型对弹丸气动计算的影响。分别将标准k-ε模型和带有可压缩修正的k-ε模型应用到弹丸气动计算中,发现带有可压缩修正的模型更能反映流场的特性,其计算值与试验值更加接近。结果表明,弹丸高速飞行时外流场的可压缩性是不容忽视的,可压缩修正模型能显著提高气动参数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修正 湍流模型 OpenFOAM软件 气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壁湍流中标度指数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凯衡 陈凯 佘振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7-311,共5页
使用高精度的有限差分格式直接数值模拟了Mach数等于0.8和1.3两种条件下的槽道湍流。根据数值模拟得到的速度差的概率密度分布,计算了两个方向的速度结构函数的相对标度指数。与不可压的标度指数的对比表明在y+=20附近和槽道中心区,压... 使用高精度的有限差分格式直接数值模拟了Mach数等于0.8和1.3两种条件下的槽道湍流。根据数值模拟得到的速度差的概率密度分布,计算了两个方向的速度结构函数的相对标度指数。与不可压的标度指数的对比表明在y+=20附近和槽道中心区,压缩性对标度律的影响很小;而在粘性底层(y+=5.5)和对数区内(y+≈120),压缩性对标度指数有显著影响。对六阶标度指数沿壁面距离变化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槽道可以分为4个不同行为区,在不同行为区间歇性的变化规律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大雷诺剪应力所在的那个区域间歇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度律 直接数值模拟 可压缩槽道湍流 扩展自相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学问题的弱可压缩模型求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泽良 陶建华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从弱可压缩水动力学方程出发 ,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处理自由表面 ,建立了能够模拟有自由表面流动问题的定常、非定常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 ,模型采用浮湍流模型进行封闭 。
关键词 可压缩 自由表面 水动力学 坐标变换 对流扩散模型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